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一)长安新安医院放射科李士光第一节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检查技术普通X线摄影无痛苦,为颅脑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头颅外伤、头颅先天畸形和颅骨疾病的诊断。一般使用头颅正、侧位,根据需要可再拍照其它位置检查技术普通X线摄影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期动脉期动脉期动脉期颈内动脉造影颈内动脉造影(20正位正位)颈内动脉造影颈内动脉造影(侧位侧位)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期动脉期动脉期动脉期椎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20正位正位)椎动脉造影(侧位)椎动脉造影(侧位)检查技术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全、无创n对脑质、脊髓和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n能直接进行多方位、多序
2、列成像,显示病变比CT更敏感n可进行脑功能和组织生化代谢方面的研究lMRI的缺点:n对皮质骨、钙化的显示不如CTn设备昂贵,检查费用较高带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绝对禁止检查体内带有铁磁性物质病人不宜行MRI检查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中,应嘱病人保持制动n普通扫描:初诊病人均应先进行普通扫描。可获取T1WI、T2WI、PDWI等多种图像,对发现病变、全面了解病变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n增强扫描:是在普通扫描发现病变或不能排除病变时选用的检查方法,仅获取T1WI或重T1WI。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第二节 正常影像解剖正常表现CT断层正常表现CT断层正常表现CT断层正常表现CT
3、断层正常表现CT断层正常表现CT断层正常表现MR断层正常表现MR断层正常表现MR断层正常表现MR断层正常表现脊柱断层正常表现脊柱断层第三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颅脑平片颅脑血管造影颅脑CT与MRI表现颅脑CT与MRI表现颅脑CT与MRI表现颅脑CT与MRI表现颅脑CT与MRI表现第四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胶质瘤(neural glioma)%50%,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一)星形细胞肿瘤1、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0%,一般发生在儿童和2030岁成人。常位于髓质内,也可累及皮质F病理学:肿瘤为灶性或弥漫浸润,无坏死、新生血管,水肿少
4、见,15%20%有钙化 星形细胞瘤球髓质内低密度病灶,与脑质分界较清,水肿及占位表现不明显。无明显强化lMRI:髓质内边界清楚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右颞纤维型右颞纤维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25%30%,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F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表现l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一高
5、信号,边界不清,灶周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F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星形细胞肿瘤的50%。年龄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也可累及基底节,还可通过胼胝体累及两侧脑叶。病理以坏死和出血为特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呈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95%瘤内有坏死或囊变,出血很常见,钙化少见。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明显lCT增强:实体部分明显强化但不均一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部分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等混杂信号;囊变坏死在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典
6、型的出血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FMRI增强:实体部分及坏死边缘不规则强化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瘤(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仅占原发脑肿瘤的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的混合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以额叶最常见F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的囊变,出血坏死少见,70%以上发生钙化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oma)清等或低密度肿块,有多发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区。肿瘤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lCT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lMRI平扫: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
7、号lMRI增强:程度不同强化或不强化少突胶质细少突胶质细胞瘤胞瘤(三)成髓细胞瘤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童原发颅内肿瘤1525%。75%在15岁以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F病理学: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变、出血、钙化,可沿脑脊液播散成髓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颅窝中线类圆形均一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室管膜下转移时脑室周围可见略高密度带状影lCT增强: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状强化成髓细胞瘤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F增强
8、: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灶也明显强化成髓细胞瘤成髓细胞瘤二、脑膜瘤(meningioma)。起自蛛网膜颗粒的蛛网膜帽细胞。4060岁女性多见。神经纤维瘤病者可合并脑膜瘤。常见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或蝶骨平面、桥小脑角区、鞍区、大脑镰,也可位于脑室内。为颅内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形态为球形和扁平状。血供丰富,多来自脑膜动脉分支。常有钙化,可引起颅骨增生或破坏。可多发FWHO分为:典型或良性、不典型与间变性即恶性脑膜瘤脑膜瘤圆形或分叶状均一高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以广基和颅骨内板或硬膜相连。常有点状、不规则或全部钙化。占位明显,水肿较轻。可见相邻颅骨骨质增生或破坏,
9、并可形成头皮软组织肿块。少数表现不典型:呈低密度,合并蛛网膜囊肿,囊变、坏死或出血。恶性者不具特征性lCT增强:多明显均一强化脑膜瘤WI、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瘤周可见受压脑皮质为“皮质扣压征”。瘤内及周围可见血管流空信号F增强:明显均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脑膜尾征”脑膜瘤脑膜瘤三、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0%。发病年龄为3060岁。75%垂体瘤因激素异常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25%为无功能腺瘤F病理学:直径10mm者为微腺瘤;直径10mm者为巨腺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垂体腺瘤显示。巨腺瘤为鞍内鞍上等或稍高密度影,囊变、坏死、出血使密度不均。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倾斜
10、,鞍底下陷;向下突入蝶窦、向上累及鞍上池、向两侧侵及鞍旁及海绵窦lCT增强:微腺瘤需呈冠状薄层扫描,可见垂体内低密度病变,且造成垂体上缘局部上凸,垂体蒂倾斜和鞍底局部首先破坏下陷;巨腺瘤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垂体腺瘤垂体腺瘤垂体腺瘤四、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胎Rathke囊鳞状上皮残余。占原发颅内肿瘤的3%5%。多见于儿童。多位于鞍上F病理学:70%95%为囊性,内含胆固醇结晶、角蛋白,瘤体和囊壁常有钙化。少数为实性颅咽管瘤:为鞍上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囊内蛋白含量高或实性者可呈等或高密度。可见钙化lCT增强:囊壁呈环状强化,实性者为均一强化颅咽管瘤号与囊液成分有关。T1W
11、I多为低信号,囊内蛋白浓度高或出血时可呈高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FMRI增强:囊壁及实体部分明显强化颅咽管瘤五、生殖细胞瘤(germinoma)发脑瘤的1%2%,占松果体区肿瘤40%,是松果体区常见肿瘤。发病高峰1020岁,男性多见。肿瘤也可发生在鞍上、基底节和丘脑F病理学:肿瘤为实性,少有出血、坏死、囊变,可有钙化。常发生脑脊液播散生殖细胞瘤楚类圆形等或高密度肿块,钙化的松果体被肿瘤包绕为典型表现lCT增强:明显均一强化lMRI平扫: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内小囊或坏死灶呈T1低T2高信号lMRI增强:明显强化,发生脑脊液播散时,脑室壁及蛛网膜下腔内可见线状强化生殖细
12、胞瘤生殖细胞瘤 六、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8%10%。4060岁为发病高峰。多起自内耳道前庭神经,早期位于内耳道内,后长入脑桥小脑角池。多为神经鞘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多发者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型患者听神经瘤圆形等或囊性低密度肿块,少数为高密度,70%90%内耳道锥状或漏斗状扩大。占位效应明显,脑干、四脑室受压变形lCT增强:半数均一,其次为不均一,少数环状强化lMRI平扫: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囊变坏死呈T1低T2高信号lMRI增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少数环状强化听神经瘤 七、血管网状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2.5%。发病高峰4
13、060岁。可有家族史并多发。90%发生在小脑半球,幕上罕见。为成人常见的后颅窝肿瘤F病理学:60%为含壁结节的囊性肿块,40%为实性肿块血管网状细胞瘤圆形脑脊液样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壁结节为等密度。壁结节位于软脑膜面,囊越大壁结节越小为其特征。实性肿瘤为均一等或略高密度肿块。肿瘤周围无明显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向对侧移位,幕上脑室系统不同程度的扩张。肿瘤可多发lCT增强:囊壁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实性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血管网状细胞瘤呈液性T1低T2高信号,壁结节和实性肿瘤在T1WI与脑皮质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FMRI增强:囊壁无强化,壁结节和实性肿瘤呈明显均一强化
14、血管网状细胞瘤八、转移瘤(metastasis)部位可分为颅骨、硬脑膜、柔脑膜(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脑实质四型。原发肿瘤多为肺癌,也见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绒毛膜癌、睾丸癌、黑色素瘤等。转移途径多为血行,也可直接浸润或脑脊液播散。幕上多见,占80%,幕下占20%,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F病理学:70%80%多发,与脑质分界清楚。肿瘤生长迅速,中心常有坏死、囊变、出血,周围水肿明显转移瘤质及皮质下区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也可为略高密度或囊性,囊内可有结节。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瘤周水肿明显。病灶常多发,为特征性表现。硬脑膜转移为硬膜局限性增厚、硬脑膜结节。颅骨转移为局部骨破坏区伴软组织肿块转移瘤呈均一或环状强化。室管膜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柔脑膜转移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硬脑膜转移多为硬膜局限性增厚并明显强化或呈结节状强化,少数可表现为与硬脑膜广基相连的异常强化的肿块,类似脑膜瘤。颅骨转移为骨破坏区内异常强化的肿块,可突破颅骨达头皮下转移瘤I为低、T2WI为高信号。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胃肠道肿瘤、分泌粘蛋白转移瘤、富含细胞成分,核浆比例高的转移瘤在T2WI上呈低信号FMRI增强:为均一结节状和/或环状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华市中医院激励机制建设考核
- 宜春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巡检路线设计与问题识别
- 新余市中医院电针技术操作资格认证
- 盐城市中医院图像融合技术考核
- 徐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诊疗考核
- 无锡市人民医院隧道技术专项考核
- 常州市中医院起搏器程控与ICD参数调整考核
- 镇江市人民医院IT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能力考核
- 南通市人民医院系统性硬化症病程评估与治疗考核
- 淄博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护士岗位准入与规范化培训考核
- 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
- 销售手册销售技巧与客户管理指南大全
- 2025年4月自考12340学前儿童发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水包砂应用技术要点解析
- 快递降本增效汇报
- 电商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 《WPS AI智能办公应用大全》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5月24日福建省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 可复用航天器结构-洞察及研究
- 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