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铁加工老手艺的资料_第1页
关于白铁加工老手艺的资料_第2页
关于白铁加工老手艺的资料_第3页
关于白铁加工老手艺的资料_第4页
关于白铁加工老手艺的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孝感新闻坚守白铁摊60多年老手艺怕没人继承2014-02-26 09:36:47来源:孝感晚报 老一辈人的生活用品曾大部分使用铁制品用具,当时用铁皮做的用品都带个“洋”字:洋桶、洋盆、洋锅、洋勺,白铁皮便是其中之一,用它制作的日用品因经久耐用. 老一辈人的生活用品曾大部分使用铁制品用具,当时用铁皮做的用品都带个“洋”字:洋桶、洋盆、洋锅、洋勺,白铁皮便是其中之一,用它制作的日用品因经久耐用而深受老百姓喜爱,几乎家家都在使用白铁皮制作的水桶、盆、壶、瓢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塑料制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铁皮加工行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至今日,曾经在街头巷口那木

2、头敲击铁皮的叮叮当当声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干了60多年的手艺活 汉川城区老十字街紧临汉川汉江码头,在水运发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汉川最繁华的商业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里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显得有些陈旧和窄小,可是肖铁匠铺依然存在。每天清晨,白铁匠肖炎青就坐在老十字街南街口忙活开来。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时断时续,在肖师傅听来,这是最优美的旋律。今年82岁的他没想到,自己敲敲打打一干就是六十多年。说起白铁皮手艺活,肖师傅的思绪一下子回到自己青年时代,18岁的他跟着父亲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他不仅熟练掌握了量、剪、敲、焊一整套手艺,还对原有一些流程进行了改进。 肖师傅制作的白

3、铁器具,虽没有色彩修饰,但工艺精致,线直面平,特别耐用。早些年,一般的家庭中至少都有一两件白铁家什,像水桶、油桶、水壶、水瓢等等。由于肖师傅的手艺过硬,许多人都专程找他修理。 陈爱德婆婆是肖师傅的老顾客,陈婆婆告诉记者,肖师傅不仅活做得好,而且还特别热心,附近人都愿意找他来修补。 没过一会儿,顾客方德钢来拿货。“这钢锅买个新的得八九十块钱,换个底只要二十块钱,既节约又耐用,再用两三年都没问题。”方德钢如是说。肖铁匠与外孙正在敲打“白铁” 做事就要做好做精 肖师傅补壶底时非常认真,反复敲打着新换上的壶底,时而凑近观察,时而轻轻敲打,整个修补过程心无旁骛。只有专心和细心,做出来的东西才牢固,就不会

4、有缝隙。在他的小店铺里,一张有锋利棱角的白铁皮,不用焊接、不用打磨,只需一把剪刀、一卷尺,在肖师傅的手里变成光滑、坚固、密不透水的成品,这靠的是他精湛的技艺,还有“做什么就要做好做精”的责任心。 “把锅嵌好,锅对锅底要齐,它就不漏。”肖师傅给旁边一位年轻人叮嘱。戴着眼镜的后生直点头,十分认真。这位后生叫张杰,是老人的亲外孙,今年25岁,技校毕业在武汉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刚来几天,跟外公学学手艺。但他对这行并不乐观,只是觉得好玩。肖师傅一家七代以白铁加工为生,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子女们并未继承“衣钵”,都改行了,让老人郁闷了好多年。这几天,外孙来拜师,让肖老格外高兴。 “补就补好,不让客人返工,不

5、让客人跑第二趟,这个做事要负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负责。我补好了,顾客也高兴,我也高兴。”肖老不断叮嘱外孙。 正是靠着白铁加工这门老手艺,几十年来,肖师傅敲敲打打,让孩子们都顺利成家立业了,一想到这些,肖师傅总是乐呵呵的,他觉得生活总是有苦有甜,知足才能常乐。 “我这一大把年纪,我觉得劳动好,劳动就是福。”老肖爽朗地笑着说。他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泛起幸福的涟漪。 【记者手记】 岁月的无情及社会的优胜劣汰法则,让这门老手艺逐渐消逝了,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坚固耐磨的铁具印象和远去的敲打声。人的一生,也许就如这一张白色、无形的白铁皮,需经过精心的敲打和修剪才会有内容和神采。(责任编辑: 张高远 ) 半岛网

6、首页新闻社区博客房产家居汽车健康财经旅游教育美食商业半岛之恋 营销服务半岛网首页新闻中心青岛 正文窗体顶端搜索窗体底端寻找老手艺:打白铁补锅底叮叮当当十多年2013-12-1614: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手机看新闻小字体大字体“磨剪子来,抢菜刀打白铁补锅底”还记得昔日街头上的这些吆喝声吗?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手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城阳,打白铁、补锅底的师傅已经越来越少,今年38岁的袁法军算得上是这一行的年轻人,他在自己的铺子里“叮当”了十多年,又做老板又做伙计。袁师傅说,现在干这行的人很少 ,但他却想干到眼花为止。打白铁、补锅底,他既是老板又是伙计“叮叮当当”

7、在袁师傅的铺子里,听到最多的就是他打白铁、补锅底的声音。今年 38岁的袁法军算得上这行的年轻人,他二十三四岁时学会了打白铁、补锅底的手艺,在自己经营的店铺里,这一“叮当”就是十多年。昔日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打铁师傅,如今已经很少见了,老师傅干不动,年轻人不愿干,人们对异形白铁物品和补锅底的需求 ,让打白铁的手艺一度处于“尴尬”的境地。袁师傅告诉记者,他最初只卖锅碗瓢盆、土产杂品,后来他发现人们对异形烟筒的需求较多,而他铺子里正常规格的烟筒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正好他的丈人会这门手艺,便从他丈人那边学会了打白铁的手艺,后来为了让手艺更精,他还专门找了打铁师傅,学习技巧。袁师傅的铺子在城阳批发市场

8、,12月12日,记者来到袁师傅经营的店铺,看到这个约20平方米的铺子里摆满了锅碗瓢盆等杂品,而这里也是袁师傅常年打白铁、补锅底的地方。又是老板又是伙计的他,十多年来,不知打了多少白铁制品,补的锅底也没了数。打铁要用巧劲,换个锅底需40分钟“打白铁、补锅底,看着简单,真要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袁师傅告诉记者,通常换个锅底,剪剪、锤锤,差不多需要40分钟。而换锅底时不用巧劲,很容易把锅底的边砸毛,补好了锅底也会漏水。袁师傅的工具箱一看就有不少年头,记者打开一看,里面工具还真不少,剪子、方锤、划针应有尽有,单单补锅底的工具就有七八种。袁师傅说:“补锅底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有剪边、翻边、扣边、压缝这几

9、个步骤,但细分的话起码得有七八步。”说话间,袁师傅摆出补锅底的工具,拿起一口锅,娴熟地将漏了的锅底剪掉,紧接着将锅的底部沿着钢轨,用羊角锤翻边,再用方锤将边砸平。同样,要换的新锅底也是这样的步骤,先翻边,再平边,然后将新锅底与锅扣在一起,将边折下,最后压缝即可。“压缝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不好,锅就会漏水,但前面的工作没做好,压缝这一步也做不好。”袁师傅说道。虽说现在集中供暖比较多,但也有很多家庭冬天依旧生炉子取暖,烟筒便成了必需品,尤其人们对异形烟筒的需求,使得手打的烟筒仍有需求 。袁师傅说,比起补锅底,做一个烟筒要简单得多,只要按照要求量好尺寸,将白铁板翻边,扣起来即可,他六七分钟就能做

10、好一个。成品冲击老手艺,需求越来越少袁师傅告诉记者,十年前,城阳这边刚开的小吃店很多,白铁加工的生意比较好做,那时候打白铁的人也挺多。“当时一个月干的活都能赶上现在一年干的。”袁师傅说,以前人们用铝锅较多,不小心化了底就找补锅底的师傅换底,多的时候一天能换七八个锅底,而现在平均一个礼拜换一个锅底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用铝锅的越来越少,用不锈钢锅的倒是越来越多,但给不锈钢锅换底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有的人认为换个锅底的价格都快赶上买个新锅的价格,所以即便是锅底漏了也不想换底。”袁师傅告诉记者,早在十年前,换个锅底大约15元20元,而现在换个锅底要25元30元钱,贵了10元左右 。成品的冲击,让老手

11、艺越来越没了市场。心声虽然辛苦还很脏但想干到眼花为止“袁师傅两年前给我家补的锅,我家至今还在用着,手艺真是没的说。”曾经在袁师傅的铺子里补过锅底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据了解,虽然袁师傅在打白铁、补锅底这一行算是年轻人,可他的手艺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最让袁师傅的妻子任女士觉得骄傲的是,这么些年来,丈夫补的锅没有漏过水,还有就是他做样本的天赋,别人需要什么形状的白铁制品,他基本都能想象着做出来。袁师傅说,现在打白铁、补锅底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上了年纪的师傅出现手抖、眼花时就不干了,而干这行比较辛苦也比较脏,年轻人也都不喜欢干。“干这行后,把身上弄得灰不溜秋那是常事,所以基本不能穿新衣服干活。”袁师傅

12、说,这一行他想干到眼花为止。记者注意到袁师傅的手,由于他常年补锅底,手上磨起了厚趼,即使洗净后,手掌也很黑。文/图记者 张彤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手艺:红尘深处的手工白铁 (2012-05-24 14:39:03)转载标签:中国白铁老陈手艺天工开物杂谈分类:笃物如果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人,那么东方人,尤以中国人为代表,则是世界上最会动手的人。在一枚长度不满一寸的桃核上,居然能刻出五个人、八扇窗、还有篛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等刻字三十四个,这样的手工技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它的确出自智慧的先民之手,从最早的考工记到闻名遐迩的天工开物,

13、中国人一直就对经由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世间万物赞叹不已,只是时间到了近代,由于“天朝上国”的千年美梦不断遭到质疑,以后坚船利炮的声音越来越近,国人才对自身陶醉于“一只鼻烟壶”的精神生活有所反思,同时也开始不加区别地从心理上抵制种种时鲜的洋玩意儿。可叹的是,中国人在对自身工艺无比迷恋的同时,却将西风吹进来的“舶来品”称之为“奇技淫巧”,在某种程度上,这纯属“自欺欺人”。笔者生于80年代,儿时的记忆里,最让我称奇的老手艺有两件,一是锔碗,一是箍瓮。每逢岁末年初,总有老者摇着铃铛走村串户,“锔碗箍瓮哩”,那声音悠扬、舒缓,就像是古旧的老唱片机里放出的歌谣。起初,我并不明白埋伏于那些声音中的生活哲学,我

14、只觉得动听而已,但随着这些手艺人一年一度地光临村庄,我才渐渐地看懂,年老的祖母之所以总将那些不小心打或用旧了的锅碗瓢盆一件一件收拾起来,是因为她完全迷信于那些走村串户的手艺人,相信他们会在年关临近的日子里如期而至,一只小钢钻,几个钯锔,再加一把竹篾,就能将旧日子修整的妥妥帖帖。可是,行年渐长,这些老手艺却日益稀少,终有一天,对于锔碗、箍瓮这样的老手艺只能在影音资料中去重温,而大地的角落里,早就不见了他们的身影。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坚持认为,没有一个时代能比工业时代那样更让人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我们尽情享受文明所带来的物质快餐,另一方面工业文明毫不留情的摧毁着

15、手工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在这当中,老手艺首当其冲。老手艺是指那些纯粹使用手工创作、制作而成的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工艺技术。比如说用一块铁皮做一只浇花用的洒壶,从裁剪、缝合到打磨,不用任何工业加工技术,纯粹使用双手制作,这样,便可称之为老手艺。这听起来简单,但是真正的做起来,却要煞费一番心思。我注意到这样一家铁艺手工店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天,走到步行街的尽头,左拐进入叠山路,酒吧、电玩城、时装店、美食旺铺、大型超市、烟酒专卖等等琳琅满目的市井商铺在此扎堆排列,却没有一家能引起我的兴趣,直到快到子固路与叠山路的交叉处,我的眼前忽然亮了一下,那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铁艺手工店,店名叫着“黑

16、白铁店”,和它左右精致时尚的服装店相比,它简陋的就像个茅屋,屋檐下挂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桶、油桶、洒水壶、水壶、油壶、蒸笼、水瓢等铁制器具,将本来就不大的门面遮蔽的更加狭小,然而,正是这样,让人一眼望去就感到无比好奇。白铁黑铁,位于叠山路与子固路交叉口处,南昌较为少见的纯手工铁艺加工店。这间铁艺店里每天都有两个老师傅,一个看上去六十来岁,一个看上去五十来岁,六十来岁的瘦一些;五十来岁的胖一些,瘦一点的头发全部白了;胖一点的白了两鬓,但是,不论头发全白了的,还是只白了两鬓的,都不说话,也没有笑容,除了劳作的间隙抽根烟,默默看一眼过往的行人,其余的时间便是埋头干活。我起初不懂得那些大小不等、材质不

17、一的铁皮究竟如何在他们手里变成了一件件日用器具,以为他们就是平平常常的生意人,等我走近了,才晓得铁皮洒壶里也有故事。白头发的老陈今年七十六岁,没有人会知道,56年前他曾是南昌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远赴陕西临潼成了一名轰炸机设计师。那时候的中国百废待兴,国防尤其重要,研制出中国独立自主生产制造的轰炸机是国防工业的众多梦想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华正茂的老陈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和计算苏联专家提供的飞机图纸,尽快研制出自己的轰炸机来。在老陈的眼中,尽管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轰炸机技术的国家,但他们的飞机并不见得实用,相反会显得很笨重。对自己和同事们终有一天能成功研制出轰炸

18、机这件事,老陈始终充满信心。但是,到了一九六二年,因为家中的生活困难不堪,再加上自己是家中长子(老陈兄妹一共八个,他排行老大。笔者注),万般无奈下只好离开了国防单位,南返回家。从此,老陈不再是一名令人羡慕、前途无量的工程师,而是变身成了市井中一位不起眼的手工铁艺师傅,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五十多年。白了两鬓的老梁今年五十多岁,是老陈的徒弟,也许因为这一点,他做的活儿多是黑铁手艺(所谓白铁黑铁,是指铁皮的新旧程度,一般全新的铁皮就叫“白铁”,二次利用起锈的铁皮就叫“黑铁”,后者的成本要低一些。笔者注),言谈很少。当我想要跟他闲聊的时候,很干脆地被拒绝。或许在他看来,一个手艺人,最好的语言,就是手上

19、出来的活计。老陈说,现在早就没有年轻人干这样的活了。一只小小的白铁洒壶,看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从度量、剪白皮、缺口、折叠封隙、敲合到最后的焊接,大大小小至少需要十多道工序,再加上纯手工制作,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一般来说,纯手工打造一把直径20公分的白铁洒壶最快也需要半天功夫。度量度量好比图纸设计,任何一个白铁产品,度量必不可少,怎么裁剪,圆形的弧线角度走多大,都取决于度量。当然,对于手艺纯熟的老陈来说,这一步基本上已经被省去了,一切都凭经验,一剪刀下去,八九不离十,只是碰到切园或者打眼的时候,需要稍微使用一下模具。剪白皮这道工艺看似简单,实际上最能考验一个师傅的手艺。一个有经验的白铁

20、师傅,基本上不会对铁皮造成浪费。一剪下去,准确无误,合理利用,相互就裁。如果遇到没有经验的新手,剪多了浪费不说,多处的部分还会伤人衣物,裁少了,成不了型,需要修补返工,更加浪费。缺口缺口分为阴口和阳口,阴口一般凹进去,阳口一般会凸出来,由于很多白铁制品都需要折叠对接,预留缺口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缺口多呈对称图形,好比中国的八卦,无论阖开,机关都能闭合的天衣无缝。折叠缝隙纯手工白铁产品,折叠的完美与否完全取决于前面的工序,折叠后该呈现圆形的部位是否真正呈现了圆形,该呈现方形的部位是否真正呈现了方形,或者有需要起棱角的地方是否按照设计起了应有的棱角,这些都在折叠之后才能看出效果。敲合折叠完成之后,

21、最为考验手艺的时候就来临了。一把纯手工制作的器具,最终能否持久耐用,美观大方,敲合的功夫必不可少。敲合在整个工艺中至少有两种作用,首先是通过敲打使折叠起来的缝隙完全合拢,保证不开不漏不破,坚固耐用,其次是通过敲合将器具的棱角打磨到平整光滑,舒适精致。可以说,一件纯手工白铁产品,做到敲合这一步就算大功告成了。焊接制作纯手工白铁器具,焊接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像老陈这样经验老到的师傅来说,焊接的作用微乎其微。焊接主要是用锡焊将手工敲合的缝隙进行缝合,然后在用砂纸打磨平整,其作用是防止盛水等液体的容器在日常使用中铁皮发生氧化,最终锈蚀敲合部位,影响使用。这是白铁手工技术中最基本的几个步骤,看起来简单,

22、学起来也需要有心之人。可惜的是,这样的技艺,在老陈眼中,也只有像他和老梁这样的人才会坚持下去,借此糊口谋生。至于承传,现在的年轻人,谁会愿意将毕生的青春年华消磨在一间破破烂烂、整天靠敲敲打打过日子的白铁店里?就像老陈当年的光辉岁月一样,白铁手艺正慢慢地风干在红尘深处。(本文应受访者要求,所涉人物皆为化名,部分文字参考了网络资料。刊用文章,请勿转载。)左边的老人是老陈,右边的是老梁。今日包头 即将逝去的老手艺打白铁皮 复制链接69961373511272099.jpg(51.5 KB, 下载次数: 8)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3-7-12 10:10 上传大到排风罩小到刮土豆皮刀,只要客户有需要

23、都可以经过韩师傅的手轻松做出来,且工艺精良。四十年的从业生涯,韩金镕摘掉手套露出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每天出来陪着老两口的三宝:茶罐子、放山西梆子的收音机和暖壶。66岁的韩金镕和72岁的老伴儿马壮。这项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因为在大街小巷比较少见,所以韩师傅和老伴儿在工作时,经常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尤其是有时代记忆的老人们。已经被韩师傅锤制出轮廓的半成品。老伴儿马壮在韩金镕师傅的耳濡目染下已经可以熟练的帮她把铁皮剪裁成半成品。还记得在20多年前,我们住在平房里,以前的楼房也没有现在这样鳞次栉比,当然连普通高层也很少看到,我们老房子的周围每天“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金属撞击的声音交汇成美妙的生活乐章

24、,那些拥有民间传统手艺的能工巧匠们与我们的生活几乎密不可分。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机械化已经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一些传统手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里渐行渐远,那些拥有这些手艺的能工巧匠们也几乎不见了踪影,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而民间传统手艺是人们勤劳、智慧的体现,对于机械化取代传统工艺的事实,大部分手艺人选择转行或者退隐江湖,但是依然不乏有人继续坚守,其中山西籍女手艺人韩金镕便是一个。韩金镕二十几岁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金属制品厂,当时厂长是个男的,一帮女人跟着学打白铁皮,打了十四年转成了集体企业,又干了十来年后因单位不景气倒闭了,韩金镕也跟着退休了。退休了的韩金镕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和老

25、伴儿一起用自己仅有的老手艺加工白铁皮挣钱来贴补家用,当然她的产品一般都是客户自行定制,例如家里常用的漏斗、拖地桶、油壶、排风罩等。董蕊妹:老街女白铁匠作者:徐君 文/摄来源:今日玉环2007-10-16 07:06:06 由县府大院向西行,经过电信局,进入一条窄窄的小街,那便是老街了。 老街存在了多少年头记者没有去考证,但在老街上走一圈,古老的木柱木门木墙,斑驳的墙头露出的古砖,檐上精心雕琢栩栩如生的装饰,以及陡直窄小的木楼梯,无不在讲述着这个城市的风雨变迁。那是一段历史和见证,是玉环城市发展的缩影。 一天四次,老街是记者上下班的必经之地,走得多了,也就发现了老街的魅力。 在东城路进入老街的路

26、口,时常传出的一阵阵“梆梆”声吸引着记者的注意,细细听来,是木头在敲击着金属。 声音是从一间简陋的小店内传出的。店面挺小,是几十年的老房子,门柱上布满着岁月斧琢的深深印迹。往里望去,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正在一片白铁上敲敲打打。 能够在老街发现仍在从事古老手艺白铁加工的铺子,本身已经很不容易,而女的白铁匠更让记者喜出望外。 交谈得知,阿婆叫董蕊妹,已经61岁。爽朗的笑容,利落的动作几乎让人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已经年逾花甲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在董蕊妹阿婆敲打白铁的动作中更显矍铄的神采。 老街,白铁,女匠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任何语言描述都精彩。 “白铁匠,烧红炉子淬蓝光,坐南朝北打东西,度过春夏秋冬。

27、”这是董阿婆大半生的写照。 行当白铁匠白铁匠也叫板金工,顾名思义就是与薄板铁皮打交道,用铁皮制成各式桶盆的工匠。在街头被叫做“白铁皮匠”的,因他们用镀锌铁皮制成各种制品。白铁皮手艺可以追溯至14世纪末叶。追根溯源,这门手艺扎根于中世纪的黑铁制造者。铁皮工匠职业的起源和14世纪于波希米亚兴起的白铁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年间,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具都能从白铁皮匠的手里制造出来:铁皮煤油灯、漏斗、刮皮刀、铁罐、铁桶、家用旅行壶、厨房用具以及军用壶、火药瓶、屋檐顶、风向标以及其他房屋零散部件。17世纪以后,白铁工匠的制作范畴中又增添了用白铁皮制作雨漏管,即屋檐水槽和下水管。白铁工匠一般把他的材料在未加热

28、状态下敲打、压平或是弯折成形。经热处理的器皿折边咬合或锤打铆合,另外一种情况则用软焊法焊缝。遥远的印象中,二十多年前的农村里,总有白铁匠挑着工具担走街穿巷或者逢年过节穿行于市场集市之间兜售制品,流动性较强,致使白铁皮匠几百年来在同种行当里一直属于穷困、生计不稳定的手艺人。现在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其他民间老手艺人一样,白铁匠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迫。所以,白铁匠仍然是一种行当,还带着由古而来的纯朴。白铁匠,靠手艺为生。人们用的簸箕、烟囱、水桶、壶底、锅底每一样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白铁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尺,一段铁轨,一把剪刀,一把木锤,按用户的要求打造出所需的东西。就拿打水桶来讲,下好料,在

29、水桶的上下各打上一圈凸痕,不用一点焊锡,全靠卷边连接的手艺,把一只圆桶,上下左右连接得滴水不漏。以前人们烧水用的白铁壶漏了,就请白铁匠敲个底换上再用,哪像现在坏了一扔了事。做白铁壶工艺复杂,里面有三角几何等各方面的知识,没有文化的白铁匠全靠祖辈传艺,苦琢磨勤实践,熟能生巧,才能技艺娴熟。人们如今使用塑料、不锈钢制品多了,但居家过日子依旧少不了白铁,壶底、锅底、簸箕、排烟筒,还有工厂不能加工的通风管,烤盘卤肉桶、遮阳棚等等,这些东西就是靠白铁工匠的手艺人用双手敲出来的。匠人董蕊妹董蕊妹做白铁这个行当已经四十多年,从18岁出嫁后,一直与白铁打交道。一把木锤一片白铁,董阿婆敲敲打打了四十多个春秋,从

30、风华正茂的少女,敲打成头发花白的阿婆。董阿婆不是正宗拜师学艺出身,用现在的话说也是半路出家。将她引进白铁匠这个行当的,是她的老伴林忠麟。林忠麟阿公已经66岁了,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很少操持这个手艺,难得到店里来,平时都是董阿婆一人坐镇其中。记者采访当天,正好林阿公也在店内。去山上挑山泉的矿泉水桶口子有些裂开了,林阿公要做一个铁皮圈给套起来。只见他用皮尺量好桶口的大小,剪下相应大小的铁皮,在固定于木凳子上的钢板上敲打折压出用于衔接的槽。然后在实心钢管上将铁皮高打成圆形,将接缝敲打紧密之后,一个保护圈就做好了。聊起学艺的经历,林阿公打开了话匣子,记忆一直穿越了50年,回到了他的少年时光。50年前,1

31、6岁的林忠麟与那个年代的多数孩子一样,家中没有钱供其上学,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外出学习手艺。不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就只能学一门手艺,至少能谋一碗饭吃。那时的手工艺人,过的是“跑江湖”的生活。每天背着工具走东村转西村,生活其实没有着落。当时做得多的,是煤油灯,但一只煤油灯才几毛钱。一天下来,好的时候能挣几块钱,少的时候没有揽到一笔生意,空手而回。嫁到林家后,开始董蕊妹是给林忠麟做帮手。时间长了自己也开始敲敲打打,索性将老伴的手艺学了过来,开起了夫妻店。刚开始学时,将白铁皮敲成圆形是董阿婆觉得有困难的事。一张铁皮到了老伴手里,三下两下一敲就是个圆形,弧线圆润,接口自动会对齐。但到了自己手里,怎么敲怎么不圆,还敲出了许多坑。经过不断地敲打,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那些铁皮也能在董阿婆的手里老老实实地成形了。董阿婆所用的工具相当简单,木锤、钢板、尺子,靠的是40多年来积累的手艺。铁皮做的器具相当多,用户会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来定制,也有一些会自己设计出一个样式要白铁匠做。在做学徒时师傅不可能将每一种都教会,只能通过不断地摸索来提高。一种新的样式要做,董阿婆一般会先画一些简单的图纸,主要是接口,怎么样去衔接,哪些要剪掉哪些要留下,都要靠自己的头脑来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