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设备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写 : 审核:前 言为规范广西电网公司变电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方法,提高试验质量,结合广西电力系统多年来的 预防性试验经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考虑到变电站不能完全停电以及高电压等级、大容量设备一 次接线不能完全拆除的实际情况,在试验方法上与传统的试验方法有一定的区别。本作业指导书由广西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本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陈志高、黄云光、李伟坚。本作业指导书主要审核人:顾南峰本作业指导书审定人:邱跃丰本作业指导书批准人:邱跃丰本作业指导书由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
2、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 3.1 试验负责人的职责 1 3.2 小组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1 3.3 试验人员的职责 1 3.4 人员要求 1 3.5 试验设备 1 3.6试验接线 2 3.7 试验过程控制 2 3.8 数据记录 23.9 试验报告 24试验安全工作规定 2 4.1 安全目标 2 4.2 安全责任 24.3 安全措施和反事故措施 35变压器试验程序 3 5.1 绕组绝缘电阻及极化指数测量 3 5.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4 5.3 不同连接方式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及计算 4 5.4绕组的 tg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5 5.5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 6 5.6 铁芯和夹件绝缘电阻测量 7
3、5.7 套管绝缘电阻测量 8 5. 8套 管 t g 测 量 85.9 绝缘油试验 86 电抗器试验程序 87 CVT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试验程序 9 7.1 概述 9 7.2 CVT的基本结构 9 7.3 绝缘电阻测量 97. 4t g 和 电 容 值 的 测 量 108 PT(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试验程序 13 8.1 概述 13 8.2 绝缘电阻测量 138. 3 tg 测量 139 CT(电流互感器试验程序 14 9.1 概述 14 9.2 绝缘电阻测量 15 9.3 tg测量 15 10 电容器试验程序 16 10.1 耦合电容器试验 1610.2并联电容器试验 16 10.3断路器
4、断口并联电容器试验 16 11氧 化 锌 避 雷 器 试 验 程 序 18 11.1 绝缘电阻测量 18 11.2 测量 U1mA 和 0.75U1mA 下的泄漏电流 18 11.3 放电记录器试验 20 11.4 氧化锌避雷器的在线检测程序 20 12 断路器试验程序 20 12.1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20 12.2 分、合闸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值测量 21 12.3 导电回路电阻测量 21 12.4 合闸电阻测量 21 13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试验程序 22 13.1 试验内容 22 13.2 试验程序 22 13.3 注意事项 22 14 绝缘油试验程序 22 14.1 试验目
5、的 22 14.2 取油样 22 14.3 电气强度试验 22 14.4 tg测量 23 14.5 酸值测量 23 14.6 闪点测定 23 14.7 水溶性酸的测定 23 14.8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24 14.9 油中水分测定 24 14.10 油中含气量测定 24 14.11 油界面张力测定 24 15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量程序 25 15.1 测量目的 22 15.2 测量方法 22 15.3 测量步骤 22 15.4 注意事项 23 16 电测计量装置试验程序 25 16.1 试验内容 25 16.2 电气测量仪表误差检验 25 16.3 电量变送器及相应计算机采样点误差检验 26
6、16.4 测控装置的交流采样测量设备误差检验 26 16.5 注意事项 2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国家、 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 2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国内知名权威机构出版的试验方法 29变电设备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35 kV500 kV变电设备的常规预防性试验(简称试验 。不适用于设备大修后及更新后的特殊试验项目。当需要进行这些试验时,可以参照国家、行业 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见附录 A 以及本作业指导书推荐的国内知名权威机构所编写的试验方法 (见附录 B 。2.规范性引用文件DL 474-1992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DL/T 596-1996 电力
7、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0007-200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GXD 126.02-2009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3.总则3.1试验总负责人的职责3.2 小组工作负责人的职责3.3 试验人员的职责3.4 人员要求3.5 试验设备运输、使用期间保持其完好的准确度及适应性。3.6 试验接线3.7 试验过程控制3.8 数据记录a 变电站名称;b 被试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运行编号;c 试验人员名单;d 试验日期;e 试验时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气象条件;f 某些设备需要记录设备本体温度(如变压器 ;g 试验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唯一性编号;h 试验项目名称、试验接线和方法;i
8、试验数据;j 初步分析结果。3.9 试验报告4 试验安全工作规定4.1 安全目标4.2 安全责任4.3 安全措施和反事故措施5 变压器试验程序5.1绕组绝缘电阻及极化指数测量本项目主要是检查变压器的绝缘是否有受潮、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缺陷。在测量变压器的绝 缘电阻时应将变压器从电网上断开,宜待其上、下层油温基本一致后,再进行测量。拆开各侧绕组连线。按规程规定使用兆欧表,测量线圈和接地部位见表 5.1。 不同的兆欧表其屏蔽端子 G 对接地端子 E 的电压不一样, 常用的兆欧表其输出电压特性如表 6.2。 为了避免铁芯和夹件承受高电压,当使用屏蔽端子时,应使铁芯和夹件与外壳接近等电位,即按表 5.
9、3的规定接线。表 5.2 兆欧表的端子电压(以 E 端子作为参考点 表 5.3 测量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时兆欧表接线 a 测量引线应绝缘良好; b 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 5.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检查绕组焊接质量;a 按图 5.1接好试验线路,其它绕组不宜短路;b 合上测量仪器电源,选择合适的量程;c 按下仪器的启动按钮,开始测量; 图 5.1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接线d 待仪器显示的数据稳定后,读取测量数据; e 读完数据后,按下复位或放电按钮;a 测量前应记录变压器绕组温度和绝缘油温度;b 测量端子应接触良好,必要时应打磨测点表面;c 调节无载分接开关时,应来回转动几次触头,使触头接触良好;
10、d 测量时非被测绕组不宜短路,各绕组间也不能通过接地开关与大地形成短路;e 当测量线的电流引线和电压引线分开时,应将电流引线夹于被测绕组的外侧,电压引线夹于 被测绕组的内侧。如图 5.1所示;5.3 不同连接方式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及计算a 星形连接的绕组且有中性点引出时,分别测量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即 R AO 、 R BO 、 R CO ; b 三角形连接或无中性点引出线的星形连接绕组,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即 R AB 、 R BC 、 R CA ; c 必要时,可按以下公式将线间电阻换算为相电阻:当变压器绕组为星形连接时(图 5.22R R Rr -+= 2CABC AB b R R R r
11、 -+=2ABCA BC c R R R r -+=当变压器绕组为三角形连接时(图 5.3 图 5.2星形连接绕组(P AB BCCA P AB a R R R R R R r -= (PBC CAAB P BC b R R R R R R r -=(PCA BCAB P CA c R R R R R R r -=式中:2CABC AB P R R R R +=一次引线全部拆开时,可以测量绕组对地的 tg ,宜采用反接线的测量方法。测量部位和接地 部位与表 5.1相同。a 在不拆开高、中压引线的情况下,为了避开外部设备的影响,宜测量高、中压绕组对低压绕 组及铁芯和夹件的 tg (不宜测量对地的
12、 tg 。具体接线参考表 5.4及图 5.4。b被试绕组和非被试绕组的首尾端应短接,防止电感对测量的影响;C 仪器外壳应可靠接地。 a 测量低压绕组 tg b 测量中、高压绕组 tg 图 5.4 不拆开高压侧一次引线时测量 tg 的接线表 5.4 不拆开高压侧一次引线时测量变压器绕组 tg 的接线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接好试验线路;b 合上仪器试验电源开关,设定抗干扰功能及接线方式,试验电压选择 10kV ;c 按下启动或测量按键,开始测量;d 记录测量数据后切断电源开关。a tg测试仪外壳应良好接地;b 测量引线应绝缘良好,高压引线和低压引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c 测量完成后立即切断仪器
13、上的高、低压电源,并拉开电源箱上的电源刀闸;d 应确认电源已经完全切断后,方可进行改接线工作;e 一旦发现测量数据异常,应首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接地线、测量引线接触不良的 问题,试品套管外部是否脏污,测量引线绝缘是否良好,只有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后才能下结论。 5.5 绕组泄漏电流测量检查变压器纯瓷套管是否存在开裂的局部缺陷。当一次引线全部拆开时,可以测量绕组对地的泄漏电流。当不拆开高压侧引线时,由于与前述 相同的原因,测量中、高压绕组的泄漏电流时,只测量绕组对铁芯和夹件的泄漏电流,具体接线参 考图 5.5。 a 测量低压绕组泄漏电流 b 测量中、高压绕组泄漏电流图 5.5 不拆开高压侧一
14、次引线时测量绕组泄漏电流接线图a 按试验要求接好试验线路,仪器外壳应良好接地;b 确认直流发生器电压调节旋钮在零位后合上直流发生器电源开关;c 调节升压旋钮 , 使试验电压符合表 5.5的规定;d 施加试验电压达到 1min 后,读取泄漏电流值。测量绕组对外壳的泄漏电流时,可直接读取 高压侧微安表的示值;测量绕组对铁芯的泄漏电流时,应在铁芯、夹件与外壳之间外接一块微安表, 读取外接的微安表示值。a 试验前应将套管外表面擦拭干净,防止外部脏污影响测量的准确性;b 升压速度应平缓均匀, 在升压过程注意微安表的示值, 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试验, 查明原因;c 读取数据后,降下试验电压,切断电源开关,用
15、专用放电棒对试品进行充分的放电。表 5.5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 注:分级绝缘变压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5.6 铁芯和夹件绝缘电阻测量检查铁芯和夹件是否存在多点接地,防止多点接地产生环流。使用 2500V 兆欧表 (对于运行年久的变压器可用 1000伏兆欧表, 分别测量铁芯对地、 夹件对地、 铁芯对夹件的绝缘电阻。5.7 套管绝缘电阻测量检查套管是否存在受潮现象。采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分别测量导电杆对末屏、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试验接线见图 5.6。 a 测量套管对末屏的绝缘电阻 b 测量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图 5.6 套管绝缘电阻测量a 被试套管表面应擦拭干净,末
16、屏小套管也应擦拭干净,必要时在套管上增加屏蔽环,并与兆 欧表的屏蔽端子(G 连接;b 主绝缘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下列值:110kV 以下 5000M ; 110kV 及以上 10000M ,末 屏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1000M 。 当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小于 1000M 时, 应测量末 屏对地的 tg ,其值不得大于 2%。c 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5.8 套管 tg 测量检查套管是否存在受潮现象。a 采用正接法测量导电杆对末屏的 tg ,测量接线见图 5.7;b与套管连接的绕组以及其它绕组应短接,防止电感影响测量结果;c套管外表以及末屏小套管应擦拭干净。 图 5.7 套管 tg
17、测量接线试验电压为 10kV ,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参阅5.9 绝缘油试验参照第 14节。6 电抗器试验程序电抗器分为高压电抗器(简称高抗和低压电抗器(简称低抗 ,低抗又分为油浸式和干式。电 抗器预防性试验程序除了没有低压绕组外,其它试验项目和程序与变压器的试验程序相同,因而可以参照第 3节“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程序” 执行。需要说明的是:a试验前应拆开中性点连接线;b干式电抗器只需在运行中进行红外监测;c有铁芯(或夹件接地引出线的,应测量铁芯(或夹件对地绝缘电阻;d套管有末屏时,应做套管试验;7 CVT(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程序7.1 概述CVT 在现场不拆开一次引线进行预防性试验时,遇到的问题比
18、较多,主要是不同厂家、不同型 号的 CVT 在结构上和参数上差异较大,同一种试验方法在一些 CVT 上可用,在另一些 CVT 上却不能 用。所以,本作业指导书只能就共性问题进行规定,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7.2 CVT的基本结构CVT 的基本结构如图 7.1所示。 图中:C1-高压电容器, 由 14节串联组成; C2-中压电容器; YH -中压电压互感器; L -共振电抗器; R -保护电阻; P -保护间隙; a1、 x1, a2、 x2主二次 绕组; af 、 xf -辅助二次绕组; Z -阻尼器; ZK -载波阻抗器; K -接地开关; -载波通讯端子; X -中压电压互感器
19、接地端子。不同厂家或型号的 CVT ,其端子符号可能不一样,如 端子,有的 CVT 标为 N 或 L , 在试验前应查看 CVT 的端子图予以确认。有些 CVT 中压互感器是独立的, 这时分压电容器C 1和 C 2之间有接线端子。7.3 绝缘电阻测量对于线路 CVT ,在不拆开一次引线时,因安全的需要应合上线路接地刀闸, 所以线路 CVT 的第一节高压电容器 C 11顶端总是接地的;而变压器出口 CVT 总是与变压器绕组连在一起, 在测量时为了保证安全也都把顶端接地。另外,在测量低压电容器 C 2和中压电压互感器绕组绝缘电阻时, 由于只能从 端子和 X端子测量, 容易受二次端子板绝缘电阻的影响
20、, 这些问题在测量中应给与考虑。 图 7.1 CVT基本结构a 因电容器有充放电过程,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b 启动兆欧表后读取 1min 的绝缘电阻值。a 在测量 C 2及中压互感器时,绝缘电阻极易受二次端子板的影响,应将二次端子板擦拭干净;b 在空气潮湿或阴雨天测量时,尽可能用屏蔽极排除外部影响。 a 测量 C 11的绝缘电阻 b 测量 C 12的绝缘电阻 c 测量 C 2的绝缘电阻图 7.2 高压电容器为 2节时绝缘电阻的测量接线 a 测量高压第一节电容 b 测量高压中间电容 c 测量高压最后一节图 7.3 高压电容器为 3节或 3节以上时绝缘电阻的测量接线7.4tg 和电容值的测量CVT
21、的 tg 测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应引起注意:a 不拆开 端子时,应把载波阻抗箱的接地刀闸合上,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b 测量高压电容最后一节(连 C2的介损时,中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全部短接,否则其电 感会影响测量结果;c 线路地刀及试验用接地线接触不良时, 会造成 tg 值增加, 对正接法测量的电容也有影响, 必要时应在 CVT 顶部另挂接地线。试验接线见图 7.5图 7.8,接线说明如下:a 测量高压第一节电容器时,采用反接加屏蔽的接线(见图7.5 a、图 7.6 a、图 7.7a ;b 测量高压最后一节电容器时,如果连同中压电容器 C 2一起测量,在打开 、
22、X 端子时可用正接法(见图 7.5 b、图 7.6 C ,不打开 、 X 端子时可用反接加屏蔽的接线 (见图 7.7c ,但测量结果主要反映高压电容器的状况;c 高压电容器除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外,中间电容器用正接法接线(见图 7.6 b、图 7.7 b ;d 高压最后一节电容器和中压电容器 C 2需要单独测量时,应 图 7.4 中压 PT 绝缘测量 用自激法测量(C 1和 C 2之间有抽头引出的 CVT 除外 ,自激法接线见图 7.8。 a 测量高压第一节电容 b 测量高压第二节 (包括 C 2 电容图 7.5 高压电容为 2节时 tg 的测量接线图a 根据测量部位接好相应的试验接线;b 合上
23、 tg 测试仪电源,根据试验要求设置 tg 测试仪的抗干扰功能、接线方式和试验电压 值;c 合上高压电源开关,按下试验或启动按钮,开始测量;d 读取试验数据后切断电源。a tg测试仪外壳应良好接地,高压引线和低压引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b 当使用屏蔽端为高电压的 tg 测试仪时,当其屏蔽端接在 端(或 X 端时,因二次端子板 耐压水平不高,试验电压不应超过 2kV ;c 当采用反接法接线时,高压引线的对地电容值会叠加在被试电容器上,应尽量缩短引线;d 测量完成后立即切断仪器上的高、低压电源,并拉开电源箱上的电源刀闸; e 当采用自激法测量时,通过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流不应超过厂家允许的
24、范围;f 一旦发现测量数据异常,应首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接地线、测量引线接触不良的 问题,试品瓷套外部是否脏污,测量引线绝缘是否足够,只有排除外部干扰后才能下结论。 a 测量高压第一节电容器 b 测量高压中间电容器 c 测量高压最后一节电容器(连 C 2图 7.6 高压电容为 3节时 tg 的测量接线 a 测量高压第一节电容器 b 测量高压中间电容器 c 测量高压最后一节电容器 图 7.7 不拆开 CVT 二次接线时 tg 的测量接线 a 测量高压电容器最后一节 b 测量中压电容器 C 2图 7.8 自激法测量 tg 接线图在采用图 7.8的自激法测量 C 2的 tg 时, 标准电容
25、C N 上所承受的电压是经 C 11、 C 12、 C 13组成的 分压器分压后的电压,这一电压小于试验电压,从电桥的原理上看相当于 C N 的电容量变小。假如分 压比为 N , 电桥所测出的电容值应乘以系数 N 才是试品的实际电容值。 当高压电容为 3节时, N 2/3, 当高压电容为两节时, N 1/2。当需要计算准确的 C 2值时,应根据实际的高压电容值来计算准确的 分压系数。8 PT(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程序8.1 概述在测量 PT 的 tg 时,不同的接线方式测量的部位有所不同,一般采用规程规定的末端屏蔽接 线法进行试验。但在现场试验中,有时用末端屏蔽法测量的数据出现异常(比如出现负
26、 tg ,此 时应结合绝缘电阻测量或采用其它接线方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绝缘油试验、六氟化硫水分测试参照第 14节、第 15节。8.2 绝缘电阻测量采用 2500伏兆欧表,分别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和二次绕组对一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 阻。测量时注意排除小瓷套的影响。测量接线见图 8.1。a 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b 启动兆欧表后读取 1min 的绝缘电阻值。a 绝缘电阻易受小瓷套的影响,应将小瓷套擦拭干净;b 在空气潮湿或阴雨天测量时,尽可能用屏蔽极排除外部影响。8.3 tg 测量a 常规接线:tg 测试仪可采用反接线(图 8.2a 也可采用正接线 (在图 8.2a 中改 tg 测试 仪的屏蔽
27、端接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不接地,改接 tg 测试仪 Cx 端子 ,用反接线时测量部位包括一 次绕组(静电屏对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低压端子“ X ”对地的 tg ,如果“ X ”端子绝缘不良,将 会影响测量结果,用正接法可避开“ X ”端子对地绝缘的影响,因受“ X ”端子耐压水平的限制,试 验电压不得超过 2kV ; a 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 b测量二次绕组对一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图 8.1 测量 PT 绝缘电阻的试验接线 a 常规接线法 b 末端屏蔽法 c 末端加压法图 8.2 测量 PT 的 tg 试验接线b 末端屏蔽法:tg 测试仪采用正接线(见图 8.2b ,此时“ X ”
28、端子为低电位,因而可以避 开“ X ”端子对测量的影响,测量结果反映 PT 内部情况,但由于一、二次绕组之间接地静电屏的屏 蔽作用,无法测出一、二次绕组之间的 tg ;c 末端加压法:tg 测试仪采用正接线(见图 8.2c ,这种接线可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的 介损,因顶部接地所以抗感应电的效果也很好,但由于一次绕组的高压端此时为低电位,对反映一 次绕组顶部受潮不灵敏,受“ X ”端子耐压水平的限制,试验电压不宜超过 2kV 。9 CT(电流互感器试验程序9.1 概述CT预防性试验项目主要有绝缘电阻测量和介质损耗测量。在 500kV 变电站中,由于现场试验时周围不停电设备的影响,在被试 CT
29、上有相当高的感应电压(有时超过 10kV ,兆欧表无法承受如此 高的感应电压,因而在 500kV 变电站中不完全停电的情况无法测量绝缘电阻。在测量介质损耗时, 由于感应电压太高有时会超出介损仪所能达到的抗干扰功能,出现数据异常。此外, 近年来 SF 6绝缘的 CT 应用越来越多, 其结构与油浸式或电容型的 CT 差别很大, 介损测量 结果并不能反映 CT 内部的绝缘质量问题,这类 CT 不需要测量介损。绝缘油试验、六氟化硫水分测试参照第 14节、第 15节。9.2 绝缘电阻测量试验接线见图 9.1。测量无末屏的 CT(如 35kV CT,只能测量一次对地的绝缘电阻,这时的绝 缘电阻实际上包括了
30、开关支柱的绝缘电阻,并不能真实反映 CT 的绝缘状况,所测数据仅供参考。 a 测量一次绕组 b 测量末屏对 c 测量一次绕组对地对末屏的绝缘电阻 地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无末屏时 图 9.1 测量 CT 的绝缘电阻的试验接线9.3 tg测量a 对于油浸式或电容型 CT , 可以测量一次绕组对末屏的 tg , 这时 tg 测试仪采用正接线 (见 图 9.2 a ;b 对于没有末屏的 CT , 只能测量一次绕组对地的 tg , 这时 tg 测试仪采用反接线 (见图 9.2 b ,此时测量结果包括了开关支柱的损耗。 a 测量一次绕组对末屏的 tg b 测量一次绕组对地的 tg c 用反接屏蔽法测量
31、CT 的 tg 图 9.2 测量 CT 的 tg 10 电容器试验程序10.1 耦合电容器试验耦合电容器预防性试验测量项目为:a 绝缘电阻测量; b tg 及电容量测量。耦合电容器的试验程序与 CVT 的试验程序相似,可参照 CVT 试验程序执行。 10.2 并联电容器组试验 对于并联电容器,只测量极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见图 10.1。测量前后应注意充分放电。a电容表法:可用专用的电容测量表进行测量;b 电压电流法:测量接线见图 10.2。 测量电压视电容量的大小,可直接用 220V 或 380V 电源电压,也可以经调压器 图 10.1 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 调整输出电压。电容量可按下式
32、计算: fUI C 2106=(F式中:C -被测电容值; I -通过电容器的电流; 图 10.2 电压电流法测量电容 f -试验电压频率; U -试验电压。变电站部分设备停电的情况下,在断路器两侧接地刀闸全部拉开时,如果感应电压太高,容易击 穿兆欧表,可不测量绝缘电阻,只有在两侧地刀或单侧地刀合上(或挂上临时接地线的情况下才 能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时采用 2500V 兆欧表,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选择以下 测量接线。在现场不完全停电的情况下,为了削弱感应电压的影响和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通常希望将断路器两侧的地刀合上,但如果将两侧地刀合上的话,对双断口的断路器将无法测量单个电容器
33、的 a 测量 C 1的绝缘电阻 b 测量 C 2的绝缘电阻图 10.3 断路器断口电容器绝缘电阻测量接线tg 。因此,在现场试验中应根据断路器的断口数选择不同的试验接线,试验时断路器处于分闸状 态, tg 测试仪选择抗干扰功能,试验电压为 10kV 。(1断路器为双断口时的测量接线:见图 10.4。在测量断口 1的电容器 C 1时,在 C 2一侧挂接 地线, tg 测试仪采用正接法接线, ;测量断口 2的电容 C 2时将 C 1一侧接地。断口的编号规定为靠 近号母线的为断口 1。(2断路器为三断口及以上的测量接线: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如下接线方法。a 参照双断口断路器的测量方法,所有断口并联
34、电容器均采用正接法接线进行测量;b将断路器两侧地刀全部合上(或挂接地线 ,靠近外侧的电容器采用反接屏蔽法测量, 试验接线见图 10.5 a;中间的电容器采用正接法测量,试验接线见图 10.5 b。采用反接屏蔽法测量的好处是可将感应电压削弱到最小,对试验人员和试验仪器都比较安全, 并可避开感应电压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但测量的数据包括了开关支柱的介损和高压引线的对地电容, 在天气不好、支柱瓷瓶外表脏污时,应注意排除其影响,即将瓷瓶擦拭干净或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 进行测量;用反接法测量时应尽量缩短高压引线,减小引线分布电容的影响。 a 测量 C 1的 tg b 测量 C 2的 tg 图 10.4 双断
35、口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器 tg 测量接线 a 反接屏蔽法测量 C 1的 tg b 正接法测量 C 2的 tg 图 10.5 三断口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器 tg 测量接线11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程序11.1 绝缘电阻测量当拆除一次连接线时,可以分别对上、下两节避雷器进行试验,接线如图 11.1中图 a 和图 b 。 当不拆开一次连线时(避雷器顶部接地 ,试验接线见图 11.1中图 c 和图 d 。测量底座的绝缘电阻 试验接线见图 11.1中图 e 。测量时采用 2500V 及以上兆欧表。 a 测量上节 b 测量下节 c 测量上节 d 测量下节 e 测量底座图 11.1 避雷器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避雷器为
36、三节及以上时,在试验时一般不用拆开一次引线,试验时把避雷器顶部接地,试验接 线可参照图 11.1执行。11.2 测量 U 1mA 和 0.75U 1mA 下的泄漏电流按图 11.2接好试验线路。a 启动直流发生器, 平缓调节升压旋钮, 注意观察直流微安表的读数, 当电流表读数为 1mA 时,记录直流高电压值 U 1mA (测量上节和下节时电流读取 A1表的数值,测量中节时读取 A2表的数据 ; b计算 75%U1mA 的数值,将电压升到 75%U1mA ,记录泄漏电流值(测量上节和下节时电流读取 A1表的数值,测量中节时读取 A2表的数据 ;c 将电压降为零,切断电源,用放电棒对试品放电。 a
37、 测量上节 b 测量中节 C 测量下节图 11.2 由三节及以上组成的避雷器直流泄漏试验接线注意事项a 高压引线应采用专用的屏蔽线,不能用设备的一次引线代替(或部分代替高压引线;b直流发生器的倍压筒应尽可能远离被试品,高压引线与被试品的夹角尽可能接近 90度;c测量时注意排除外壳脏污、空气湿度的影响,必要时在外壳增加屏蔽环。当避雷器由两节组成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一次连接线拆除(对于母线避雷器,可 将母线地刀拉开 ,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测量接线见图 11.3中图 a 和图 b 。如果由于现场条件的 限制无法拆开一次线,在测量上节时,可用双微安表法,以高压侧微安表 A 1的读数(总电流减
38、去 微安表 A 2的读数(下节避雷器的电流作为上节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而下节避雷器可以直接读取 A 2表的读数。不拆线的试验方法只适用于两节避雷器的特性基本相近的情况,如果特性相差太大,就 会使特性电压偏低的那一节避雷器电流过大,造成直流发生器过载。a 试验时应注意电流表 A 1的读数不能超过直流发生器的额定输出电流;b 不拆线测量下节避雷器时底座的绝缘电阻不能太低。c 如果要在避雷器的顶部加压, 应确认与被试避雷器连接的所有设备上均无人工作后才能开始 试验。 a 测量上节(拆线 b 测量下节(拆线 c 测量上(或下节(不拆线 图 11.3 避雷器由两节组成时泄漏电流的测量接线11.3 放电记录
39、器试验使用专用放电器试验可减轻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试验时避雷器恢复为正常运行时的接线,记 录放电器的原始指数。将放电器的接地端接地,打开电源,待放电器充足电后,将放电器的高压端 子与放电记录器的进线端子相接触,检查记录器是否动作,连续试验 35次,纪录试验后放电记录 器的指数。放电器充足电后试验人员不得碰触放电器的高压端子,防止电击伤;试验结束关闭电源后应将 放电器的高压端子与接地线短接,使放电器充分放电。11.4 氧化锌避雷器的在线检测程序测量时的接线见图 11.4。a按图 11.4接好线;b打开仪器电源,检查电池电压是否正常;c检查电压的相别是否与被测相一致;d将功能开关打到测量位置,开始
40、测量。a 注意检查电流回路,各连接点接触应良好;b 在 PT 二次端子上接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PT 二次短路。12 断路器试验程序 图 11.4 避雷器在线检测接线图断路器绝缘油试验、六氟化硫水分测试参照第 14节、第 15节执行。12.1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采用 500V 或 1000V 兆欧表测量,测量程序如下:a 确认断路器处于检修状态,断开二次控制回路及辅助回路的电源;b 根据二次接线图找到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端子号;c 用万用表检查相应端子的电压,确定端子上已无电压; d 测量各端子的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2 M。a 测量前应确定二次回路
41、上已经无其他人工作;b 如果发现二次回路上仍然有电压,应查明原因,切断电压来源后主可进行试验。12.2 分合闸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值测量采用专用的直流试验电源进行测量,测量接线见图 12.1,测量程序如下:a 确认断路器处于检修状态,断开二次控制回路及辅助回路的电源;b 把现场控制柜操作把手打到“就地”位置;c 根据二次接线图在控制柜中找到分、合闸电磁铁的控制端子(或合闸接触器的控制端子 ; d 用万用表检查相应端子的电压,确定端子上已无电压;e 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值;f核实回路端子正确无误后将试验电源的输出端子与分、合闸控制端子连接,电源的极性应符 合要求,并根据断路器的状态(分闸或合闸
42、选择合闸或分闸操作;g确认二次回路系统电压等级并确保所加电压不得超出该系统额定电压值;h首先将试验电源调整到额定动作电压的 30%,按下启动按钮,检查断路器的动作情况,如果 断路器动作说明动作电压偏低;如果断路器不动作,则逐步提高试验电压,直到断路器动作;动作 电压在额定动作电压的 30%65%内为合格。a测量前应核实控制柜的控制端子,验明端子上确无电压,检查线圈的直流电阻; b分、合闸线圈不准长期通电,防止烧坏线圈;c如果测量中需要拆开二次引线,拆前应做好记录,测量完成后立即恢复接线。12.3 导电回路电阻测量导电回路电阻测量采用直流压降法,测量时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测量电流不小于 100
43、A,测 量接线见图 12.2, R 代表回路等值电阻。a 为保证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的操 作控制电源应断开,以防由于干扰或误碰控制按钮使隔离开关误动合闸;b 如果用升降机工作时试验人员要配带并系好安全带;c为了防止感应电压的危害 , 试验时应合上断路器地刀或挂临时接地线,试验仪器外壳要接地,必要时试验人员也要接地并穿屏蔽服;d 试验过程中操作高空车时要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不能碰及断路器瓷瓶。 图 12.2 回路电阻测量 12.4 合闸电阻值测量合闸电阻值可采用单臂电桥或精度为 1级以上的电阻表进行测量。合闸电阻的变化率一般不得 大于 5%(厂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4、 。13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试验程序13.1 试验内容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预防性试验只测量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包括控制回路、辅助回路、操动 电动机回路的绝缘电阻。13.2 测量程序采用 500V 或 1000V 兆欧表进行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确认被试开关的编号和位置,确认开关在检修状态;b断开 QA 电源,必要时还要断开二次回路与其它二次设备的连接;c根据二次图纸确定二次回路的端子,用万能表检查各端子应无电压;d分别测量各端子的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2M 。13.3 注意事项a 测量前应验明各端子确无电压;b 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时,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并确定另一端无人工作;c 当需要
45、拆开二次接线时,拆前应做好记录,测量完成后立即恢复原接线。14 绝缘油试验程序14.1 试验目的检查绝缘油是否存在劣化或污染 , 并判断设备内部是否存在潜伏性故障。14.2 取油样a试样瓶要用洗衣粉等洗干净,用洁净水冲洗数次,烘干;b取油时油瓶及油的温度要高于或等于周围气温;c要在相对湿度低于 75%的干燥天气下取油;d打开放油阀后,先放掉污油,然后用放出的干净油冲洗油瓶 2次;e简化试验油样无特殊要求时取油量为 1000ml ,将油样注入油瓶,塞紧瓶口;色谱分析、含 水量、含气量油样用 100ml 玻璃注射器密封取样 80ml 。f在瓶外贴上标签,注明何时、何处、何设备(何相 。14.3 电
46、气强度试验使用成套绝缘油耐压试验装置进行试验。a 试验条件:室温应在 1535,相对湿度不高于 75%;b 清洗油杯:将油杯冲洗干净并烘干,电极表面有烧伤痕迹的不可再用,将电极距离调好为 2.5mm ;c 油样处理:油样应在实验室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与实验室温度接近;d 油杯注油:先用油样将油杯和电极冲洗两、三次,然后将油沿着杯壁徐徐注入油杯,尽可能 不要产生气泡,然后盖上玻璃罩,静置 10min ;e 加压试验:按试验装置操作说明书进行试验,记录击穿电压。每次击穿后要对电极间的油进行充分的搅拌,并静置 5min 后再重复试验;f数据处理:重复试验 5次,取平均值作为油的击穿电压。14.4
47、tg测量a 清洗油杯:用清洁剂清洗油杯并烘干,要求空杯的 tg 值小于 0.01%;b注油:先用被试油冲洗油杯两、三次,再注入被试油,静置 10min 以上,使油中汽泡逸出;c将被试油样加热到 90,测量 tg 值。试验时的电场强度为 3001000V/mm。对电极间隙 为 2mm 的试验油杯,试验电压应为 6003000V 。14.5 酸值测定采用 BTB (溴百里香酚蓝法。a 用锥形瓶称取试油 810g ;b 加入 50ml 无水乙醇,装上回流冷凝器,水浴加热回流 5min, 取下锥形瓶加入 0.2ml (BTB 指示剂,趁热以 0.020.05mol/L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蓝绿色,记
48、下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 液的毫升数 (V1;X=(V1-V0 *56.1*C/G其中:X 试油的酸值, mgKOH/g;C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 mol/L;G 试油的重量, g 。14.6 闪点测定闭口杯法。a 试验条件:闪点仪应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b 清洗油杯:将油杯清洗干净并烘干;c 将试油注入油杯至刻度线,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或电子测温装置的测温元件 ;d 点燃点火器,并调节火焰到接近球型;e 接通加热电源,使温度均匀上升,并不断搅拌;到预计闪点前 40时,调节加热速度,使 升温速度控制在 23 /min;f 到达预期闪点前 10时,每经 2进行点火试验,点火时,使火焰在 0.5秒内降到杯上蒸气 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样式范本
- 资阳教师面试真题及答案
- 自贡幼教面试真题及答案
- 平台监管面试题及答案
- 学前班教育试题及答案
- 深入研究2024年国际设计师考试的变化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报关单改错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的成本控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评定纺织检测员水平的标准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与客户沟通的关键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高中生女生性教育
- 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 家政保洁安全培训课件
- 《MRI图像伪影》课件
- DeepSeek零基础到精通手册(保姆级教程)
- 2025年度红木家具出口退税申报代理合同
- 2024深圳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附带房屋检查报告版3篇
- 慢性病管理远程会诊制度设计
- GB/T 19048-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龙口粉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