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_第1页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_第2页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_第3页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_第4页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 巧借他山石,雕得如意玉 兖州一中的“课变”带给所有参观考察者强烈的震撼。其“循环大课堂”的“35+10”和“三步六段”式教学设计使人们眼界顿开,不得不为兖州一中的教干教师们的创新精神所折服。 一、 兖州课变的主要特点 1. 简单又不简单的“35+10”。 这是兖州一中的课堂时间分配,或者说是课堂模式。说其简单,只是简简单单的数字组合、时间分段;说不简单,那却是他们研究几年的心血,是“循环大课堂”的组织精华。“35+10”就是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每节课的起点在上一节

2、课的最后10分钟,这与我们传统意义的一堂课“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简单的改变却盘活了课上课下的对接,使得兖州的课堂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环形结构。 2. 复杂又不复杂的“三步六段”。 “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即“一课分二段”(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是指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这样,就构成了“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简称循环大课堂。 3. 循环大课堂的灵魂。循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其基本理念是: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具体说是: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两

3、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 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 4. 循环大课堂的“新”: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5. 循环大课堂的效能 实现目的:高效益。实现手段:高效率。即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学生和老师的双效益。 6. 循环大课堂独特的能力解读 课堂上,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即自我学习、敢作敢为、会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十大自主学

4、习能力。 二、学习的启示 1.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管理。 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是形成教育改革良好的氛围和形成教育改革典型的首要因素。兖州一中人再三强调:高效课堂是管理出来的。 在推行导学案上,学校提出“五个强制规范”:必须一课一案;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双色笔,来明确已知和未知的问题;杜绝单人板书的现象。 在导学案的编制上,有严格的要求。对难度、内容、形式的要求分为“四级”:A级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与旧有知识融会;C级为“应用类”,学

5、生能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最新成果挂钩。 学校还形成了高效课堂的“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即时化管理”等机制,为课改的顺利进行作了制度上的保障。 2.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导学。 兖州一中在几次改进中,形成了深入浅出、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导学案。学案的“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整个学案共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批、归纳小结。 这与我们现行的学案结构基本相似,我们欠缺的是分层选择使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将落实融入到“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3. 高效课堂离不开环境的滋养

6、。 任何改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丧失了环境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兖州一中的改革不是空穴来风,山东省强有力的推进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使得高中的这种改革成为了现实。同时,全校的统一行动也使得改革有序进行。否则,单凭一个两个学科是万万不行的,其他学科课下繁重的作业将使预习成为泡影。 4. 教学改革离不开兼容并蓄。 可以说,没有杜郎口经验就没有现在的兖州一中的“课变”。 “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是兖州一中杜校长的感慨。杜郎口的课堂三环节“预习展示反馈”“10+35”是连贯的,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来解决课堂上的高效问题。兖州一中的“展示+预习”“35+10”是截然不同的两段,是从课堂结构入手,解决

7、“课上与课下的高效”问题。虽前后倒置,但两者本质相同,设计目的都是“自主学习”,都是“高效学习”。 我们有的学校也到杜郎口中学学习过,有的学校也在教室里面设置多面黑板,但观念的保守、行为的单一,使得学习仅仅是形式。没有理念的更新,没有思考的深度,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总之,兖州一中的课变,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改的启示,更应是从管理者到教师等对教育这一职业行为的全方位的警醒 没有比照,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简介 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 课前

8、: 教师工作: 1、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本班特色的预习提纲 2、设计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 学生工作: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对C、D两级问题初步形成困惑,以便带入课堂。A、识记级内容,B、理解级内容,C、应用级内容,D、拓展级内容 课中: 按六段式模式进行实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 1、 重申目标 2、学情调查 3、问题汇总 4、精讲点拨 5、课堂检测 6、小结作业 课后: 教师工作: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生未清问题的设计方案。 学生工作: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节教学内容。 基本原则:预习先到,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

9、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强制规范: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代替。 “35+10”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本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其突出特点: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到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的重心转移。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课余时间可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一课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教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本模式是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有老师参与(点拨)。 35+10的解释 35+10是将课堂45分钟分为两段:前

10、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前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预习提纲,按“6段”式处理,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包括小结作业。处理完进入10分钟,发下一节的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的失效性。 编写导学案的意义与要求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八开纸、页边距、中缝1.6厘米左右,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这里说的作业不是课后作业,而是预习和课中前段用的,作业是下一节的导学案。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

11、成学习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真正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意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公式、概念、要点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

12、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知识前移: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又为以后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4、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凝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5、问题逻辑: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秦,学生在解决一个

13、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学习反思:每学一个知识点、作一道题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学案上,作好这项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7、作业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基础):结合本节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C级(中等):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基

14、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 注:一般1、2、3、8是显形的,其他项为隐形的。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 1、目标清晰明确 2、预习效果达标 3、调查全面准确 4、汇总典型突出 5、精讲点拨到位 6、检测及时恰当 7、小结全面准确 8、预习目标明确 9、任务分配恰当 10、明确指示方法 11、教师参与预习 12、紧扣目标学习 13、目标达成度高 14、展示精彩充分 15、质凝对抗明显 16、人人积极参与 17、团队作用显著 18、激励评价恰当 1

15、9、课堂环节完整 20、师生角色转变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规范 1、必须做到一课一案:去上课的老师手里必须有下一节新课的导学案,学生在下课前10分钟要拿到新的导学案 2、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循环教学模式:前35分必须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5分钟时必须将上一节的导学案收回,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最后一分钟必须分配任务。 3、学生的导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学生预习时必须用黑色或兰色笔填写导学案,课上必须用红色笔修改导学案) 4、必须杜绝学生单人板书现象,尽量减少课上板书现象。 5、 杜绝导学案简单化、剪贴化、粗放化。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16、沿着导学案指导的方向学习,绝大多数都能有所收获。 课堂展示的“五度”要求 1、上台展示要有“风度” 展示不仅是表达、表现自己的学习理解,同时也是自我修养的公开展示,需要注意言行礼貌,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2、言行表达要有“力度” 说话是为了大家听,表现是为了大家看。保证全体同学听清、听懂、看明白是对同学的尊重。 3、问题挖掘要有“深度” 热闹不是课堂追求的目标,欢乐需要适合学习需求。有思想、有情感、利于思考、利于内化应是外化的课堂发展方向。 4、方法总结要有“高度” 学习方法的交流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内容,方法总结和诠释不是鹦鹉学舌,而应是自我真心体会,简单的重复对同伴无疑,应结合内容、材料展示自

17、己的思路。 5、课外拓展需要“适度” 课内外统一,引入生活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学习的广度,但课堂的开放是有限的,无关学习主题的“课外话”“逸闻趣事”应注意提炼和筛选。 提高课堂魅力的十句温馨提示: 第一、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 第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第四、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第五、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第六、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第七、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

18、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力还给学生。第八、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第九、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第十、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2) 激活课堂,让生命碰撞生命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宣传口号1、只能参与才能体验,只有体验才算理解和把握。2、高效预习获得的不仅是精彩展示的资本,还是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3、展示的机会和生命中的机遇一样,抓在手中当仁不让方能成功。4、勤总结常校正,则事无不达!善反思重纠错,则人无败事!5、合作!合作!合作!没有输家,只有共赢!6、让激情燃烧成为我们的学习状态。7、让精彩展示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8、让纠错

19、反思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9、我的课堂我展示,我的班级我管理10、我的校园我维护,我的人生我把握11、没有导学案,就没有高效课堂!学案水平是教师能力和敬业态度的试金石。12、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习惯来自行为养成13、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底!14、万里苍穹,放飞理想不比阔气比志气 不比聪明比勤奋 不比基础比进步 不比现在比未来15、做人从知耻开始16、坚持就是胜利,落实就是成功17、2000米你拿不下,将来怎能闯天下!18、队形更紧凑,口号更响亮,步伐更整齐,精神更饱满,跑出齐鲁第一操。19、个人不拖班级后腿,班组不拖级部后腿,级部不拖学校后腿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学生20、导学案,学生学习

20、的路线图。21、预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22、让差异衍生出万千学长。23、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24、一中的学生应该比别的学生更优秀。25、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26、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人。27、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校园还给学生。28、以人为本,关注生命。29、全员合作,激情互动。30、尽快调节生理节律,彻底杜绝上课如厕。(厕所墙)兖州一中杜金山校长语录:创新,进步,发展。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学生学得好才是好课堂的唯一标准。天降大任,苦修成才(校训)老师,启发引导,做最优秀的学习者。老师是

21、课前的策划者,课堂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是真正的艺术),小组的权威评价者,课后的反思者;讲者-教者-学者。学生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生进则师退。(教师引导学生进)“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点火时间前置”的课堂金秋十月,正是赏花煮酒的季节。记者走进兖州一中的教室听课,发现这里的课堂让人“眩晕”。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展示真是热闹,仿佛在“打仗”,整座教学楼里像炸了锅。可记者禁不住疑窦丛生:看不到事先的预习,学生们怎么就能一上来“凭空”开始展示呢?眼见着时

22、间一点点地过去了,可师生仍然陶醉在“展示”里,意犹未尽。记者看着表,开始替上课教师担起心来都“展示”35分钟了,45分钟的课只剩下10分钟的“小尾巴”了。正当记者担心时,原本沸沸扬扬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整幢教学楼也显得宁静了。这时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写“预习目标”。刚才还手舞足蹈的学生这时也都坐回座位,一边等着课代表和几位小组长发“导学案”,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老师写完“目标”后,就领着学生作“预习”。记者低头看看学生手里的“导学案”,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反正面共有四页,内容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区区10分钟能预习完吗?又怎么能保证预习的效果?另外,刚才的“展示”和现在的“预习

23、”,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展示完了却又要“预习”呢?记者百思不解,下课后采访了刚才在给高三上语文课的李平老师。李平老师告诉我,兖州一中的所有课都分为两段,是“35+10”,也即“展示+预习”。课堂前半段占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原来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分钟。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

24、,“三步为一课”。记者和兖州一中老师座谈时,化学老师刘海清用自己的专业术语形容该校的课堂是: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熊熊燃烧。刘老师说,我们是把“点火时间”前置了,让学生在“预热”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自行解决。一个调查引发的“学案”兖州一中从2004年开始课改。杜校长说,课改源自我们所做的一项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两率”调查“课堂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调查分为针对教师的和针对学生的。对教师的调查涉及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总体评价。对学生的调查包括“该科课上你精力流失?”:A、一、两分钟 B、5分钟左右 C、10分钟左右 D、20分钟左右。“该科课上你高效学

25、习?”:A、35分钟以上 B、30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调查出来的数据触目惊心:课堂精力流失率竟高达38%,而高效学习率不到50%。回想起那时的课堂,杜校长说:“校园飞来一只鸟,几乎全校学生都能知道。稍有风吹草动,学生的目光唰一下就飘走了,精力流失太高了。”他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患了感冒的老师课堂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嗓子不舒服就会少讲。他在和学生的攀谈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最怕老师遇到高兴事,因为老师情绪高涨时往往嘴巴就刹不住车,讲起来没完没了。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事实发人深思。“两率”调查同样让教师感到震惊。李平老师说,那一刻自己真的感觉成了“悲剧英雄”嗓子

26、教哑了,身体累垮了,结果却事与愿违。老师们也认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学校适时提出“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高效课堂必须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在课堂上,兖州一中的教师开始不讲了,改为鼓励学生展示,遇到学生“卡壳”时,老师也只是适度“点拨”。兖州一中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的高效课堂模式。杜校长并不讳言兖州一中曾经师从杜郎口中学。他认为,杜郎口教改的意义在于让传统课堂从低效转变为有效甚至高效。杜郎口中学的“人人参与”、“个个精彩”从哪里来?从解放学生的学习主权上来,开放课堂就是“放生”!然而,“高效课堂”的探索没实施多久,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高中无法像初中那样设置专门的

27、预习课,没有预习就不会有展示,没有展示哪会有高效?可一节课满打满算也就45分钟,老师们难免顾此失彼。时间的矛盾导致高效课堂效果不好,老师们垂头丧气,有些人又悄悄改回“老路子”上去了。怎么办?那就反复调整,把课堂重新“洗牌”试试。当这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后,杜校长一下从办公室的沙发上跳起来!他和老师们商量,咱建个“教学孵化室”吧。他说孵化室可不是“实验室”,不是试验行与不行,而是认定能行,需要找到推广的“方法”的。学校每天都会在孵化室安排一些课程,让老师们去讲,去品,去研究。他们把原有课堂的结构打破,把展示前置到一上课就开始,预习时间放在课下,学生课后和晚自习的时间都变成了“预习”时间。但接下来又

28、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怎样才能保证课下的预习效果?他们继续“孵化”,搞预习目标,然后又把“预习目标”孵化成今天的“导学案”。通过“导学案”引领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自学能力非一日之功。他们又孵化出另一个解决方案,在学生课下的“独学”之外,鼓励学生走向社区,和同学结成学习团队,进行“对学+群学”。杜金山打了个比喻,这叫“学骑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几个人一起学,会的教给不会的,相互把持,相互切磋。孵化室的成果出来了,兖州一中的课堂“变革”也随之成型了。杜校长决定向全校的各个年级推广,就连面临着高考升学的毕业班也得改!导学案:教与学的“路线图”在兖州一中,教师要把主要工作放在课前的“引导”准备上

29、,“导学案”成为能否高效的关键。在课改初期,教师上课前要编制“预习提纲”。最初的“预习提纲”的结构比较随意,除了一个教学目标外,对功能、容量、格式、结构等都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很快,他们发现,“预习提纲”逐渐变成了习题集和考试卷,有些老师甚至图省事用电脑下载、复制别人的资料。其结果是学生预习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大量的习题,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效果越来越差。他们分析了原因,认为“预习提纲”这种方式,无法承载课堂改革的重任,必须围绕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导和学两个字,促成他们想到了“导学案”。“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

30、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新出炉的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根本的不同,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他们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

31、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每个导学案都经三次生成。第一次是教师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备一节;第二次是在课中,经师生碰撞生成;第三次是教师课后要备“课后课”,通过课堂反思实现生成。这样经三次生成的导学案会被存放在学校的“导学案室”,作为财富留给后人。他们组织“晒学案”活动,定期出版“高效课堂”简讯,在学生中搞“高效课堂问卷”,公开公布高效课堂检查情况。

32、在推行导学案时,学校提出“五个强制规范”:必须一课一案;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讲台上精讲和点拨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双色笔,明确已知和未知问题;杜绝单人板书现象。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启发引导,做最优秀的学习者”。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给教师重新定位,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教务处主任曹民山说,让老师们做学习者,改变了过去教师的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唤醒了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追求,增强了工作幸福感。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引发了课堂的根本变化。王雪钰老师说,

33、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樊庆勇老师形象地说,以前上课是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现在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以前上课是对老师“嗓子”要求高,现在是对“脑袋”要求高了。他们出台了与众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师生相长来评价教学效绩。让学生敢问,敢说,敢上黑板展示,敢下桌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溅和灵感的生成,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和密度,力争人人参与。他们的高效课堂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

34、能力情感型;学生的学习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变死记硬背为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兖州一中同时建立了关于高效课堂的“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即时化管理”机制。在他们的课堂上,师亦生,生即师,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激荡和交流中,教师作为“首席学习者”,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习者。地理老师梁忠说,以前在讲述“喀斯特地貌形成”时,连教材也一致认为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形成的,可一个学生却改变了这个结论,他通过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加拿大有一片喀斯特地貌恰恰是硫酸盐“微溶”形成的。梁老师说,是学生丰富了他的知识,也成了他学习的“伙伴”。解放了学生,也成就了自

35、己。杜校长说,这种师生合作共同成长的教学方式,在兖州一中被叫做“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学生:争当“学长”兖州一中每天只有7节课,上午四节课,7:5511:40;下午三节课,14:0016:55;晚上19:0521:55是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走读生也可来校,但在20:55就应离校。杜校长对记者说,“循环大课堂”不仅解决了课堂高效的问题,也解决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问题”。他还给记者算了笔帐,以前由于各校盛行周末和假期补课,学生校外自主时间每个月只有1天,一年累积自主时间也不超过30天。现在山东实行规范办学,学生每年校外自主时间达17

36、0天。每年减少100多天上课时间,尚能保证办学质量不下滑,这就取决于学生会学习。兖州一中的每个学生都懂得,要学习好,就必须保持这样的学风: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杜校长的回答是:从“解放学生”入手。兖州一中致力于从五个方面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身份,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教育者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解放学生的地位,使学生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人。解放学生的学习身心,让学生不只用眼睛看课、用耳朵听课,还要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切方法,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解放学生学习的内容,

37、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紧密结合,形成活泼的绿色生态“大课堂”。解放对学生的评价,由用一把尺子变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五大解放”带来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变革,学生们“飞”起来了,“动”起来了,“游”起来了。高二年级的李欣同学对记者说,课上,老师给了我们学案,让我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然后我们课下进行预习,一般先是独学,能学懂50%,剩下的我们会寻找自己的“对子”,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可以弄懂70%。兖州一中把高效学习组织,从课堂拓展到了校园和社区里。兖州一中的课上同样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都由学力较高的学生担任“学长”,但学力一般的同学也有可能在某一问题上有着更好的理解和见解,那么这位

38、同学就会成为某一问题的“学长”,他自然会受到大家尊崇。争当学长,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动力。学生郭俊飞和住在同一社区的几个同学结成了自己的学习团队,在节假日、双休日里,几个孩子会聚在一起学习。郭俊飞的爸爸对记者说,郭俊飞原来学习自觉性不强,自从升入高中后,他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都增强了。这位父亲说:“孩子告诉我,假如不好好学,一上课要展示的时候,自己不仅丢了面子,还给小组抹黑!”为了便于学生在课下自学,学校会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刊登在网站上,学生们只要下载,就可以“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了。王杰同学告诉记者,以前觉得课上45分钟难捱,现在感觉时间真短;以前一上课就紧张

39、,总怕老师提问,现在是争着发言,因为展示后得到好评,感觉得到了尊重,心里愉悦高兴。课上高效和课下高效,在兖州一中催生了一大批会学习的“学长”。李平老师班上有个“学长”,在学荆轲时语出惊人,他从书本中找出了四个依据,归结出荆轲是位“入世的出世者”,颠覆了荆轲作为“侠客和英雄”的形象。这位学生还在自己学案后面的“感悟与反思”里写道:“图穷匕现惊秦天,燕士侠入秦宫殿。渐离击筑抒胸臆,一世悲歌易水边。”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著名教育专家王恩大在调研了兖州一中的课改之后,欣喜地评价说,兖州一中的课改,是“一场课堂教学制度的革命”,从调整“课堂结构”入手,创造性地解决“预习”问题,激活学生预习中的合作和探

40、究欲望,实现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飞跃。记者在兖州一中采访,巧遇了前来交流的山东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赵校长对记者说,兖州一中的思与行,证明高中学校只要抓住关键,是可以解决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问题的。他认为兖州一中的课改模式,带有很强的普适性。对话杜金山: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中国教师报:杜校长,我们在兖州一中的课改中似乎看到了杜郎口的影子?杜金山:兖州一中的课改的确吸取了杜郎口课改的精髓。我们2004年开始课改,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怎样解决教师的课堂观念?困惑就集中在课堂上。这个时候读到中国教师报

41、对杜郎口课改的报道,然后我就组织人去取经,回来结合我们的“三步六段”开始了高中教学的改革实验。兖州一中还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学习杜郎口的实践典型,2007年4月21日,山东省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现场会在兖州一中召开。中国教师报:与杜郎口做个比较吧。你们从杜郎口吸收到的精髓是什么?又从此基础上有了哪些进步与完善?杜金山:我一直以为崔其升了不起。他带给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让我们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该如何让学生“自主”。有人评价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效益。如果要说两校的不同,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我们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是“

42、10+35”,我们是“35+10”。别看是时间的颠倒,但意义完全不同,杜郎口课堂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是连贯的,我们的“展示+预习”则是截然不同的两段。展示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是下节课的预习。但相同的是,两者都属“自主学习”,瞄准的都是“高效”,殊途同归!“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兖州一中无论走多远,都始终对杜郎口充满感激,兖州一中愿意和杜郎口一起,承担课堂改革的使命。中国教师报:你当初怎么会想到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呢?杜金山: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这应该是我们的“独创”。在杜郎口,可以设置专门的预习课,可高中不同于初中,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课时拿来做专门预习课。可没

43、有预习就不会有精彩的展示。怎么办?我们绞尽脑汁。就想到了把预习延伸,向课下延伸。也有老师形象地说我们的“循环大课堂”,是揪住课上10分钟的“小尾巴”,一直让它对接到第二天的课上。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课变”有更深层的含义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把课改叫“课变”?杜金山:“课改”更多地是指“方法”上的转变,而课变则是教育制度的变革,一个是转变,一个是颠覆。我建议今天的课改应该学习“旧城改造”,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仅仅靠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的,修缮和修葺不行了,应该“推倒重来”,课改的力度大些,再大些!中国教师报:你说“推倒重来”,应从哪个角度入手?杜金山:当然是课堂!我

44、去很多学校参观,发现有些老师腰里别着扩音器一个劲地讲呀讲,为什么我们总在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却可以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当校长的要明白,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国教师报:教师不讲,就能让学生学会吗?高中教育阶段,能行吗?杜金山:其实,无论什么学段,都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始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2004年,我们针对于传统课堂的“两率”进行了调查,两率是“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我今天提起这个当

45、初的“两率”,仍感到触目惊心。去现在大多数高中的课堂里看看吧,我们还剩下多少效益?还有几个孩子懂得什么是学习?“题海战术”、“文明监狱”、“考试机器”,这些词拷问着我们的教育良知,所以我建议我的同行们,都能从“两率”上看到问题所在!这个“两率”调查的结果让我们下了改革的决心。我们的课改就是为了实现三个解放: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解决教师专业成长的“老大难”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杜金山:教师专业化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方式应该讲“不管用”,一是缺乏实效性,老师们容易感觉理论跟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不大,操作不强;二是这些传统的方法挤占了老师们的课余时间,

46、大大增强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教师主动发展的热情,教师的专业成长自然而然变成了校长们的一厢情愿。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找到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理论的指导意义,从而自觉地学习。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是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杜金山: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实践反思模式。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是当前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开放课堂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学校,我套用老祖宗的话:教学相长。也就是通过开放课堂,把这四个字变成现实。中国教师报:“学者”一词体现出教师的专业发

47、展。杜金山: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句话,是说老师的,叫“57人中最优秀的学习者”,师生实现角色的平等转变,一个班级师生57人,人人是教者,人人是学者,教师就是这样在成就学生中发展了自己。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教师正是在这样的发展中,体会到与学生合作的意义。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最难改变的是老师?杜金山:2004年我们课改之初,我曾对老师们讲,你们想不想不再重复机械地批改作业?想不想夜里不再上自习?想不想不再整天板着脸孔装圣人?会有哪个老师不想?关键是怎样引导,要让他们明白,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就必须去改变!在变中体验成功,在学中体会成长,在习中感悟升华。“占有”是为了“还给”中国

48、教师报:会不会有人说你们还是“死揪”时间的应试教育?杜金山:怎么会是应试?兖州一中早在山东省规范化办学之前就不应试了。传统教育,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我们这种课堂体现出学习的“时间效益”,把课下的时间用于学生更有益地发展上,“导学案”既是方向盘也是路线图,既有目标又有方法。我们常说,“工作即学习、进步和创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终身拥有的能力。兖州一中的学生很少有参加校外举办的补习班的,更很少有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的。不是简单的时间占有问题,是层次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占有”是为了“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校园

49、还给学生”,三个“还给”旨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敢说话,敢评价,也会评价。我们认为,未来的学校,校园里其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学生”。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不追求升学率吗?杜金山:不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山东省不搞升学率排名。但我可以坦荡地说,家长对我们的升学是满意的,而且非常满意。对一个学校来讲,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升学自然也不会差!必须走向高效学习中国教师报:有人在看过兖州一中的课改后,感慨地说,也就是在山东杜金山:兖州一中是乘山东省规范办学的“春风”涌现出来的,有人说叫“异军突起”。其实,教育早就应该这样“规范”,规范证明了山东的教育管理者有水平,有眼光。这

50、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我刚才说到传统课堂的积重难返,我现在要说的是,“规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明天!中国教师报:一进校门,兖州一中绿树成荫,水池前的两棵树上挂满了中国结,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杜金山: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不仅解放了学生,也培养了学生极强的学习能力。我们一直认为,学习能力就是课堂生存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最关键的那个“素质”。高效课堂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他们有时间搞一系列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我们有英语节、语文节、体育节、激情合唱节、感恩教育节等,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教师退居“二线”。高考前夕,我校高一的同学把两棵大树装饰一新

51、,挂上中国结,激励自己的学长能实现上理想大学的梦想,那些中国结是祝福。中国教师报:据说你们总结出来的“十大自主学习能力”,风靡了全国。杜金山:风靡我可不敢说,兖州一中毕竟还处在成长阶段,现在有不少同行前来交流,比如天津跃华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江苏翔宇中学等,他们对兖州一中的评价是“素质教育”,说兖州一中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出口”,也解决了高中教育诸多的难点。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也来过,他“看”了我们的课堂,评价很高,当然他这个人一向谦逊,是鼓励我们。刚才我说,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总结为“十大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假如没有这些能力,学生们就不会

52、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区。十大能力还包括,“敢作敢为”、“会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等。必须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决教育问题。循环大课堂让我们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杜金山课堂概述:高效课堂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走向高效学习。一中的课堂,简单描述就是“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后经过反复实践和研究,简练提升为“循环大课堂”。“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当时我们设计这个课堂的时候,是基于传统课堂,这里的划分也是传统的。“六段”指的是课中的六段,即重申目标、学

53、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六段显示的并不很明显,因为六段的划分,是作为教师课堂思想的控制,是内在的,并不是表象的。我们的课堂叫做“循环大课堂”,关键在于“循环”,它是怎么循环起来的?我来给大家简单地展示一下:在这里,我画了一个图(见图A),第一节课堂是传统的课堂,45分钟分成了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这节课,35分钟是展示上节课的内容,下一节课的学习是从这后10分钟开始的。后10分钟里包括发导学案、明确目标,点破难点、指示方法等具体的内容和环节。导学案是让学生把基本的东西做到胸有成竹,学生带着导学案就下课了。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以后,学生每天上7节课,课下从第8节

54、课、晚自修、到其他的非学习时间,合计大约是67个小时,其中,学生的预习时间有大约一个小时,这是进入第二天的35分钟的准备,它是这样循环起来的。我们一中的课堂概念即是:第一节课的后10分钟是起点,然后第二节课的前35分钟是终点,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我们的“3510”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包括了课下预习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用课上的10分钟控制课下的1小时,在假期控制的时间就更长了,到下节课的前35分钟和后10分钟,又进入了循环状态。传统的课堂也有循环,但循环的张力不够,比如教师会批改作业,第二天发给学生,但学生是不大在意的,因为他们是被检查的、被动的。提高课堂循环张力的最关键部分,就是杜郎口中学

55、崔校长的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展示,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就来源于第二天他要展示,要在同学、老师面前,在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面前展示,这是他真正的驱动力。课堂的循环,如果走向良性的,(见图B)到第三节课的时候(虚指,发展的过程)35分钟会变成30分钟(逐渐减少),10分钟会变成12分钟(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增强,更多的问题已经在课下解决了,课堂的展示也随之就越来越少。这样逐步发展下去,展示继续减少,预习继续增加,也就是说这个老师的课上这个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在增强,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李老师的课平常也是上不到35分钟的,也是处在良性循环发展方向。这样发展下去,就会进入我们理想的发展状态,或者说理想的学习状态,“课上”、“课下”都高效,也就是整个团队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从这个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