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GDP核算_第1页
第二章 GDP核算_第2页
第二章 GDP核算_第3页
第二章 GDP核算_第4页
第二章 GDP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第一节 GDP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GDP的生产、分配核算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第四节 GDP核算资料的应用 1、萨谬尔森(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德豪斯(美国著名、萨谬尔森(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德豪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家) GDP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象,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缩图象,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缩小还是在膨胀

2、,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存小还是在膨胀,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存在通涨威胁之中。在通涨威胁之中。 没有像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GDP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评价著名经济学家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评价2、马丁、马丁 贝利(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贝利(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及

3、时的和准确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及时的和准确的GDP或或GNP数据,我和其他人怎样谈论美国经济和商业周数据,我和其他人怎样谈论美国经济和商业周期期3、罗伯特、罗伯特 鲁宾(前美国财政部部长)鲁宾(前美国财政部部长) GDP核算向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核算向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情况的极其重要的特征。今天,我们制定出较好的经济政策,情况的极其重要的特征。今天,我们制定出较好的经济政策,因为因为GDP核算使我们较好地了解政策的作用。我们应当为实核算使我们较好地了解政策的作用。我们应当为实现现GDP核算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核算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 资源,以保持我们的统计基资

4、源,以保持我们的统计基础建设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础建设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1、用于反映经济活动总量,为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分析提供基础。2、用于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和分析、用于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失业率奥肯定律奥肯定律GDP 核算意义3、用于管理、决策。国际对比4、利于国际对比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第一节 国内生产

5、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生产?生产了什么?谁在生产?如何计量生产?一、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一、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一)什么是生产(一)什么是生产 ? 利用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国民核算中,对生产有一系列的要求与条件。经济生产经济生产由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控制,为得到产出而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的过程。(二)生产核算范围确定的具体原则二)生产核算范围确定的具体原则1、劳动性(生产性)(支配性)原则凡是在人类的劳动、负责、控制及管理下形成的生产活动成果,都纳入生产核算范围。但劳动的非有效成果也不能统计(如废品)2、市场性(社会性)(准市场性)原则核算的经济量应具有商品特性,能进行交易。通过市

6、场或至少生产活动可以被有效地虚拟。实际确定的范围所有市场化生产(包括货物与服务)为自己最终使用的货物生产其他非市场化生产,如政府与非盈利机构的生产3、核算的时空性时间:权责发生制(一年)空间:通常核算常住单位的成果。4、存在性原则 只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其产出是有实际市场需求的,其流量就应该核算。即生产核算不应排除非法生产和地下经济成份。 谁在生产?生产什么?谁在生产?生产什么?市场生产者市场生产者以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销售其全部或部分产出的生产者非市场生产者非市场生产者以免费或无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产出的生产者。包括为自身服务的自给性生产者。(一)生产者分类:(一)生产者分类

7、:产业分类机构分类二、生产者及生产成果的区分货物服务存在需求并能确定所有权的有形实体(Good)根据消费者需要,为实现消费者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生产活动的结果Service=货物+服务商品Commodity=Good+Service(二)产出分类(二)产出分类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又在另一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的产品,其价值量又叫中间消耗。当期生产的被最终用于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三、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计量(主要统计指标) 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投入、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核算指标有社会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等 。从价值形成看有:总产值、净产值、最终产值等。(

8、一)国民经济总产出Gross Output总产出的构成宏观核算的微观基础常住单位核算(企业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目的-生产有用的产品企业生产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条件劳动者报酬v固定资产折旧c1中间投入c2利润税金 m 其他新创价值总产出社会总产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生产的物质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实物形态:全部消费用品和生产用品价值形态:C+V+M国民经济总产出=物质产品总产值+服务总收入=(产品数量单价)+劳务总收入= (各个部门的总产出)总产出计算的主要方法总产出计算的主要方法产品法直接以产品为单位计算产出。(有产品目录)产出

9、=产品数量*价格适用于农业与建筑业企业法(工厂法)以企业为总体单位计算产出,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反映企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适用于工业与建筑业总收入替代法直接用部门或企业的营业收入代替它的总产出。适用于交通运输、邮电、商业等盈利性服务业总费用替代法用该部门的总费用支出近似替代其总产出适用于政府部门、非盈利性服务业。1、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采用“工厂法”工业总产出=成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工业性作业价值工业总产出按报告期产品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实际出厂价格),没有出厂价格的项目,如自制设备,按实际成本计算。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

10、包装(规定不需要包装的产品除外)入库的产品价值,包括次品价值(规定不合格不准销售的除外)。工业性作业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按加工费计算,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但包括在工业性作业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和零件价值。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完成生产过程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期末减期初得到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各部门产出的核算 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做来料

11、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 资料一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结存差额+来料加工价值=25-16+10-8+11+5=27例2:已知某企业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同时有一个工程队对外承接建筑安装工程业务。当期生产情况如下:(1)甲产品1000件,其中有800件用于乙产品的生产使用,200件直接出售,单价25元/件(2)乙产品1500件,有1000件直接出售,单价50元/件,其余500件转为成品库存(3)期初产品库存5万元,结转下期的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4万元。(4)当期工程队完成建筑安装工程获得收入50万元。计算: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甲产品产值+乙产

12、品价值+结存差额=200*25+1500*50+(40000-50000)=7万元2、农业总产出的的计算按“产品法”计算,即以农产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计算。对实物产量难以核算的就以所支付的生产费用来代替。农业总产出农业总产出种植业主产品副产品林业人工造林林果产品竹木采伐畜牧业牲畜饲养家畜饲养活禽畜产品其他渔业捕捞业养殖业资料2 1、某地区全年农业生产统计为:农产品粮食产量103万吨,每吨平均价格1300元,其余农产品产值8万元,林产品价值3万元,森林培植费用5万元,蓄产品产值6万元,期初畜牧存栏价值15万元,期末畜牧存栏价值17万元,计算农业总产出 用产品法计算,单位内部

13、允许重复计算,鉴于实际操作问题,农产品暂不考虑在制品问题,即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 3、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是将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即针对各建筑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建筑物大修理、装饰装修等各项建筑产品的总产值。1、某建筑单位资料如下:(1) 已完工程价值100 万元(2) 安装的固定资产价值40万元,其中设备本身价值20万元(3) 房屋及大修理价值20万元(4) 未完工程期初、期末结存差额增加5万元,计算建筑业总产出 ? 资料三交通运输业总产出=货运收入+客运收入4 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

14、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 仓储业分为营利性仓储+非营利性仓储。营利性仓储活动以其收费收入作为总产出非营利性仓储活动,如国家储备,以其储存活动的经常性支出加上有关固定资产折旧为其总产出。邮电业的职能是以其业务活动的总收入为其总产出。批发和零售贸易可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总产出即已售商品销售收入商品的进价=商业总产出或:流通费+税款+利润=商业总产出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一般直接按产品销售收入计算其产品的价值。转卖业务与商业活动相类似,其转卖作业总产出的计算与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一致。资料四1、某商业企业期内商品销售额170万元,按购进

15、价计算的零售额100万元,则商业总产值?2、饮食业销售25万元,其中不经加工而转售5万元,购进价4万元,则饮食业总产出? 5、服务部门总产出 的核算赢利性:以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代替 非赢利性:以经常性支出等推算 房地产业总产出的计算房地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房地产管理部门:总产出=房租收入十其他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经营部门:总产出销售收入一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城乡居民自有房屋其产出应按当期市场的房租价格进行虚拟。以上三个部分的总产出相加,即可得到房地产业的总产出。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 总产出=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金融次要活动的总产出=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从辅助性金融或商

16、业服务中提取的手续费、服务费+从事投资活动所得的收入金融单位的总产出可基本归纳如下:总产出=(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分红收入资料五1、某工商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0亿元,该年度应支出利息10.5亿元,贷款70亿元,该年度利息收入15亿元,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服务费2亿元,投资收益12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收益8亿元,计算该地区本年度工商银行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 保险是通过从投保人处筹集资金,最终回流到投保人,并在此期间内保险人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得一定的收入的活动。保险

17、人从事两种性质的活动:1、为投保人提供保险服务。该类服务的产出价值为:实收保费收入减到期索赔支出;2、投资活动。投资活动的产出应为投资净收入。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公式可归纳为:总产出=实收保费收入+投资净收入+手续费收入-到期索赔支出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计算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社会服务业包括广泛的行业,(1)公共设施服务业,包括市政公共交通业、园林绿化业、自然保护区管理业、环境卫生业、市政工程管理业、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和其他公共服务业。(2)居民服务业。(3)旅馆业。(4)租赁服务业。(5)旅游业。(6)娱乐服务业。(7)信息、咨询服务业。(8)计算机应用服务业。(9)其他社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总产

18、出是社会服务部门(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利润)之和。即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三种服务业总产出计算三种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三种服务业指教育、文艺及广播影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保障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三种服务业总产出是指相应行业的企业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服务总值。具体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全额财政拨款、差额财政拨款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经常性业务支出加固定资产折旧,即,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2)服务业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计算公式为: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收入资料六 某地区教育部门全年支出各种办公、教育材料费用

19、0.53亿元,支付教师、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性费用 1.63亿元,虚拟固定资产折旧0.84亿元,计算教育部门年度总产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总产出计算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总产出计算 总产出是指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服务总值。在计算方法上,一般采用经常性业务支出加固定资产折旧,即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将上述各部门的总产出相加,即得到了国民经济总产出或称社会总产出例总产出指标的作用与局限:计算简单、时效好利于投入产出分析反映总规模、水平包含转移价值、不能反映新增价值受社会分工程度影响。分工越细、产出越大。不合理。厂商1厂商2厂商3合计中间投入0aa+

20、b2a+b新增价值abca+b+c产出aa+ba+b+c3a+2b+c(二)增加值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价值量表示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增加值=总产出减中间产品消耗=(C+V+M)-C2中间消耗中间消耗又称又称中间投入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生产经营是指常住单位在生产经营中所消耗或使用的所有中所消耗或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非固定资产的物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非耐用性货物与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服务)。通常用购买中间产品的支出代替。通常用购买中间产品的支出代替。中间消耗必须是生产性的消耗(区别实物报酬)要区别中间消耗和固定资本消耗(是否本期一次性使用的?)中间消耗的内

21、容应与总产出一致增加值的实物构成:全部消费品和劳务用于投资的生产资料用于出口的商品增加值的价值构成:C1+V+M各企业(部门)的增加值合计即国内生产总值从使用角度,全社会的增加值也叫社会最终产值关于固定资本消耗关于固定资本消耗又称又称折旧。是一种转移价值折旧。是一种转移价值。当期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资产原值?使用寿命?虚拟折旧?(三)净产值(净增加值) 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价值量表示的新增价值。净产值=总产出减中间产品消耗=(C+V+M)-C2-C1=V+M=增加值-折旧资本消耗减理论上理论上,净增加值才能反映纯粹的增加价值,才是无重复计算

22、的经济净增加值才能反映纯粹的增加价值,才是无重复计算的经济总量指标,但出于统计的可行性及折旧的实际意义,不扣除折旧后总量指标,但出于统计的可行性及折旧的实际意义,不扣除折旧后的增加值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客观反映实际创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客观反映实际创造的价值。第二节第二节 GDP的生产法、分配法核算的生产法、分配法核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1985年年3月月19日:日: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1985年年4月月5日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抓紧建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工国务院发出通知:抓紧建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工作作1985年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3、制度的建立。年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的建立。*核算的深化核算的深化附属指标附属指标核心指标核心指标 生产核算生产核算使用核算使用核算 间接推算间接推算直接计算直接计算 年度核算年度核算 季度核算季度核算 数据的不断调整和补充数据的不断调整和补充“开门评估开门评估”制度制度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GDP= 各行业的增加值例:已知下列资料,计算生产法的 GDP1、农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生产者自产自用部分价值30亿元。中间投入50亿元。2、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100亿,中间投入20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2

24、00亿元,中间投入80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200亿元,中间投入40亿元5、贸易餐饮业总产出200亿元,中间投入60亿元6、其他营利性服务部门,营业收入200亿元,中间投 入40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费用总支出为3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经常性支出的10%计算。生产法GDP表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一、第一产业(一)农业(二)林业(三)畜牧业(四)渔业二、第二产业(一)工业(二)建筑业三、第三产业 二、分配法二、分配法GDP GDP 核算(收入法)核算(收入法)反映生产单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市场价格收入。分配法分配法GDP=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

25、额+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GDP货币收入(工薪)实物报酬、奖金、补贴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福利缴款、社会保险等直接利用会计资料计算(与理论有差距)生产税-生产补贴(倒推获取)*各行业计算分配法增加值的方法各行业计算分配法增加值的方法A :利用企业财务统计资料计算(有财务资料的,如规模以上工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系统内交、运、仓储、邮政业、限额以上批零业等)B:根据普查年份或抽样获取的增加值四个部分的构成比例,推算。C:劳动工资、税收、第三产业普查、投入产出调查等有关资料确定四项收入构成进行推算。例:某地区劳动者报酬700亿元,生产税收

26、入为200亿元 ,生产补贴为120亿元,固定资产损耗为400亿元,营业盈余为280亿元,计算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GDP表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赢余一、第一产业二、第二产业三、第三产业第三节第三节 使用法使用法GDP核算核算从最终使用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成果的方法-支出法最终使用的具体内容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支出。)资本形成资本形成(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价值总量)货物服务净出口货物服务净出口(出口-进口)支出法(使用法)计算公式:最终消费资

27、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出口-进口=+=GDP=+=+例:某地区全年总消费价值为1000亿元,总投资为640亿元,外地购入为400亿元,输出外地为180亿元,计算支出法的地区生产总值。一、消费核算(一)消费核算的基本原则最终消费当期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公共需要所使用的货物与服务价值*必须是非生产过程所耗用的货物和服务。(区别中间消耗还是消费或投资)*并非所有的货币支付都是消费*与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相一致*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的特殊处理(二)消费核算的分类个人消费政府消费(公共消费)最终消费支出实际最终消费按消费主体分按支出与获得的原则分前者反映购买者购买

28、货物和服务时所支付的价值;后者反映消费者实际获取的货物与服务价值。(三)最终消费核算的内容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的核算消费支出消费性货物消费性服务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交通邮电服务医疗保健服务 娱乐文化服务 教育服务 消费品修理服务等 住房服务我国实践中分8大类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迅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SNA将个人消费分成十类 食品、饮料和烟草类 服装和鞋类 住房、水、电、煤气和其它燃料 用具、家用设备和房屋的日常维修 保健 交通运输 闲暇、娱乐和文化 教育 旅馆、咖啡厅和餐馆 其他货物和服务(个人护理、通讯等) 个人消费支出核算方法:A:利用居民消费品零售额

29、与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结合计算居民消费支出=商品性消费支出+自给性消费虚拟支出+实物收入消费+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住房磨损折旧B:直接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公共消费支出核算 公共消费支出是由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及为居民提供服务的非赢利机构消费支出。服务形式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福利、体育、文化、娱乐等使用对象:用于居民个人和用于公共服务核算方法-成本价格核算法 即公共消费支出=公共消费部门的物质消耗+活劳动机构人员的开支 = 用于购买公共消费的货物和和服务+固定资产折旧+工资 -用实际支付推算 即公共消费支出 = 行政事业费总支出- 转移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例: 已知某地区有

30、关住户资料如下: i. 购买消费品支出100万元 ii. 文化生活服务支出30万元 iii. 支付保姆工资18万元 iv. 购买住宅支出50万元 v. 支付房租8万元 vi. 购买金银首饰15万元计算该地区住户最终消费支出 二、资本形成的核算(投资核算)(一)资本形成及特点资本形成主要指非金融资产的投资。即经济主体为经营某项事业并期望获得经济利益,在当期内积累的非金融性经济资产。资本形成特点资本形成特点:* 以获取经济利益,增加产出为目的,具有生产性。(区别资本形成和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是当期最终产品的积累,是下期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区别资本形成和中间消耗)* 核算时间:以购买者获得资产所

31、有权的时间为核算的记录时间;核算价格:以购买者的实际价估价。 (二)资本形成核算内容 1、固定资本形成核算(指核算期内通过经济交易在固定资产上发生的积累,或生产者投资于耐用性资本货物上的支出价值)具体包括:A、有形固定资本 (住房、其他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培育资产等),以其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计入资本形成。 B、无形固定资本形成 (计算机软件、艺术品原件等) C、追加在土地等非生产资产上的资本形成。(指对非生产资产的重大改善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费用) 固定资本形成价值=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非生产资产增加的价值-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 2、库存增加的核算本期库存增加=期末库存价值-

32、期初库存价值存货包括材料和供应品;在制品;制成品;供转售的货物;国家物资储备等3、其它资产的核算贵重物品(不是用于生产和消费而是作为价值储藏手段所获得和持有的资产)核算当期新形成的贵重物品持有量。(珍贵物品净获得=获得的贵重物品价值处置的贵重物品价值)土地及其它非生产资产净购买(从国民经济总体看,土地净购买=0)三、净出口出口-一国的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一国的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支出法GDP表金额国内生产总值一、最终消费(一)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二)政府消费二、资本形成总额(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二

33、)存货增加三、净出口(一)出口(二)进口GDP总表生产金额使用金额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 总产出 (二) 中间投入(-)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一)劳动者报酬(二)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 生产补贴(-)(三)固定资产折旧(四)营业赢余一、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一)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二)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三)净出口 出口 进口(-)二、统计误差 生产法生产法GDP=收入法收入法GDP =支出法支出法GDP+统计误差统计误差练习设有如下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设有如下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 (1) (1)社会总产出

34、社会总产出6000 (2)6000 (2)中间消耗中间消耗38003800 (3) (3)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90 (4)790 (4)公共消费公共消费640640 (5) (5)固定资产形成固定资产形成460 (6)460 (6)库存增加库存增加280280 (7) (7)出口的商品和劳务出口的商品和劳务660 660 (8) (8)进口的商品和劳务进口的商品和劳务630630 (9) (9)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250 250 (1010)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12001200 (11) (11)生产税总额生产税总额190 (12)190 (12)对生产补贴对生产补贴404

35、0 (13) (13)营业盈余营业盈余600 600 要求要求:分别用三种方法计算:分别用三种方法计算GDPGDP,编制,编制GDPGDP总表总表 例:例:设有以下收入分配核算资料:设有以下收入分配核算资料: (1)(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70007000亿元。其中自产自用产品亿元。其中自产自用产品300300亿元。亿元。 (2)(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800800亿元。亿元。 (3)(3)营业盈余营业盈余30003000亿元。亿元。 (4)(4)提取折旧提取折旧14001400亿元。亿元。计算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3、 已知全年政府消费已知全年政府消费37683768亿

36、元,居民消费亿元,居民消费84068406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30153015亿元,库存减少亿元,库存减少4848亿元,出口亿元,出口33753375亿元,进口亿元,进口32793279亿元,总产出亿元,总产出2656226562亿元,生产税净额亿元,生产税净额18061806亿元,固定资产折亿元,固定资产折旧旧17941794亿元亿元,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32003200亿元。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中间消耗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中间消耗 编制编制GDPGDP及其使用表及其使用表我国年度GDP数据的核算过程 过程时间资料来源目的公开的出版物初步估计年终或次年初 国统有

37、关专业司进行估计推算 初步数据满足年度经济形势初步分析判断需要 次年初中国统计公报和上半年的中国统计摘要 初步核实次年4,5月份 国统其他专业统计资料,国务院统计资料,部分会计业务核算资料 尚缺许多重要的核算资料。 次年下半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 最终核算次年的9,10,11月份所需资料基本齐备再下年的统计年鉴统计摘要上 第四节 GDP核算资料的应用及拓展一、GDP核算应用分析分析内容生产分配使用产业结构及贡献率增加值率、中间消耗率各项要素占增加值比重三者利益分析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消费结构、水平使用结构、水平 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一、水平与速度分析GDP总量,人均GDPGDP 的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定基和环比)例: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7251.9亿元,2002年是105172.3亿元,则2003年较上年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怎么计算的?增长率=117251.9/105172.3=11.5%11GDP 报告期不变价GDP经济增长率物量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