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_第1页
《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_第2页
《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_第3页
《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_第4页
《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阶段性总结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难点在家庭。因此,我们觉得必须从家庭寻找突破口,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学期我们特对小班各位家长的孩子在家自理表现及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 以寻找教育的切入点, 采取有效的家庭指导策略, 达到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一、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现状测查,分析原因。小班新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 是我园以立项的宁夏第四届基础课题,同时也是宁夏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实验园课题,现在就2015 年 8 月至 9 月收到的小班新生入园调查表情况做个反馈,希望能为课题今后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使研究方向正确而有价值。 所以了解和掌握新入园幼

2、儿的自理能力发展现状是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效依据。 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获知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现状的。1 .教师观察记录在幼儿园教师时刻都是幼儿生活的指导者和关怀者, 对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表现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就幼儿在园中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在每学期的期初及时登记在案, 找出每个幼儿自理方面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幼儿进步。2 .家长调查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以便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共性我们参阅有关评价体系理论设计了如下调查表, 特请七十多名家长结合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如实填写。 本次共收到七十份新生入园调查表, 这张调查表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家庭

3、基本情况,不做反馈; 第二部分是幼儿基本情况 (主要介绍饮食起居自理能力) ,调查表的第三大部分是家庭教育观念。(一)幼儿基本情况(主要介绍饮食起居自理能力)调查表的第二部分是幼儿基本情况(主要介绍饮食起居自理能力),这一部分共分五个方面:有盥洗情况、进餐情况、就寝情况、入厕情况、物品归类。1 . 盥洗方面:调查情况相对比较好, 幼儿基本上做到会洗手、 洗脸、刷牙、擦油,会洗手的占 98%,不会的占2%;会洗脸的占77%,不会的占23%;会刷牙的占79%,不会的占21%;会擦油的占 85%。不会的占 15%; 许多幼儿都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今后引导幼儿正确盥洗将是我们培养的重点。2 .

4、在进餐方面:调查情况不容乐观,会独立吃饭的幼儿只占59%,不会吃饭或需要帮助的占41%, 因为不会吃饭或需要帮助, 导致幼儿进餐时间长、 饭量少; 有 24%的幼儿讨厌吃饭,能安静进餐的有51%,不能安静进餐的占 49%;进餐干净的幼儿有45%,不干净也因此占到了55%;另外,还有43%的幼儿吃饭挑食,有34%的幼儿不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3 .就寝的睡眠方面:大部分幼儿已初步形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和午睡习惯, 但睡前的特殊行为表现比例也比较高, 需要成人陪的占 81%。4 .就寝独立穿脱衣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不会穿衣服的占40%,就连解扣子这一项, 会的孩子也只有一半; 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系鞋带

5、,需要成人帮助;会扣扣子的幼儿占37%。不会占53%;自己会简单整理床铺的幼儿占15%,不会的占77%。5 .入厕方面:大家不要小瞧这一项, 如会控制大小便、 知道到固定的便池大小便、入厕时会穿脱衣服、便后会擦拭等,许多幼儿就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而对上幼儿园有为难情绪, 调查中, 会便后擦拭的幼儿只有32.6%,希望家长加强这方面的培养。6 .物品归类方面:大部分幼儿会收放玩具和图书,但也有30%的孩子不会收放。以上调查中,我们还对男女孩子分别进行了百分比调查,男女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各项目中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情况是女幼儿 “会的 ” 百分比要比男幼儿高。如女孩子会穿衣服的占30、 2

6、%,男孩子占16.9%。男、女幼儿的家长在对自己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家长对女孩子一般要求比较严, 也能有意识地放手让她们做一些自理的事情。而男孩子的家长则愿意更多地为孩子 “代劳”。这与我们的社会对男、女幼儿的传统教育有关系。从我们与家长平时的交谈中也可以验证这一点。(二)家庭教育观念调查表的第三大部分是家庭教育观念,从整体调查来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还需要提升,在 “您是否经常帮孩子穿衣服、喂饭” ,没有的占28%,经常和偶尔的占69%;在“孩子玩完玩具后,您是否经常为孩子收拾玩具 ” , 经常占 36.5%, 偶尔的占 63.5%; 在引导幼儿方 面坚持性上欠缺,

7、如 “当孩子向您提出自己要吃饭、穿衣等要求时,您是否怕麻烦或赶时间而经常由自己做”没有的占 30.2%,经常和偶尔的占 69.7%;在每年小班新入园的幼儿中,总有一些幼儿存在着不适应问题,排除心理因素和幼儿园行为规则对幼儿造成的不适应因素外,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幼儿缺乏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从而导致幼儿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使幼儿自信心受到打击,对幼儿心理造成伤害。追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教养理念和教养方式中存在的不足,造成幼儿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适现状。 一些家长没有将幼儿当成独立发展的人来看,而将幼儿看成自己的附属品,过多的限制幼儿行动,使幼儿缺乏

8、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有些家长总认为幼儿尚小, 过多的包办代替, 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一些隔代的爷爷奶奶们则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幼儿面对幼儿园生活时,感到无所适从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劳动, 全部被家长们包办代替了, 这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劳动愿望, 而且影响了孩子们良好行为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针对小班幼儿入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 有必要从提高家长教养理念和教养行为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从而科学合理的引导幼儿,使幼儿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有信心、有能力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而不依赖别人, 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同时也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等。二、探索培养方法,

9、幼儿习惯初见成效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新入园幼儿在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方面表现较差,且每个幼儿都有一些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把东西放在固定地方,不把手指放在嘴里,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爱护玩具方面表现不佳,以上问题都需要教师今后创设环境,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努力探寻教育方法, 设计和生成系列教育活动, 使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行为习惯得以最有效的发展。0-3 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 在家里都由成人帮助。上幼儿园该自己学着穿了,钮扣洞对不齐,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拉不上,硬是哎哟,哎哟

10、用力拉,直到穿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 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 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在午睡的时候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等,遇到难穿的衣服, 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或者请能干的幼儿做示范, 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掌握这些能力。现就教师的一些培养方法小结如下:1 .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好奇、好模仿、好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把生活活动的技 能设计成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说说

11、、做做中理解内容,掌握技能。例: 学吃饭的儿歌: 小调羹, 拿拿好, 小饭碗, 扶扶牢, 小眼睛, 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学叠衣的儿歌:衣服小宝宝,先来站站好,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再来弯个腰。穿脱裤子:幼儿在自己穿脱裤子时,常常穿反、穿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创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 一脚钻进左山洞, 一脚钻进右山洞, 比比哪只先出洞。穿衣:在穿衣袖时,幼儿常常忘记拉里面的衣袖,我们形象地称里面的衣袖为弟弟妹妹:拉上小弟弟,拉上小妹妹,钻钻长长的象鼻弄,钻呀钻,钻呀钻,钻出来后再放开。2 .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有趣的情景中大部分幼儿进餐时偏食, 对一

12、些不喜欢吃的菜更不愿多嚼。 老师就在吃饭前设计成 “兔妈妈请客” 的情节,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先来吃,激起其他幼儿的食欲。在进餐时, “兔妈妈 ”还不忘及时鼓励吃得好的 “小兔子 ” ,这样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吃完了。3 .把生活活动的培养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故事中有大胆的幻想,强烈的夸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贴切的故事,就象妈妈的叮咛,又象老师的谆谆教诲, 它能帮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带着他们达到所追求的理想彼岸。4 .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 生命的。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创设区域游戏时,增添

13、一些增强自理能力方面的教学玩具,供幼儿操作、练习,如: “摘梨子,摘苹果 ”活动,我用布做了一棵大果树,并在 “树上 ”钉上扣子,让孩子把布制的苹果或梨子钮到树上去。 又用布制了一辆火车, 让孩子往车上钮(装)各种水果或动物。这一活动能让幼儿学会解钮扣和扣钮扣,又如,我们制作的硬纸板小鞋,雪碧瓶小鞋,可用这些来帮助幼儿进行穿鞋带、系鞋带的练习。美工区里投放剪刀、胶水、彩泥等。让幼儿在剪剪、贴贴、捏捏、搓搓中使小肌肉得到运动,增加他们的手指协调能力,自理技能也得以巩固和强化。5 .增强班内老师对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合力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老师、 保育员之间要步调一致,应加强各环

14、节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注个体差异,对个别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6 .把生活能力的培养与家长工作联系起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做好孩子的培养和训练,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栏内,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同步操作, 以充分发挥教育因素的整合功能, 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为此,我们 9 月份举办提高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理念的讲座,引领家教科学合理地开展。今后,教师根据本班调查问卷,分析本班幼儿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 制定本班幼儿入园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培养计划和具体的家教指导方案。在主题教育活动 中,如能干的小手等主题里,培养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开展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