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试验模板_第1页
果蝇杂交试验模板_第2页
果蝇杂交试验模板_第3页
果蝇杂交试验模板_第4页
果蝇杂交试验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果 蝇 杂 交 实 验 实验人: 实验时间: 9月11日至11月6日 实验地点: 前言通过实验验证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本次通过实施已有实验方案,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从而证明这三大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

2、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决定不同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不同对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互不干扰,其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最初由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绿色,圆粒和绉粒)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独立组合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2个等位基因是独立传给子代的。因此可在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同时,选取其中一组性状来验证分离定律。用于杂交的2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即不能连锁。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

3、状的遗传方式。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此病分为X伴性遗传病和Y伴性遗传病两大类。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性状分离在雌雄两性中有同样的表现。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伴随性染色体遗传,其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对于此次实验,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但与一般XY型性别决定所不同的是,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含有2条及以上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伴性遗传是指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白眼果

4、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1 实验材料及方法1.1 实验材料e品系(黑檀体、红眼、长翅) 6品

5、系(灰身、白眼、小翅)1.2 实验用品1.2.1 器材白瓷盘,麻醉瓶,培养瓶,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烧杯、镊子、棉塞,解剖针1.2.2 试剂麦片、蔗糖、琼脂粉、丙酸、乙醚等1.3 培养基的配置70ml水 + 0.85g琼脂 + 7g蔗糖煮开至琼脂溶化加入麦片玉米糊(30ml冷水与8g麦片玉米混匀)煮开约3-5分钟,成粘稠的糊状稍凉后加入1g酵母粉,0.4-0.5ml丙酸,混匀分装,待培养基凝固后包上纱布。1.4 实验流程1.4.1 果蝇的麻醉 将果蝇转至麻醉瓶中,滴数滴乙醚滴在麻醉瓶的棉塞上,塞紧瓶塞,略等1-2min,果蝇开始变得不活动,由瓶底跌落在瓶底,呈昏迷状态(附肢收缩,双翅紧贴背部

6、)。若在观察中果蝇苏醒了,需要再麻醉时,可滴几滴乙醚入再麻醉皿的滤纸上,立即扣住复苏的果蝇,数秒钟后继续观察。当看到果蝇不动时,即可倒在白瓷板上观察性状与雌雄区别。若其翅膀外展45度角时说明果蝇已死亡,因此要把握好麻醉时间,以自然停飞状态较好。1.4.2 处女蝇的收集果蝇雌性生殖器光具有受精囊,可保留交配所得的大量精子,能使大量的卵受精,因此作品系间杂交时,必须选用处女蝇,而雌蝇刚羽化后一般12h之后交配,因此在把培养瓶内的果蝇除去后,8h内所收集到的雌蝇必定为处女蝇。当需要从亲本取出所需的果蝇材料时,转移至25温箱培养,并且当亲本培养瓶中出现第一个蛹后,除去所有成虫或转瓶培养,每隔9h观察一

7、次,此时出现的果蝇进行性别判断,分离出来的雌蝇必然为处女蝇。1.4.3 果蝇杂交流程(e#6#和e#6#)1.4.3.1 杂交前步骤首先每一培养瓶要贴好标签,注明品系、杂交情况、时间、班别及姓名。分别取黑腹果蝇原种e#和6#于两个培养瓶中,并培养78d,当培养瓶出现第一个蛹后,分别将果蝇原种除去。然后e#培养瓶每隔9h取一次处女蝇,超过9h的雌蝇除去不用,可保留雄蝇,将取出处女雌和雄性果蝇分别放置于两个培养瓶中,直到有67对处女蝇和67对雄性果蝇。同样地6#培养瓶的取处女蝇和雄性果蝇操作与e#果蝇的取法一致。1.4.3.2 杂交步骤杂交前确认两个品系的处女蝇内是否混有雄蝇,若有,则重新取处女蝇

8、,同时雄性果蝇内是否混有雌蝇,若有,只需除去雌蝇,雄蝇可用于杂交实验。将e#与6#放入同一个培养瓶中杂交培养,用同样的方法进行e#和6#的杂交培养。出现第一个蛹后,将亲本除去,之后出现的成虫即为F1代,若想增加F1代数量,将亲本转瓶继续杂交培养。然后统计F1代的性别、性状与数量,记录好各自的品系杂交名称。由于时间关系,F2不作培养。1.4.3.3 杂交实验结果记录与处理将分别对应的杂交品系形成的F1代列表归纳统计,用统计学原理与遗传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假设和判断,并进行X2测验。2实验结果及分析表1 6# e#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性状e#6#e#6#F1 F1 灰红长93108870灰白小000

9、101合 计93108871012.1一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2.1.1 性状1(红白眼) 从实验数据中得, F1代中,正交中只出现红眼,但反交有红眼的性状出现,也有白眼出现,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且出现交叉遗传现象,故推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以XW表示,白眼基因以Xw表示。 假设眼色以下遗传过程及推断出相应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利用卡方检验数据是否符合该遗传原理。正交 e#6#P(XWXW)(XwY)配子 XW XW Xw YF1 XW Xw XW Xw XWY XWY红眼:白眼预想 1: 0实际 201: 0反交 6#e#P(XwXw)(XWY)配子 Xw Xw X

10、WYF1 XWXwXWXw XwY XwY红眼:白眼预想 1: 1实际 87 : 101表1果蝇杂交眼色F1分离结果红眼白眼实际观测数O288101理论频数P3/41/4理论数E29297O-E-440.0420.042因其自由度为1,计算时需校正: X2=0.042+0.042=0.084 0.05,说明在0.05显著标准下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以上假设正确,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2.1.2 性状2(长翅和小翅)亲本的翅形为小翅和长翅。从实验数据中得, F1代中,正交中只出现长翅,但反交有长翅的性状出现,也有小翅出现,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小翅为隐性,根据遗传学原理,控制长翅与小翅应位于性染色

11、体上,长翅基因用XM表示,小翅基因用Xm表示。假设其遗传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 e#6#P(XMXM)(XmY)配子 XM XM Xm YF1 XM Xm XM Xm XMY XMY长翅:小翅预想 2: 0实际 201: 0反交 6#e#P(XmXm)(XMY)配子 Xm Xm XMYF1 XMXmXMXm XmY XmY长翅:小翅预想 1: 1实际 87 : 101表1果蝇杂交翅形F1分离结果长翅小翅实际观测数O288101理论频数P3/41/4理论数E29297O-E-440.0420.042因其自由度为1,计算时需校正: X2=0.042+0.042=0.084 0.05,说明在0.05显

12、著标准下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以上假设正确,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2.1.3 性状3(黑檀体和灰身)无论正反交中F1代都只有灰身的出现,故灰身应为显性性状,黑檀体应为隐性性状,控制它们的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基因用E表示,黑檀体基因用e表示。2.2亲本基因型的判断我们判断体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为杂交后代全是灰身,所以可以知道6#体色基因为EE,e#体色基因为ee。我们判断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e#6#反交时有87只红眼且全为雌性(XWX_),101只白眼且全为雄性(XwY),因此可以断定亲本雌性为XwXw,性状表现为白眼,雄性为XWY,性状表现为红眼。假设上述推论正确,则e#6#正交的时

13、候亲本雌性为XWXW,雄性为XwY,因此后代为XWXw和XWY,全为红眼,与实验结果相符。而翅形和眼色的原理相同。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e#:eeXWMY eeXWMXWM6#:EEXwmY EEXwmXwm2.3F1形成的过程正交 e#6#P(eeXWMXWM)(EEXwmY)配子 eXWM eXWM EXwm EYF1 EeXWM Xwm EeXWM Xwm EeXWMY EeXWMY性状 灰红长灰红长灰红长 灰红长 灰红长: 灰白小比例2 :0反交 6#e#P(EEXwmXwm)(eeXWMY)配子 EXwm EXwm eXWMeYF1 EeXWMXwmEeXWMXwmEeXwmY EeX

14、wmY性状 灰红长灰红长灰白小 灰白小 灰红长: 灰白小比例1:12.4预测F1自交的后代当X染色体上的眼色和翅形基因不发生交换的情况下e#6#的F1自交的后代EXWMEXwmeXWMeXwmEXWM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YEeXWMY灰红长EEXwmY灰白小EeXWMY灰红长EeXwmY灰白小eYEeXWMY灰红长EeXwmY灰白小eeXWMY黑红长eeXwmY黑白小eXWM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黑红长eeXWMXwm黑红长e#6#的F1自交的后代EXWMEXwmeXwmeXWMEXwm

15、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白小EeXwmXwm灰白小EeXWMXwm灰红长EYEEXWMY灰红长EEXwmY灰白小EeXwmY灰白小EeXWMY灰红长eYEeXWMY灰红长EeXwmY灰白小eeXwmY黑白小eeXWMY黑红长eXwm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白小eeXwmXwm黑白小eeXWMXwm黑红长当X染色体上的眼色和翅形基因发生交换的情况下e#6#的F1自交的后代EXWmEXwMeXwMeXWmEXWM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Y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白长EeXwMY灰白长EeXWm

16、Y灰红小eY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白长eeXwMY黑白长eeXWmY黑红小eXWM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灰红长eeXWMXwM黑红长eeXWMXWm黑红长e#6#的F1自交的后代EXWmEXWmeXWmeXWmEXwmEEXWmXwm灰红小EEXWmXwm灰红小EeXWmXwm灰红小EeXWmXwm灰红小EY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红小eYEeXWmY灰红小EeXWmY灰红小eeXWmY黑红小eeXWmY黑红小eXwmEeXWmXwm灰红小EeXWmXwm灰红小eeXWmXwm黑红小eeXWmXwm黑红小3、结论与讨论1.分

17、离定律的验证:果蝇的体色是一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对于这对基因来说,自身遵守分离定律,且正反交表型比率相同。但是果蝇我们只培养到F1代,理论上F2代灰身:黑檀体=3:1,但F2代没有培养,无法从实际上验证。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果蝇的体色和眼色是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对于这两对基因来说,自身遵守自由组合定律,但F2代没有培养,无法从实际上验证,只能从理论上假设。3.伴性遗传规律:果蝇的眼色是由X染色体控制的遗传性状,其基因仅位于果蝇的X染色体上。对于这对基因来说,遵守伴性遗传的规律,通过图谱分析,反交个体在F1代产生的雄性个体都是白眼的。4.果蝇要麻醉要适度,用毛笔等温和的工具挑取果蝇,以免对果蝇造成伤害;果蝇麻醉后应及时观察,以免果蝇苏醒后飞走;培养基干湿度适中,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上,麻醉后的果蝇应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