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答案必背_第1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答案必背_第2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答案必背_第3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答案必背_第4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答案必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一、 生理基础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 、条件反射的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叫外抑制;(2)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使条件反射受到的抑制;如,麻木(3)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从而产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如,帮忙多次没有表示(4)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一朝被蛇咬(5)分化抑制:在泛化的背景下,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如此,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如,只讨厌男上司 2、扩

2、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引起其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反复进行,形成了分化,即只对条件刺激物做出反应,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3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1)负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2)正诱导:在大脑皮层的一个部位发生抑制时引起其周围发生兴奋叫正诱导。4 动力定型u 定义: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作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

3、生理基础。v 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动作或活动的顺畅完成。 消极作用,习惯的惰性,陋习改变的艰难。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治疗诊断一、心理问题分类: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不正常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按感觉器官:幻听、内脏性幻觉等;按体验的来源: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按产生条件: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听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4、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关系、被害、特殊意义、物理影响、夸大、自罪、疑病、嫉妒、钟情、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强迫观念(强迫性回忆、穷思竭虑、计数、怀疑、对立观念)超价观念注意障碍注意减弱、注意狭窄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错构、虚构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情绪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以性质改变为主: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脑器质性损害:情绪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违拗、蜡样屈

5、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常见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神经症典型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恐惧、强迫性、疑病;非典型神经症:抑郁、人格解体、其他类型、无法分型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适应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贪食、呕吐;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人格障碍(偏执型、分裂样、反社会、冲动型、表演型、强迫型、焦虑型、依赖型)癔症/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

6、/癔症性精神障碍、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一)神经衰弱症状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1)联想和回忆增多并杂乱,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不伴有言语增多,这点不同于轻躁狂),思想倾向于兜圈子和重复,杂乱无意义(不同于轻躁狂的思想新奇性和创造性),联想内容不愉快使人苦恼(不同于轻躁狂的情绪愉快)。(2)感觉过敏。精神易疲劳:(1)弥散性,干什么都累(2)情绪性(3)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苦于“力不从心”,有抱负。2、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并且具备以下条件:(1)感到痛苦并常常诉苦和寻求帮助(2)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3)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

7、不相称烦恼:不同于焦虑,总有现实的内容。易激惹:区别精神性易激惹和神经症性易激惹,精神性易激惹特点:(1)没有难受和痛苦的内心体验(2)不感到失控(3)否认发脾气的事实(4)事后不觉得不对或不好(5)大怒之后变得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3、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二)焦虑神经症1、特点:焦虑的情绪体验、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2、类型:(1)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惊恐发作):无明显诱因和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害怕再发作;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人格、现实解体、濒死恐惧、失控等痛苦体验;突然开始,迅速

8、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鉴别诊断:排查疾病史;特定场所,可能是恐惧神经症;同时心境悲伤低落,可能是抑郁症(2)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的焦虑症。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因难以忍受的担心紧张而无法摆脱感到痛苦。鉴别诊断:突然的非诱发性的焦虑发作,可能是急性焦虑发作;存在恐惧并回避特定场所,可能是恐惧神经症;心境低落或悲伤占优势,可能是抑郁症。(三)恐惧神经症1、特点:害怕与处境不相符;感到痛苦并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害怕直接造成社会功能的损害2、类型: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鉴别诊断:害怕

9、得病,可能是疑病症;出现强迫观念(如怕脏不停洗手),可能是强迫性神经症;出现抑郁症状,可能是抑郁症。(四)强迫性神经症1、特点: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有自知力,渴望消除却无法摆脱2、种类:原发性强迫:强迫观念、表象、恐惧、意向;继发性强迫动作(五)疑病神经症特点:对健康过虑、对身体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多合并焦虑和抑郁。(六)抑郁神经症1、轻度抑郁症: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的心情低落、持续两周以上表现:(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下降(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2、抑郁神经症:心情低落并伴随

10、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大多有人格缺陷,慢性病程,至少持续两年(七)重点概念解释1、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2、内脏性幻觉: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3、真性幻觉: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和客观事物一样,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 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和客观事物不一样,产生于主观空间内,非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的4、功能性幻觉: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存在和消失,互不融合5、思维鸣响:听到自己思考的内容6、思维迟缓:思维活动缓慢,语速慢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语速不减慢;思维松弛:联想松弛、内

11、容散漫,回答不中肯不切题、答非所问7、破裂性思维:意识清楚情况下思维内容没有意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情况下语词杂拌8、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过程荒诞,无前提也无逻辑根据,患者还坚持己见不可说服9、妄想特点:(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2)对这种结论深信不疑,无法纠正(3)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10、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虽然有一定事实基础,但是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11、注意减弱:主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注意狭窄:主动注意减弱、注意范围缩小12、顺行性遗忘:忘记得病到现在发生的事逆行性遗忘:忘记得病以前

12、发生的事1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 (2)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3)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4)多起病于青壮年。 (5)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9)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 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 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

13、后不良。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 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2、 典型症状及行为。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三、心理不健康中的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的性质现实因素(一般事件)现实因素(相对强烈)内心冲突常形常形持续时间两个月以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的强度不良情绪、理智控制;痛苦情绪、短暂失去控制;社会功能工作生活效率下降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情绪是否泛化未泛化,仅限于最初事件泛化到与最初事件相关联事件四、神

14、经症的判定:1分2分3分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3分,不是神经症;4-5分,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病程短程(小于3个月)中程(3个月到1年)长程(1年以上)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可自己摆脱)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完全回避注: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治疗技能一、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原理: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

15、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步骤: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集中注意于具体的问题和可观察到的事实);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边缘性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灾病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主要针对错误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主要是主谓表结构,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事件或行为、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设

16、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来访者产生通常被他忽略的情绪体验、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不仅体验到积极情绪成功行为、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办法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布置家庭作业、阅读有关认知疗法的材料、演示或模仿的方法检验并纠正错误观念适应症:抑郁症、认知偏差、情绪障碍。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1、认知歪曲的原因: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2、“自动想法”是一些个人化的观念,有一个特定刺激引发并可导致情绪反应。情绪困难的人倾向于犯“逻辑错误”,将客观现实忘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3、系统推理错误:(1)极端思维:非

17、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2)主观推断:缺乏事实根据就下结论,大部分情境中想到最糟糕的结果(3)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4)过度概括:由一个偶然事件得出一个极端新奶奶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情境中(5)夸大和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贬低自己的成绩或优点(6)个性化:主动为别人的过失和不幸承担责任(7)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认知曲解的几种类型: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过度夸大或过分缩小;个人化;选择性消极注视;情绪推理;应该倾向;乱贴标签。4、改变情绪和行为最直接方法是修

18、改不正确及功能失调的思维。5、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1、与贝克强调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这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不同,他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错误观念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2、提出“中心边缘”模型,每个群集中的错误观念有主要基本的,支配那些较次要的观念。只有解决表层的或边缘的错误观念才能逐步揭示出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治疗目的是揭示并改变深层错误观念,手段是从边缘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19、。(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步骤:1、通过角色扮演或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3、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压力接种训练(SIT)的三阶段模型:1、概念阶段;2、技能获得与复述阶段(新的自我陈述、行为干预);3、利用和完成阶段。行为变化三个阶段:1、自我观察;2、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3、学习新的技能注意事项: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以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型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症)、考试

20、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二、求助者中心疗法基本原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该理论认为,人是可以信赖的,可利用的能源是丰富的,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求助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1、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3、更加信任自己;4、更适应了; 5、愿意使其生命的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表述:1、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2、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态度,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3、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状态;4、咨询师无条

21、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5、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6、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基本的。主要咨询技术: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关注(即无条件积极尊重)、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沉默2、坦诚交流的技术,包括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包括关注问题和情感、坦诚对待并持非评价态度、准确的共情、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的态度阶段;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还没有情感投入);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

22、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5、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6、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7、求助者对治疗的领悟从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经验,他变得自由、开放了。对人性的看法: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根据自身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关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3、人是可以信任的。自我理论:1、自我理论是一种人格理论,强调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的唯一动机。2、自我理论的概念:(1)经验: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世界(2)自我概

23、念: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积而成。(3)价值的条件化:不再受机体评价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1、实质: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不协调2、治疗: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说达到人格的重建注意事项:1、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2、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是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些治

24、疗理论,已经整合到现代心理治疗中,它关于心理咨询关系的理论,关于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尊重、真诚的态度等已经变成了各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所强调的基本原理应当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三、系统脱敏疗法基本思想: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研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位置,双臂自然下垂,想象自己处于放松的情境中,用轻柔的语调引导其依次练习放松身体部位。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在家中反复练习。2、

25、建构焦虑等级。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把这些情境事件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到最大的焦虑。焦虑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每一级刺激引起的焦虑要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3、系统脱敏。按照等级逐级脱敏。首先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然后感到有些焦虑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焦虑分数超过25分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想象不再焦虑才能算一级脱敏。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3、焦虑等级应合理,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能

26、太大,可以把焦虑等级划分的细一些。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来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四、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基本原理:源于动物的恐怖适应实验,只要持续一段时间让求助者暴露在想象的或现实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其产生消退性抑制,惊恐反应终将自行耗尽。步骤: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排除严重心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病、内分泌疾患、老人小孩孕妇等体弱者、各种精神病性障碍2、签订协议:讲解原理过程效果、必要时治疗师可以强行执行计划、咨询师严肃认真的态度、任何阶段执意要求停止都应立即停止3、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布置治疗

27、室、准备应急药品4、实施冲击治疗:迅速猛烈持续地呈现刺激物,情绪反应要求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焦虑紧张的程度,力求达到极限,生理反应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每次持续30-60分钟,一般实施2-4次,1日一次或间日一次。注意事项:1、要让求助者对冲击疗法有足够的了解,并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2、冲击疗法实施过程中,如果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者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即停止;3、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1)通气过度综合症 (2)晕厥或休克。适应症: 恐惧、抑郁、强迫五、厌恶疗法基本原理:源于经典条件反射,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

28、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步骤:1、确定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2、选用厌恶刺激,包括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他刺激(如: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噪音以及针刺等。)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厌恶体验和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注意事项:1、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2、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29、。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适应症:强迫症、窥阴癖、露阴癖、戒烟戒酒。六、模仿法/示范法基本原理: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步骤: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除了是适应症外还要评估模仿能力。2、设计示范行为。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具体方式: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注意事项:1、模仿法更加适用于年轻求助者。2、要强调示范的作用。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也就越强,成绩越好;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

30、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七、生物反馈法基本原理:源于动物内脏条件反射,(1)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2)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使求助者了解其生理状态。(3)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4)通过调整生理状态,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防治其他疾病的目的。分类:肌电、皮肤电、皮温、脑电、其他生物反馈仪步骤:1、治疗前准备:(1)设立专门治疗室 (2)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3)讲解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功效。2、诊室训练:(1)进餐后30分钟开始。(2

31、)仰卧,两手臂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枕头的高低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3)安放电极。(4)测肌电水平的基线值。(5)反馈训练。经训练应使肌电水平逐渐下降(肌肉松驰)。(6)再次进行诊室治疗前,咨询师要和求助者交谈(约5分钟),了解求助者进行诊室训练的体验,并查看求助者家庭训练的记录。(7)待求助者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咨询师可让求助者变换体位,进行双向训练等,在不同背景下训练,增强求助者的自我控制能力。(8)疗程安排:每次训练30分钟,第一周12天一次,第二周起每周2 次,共48周。疗程以能掌握本治疗的技术为度。3、家庭训练。注意事项: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

32、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到好处,生物反馈治疗是一个主动参与过程,求助者必须明白,是他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而不是仪器在支配他。 八、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他的结果所强化。以强性刺激为强化物,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最终促成行为改变。步骤:1、明确目标行为: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并能够反复进行强化的2、监控目标行为:详细观察和记录目标行为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制约因素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采用何种干预形式和方法4、实施强化:一旦出现目标行为立即给予强化,目标行为多次发生时应当逐渐消除具体的强化物,继续采用社会性

33、强化物或间歇性强化的方法,以防止对强化物脱敏。5、追踪评估:周期性评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疗效扩展注意事项:1、目标行为要单一具体,不能同时对多个靶行为进行阳性强化2、阳性强化要适时、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刺激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九、合理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基本原理: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因此要改变求助者的情绪,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去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求助者的情绪。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

34、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步骤: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及糟糕至极),找出ABC之间关系。2、领悟阶段,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最具特色最常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

35、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家庭作业包括:RET自助表(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Rational Self-Analysis)。4、再教育阶段:方法技术与前面相同,还可用技能训练如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社交技能训练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 (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 (终

36、极目标)十、远期疗效评估1、社会接纳程度评估评估内容:求助者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1)跟人的来往 (2)学习或工作上的表现 (3)跟家人的相处 (4)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能力评估方法:家属或周围人的观察、咨询师本身的审查2、自我接纳程度评估评估内容:(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评估方法:求助者口头报告、量表评估3、随访调查评估内容:评价原来的分析诊断是否正确,帮助指导是否有效。评估方法:(1)追踪回访 (2)常用回访方式:追踪卡、通讯、面谈、电话。治疗测验一、人格测验(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量表名称高分特点临床量表Hs疑病疑病倾向D抑郁忧郁

37、、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迟缓Hy癔症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缺乏自知力Pd精神病态脱离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Mf男子气-女子气具备另一性别特点Pa偏执(妄想狂)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T分超70则可能存在偏执妄想Pt精神衰弱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内疚感。Sc精神分裂症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情感脆弱Ma轻躁狂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Si社会内向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自罪效度量表Q疑问逃避现实。若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则提示临床量表不

38、可信L说谎追求过分完美的回答。原始分超过10分,不可信F诈病被试不认真、理解错误,或伪装疾病;若测验有效,高分则表示精神病程度高。K校正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目的有二:1、测受测者的态度是不是隐瞒或是防卫的;2、修正临床量表得分,给几个量表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适测者:年满16周岁,小学毕业文化水平(MMPI-2为1870周岁)Hs+0.5K、Pd+0.4K、Pt+1K、Sc+1K、Ma+0.2KT分:4060 正常;70 显著异常;3040和6070 轻度异常(二)、MMPI-2 1、一般解释程序(1)分析传统效度量表及新增的效度量表分数,判断受测者态度(2)分析临床量表,各个量表结合起来加以

39、分析 (3)分析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2、效度量表解释程序Fb量表:检查370题以后的答案效度,有利于检查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的效度。如果Fb量表T分90,但F量表T分89,表示前半部分临床量表有效,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无效。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T分80,表示随机应答,无效;70T分79,表示内容不一致,效度可疑。TRIN(同向答题矛盾量表):T分80,表示不加区别肯定应答,T分低分表示倾向于否定应答。效度量表几种典型组合模式:(1)全答肯定:F量表分数十分高,L、K量表分数十分低;临床量表6、7、8、9分数相当高,“精神病”模式 全答否定:L、F、K量表分均十分高;临床量表1、3十分高,“

40、神经症”模式(2)装好模式:L和K分很高,F量表分相当低(很可能为了装好而说谎,不承认自己有病)(3)自我防御模式:L和F分均不高,K量表分相当高(不愿意暴露自己)(4)症状夸大模式:F70,表示夸大症状,呈现的症状各部相关联,心理状态混乱,也可能在装坏或诈病。3、临床量表解释程序(1)两点编码解释:量表5(Mf)和0(Si)不做编码分析,由得分最高的两个量表构成,类型分为突出编码和非突出编码。突出编码中分数最低的量表要比没有进入编码的其他量表中分数最高者至少高出5个T分。(2)因子分析解释:六因子结构因子P:精神质因子; 因子N,神经质因子; 因子I,内外向因子;因子M,男子气女子气因子;

41、因子F,装好装坏因子; 因子A,反社会因子。(3)剖面图的整体模式神经症和精神病整体剖面图:神经症模式:量表1、2、3为最高分,左高右低精神病模式:量表6、7、8、9为最高分,左低右高神经症性剖面图:A类神经症性剖面图:参考13/31,分数从高到低:132受测者特点:把个人烦恼以合理化和社会可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容易把心理问题转化为许多躯体不适B类神经症性剖面图:参考疑病症,分数从高到低:123受测者特点:长期对躯体过分关注、多疑敏感,对很小的功能障碍都感到很严重C类神经症性剖面图:参考慢性神经症倾向,分数从高到低:213受测者特点:过分依赖和人格不成熟,对应激难以耐受;对治疗缺乏动机,长期处

42、于低效率D类神经症性剖面图:参考癔症,分数从高到低:321受测者特点:多见于女性,报告许多婚姻问题;不管男女,都反应一种抑郁和躯体化先占观念的混合性神经症类型精神病性双峰剖面图:剖面图特点:参考68/86或78/87,6和8等于或高于60,6和8有一个高于7至少5个T分的T分数,无论如何,6和8呈双峰形式。受测者特点:常常与偏执性精神病性障碍有关,内向、易激惹、多疑、敌意,对行为缺乏自知力,有思维障碍、幻觉、妄想。注意:第一,这种剖面图可能无效。第二,有效时要查看2和0的得分。思维紊乱的精神分裂症:2和0的T分60;躁狂发作:2和0的T分55。边缘性剖面图:剖面图特点:所有的或大多数量表(19

43、)的T分65,并伴有F量表的极度升高。受测者特点:很可能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司法鉴定中不少见,与某些古怪信念和法律不利地位或失去自由而精神压抑、焦虑、抑郁等有关。假阴性剖面图:剖面图特点:所有量表T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采用0-4的5级评分,总分7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2、以治疗前后量表总分的改变反应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3、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4、注意事项:(1)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在精神分裂症和躁狂诊断上受了限制。(

44、2)此量表并非诊断量表,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二)抑郁自评量表(SDS)1、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 10个为反向评分。2、1-4分的四级评分,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3、分界值为53分, 5362,轻度;6372,中度;73分及以上,重度。(三)焦虑自评量表(SAS)1、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四级评分, 5个为反向评分。2、等级标准同SDS。3、分界值为50分, 5059,轻度;6069,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重度。(四)儿童行为量表(CBCL)1、四个版本:家长用(2种:23、418岁)、老师用、年

45、长儿童自评用2、113个项目,分为一般情况、社会能力(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习情况)、行为问题三个部分,用于识别和评价行为和情绪高危儿童,不能诊断心理障碍,填写最近半年来的情况。3、第一部分不计分,第二部分除个别条目均需计分,较差0分,差不多1分,较好2分。根据美国常模2百分位数,低于该值(T30)认为可疑异常。(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分3个版本(17项、21项、24项),7个因子(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适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神经症等多疾病的抑郁症状评定。2、采用交谈和观察评定,两名评定员独立评分,一般1520分钟,计分包括总分和因子

46、分。3、04分的5级评分,少数是02分的3 级。等级评定:24项版本:总分35,严重;20,轻或中度;8,无。17项版本:总分23,严重;17,轻或中度;7,无。4、抑郁和病理性抑郁判定病理性抑郁:(1)症状标准: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2个(2)严重程度标准:个人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后果或不良影响(3)持续2周以上(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14项,2个因子(躯体化焦虑和精神性焦虑),适用于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评定,不适合精神病时的焦虑。2、采用交谈和观察评定,两名评定员独立评分,一般1530分钟,计分包括总分和因子分。3、04分的

47、5级评分,少数是02分的3 级。等级评定:总分29,严重;21,肯定有明显焦虑;14,肯定有;7,可能有;35分。(八)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1、13项(包括幻觉和妄想),适用于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2、采用交谈和观察评定,一般20分钟,计分包括总分。3、04分的5级评分。等级评定:总分22,严重;68分,肯定; 05分,无。标准化分数:0.5表示符合一致性检验基本问题答题要点一、求助者的症状1、心理症状 2、生理症状 3、社会功能二、诊断1、如果是一般与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根据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排除精神病排除器质性病变分析引起症状的刺激性质说明:(

48、1)内心冲突(2持续时间)(3)情绪反应的强度(4)社会功能(5)是否泛化结合测验结果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2、如果是某类神经症:根据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排除精神病排除器质性病变说明:(1)内心冲突(2)病程(3)精神痛苦程度 (4)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6)许又新的评分标准分析具体的神经症症状结合测验结果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3、鉴别诊断(1)根据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排除精神病 (2)与躯体疾病相鉴别 (3)鉴别有类似症状但病程不到的疾病,如抑郁症和抑郁神经症;鉴别特定场景和特定对象的疾病与焦虑症,如恐惧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可能伴有焦虑症状如:抑郁性神经症需做哪些鉴别诊断?1与精

49、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3年以上时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