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建筑视线设计教案资料_第1页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教案资料_第2页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教案资料_第3页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教案资料_第4页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教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演建筑视线设计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视线升起设计视线升起设计 确定视点:一般选在舞台面上大幕投影线中点处确定视点:一般选在舞台面上大幕投影线中点处大幕线大幕线视点视点舞台舞台 视点的选取,直接关系到 观众观看的质量 决定了观众厅剖面升起的状况 与舞台的高度设定有关 与演出的类型有关(注重视觉的演出类型,要求高,注重听觉的演出,要求较低)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视线升起设计视线升起设计 确定舞台高度:确定舞台高度:舞台高度应小于第一排观众眼高舞台高度应小于第一排观众眼高 镜框式台口舞台高镜框式台口舞台高0.60m1.10m 突出式及岛式舞台高突出式及岛式舞台高0.15m0.60m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2、视线升起设计视线升起设计 确定视线升起确定视线升起 视线升高差视线升高差C值,即后排观众视线经过前一排观众值,即后排观众视线经过前一排观众头顶时视线升起的高度差。头顶时视线升起的高度差。C值,通常取值,通常取120mm。视线 错排与不错排 错排在直线排列时或许有效,但是当采用曲线排列时就会出现一定问题 不错排似乎存在严重的遮挡,但是,当采用曲线排列时,问题就不那么严重了 这是有争议的问题 逐排计算法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视线升起设计计算视线升起设计计算AB1B2D1 D2Cy1y2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视线升起设计作图视线升起设计作图楼座视线及有横向过道的视线设计 横向过道后面的升起要适当加大沾化

3、文化艺术中心观众席升起详图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平面最远视距控制平面最远视距控制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楼座最后排的最大视距应满足要求楼座最后排的最大视距应满足要求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平面、剖面视角平面、剖面视角 最大视角不应大于最大视角不应大于120 最小视角不应小于最小视角不应小于30 视线设计分析视线设计分析 平面、剖面视角平面、剖面视角最小视角最小视角最大视角最大视角表表演演区区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平面、剖面视角平面、剖面视角 最大俯角:楼座不宜大于最大俯角:楼座不宜大于20

4、;包厢不宜大包厢不宜大于于35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平面、剖面视角平面、剖面视角 最大俯角:楼座不宜大于最大俯角:楼座不宜大于20 ;包厢不宜大包厢不宜大于于35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楼座最大俯楼座最大俯角角包厢最大俯包厢最大俯角角包厢降低,包厢降低,缩小最大俯缩小最大俯角角 视线设计视线设计 平面偏座控制:平面偏座控制: 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表演区的全部;条件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表演区的全部;条件限制时也应看到限制时也应看到80。天幕天幕80%=45 声学设计声学设计 剧场声学评价指标主要有:剧场声学评价指标主要有:响度、

5、早期反射声、混响时间、声扩散度、频率响应度、允许噪声和音质缺陷等。 影响声场效果的因素有:影响声场效果的因素有:声源;建筑空间和其界面在声波作用下的反应,即是吸收还是反射,以及反射方向。 保证剧场声场效果的建筑措施:保证剧场声场效果的建筑措施: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合理升起,让声音直达人耳; 合理设置声反射板和声吸收体,保证早期反射声,避免声聚焦和超强的延迟反射声等音质缺陷; 合理设置和声扩散体,保证各频率的声扩散; 合理的隔声构造,避免噪声; 合理的声线分析设计 声学设计声学设计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合理的室型和体积矩形平面矩形平面钟形平面钟形平面多边形平面多边形平面 曲线形平面曲线形平面 设楼

6、座平面设楼座平面扇形平面扇形平面体型简洁,结构简体型简洁,结构简单,空间规整,侧单,空间规整,侧墙早期反射声声场墙早期反射声声场分布均匀,是中小分布均匀,是中小剧场、音乐厅常用剧场、音乐厅常用形式。形式。保留了矩形平面的保留了矩形平面的优势,并减少了舞优势,并减少了舞台两侧的偏座。是台两侧的偏座。是大中型剧场常用的大中型剧场常用的平面形式。平面形式。有较好的水平视角有较好的水平视角和视距条件。侧墙和视距条件。侧墙与中轴线夹角越小,与中轴线夹角越小,观众厅中前区越能观众厅中前区越能获得较多早期反射获得较多早期反射声。声。视觉质量较好,视觉质量较好,声场扩散条件较声场扩散条件较好。应注意控制好。应

7、注意控制观众厅宽度和前观众厅宽度和前侧墙张角。侧墙张角。有较好的视角和有较好的视角和视距。应注意音视距。应注意音质设计,以避免质设计,以避免若干声学缺陷的若干声学缺陷的出现和促使声场出现和促使声场扩散。扩散。容纳较多观众,容纳较多观众,充分利用侧墙的充分利用侧墙的早期反射声能,早期反射声能,有利于混响声场有利于混响声场的扩散。的扩散。声学设计声学设计 平面声线分析平面声线分析 通常观众厅宽度大于通常观众厅宽度大于30m,前部高于,前部高于13米,声线分析米,声线分析较难过关。反射声路程之与直达声路程差应小于较难过关。反射声路程之与直达声路程差应小于17m。abC b+c-a17声学设计声学设计

8、 平面声线分析平面声线分析abC b+c-a17 声学设计声学设计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观众厅每座容积宜符合下列规定:观众厅每座容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歌舞剧场歌舞剧场 4.5 7.0 m3/座座; 话剧、戏剧场话剧、戏剧场 3.5 5.5 m3/座;座; 音乐厅音乐厅 3.5 5.0 m3/座座 注:容积计算以大幕线为界。舞台设有乐罩容积计算时应包括该部分在内;伸 出 式 和 岛 式舞台不受此规定的限制疏散设计疏散设计 坐席排布坐席排布 每排座位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排座位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座

9、,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11座。座。 2)长排法)长排法: 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5座。座。疏散设计疏散设计 坐席排布坐席排布 坐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坐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80m,软椅不应小于,软椅不应小于0.90m。 2)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1.00m, 软椅不应小于软椅不应小于1.10m。 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疏散设计疏散设计 坐席排布坐席排布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坐位不宜超过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坐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

10、排,靠后墙设置坐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坐位不宜超过置坐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坐位不宜超过10排。排。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 走道池座首排与舞台前沿的距离1.5米(有乐池时1米,设置残疾人座时增加0.5米),伸出式舞台2米。其余的过道宽度按照其担负的片区容量计算,每100座0.6米,且边走道0.8,中间走道1米。长排法的边走道1.2米,走道的坡度(纵坡)1:101:6,超过1:6的坡度时,改作为20厘米的台阶。池座地坪高于横走道50厘米时

11、,应该设置栏杆。两条横过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若靠后墙设置座位,横过道与后墙之间的排数不宜超过10排。多层建筑观众厅多层建筑观众厅7-13l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宜超过22 个; (建规5.3.16)l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 人不小于0.6m 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建规5.3.16)疏散设计疏散设计疏散设计疏散设计 疏散规定疏散规定 1)观众厅出口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观众厅出口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2)楼座与池座应分别布置出口,楼座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出口

12、。)楼座与池座应分别布置出口,楼座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出口。3)观众厅出口门应为双扇门,净宽不小于)观众厅出口门应为双扇门,净宽不小于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向疏散方向开启,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1.40m以外。以外。4)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5)主要疏散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主要疏散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小于,踏步高度不应小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连续踏步不超过18级,超过级,超过18级时应设中间休息平台,级时应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

13、,并不得小于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10m。6)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观众厅安全疏散观众厅安全疏散7-16l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设置门槛。 (建规5.3.15 剧规8.2.2 )l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向宽敞地带。 (建规5.3.15 )观众厅安全疏散观众厅安全疏散7-17l一、二级耐火等

14、级的多层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不大于30m。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建规5.3.13 )观众坐席下空间耳光室=456.4.2 耳光室应符合下列规定:耳光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道耳光室位置应使灯具光第一道耳光室位置应使灯具光轴经台口边沿,射向

15、表演区的水轴经台口边沿,射向表演区的水平投影与舞台中轴线所形成的水平投影与舞台中轴线所形成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平夹角不应大于45,并应使边,并应使边座观众能看到台口侧边框,不影座观众能看到台口侧边框,不影响台口扬声器传声;响台口扬声器传声;2 耳光室宜分层设置,第一层底耳光室宜分层设置,第一层底部应高出舞台面部应高出舞台面2.50m;3 耳光室每层净高不应低于耳光室每层净高不应低于2.10m,射光口净宽:甲、乙等剧场不应射光口净宽:甲、乙等剧场不应小于小于1.20m, 丙等剧场不应小于丙等剧场不应小于1.00m;4 射光口应设金属护网及应符合射光口应设金属护网及应符合本规范第本规范第6.4.1

16、条第条第6 款规定;款规定;5 甲等剧场可根据表演区前移的甲等剧场可根据表演区前移的需要,设需要,设2 道或道或3 道耳光室;乙、道耳光室;乙、丙等剧场当未设升降乐池时,可丙等剧场当未设升降乐池时,可只设只设1 道耳光室。道耳光室。灯控室、声控室灯控室、声控室均应设在灯控室、声控室均应设在观众厅后部,通过监视窗观众厅后部,通过监视窗口应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全口应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全部,面积不应小于部,面积不应小于12m2;窗口宽度不应小于窗口宽度不应小于1.20m,窗口净高不应小于窗口净高不应小于0.60m,声控室应能听到直达声。声控室应能听到直达声。 舞台设计舞台设计舞台的组成箱型舞台:台口、台唇

17、、主台、侧台、栅顶、台仓,大型舞台设置后舞台、投影间伸出式舞台:岛式舞台:侧台杭州大剧院侧台 侧台与主台的尺寸关系 侧台剖面示意 侧台有风道,底部净高67米侧台 侧台与装卸平台的关系 左图:侧台装卸平台示意 右图:侧台汽车坡道示意 注意侧台的标高与车的关系台口上海大剧院后舞台杭州大剧院 大型舞台(通常是品字形舞台)设后舞台 作用:延伸景区、存放车台、薄行转台 后舞台可设置吊杆、天桥 在后舞台之后,设置背投放映(没有后舞台时,设在主台后面)台唇用于报幕、谢幕、过场戏最窄处不小于1.5米大台唇可达到6-8米深度品字形舞台 品字形舞台的基本关系示意图箱形舞台尺寸-台口 台口:台口尺寸与演出类型、观众规模有关,歌舞剧台口宽高比 3 2 ( 4 3 )古典剧场台口宽高比11.15现代剧场宽高比12箱形舞台尺寸主台 主台深度:d1台口部分深度,d2表演区深度,d3远景区深度34米,d4天幕灯光区34米,d4天幕后1米。 主台宽度:b1表演区宽度(台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