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_第1页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_第2页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_第3页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_第4页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基础n压力容器规则设计与分析设计n应力分析设计方法概要压力容器规则设计与分析设计1、规则设计2、分析设计 3、规则设计与分析设计的比较 1、规则设计 设计准则设计准则 弹性失效准则容器只有完全处于弹性状态时才是安全的,一旦结构内某点计算的最大应力进入塑性范围,即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就认为整个容器失效。 依据:静载构件、平均应力 1、规则设计 缺点与局限性缺点与局限性由于不考虑可变载荷对容器各个部位引起不同的应力与变形,故无法进行疲劳分析和预计寿命,亦不能推测失效起源于何处。弹性失效并不表明容器的承载能力已经耗尽。不同性质的应力取同一应力评定判据是不合理的,这对设计复杂结构

2、的大型容器很不经济。而有效利用结构的塑性行为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取较高的安全系数无疑掩盖了失效的实质。其结果增加了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而对容器安全有时适得其反。 2、分析设计 设计准则设计准则 塑性失效准则只有当结构沿厚度方向全部屈服时,结构才失效。 疲劳失效准则一定许循环应力幅作用下的构件,只有其循环次数超过允许的最大循环次数后,才会发生疲劳破坏。考虑了超出弹性范围以后结构的塑性行为,放弃传统的弹性失效准则。引入极限分析与安定分析概念,采用塑性失效设计准则。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测试技术,对复杂结构的容器整体,包括任何不连续区域都可以做详细的弹性应力分析与计算。按不同性质的应力分类和失效形式

3、给予不同的限制条件。机械应力以极限载荷为界限;不连续应力或热应力以安定载荷为界限。当反复受载需作疲劳分析时以疲劳试验应力幅为界限。引用虚拟应力概念可以方便地对高应变区作弹性分析。2、分析设计 先进性先进性比较项目按规则设计按分析设计1规范名称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规范历史(第一版或 前身出版年代)1989年1994年3设计压力(最高)35MPa100MPa4设计温度材料的许用温度(可高于材料蠕变温度)材料的蠕变温度以下5不适用工况反复受载疲劳分析高温蠕变6设计准则弹性失效准则塑性失效准则;疲劳失效准则7采用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最大切应力

4、理论8应力分类不分类按应力性质不同分类3. 规则设计与常规设计的比较9应力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板壳力学弹性有限元法,弹性理论和板桥理论解析法,试验应力测试法10计算复杂性以膜应力为基础计算,简单各种应力均需全面计算,复杂11对热应力的考虑通常与机械应力迭加作为二次应力12应力评定判据取相同判据按应力分类取不同判据13基本安全系数(最小)nb=3,ns=1.6nb=2.6,ns=1.514材料控制(以钢板为例)符合压力容器常规要求比前者要求严格许用应力分类GB150-98,约27种JB4732-95,约27种15制造与检验按压力容器常规要求比前者要求严格制造资格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必须有相应的许

5、可证,例如第三类压力容器许可证16综合经济性一般结构的容器综合经济性好大型、复杂结构的容器综合经济性好(用户需提供详细的设计任务书)关于材料的要求(钢板)比较项目GB150-98JB4732-951采用的钢板标准GBYB(T),冶金部推荐,技术要求较高;GB钢板常温强度指标高合金钢板 无有2钢板超声波监测条件与合格级别(逐张)包扎容器内筒钢板 级 地合金钢板,25mm 级16MnR, 30mm 级20R, 38mm 级包扎容器内筒钢板 级调质钢板 级不分材料,20mm 级3拉伸和冲击试验(逐张)调质钢板包扎容器内筒钢板调质钢板包扎容器内筒钢板厚度50mm4最高使用温度(举例)20R,16MnR

6、 475 15CrMoR 550 0Cr19Ni9 700 20R,16MnR 375 15CrMoR 475 0Cr19Ni9 425 使用温度下限-200(低于0或10做冲击试验)低温用钢板最低使用温度(最低冲击试验温度)16MnR正火,6-25mm, -20 16MnDR正火,6-32mm, -4009Mn2VDR正火,6-32mm,-7006MnNbDR正火,6-16mm,-9016MnR正火,6-100mm -20 16MnDR正火,6-32mm, -40 09Mn2VDR正火,6-20mm,-50 09MnNiDR正火,6-60mm,-70 5钢板的韧性要求(以冲击功Akv表示)2

7、0R 18J16MnR,15MnVR 20J15MnVNR,18MnMoNbR,18MnNiMoNbR 27Jb 450MPa 20J 450-515MPa 24J 515-590MPa 27J 590-650MPa 31J6可否使用非压力容器用钢板p 1.0MPa, t=0-350 16mm,可用A3或阿AY3不可7可否使用沸腾钢板p 0.6MPa, t=0-250 12mm,可用A3F或AY3F不可比较项目GB150-98JB4732-951使用范围单层压力容器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热套压力容器单层压力容器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热套压力容器锻焊压力容器2制造用材料应有确认标记不明确明确并对使用硬印标记

8、有限制3封头的形状偏差(封头内径为Df)检查用样板弦长不小于3/4Df封头深度不大于45%Df,检查样板弦长等于Df封头深度大于45%Df,一律按外压封头从严要求封头直边纵向皱折深度不大于1.5mm4焊缝对口错边量不考虑材料因素,按焊缝类别和厚度规定允许错边量。例如纵向焊缝,厚度50mm,错边量允许3mm增加考虑材料因素,且允许错边量从严,例如 b540MPa,条件与GB150相同,允许错边量2.4mm5两板厚度不等,需要减薄的条件(薄板厚度为2)2 10mm,厚度差3mm;2 10mm,厚度差30%2;或5mm不分板厚,厚度差25%2 ,或3mm制造和检验的要求6壳体直线度允差长度 L20m

9、m,允差2/1000; 20mmL30mm,允差1/1000不分长短档次,允差1/10007接管底部要求没有规定内表面转角半径r1/4壳厚,且不大于20mm对于插入接管, r1/4管厚,且不大于10mm8对焊缝的接头余高按施焊方法与焊缝深规定余高。例如手工焊,25mm50mm,余高0-4mm考虑材料因素与焊缝深度规定余高,例b540MPa, 25mm50mm,余高3mm9焊接接头表面不应有的缺陷裂纹、气孔、弧坑、夹渣;除规定材料不得咬边外,其他咬边深0.5mm,长100mm,两侧咬边总厂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裂纹、气孔、咬边、弧坑、夹渣10焊接引弧要求不做具体规定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11焊

10、后热处理规定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材料厚度,不规定热处理方法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材料厚度同GB150,但明确规定焊后热处理方法,包括进出炉最高炉温,升降温速度和炉温均匀性的要求12焊接试板规定有条件的每台容器应制备焊接试板,例如厚度20mm的15MnVR容器,或b540MPa钢制容器等每台容器至少制备一块焊接试板13焊缝探伤要求规定以外的对接焊缝,允许局部探伤,检查长度20%,且不少于250mm合格级别; 100%射线探伤、级,超声波探伤,级;局部射线探伤,级,超声波探伤, 级对接焊缝与厚度65mm的角焊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合格级别:射线探伤,级;超声波探伤,级14焊缝探伤人员资格劳动

11、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劳动部门颁发的级探伤或级超声波探伤资格证书15焊接工艺规程,施焊与热处理记录等保存期7年10年应力分析设计方法概要一、应力性质薄壁容器厚壁容器平板端盖壳体不连续区容器支座区容器接管区1.容器热应力一、应力性质1.薄壁容器)2(221222rrTprTpr应力特点:沿壁厚均布;平衡外载,无自限性;外压时为压应力,需考虑失稳。一、应力性质2.厚壁容器izrRRKKprRKprRKp02220222021)1 (1)1 (1一、应力性质2.厚壁容器 为了分析应力的性质,将非线性分布的应力视为均匀分布、线性分布和非线性分布的三部分的叠加。RiR0mfbb按合力等效原则确定按净弯矩等效

12、原则确定合力等效原则均布部分一、应力性质2. 厚壁容器00RRRRmiidrdr1)1 (1102202220KpdrrRKpRRRRimi净弯矩等效原则线性部分00)(RRmRRiirdrrdr)21(1ibRrKK)ln121 () 1(322KKKKpKb非线性部分mf 应力的特点:均匀分布的应力与薄壁容器中的薄膜应力具有相同的性质,来源于与内压力的平衡,遍及整个筒体,无自限性。应力梯度实际上是由筒体内外各处变形不同引起的。源于变形协调,具有自限性。非线性分布应力为应力梯度中的非线性部分。具有自限性,只出现在局部小范围。一、应力性质2. 厚壁容器一、应力性质3、平板端盖环向应力径向应力应力主要特点:应力沿板厚线性分布,最大值在板表面,中间面应力为零;与外载荷相平衡,无自限性,随半径r不同而变化;板的上下表面首先屈服,之后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