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第五讲文言文)_第1页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第五讲文言文)_第2页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第五讲文言文)_第3页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第五讲文言文)_第4页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第五讲文言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1阅读文言课文,了解内容,了解句意,把握内容要点。 2能顺畅地朗读一些基本课文。 3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篇与段。 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知识点精析: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

2、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明确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初一文言文的目标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里的"理解基本内容",首先是理解词句,然后是理解文意。也就是说,文言文复习要强调"言"、"文&quo

3、t;并重。所谓"言",指文言基础知识。如常见实词的词义(重在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常见虚词的用法(如之、其、于、而、以、为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朗读的节奏划分、语气轻重等。所谓文,指的是文意的理解。从近年考试命题改革的趋势看,这方面的分值有所加大。有关专家认为,文言文阅读应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非语法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作为考试,文言文阅读只求通其意,而不求通其法。即以了解文意为目的,而不考查古汉语知识。在整套教材(180篇)中,文言文(40篇)就约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

4、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我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环节:(一) “读” 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1、听规范的朗读。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认真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朗读兴趣,又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还可以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2、读准读清字音。在朗读时,应做到吐字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并克服误读和落读。这不仅是朗读

5、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助于培养一个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正确的反应能力。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时,句读停顿出现错误,句子的意义就会出现歧义。3、掌握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时,还应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公输一文中,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在朗读时就要注意读出人物一本正经而又留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读出楚王霸道、强硬态度的语气。4、在背诵时,可以学一些记忆方法。(1)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阶梯式背诵。线索式板书可以对背诵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我们在让学生大致梳理好文意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到背诵上来。通过线索式板书串联起重点字

6、词。如:童趣夏蚊-私拟-所向-鹤也;梳理完以后,再按照线索去背诵,一般来说,一两遍即可熟练。再增加难度,不看板书,闭上眼睛,进行背诵。(2)运用填空的方式,进行联想式背诵。(3)根据文章内容,按层次背诵。还有化整为零,分段背诵;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让学生把要背诵的课文谱成曲子等,来提高背诵的实效。背诵有助于我们语言的积累,有助于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我们敏锐的语感。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的帮助,奠定了基础。(二)“点” 在熟读之后,注意文中的重要知识点。1通假字、古今异义。如:闲情记趣“项为之强”中的“强”

7、通“僵” jing 僵硬的意思。愚公移山“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 “无”wú,“没有”的意思;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 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论语十则中“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现今指彼此友好的人。文言文通假字识记 (请找出并解释)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童趣 僵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乐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汝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智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现6、一切乌有  山市 无7、裁如星点  山市 才 8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否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攀10、对镜帖花环黄 木兰诗 贴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耶12、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熟13、满坐寂然  口技 座14、止有剩骨  狼 只2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你应先明白那个词在本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古今异义:如:智子疑邻中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塞翁失马中“近塞上之人

9、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就明白了。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 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 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古义:离开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屏障中抚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双兔傍地走: 今义:行走 古义:跑

10、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历史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路过 古义:到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为听 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为大腿 ; 今为屁股。 虽人有百手: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 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孰为汝多知乎: 古义为代词“你”,? 今为姓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为离,。 今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词类活用: 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邑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 认为有利可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愿为市鞍马: 买,名词作动

11、词用 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孔子到东方游历。 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作动词,离人远的。) 正午时离人远。 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 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名状语)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12、所不能。” (动使动用法)陈涉世家“固以怪之矣”(形意动用法)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形名词)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3特殊句式,如: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愚公移山“帝感其诚”被动句。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

13、句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固定句式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古汉语中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对于初一的学生,不必先死记术语,只要能把词语解释出来,句子翻译通顺即可;学生到初二,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要适当提一下,使学生不陌生,仍以能翻译出来即可;到初三总复习时,帮助学生做一点总结,找出典型例子,为他们上高中打下基础。(三)“译”翻译课文,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

14、草间”,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既不符合新的

15、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可以从解题切入,“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等等。“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

16、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五)“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