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1页
数字化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2页
数字化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3页
数字化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4页
数字化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指导书及报告课程名称 数字化测控技术 实验名称 数字化测控技术课程实验 实验日期 学生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室名称 测控技术实验室 教师姓名 周 严 成 绩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 录实 验 须 知2实验一 基于集成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的设计3实验二 占空比的数字化测量9实验三 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及程序设计14实验四 集散测控系统的集成及应用20实 验 须 知1. 请在每个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尤其是操作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2. 实验仪器电源的开关原则:1) 连接测量线路,确认准确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2) 实验完毕,关闭仪器电源,拆除实验线路。3. 稳压电源

2、不可对地短路。4在通电之前务必检查芯片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方可通电。5测试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务必注意不要将芯片引脚短路,否则会损坏芯片。6. 实验过程中,心要细、动作要轻,不可有强制性机械动作出现。7. 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出现损坏责任自负。8. 实验完毕,请一切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然后离开实验室。实验一 基于集成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的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频率合成器的基本概念及基于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复杂数字电路的调试方法。掌握单片集成锁相环CD4046的技术性能指标及电路设计方法,学会应用CD4046制作数字频率合成器。2、实验内

3、容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基于集成锁相环CD4046的频率合成器电路,确定锁相环的元件参数,搭建并调试电路,使之输出1kHz1MHz,步进0.5kHz的时钟信号。3、实验原理及方法频率合成是用任一指定的基准频率经过一些功能电路的处理,产生一系列需要的稳定的多种基准频率。利用锁相环实现频率合成,主要是产生可数字或程序控制的基准频率的倍频基准频率。其原理是在锁相环的反馈回路中插入一N分频的分频电路,形成闭环,此时VCO输出为NfR。fR 是基准频率,改变N值即可改变电路的输出频率,其稳定度与基准频率相同。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CD4046晶振基准比较器IVCON分频器低通滤波器fo图1.1 频率合成器原

4、理框图设计基于CD4046集成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的主要工作有:(1)设计调试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基准频率fR。(2)设计N分频器,N的调节范围根据合成的频率范围和基准频率的大小确定。这里设基准频率为0.5kHz,要求合成器输出频率1kHz1MHz,步进0.5kHz,则N=22000。分频器应根据N的范围设计。(3)设计锁相环CD4046的相关元件参数,这是本设计的关键及难点所在,需要反复设计、调试及修改确定。图1.2提供了一基于CD4046的频率合成器的参考性原理电路,其合成频率范围是2kHz1MHz,步进1kHz。实验时可参考之进行设计。图1.2 频率合成器参考原理电路4、实验仪器设备1)双路

5、直流稳压电源2)双踪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4)41/2位数字万用表5)面包板5、实验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说明1)实验电路设计2)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6、实验步骤说明7、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实验数据填入表1.1中,对照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的理论值与实际测试值,分析说明两者不一致的原因。表1.1 实验数据记录表Nfout理论值fout实测值21005001000150020008、思考题1)说明分频系数N的确定依据。2)不测量fout如何判定锁相环是否入锁?实验二 占空比的数字化测量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占空比数字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占空比/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切实掌握

6、占空比的测量技术。2、实验内容根据占空比的数字化测量原理自行设计占空比测量的占空比-电压转换电路,采用数字电压表测量转换得到的与占空成正比的电压值,根据电压计算出被测量的占空比,将测量值与采用示波器测量的占空比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测量误差。3、实验仪器设备1)直流稳压电源;2)双踪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4)41/2位数字万用表;5)面包板。4、实验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说明1)实验电路设计2)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5、实验步骤说明6、实验结果记录按表格2.1中的内容记录对应的测试结果,实验数据填入表2.1中。 表2.1 占空比测量实验结果记录表数字示波器测量的占空比实验电路测量的占空比测量相对误差10

7、%20%30%40%50%60%70%80%90%7、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8、思考题1)输入整形电路中采用放大器,则放大器应选用何种类型放大器?2)整形电路的输出为何要接低通滤波器?3)可否用万用表直读测量值?要求说明原因。实验三 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及程序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数据采集系统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安装、连接和编程,掌握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加深对数据采集系统原理、用途的了解。2、实验内容1)学习并掌握基于ISA总线的数据采集卡的安装,在此基础上学习输入与输出通道的连接方法。2)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汇编语言及VC+编程,使之能够在程序控制下进行数据采

8、集。3)对数据分配系统进行汇编语言及VC+编程,使之能够在程序控制下输出模拟电压信号。3、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将数据采集卡插入计算机的ISA插槽内,将配接电缆与采集卡连接好,在输入通道施加输入电压,之后即可开始编程。1)采集卡输入/输出连接器引脚定义图见图3.1。电缆中各颜色导线与输入输出通道的关系如下:红色对应ch0,黄色对应ch1,绿色对应ch2,兰色对应ch3, 白色对应D/A输出,黑色对应GND。图3.1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连接器引脚定义图 2)数据采集卡的接口地址实验用数据采集卡是基于PC机ISA总线的多路数据采集卡,该卡具有8路模拟输入和1路模拟输出。控制方式采用查询方式

9、,模拟输入通道的电压输入范围是±5V,模拟输出通道的电压输出范围是010V,该卡的所用的A/D转换器是AD574,D/A转换器是DAC0832。相关控制口的地址如表3.1。表3.1 数据采集卡的相关口地址控制口名称口地址控制口名称口地址选择通道口03ACH读转换状态口03A8H启动采样口03AFH读转换结果高8位口03A1H启动保持口03AEH读转换结果低4位口03A0H启动 A/D转换口03ABH启动D/A转换口03A3H3)数据采集程序设计流程(1)选择通道:向03AC口写入通道号。(2)启动采样保持器采样:向03AF口写入任意数。(3)延时程序。(4)启动采样保持器保持:向03

10、AE口写入任意数。(5)启动A/D转换:向03AB口写入任意数。(6)判断A/D转换是否结束:读03A8口,判断最低位是否为“0”,为“0”表示转换完毕,程序转入(7)。为“1”表示转换仍在进行,程序返回(5)。(7)取 A/D转换结果:分两次读取,先从03A1口取高8位,然后从03A0口取低4位,取出的数16位,低4位为0。4)D/A输出控制程序设计流程先向03A3H写入数据,然后再向03A2H写入任意数即可输出与写入03A3H口的数对应的模拟电压。4、实验仪器设备1)三路直流稳压电源2)数字万用表3)安装有Windows98操作系统及WindowsXP双系统的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或带有ISA插

11、槽的PC电脑。5、数据采集硬件集成及程序设计1)硬件集成(1)在确保断电的前提下,打开计算机的机箱盖,将数据采集卡插入主机板的ISA总线扩展槽内,用螺丝刀及固定螺钉将采集卡固定。检查安装无误后将机箱盖盖好。(2)将连接电缆的针状DB15连接器与数据采集卡的孔状DB15连接器对接,并拧紧螺钉,到此数据采集卡安装完毕。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首先进行模拟输出控制的程序设计,编写程序并运行程序使模拟输出通道输出010V按一定间隔幅度增加的模拟电压,并将根据电压控制码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记录在表3.2中。表3.2 模拟输出电压与理论值的对比记录电压控制码输出电压理论值(V)输出电压实际值(V

12、)012345678910(2)将电压源的输出作为模拟输入通道的输入信号分别接至各通道,编写控制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数据收集,将转换结果填入表3.3中表3.3 数据采集记录模拟输入信号(V)转换结果的实际数字码转换结果的理论数字码-5-3.75-2.5-1.2501.252.53.7553)VC+程序设计(1)编程演示程序界面如图3.2所示,在采集数据前需进行波形选择,包括正弦信号,锯齿信号,方波信号。并设置信号频率和幅值,若选择方波信号,还需设置占空比。设置好采样频率之后可单击“开始”按钮,开始采样。再单击“停止”按钮即可结束。通过单击“左移”“游移”“停”“前帧”“后帧”几个按钮可实现波形的

13、左右移动和前后帧切换。单击“幅值测量”,在单击波形上某一点,可对获取的波形的进行幅值测量。图3.2 程序界面图(2)自行程序设计自行设计的程序界面如图3.3所示,在DAC按钮左侧的编辑框中输入D/A输出的电压值(0-10V),按下DAC按钮,执行DA程序。按下ADC按钮,执行AD程序,得到的结果在ADC左侧的编辑框中显示。图3.4分别为ADC代码、DAC代码编写位置(在caijiDlg.cpp文件中)。图3.5为所用到的具体函数的声明(在device.h文件中),其中设备的初始化,打开和关闭已经在程序中写好,无需再写。函数中需要的设备句柄也已获取,为hDev,在编写ADC和DAC函数时直接调用

14、即可。图3.3 自行设计程序界面图图 3.4 DAC与ADC函数添加代码区域图图3.5 函数图首先进行模拟输出控制的程序设计,在添加DAC函数位置处编写程序并运行程序使模拟输出通道输出010V按一定间隔幅度增加的模拟电压,并将根据输出电压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记录在表3.4中。表3.4 模拟输出电压与理论值的对比记录拟输出电压值(V)输出电压理论值(V)输出电压实际值(V)001122334455667788991010将电压源的输出作为模拟输入通道的输入信号分别接至各通道,在添加ADC读取函数处编写控制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数据收集,将转换结果填入表3.5中表3.5 数据采集记录模拟输入信号(

15、V)实际转换结果理论转换结果-5-3.75-2.5-1.2501.252.53.7556、实验结果分析7、思考题1)若实测转换结果与理论值不一样是什么原因?2)A/D转换结果是什么码制?3)电路设计将12位的转换结果分为高8位和低4位输出,如果要求12位并行输出,应如何改变电路设计,请提出设想。实验四 集散测控系统的集成及应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集散测控系统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对集散测控系统的组建和编程调试,掌握集散测控系统的集成方法,加深对集散测控系统原理、应用的了解。2、 实验内容1)学习并掌握分布式监控模块的使用方法及编程技术。2)学习并掌握基于分布式监控模块及RS-

16、485总线的集散测控系统的系统构成及集成方法。3)构建基于分布式监控模块、RS-485总线和上位机的集散测控系统。编写上位机监控程序并调试系统。(1)采用VC+编写串口通讯程序,实现分布式模块与上位机的通讯。(2)实现模拟电压的分布式测量。(3)实现频率的分布式测量。(4)实现分布式模拟输出模块的控制,输出模拟电压。3、实验原理及方法系统的基本构成见图4.1。图4.1 集散测控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由上位主控计算机、接口模块、分布式模块及电源构成,接口模块将RS232逻辑转换成RS485逻辑,分布式模块通过RS485总线连接成串行网络,并通过接口模块与上位主控计算机连接,主控软件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17、。其中分布式模块有数据采集模块、模拟输出模块、频率计数模块。按照以上结构将数据采集模块、模拟输出模块、频率计数模块连接成分布式系统,并通过RS232/RS485转换模块与主控上位计算机连接。4、实验仪器设备1) 工业控制计算机或PC机。2) RS232C-RS485转换接口模块。3) 数据采集模块、频率计数模块、模拟输出模块等分布式模块。4) 电压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5、实验步骤1)将方波发生器的输出与频率计数模块的输入连接。2)模拟输出模块作为电压信号源使用,其输出接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3)利用模块配套的调试软件调试系统。4)若调试正确可以进入上位机主控程序的编制,若不正确检查系

18、统硬件连接,直到调试正确为止。6、程序设计1)演示程序运行API_smp文件夹下API_smp.exe程序,出现程序主界面如图4.2所示。图4.2程序主界面先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否则程序将报错,如图4.3所示。频率测量:点击7080模块部分的“开始”按钮,程序连续测量方波的频率,在文本框中显示测量值。图4.3 串口错误电压输出:先在7012模块部分的文本框中键入要输出的电压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三位),按“输出”按钮。数据采集:先在7017模块部分的下拉选框中选择模块的输入通道号(默认为“通道一”),点击“开始”按钮,将在文本框中显示即时输入值,并绘出输入曲线。程序运行前,请确保各模块的输入在量程范围之内,否则程序报错,如图4.4所示。图4.4 模块输入错误单击“数据库”按钮,将出现数据库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查询的模块号,查看之前运行的数据。以“7017模块数据”为例,查询结果如图4.5所示。图4.5 “7017模块数据”查询结果2)自行设计的串口通讯程序及注解请对照演示程序编写串口部分函数。首先,在串口选择下拉菜单(IDC_chcom)的选择响应函数OnSelchangechcom()中添加打开串口并初始化语句,(模块设置为:波特率为9600,每个字节8位,无奇偶校验位,两个停止位)。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