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概WPS_第1页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概WPS_第2页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概WPS_第3页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概WPS_第4页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概WP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使用的都是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尤其是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及药物等领域。据1990年美国市场调查表明,26%的人认为化学合成抗氧化剂有害,来自英国的报告称,58%的人认为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健康是一个严重威胁,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潜在毒性。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效、安全、无毒、纯天然的抗氧化剂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亲睐。因此,采用天然抗氧化剂取代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健康被目前市场上所大量采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潜在毒性所毒害的状况,而且在食品方面也减少了大量腐败

2、、变质造成的生产损失,从而也更好地履行了当下社会所提倡的环保理念。因此,开发和使用高效、安全、无毒、纯天然的抗氧化剂,势在必行。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 应用1、 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的概念1.1抗氧化剂的概念抗氧化剂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主要用于阻止或延缓油脂的自动氧化,还可以防止食品在贮藏中因氧化而使营养损坏,变色,褪色等。抗氧化剂一般分为油溶和水溶性两大类。油溶性包括天然的VE和人工合成的没食子酸丙酯(PG)、抗坏血酸酯类、丁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水溶性包括VC及其盐类、植酸、苯多酚等1。1.2天然抗氧化剂的概念 天然抗氧化剂普遍取自天然可以食用的物质中,如:蔬菜、水

3、果、调味料、中药材、海草、农业和食品工业下脚料2,某些微生物发酵产品等。天然抗氧化剂目前多用于油脂的抗氧化性,以增加其稳定性;也用于食品的贮藏和加工;另外,因氧化与人类的某些退化病息息相关,如:不同类型的癌、心血管病、神经方面的病、白内障及氧化胁迫的其他机能障碍等疾病;天然抗氧化剂还被普遍应用于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3。2、 氧化剂的分类氧化剂包括以下三大类:2.1酚性物质类(包括黄酮类和化合物) 酚性物质类有:从橄榄油中分离出的羟基酪醇、酪醇4、松脂醇、乙酰松脂醇5;从芒果种仁中分离出的鞣花酸、木质素或阿拉伯木聚糖与酚性物质的结合产物;从茶叶中获取的表儿茶素、咖啡碱、表儿茶素酸;从蔷薇果中获取的

4、羟基肉桂酸、儿茶素;从蔬菜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木樨草素、芹菜素等。2.2磷酸脂类 磷酸脂类有:磷酸酰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甘油磷脂等,还有饱和脂肪酸类。2.3其他类其他类有:与叶绿素有关的抗氧化物如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b;蛋白质,肽及氨基酸、 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6;糖与氨基酸褐变产物、某些醌类化合物等。3、 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实例3.1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分离一般先将原料干制(如:冻干)、粉碎过筛,然后根据所提取氧化剂的化学性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依次分别用脂溶性较强溶剂(如:

5、石油醚、己烷、氯仿等),脂溶性较弱的溶剂(如:乙醇、丙酮),水溶性溶剂(如:醇水溶液、水等)萃取;然后再蒸发浓缩,用纸色谱、薄层色谱或柱色谱层析分离和制备等。3.2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分离方法3.2.1 D.Puravankara等7从芒果种子仁中提取出酚性和磷脂抗氧化剂采用氯仿和甲醇混合液浸提,再用同样混合液配以乙酸乙酯、水置换分层,并将脂层与水层分别取出旋转蒸发浓缩,过无水硫酸钠柱去水,而后酚性物质用二维纸色谱PC分离或结晶,磷脂用薄层色谱(TLC)分离等。3.2.2 Jan.F.Stevens等从麻蛇草中提取多功能活性类黄酮(Prenyflavonoids) 用丙酮或氯仿提取,用热甲醇

6、沉淀脱脂后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用甲醇洗脱,再进行硅胶薄层层析,用苯-dioxane-乙酸展开,将含xanthohumol的部分蒸干,在甲醇-水或丙酮-水中结晶。3.2.3Keith,R.Price等从芸苔属植物获取高抗氧化活性的黄酮醇用沸水抽提,冻干,再用70%甲醇溶解,离心过滤,真空浓缩,用己烷脱脂后上多氨柱,依次用甲醇、甲醇-氨水洗脱,甲醇组分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用0.11%三氟乙酸-水和乙腈洗脱,收集270nm吸收部分的组分。另外,聚酰胺柱色谱8,均衡反相高压液相色谱(RP-HPLC),梯度洗RP-HPLC和脱线耦联RP-HPLC-NP-TLC

7、9等法也可用于抗氧化酚性成分的分离和制备。4、 天然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是因为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是平衡的,也就是说体内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平衡的。如果体内自由基过多或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那么体内就会有多余的自由基,特别是氧自由基,它能损坏并伤害细胞成分,但还没能出现疾病的状况。此刻,如果不加以调整,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疾病和衰老的发生。若此时,从体外补充抗氧化剂,那么就会使体内自由基达到平衡,从而可以预防人体内某些疾病的发生。5、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应用5.1迷迭香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nalis),别名艾菊,

8、为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81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我国云南、贵州等地成功的进行了引种。目前,迷迭香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物,主要作为油脂和富油食品中的添加剂。迷迭香能够清除自由基,淬灭单重态氧,美容效果明显好于目前风行于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望用于保健饮品、口服液、化妆品等行业。它的独特化学成分有可能使其成为治疗心血管病及其抗癌的新药。目前,我国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已经研制成功该产品,并已小试和中试,但至今尚未投入实际生产。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该产品,为食品及其其他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5.1.1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功能 研究表明,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有效成

9、分包括鼠尾草酚(Carnosol)、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k acid)、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和其它二菇类化合物、含油树脂等。5.1.1.1迷迭香鼠尾草酚(Carnosol)Singletary等发现迷迭香抗氧化组分之一鼠尾草酚能够有效地提高大鼠肝中的谷胱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O)的活力。迷迭香提取物和鼠尾草酚还能有效的抑制DMBA-DNA加成物的生成,并抑制DMBA引起的大鼠肿瘤。同时,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酚(Rosmarinic a

10、cid)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较强,特别是鼠尾草酚是一个选择性很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剂。5.1.1.2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1993年,邹正午、徐理纳、田金英10报道了迷迭香酸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通过大鼠体内实表明,它能抑制静脉血栓形成,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当剂量为50mg/kg及100mg/kg时,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1.9%和54.8%(p<0.05);当剂量为100mg/kg及150mg/kg时,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30.4%(p<0.05)和46.4%(p<0.01),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p<

11、0.05)。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变化。5.1.1.3熊果酸(Ursolick acid) 熊果酸(Ursolick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三菇类化合物。果熊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它还具有抗糖尿病、抗溃疡及降低血脂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熊果酸不仅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而且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除此之外,熊果酸还可诱导畸胎瘤细胞成为内胚层细胞及抗血管生成。所以,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5.1.1.4迷迭香含油树脂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食品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对迷迭香含油树脂阻

12、止精炼及超精炼大豆油光氧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色迷迭香因乳化剂相对减少,其含油树脂比未脱色的抗氧化性强,添加0.02%和0.05%时,其抗氧化性最强,添加0.5%时,其促氧化锡最强。5.1.2迷迭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1.2.1迷迭香在食品中的应用 迷迭香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脂的衰败,增加其稳定性。其原理是:当氧气与油脂相结合是产生自由基,造成氧化酸败,但由于迷迭香中含有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迷迭香双醛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的功能,能够提供氢,中和这些自由基,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氧化反应的发生。王文中、王颖11的实验研究显示迷迭香抗氧化剂在大豆油、花生油、棕桐油、菜籽油和猪

13、油中,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的2-4倍。在温度为60°C条件下,在花生油、棕桐油中,迷迭香抗氧化剂与茶多酚的抗氧化剂的效能相等,但在120°C高温条件下,迷迭香则能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很好的可溶性及稳定性。 迷迭香抗氧化剂还可应用于肉制品中。众所周知,肉制品本身不含天然的抗氧化剂。经过预煮、绞碎、切片等工序,极易造成氧化腐败,因此,在肉制品中添加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不仅能阻止其发生氧化反应,保护其风味,而且比起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对肉类食品无任何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了广大消费者对肉类制品的安全食用。 迷迭香还可应用于其他食品中。由于某些食品中含有类胡萝卜

14、素色素,而类胡萝卜素的破坏可能会导致食品品质的下降,即氧气会使类胡萝卜色素等色素的不饱和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食品褪色。而添加迷迭香抗氧化剂,因其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可稳定有效地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5.1.2.2迷迭香抗氧化剂在保健品、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迷迭香具有很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传统中医认为,迷迭香性温味辛,具有芳香健胃、镇静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头痛、神经衰弱、缓和胃部症状及消化道问题、促进消化,消除胃部胀气和胃痛。在身体疲劳时用迷迭香泡茶饮用可帮助血液循环改善紧张,使人精力充沛。其次,迷迭香具有调节血压、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使低血压恢复正常(但它高度的刺激性不适合高血压及癫痫患者

15、使用)的功能。第三,迷迭香具有强效的防腐抗菌的作用,它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具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最后,在医学上,迷迭香抗氧化剂可避免DNA受氧化破坏,降低癌症的发生。5.1.2.3迷迭香抗氧化剂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迷迭香抗氧化剂在化妆品领域已优越的抗氧化性能以及纯天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在广大消费者崇尚绿色的今天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迷迭香抗氧化剂是化妆品中的优良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强化血管收缩及扩张,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抑制人体弹性蛋白的降解,从而保持肌肤的弹性和光泽。由于迷迭香抗氧化剂中所含的迷迭香酸还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保持透明质酸酶在表皮细胞中长时间

16、存在,因此,还能有助于阻止入侵的微生物及毒性物质在表皮内的扩散。5.2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茶多酚(Tea Polyhneols,TP),又名茶单宁、茶揉质,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类有机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15%3 0%。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及酚醇类四大类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酚酸类等3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重要成分,约占茶多酚含量的65% 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表儿茶素酯、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酯和没食子酸没表食子儿茶素酯。其中表儿茶素含4% 6%,没食子儿茶素含6% 8%,

17、表没食子儿茶素含10% 15%,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醋含50% 60%,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含15% 20%,还含有8% 10%的咖啡碱。5.2.1茶多酚抗氧化的作用机理 茶多酚抗氧化的作用机理时儿茶素分子结构上的羟基(-OH)起到供氢(H)体的作用,与脂肪酸中的游离基相结合而中断脂肪酸氧化的连锁反应,抑制氢过氧化物的形成,从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根据毒理实验的研究,得知其对小白鼠的口服半致死量(LD50)是10g/kg体重(BNA为2.9kg/kg,BHT为1.7 1.9g/kg体重),以0.1%的含量加入饲料中连续喂养28天,对小白鼠无毒性。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经急毒性测定和微核试验,证

18、明属实际无毒级。5.2.2茶多酚的功能 目前,经流行病调查、大量的药理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以下功能: (1)抑制病毒活性; (2)抗溃疡作用;(3)抗光敏作用;(4)抗辐射伤害作用;(5)抗癌、抗诱变作用;(6)抑制酶活性作用;(7)抗菌作用;(8)调整脂糖代谢;(9)调整机能,促使乳酸菌活性;(10)降低血压作用;(11)护肤作用。 因为茶多酚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而引起人们极大兴趣。5.2.3茶多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2.3.1茶多酚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茶多酚之所以能够在化妆品领域作为天然生化原料,是因为相比其它生化原料,具有以下优势:(1)分子量小,极易被皮肤吸收,具有较好的

19、透皮吸收功能;(2)活性极为稳定,温度对其活性的影响极微,在酸性和避光条件下,活性长期不变,安全可靠;(3)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在低浓度(0.02% 0.05%)下即有效。因此茶多酚在化妆品领域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5.2.3.1.1抗氧化、延缓衰老 从结构上看,茶多酚具有多个酚羟基,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供养能力与皮肤内的自由基转化为惰性物质,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从根本上预防和缓解皮肤的衰老。胡钢亮12等人研究的一种含茶多酚等抗衰老活性成分的化妆品,以皮肤的粗糙干燥程度、细皱纹、色素改变、面色萎黄和皮肤弹性等作为评价标准,随机对60例28 35的女性进行2个月的产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了含有

20、茶多酚抗衰老活性成分的治疗组成员的皮肤有了有效的改善。5.2.3.1.2防晒消斑 长时间的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其后果往往是形成各种色斑,严重时还会引发皮肤癌。茶多酚因分子中含有大量苯环结构,对引起日光皮炎的波长为2000 3000的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功能,能起到抗辐射、防晒、防止各种色斑产生的作用。另外,茶多酚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经酶氧化生成多巴(3,4-双羟基苯丙氨酸)这种皮肤黑色素的主要中间产物,从而起到消除皮肤斑痕13的作用。5.2.3.1.3解除重金属毒害 随着工业的大量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重金属离子逐渐增多,因此我们的皮肤每天都会接触大量重金属物质,如:

21、铅、镉等。这些有害物质通过皮肤的透皮吸收作用,富集于人体的体表并进入体内,使皮肤和肌体受到慢性毒害。茶多酚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结合作用和沉淀作用,有利于减轻重金属离子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因此对于一些长期接触重金属离子的工人,例如专业演员,使用含茶多酚的化妆品可有效地防止含重金属的化妆颜料和色彩对皮肤的伤害。5.2.3.1.4抗菌消炎 茶多酚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它对葡糖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多种病原菌的发育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茶多酚化妆品可用来治疗和预防因微生菌繁殖导致的粉刺14、狐臭15、头屑和头皮瘙痒16等疾病。5.2.3.1.5促进皮肤微循环 茶多酚能够增强微血管的抵抗力和弹性、降低血

22、液粘滞性、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的流动,促进皮肤血液的微循环。所以茶多酚作为一种活血化瘀物质添加到化妆品中,即可以改善皮肤微循环17,还可促进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5.2.3.2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5.2.3.2.1茶多酚在食品中的防腐保鲜作用由于茶多酚具有安全、无毒、抗氧化效能高、使用不受限制等特点,所以它是食品工业极易接受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作为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到食品中去,不仅能防止油脂氧化、食品褪色,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使食品保持它原有的风味、防止腐败、延长保鲜期、抑制和杀灭细菌,从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货架期。5.2.3.2.2茶多酚在饮料中生

23、产中的作用 在饮料生产中,茶多酚不仅可以配制果味茶和你柠檬茶等饮料,还能抑制豆奶、汽水和果汁等饮料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的降解破坏,从而保证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另外,还可使饮料中的甜味“酸尾”消失,使饮料口感更甘爽。5.2.3.2.3茶多酚在新鲜水果及蔬菜上的作用 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就可以起到抑制细菌繁殖,保持水果和蔬菜原有的色泽,达到防腐保鲜的目得。5.2.3.2.4茶多酚含油脂食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食品如香肠和肉类罐头等,具有良好的保质抗损效果,尤其是对罐头类食品中的耐热的芽孢菌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杀作用,并具有除臭、除腥味,防止氧化变色的作用

24、。其原因是油脂与茶多酚相遇,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氧化酸败,延长贮藏期。研究发现,将茶多酚与VC和VE分别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抗氧化性18,并且能缓解添加茶多酚引起的失色。其中,将茶多酚和VE联用,效果较好,若将茶多酚、VC、VE同时联用,不但抗氧化效果好,而且失色现象也得到良好的改善。5.2.3.3茶多酚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茶叶中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可以有效的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延缓衰老等功效。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超氧离子、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8%以上,能清楚氧自由基的能力比VC和VE更显著19。5.3生姜中天然抗氧化

25、成分的研究 姜(Zingiber off icinale Rose)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的中、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市广为栽培,在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及南非、北美和澳大利亚均有栽培,生姜是传统的中药材,还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调味料,在肉类烹调中,加入生姜或其制品,能是肉类增味、嫩化、去腥、增鲜、添香、护色、清口等功效。生姜特别是对猪油、鱼油、植物油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202122。生姜作为天然药物和香料,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5.3.1生姜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生姜中的抗氧化物质主要是姜辣素(Gingerls)类和二苯基庚烷(Diarylheptanoids)类化合物。二苯基庚烷是一

26、种不具有发挥性的深琥珀色至深棕色半流体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姜辣素是以姜酚为主要天然成分的系列天然衍生物。5.3.2生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抗氧化机理 从分子结构来看,生姜的姜辣素及二苯基庚烷化合物均具有酚基、羟基或烯链结构,是极好的氢或电子供体,由于形成的酚类游离基中间的共振定域作用或没有适合的分于氧进攻的位置,比较稳定,不会引发新的游离基或由于链反应而被迅速氧化。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过程大致如下:RH是氧化的底物,AH是抗氧化剂,而A是抗氧化剂的自由基。5.3.3生姜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生姜的提取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强、味道芳香的作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于油脂、水产品、肉

27、制品及饮料等具有抗菌作用、抗氧化防腐保鲜的良好作用。将生姜汁添加到新鲜肉、冷冻肉和熟肉中,耐伫力均得到延长。23科学家将生姜提取物喷于牛肉、羊肉、鸡肉上,发现肉制品在感官和味觉上更受消费者喜爱,并且能够延长这些肉类的货架期。同时,许多研究已证明生姜提取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2425,生姜提取物能够有效地防止油脂酸败,同时生姜中所含的水分,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时,不会增加油中的含水量26。5.3.3.1生姜提取物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在医学上,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能促进外周血液循环,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增温、健胃止血和消水肿的功效。挥发油中的苏紫醛、橙花醛和香味醛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27.

28、关洪全等人28研究表明,10%的生姜提取物对青霉素、曲霉菌和枝孢霉杂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活血强于食盐5%,乳酸10%。姜辣素能明显刺激消化道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肠管的蠕动,使食欲增强。此外,姜还有抑制胃肠道异常发酵和促进气体排出的祛风止痒,抗肿瘤,抗衰老,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对病毒有灭火作用,又能使其保持免疫原则。5.4芦荟中天然抗氧化物的研究 芦荟(Aloe),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多汁草本植物。种类繁多,仅已知的就有约360中,加上其变种,大约有500种。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观赏芦荟。芦荟是一种及药食、保健、美容和观赏鱼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芦荟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

29、的用途备受人们的关注,是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芦荟中含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有效物质,它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消除自由基鱼羟自由基的效应有关。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多数是蒽醌的羟基、羟甲基、甲氧基和羧基衍生物,还包括一些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及蒽酮的二聚体等,呈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游离的蒽醌一般存在于芦荟植株的地下部分。5.4.1芦荟天然抗氧化成分的应用 传统上芦荟的叶片和根部可以治疗湿疹,皮肤炎和粉刺等,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癌、灼伤、各种皮癣等皮肤疾病;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存在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通便泻下是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的主要作用,尤其是芦荟大黄素的作用,芦荟苷A(a

30、loiin A)和芦荟苷B(aloin B)在胃里非常稳定,其糖基团可以阻止消化对它们的吸收及随后的肝脏排毒,这样可以使它们在到达肠道之前不被分解,到达肠道后,即释放苷元作为泻药发挥作用。 新的研究表面,在小鼠体外肝细胞模型中,富含多糖的芦荟凝胶可以可抑制由DNA加和物形成引起的致癌作用。Kametani等从芦荟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中化合物,并对艾氏腹水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面,芦荟大黄素与色酮类物质的协同作用可强烈抑制该肿瘤的生长。此外,他们还报道了芦荟提取物降低视网膜胶质瘤蛋白磷酸化的机理。有科学家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对两种胃癌细胞AGS和NCI-N87的影响,结果表面,

31、芦荟大黄素可通过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来诱导胃癌细胞死亡,这一临床研究为芦荟大黄素治疗人体胃癌提供了参考。6、展望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对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量大,生产材料来源广,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天然抗氧化剂尚需要在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机理、协同作用、构效关系和分子设计等方面深入研究,加强天然植物原料提取、分离、纯化有效成分工艺研究,使天然抗氧化剂产业化,能够更广泛的应用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中去。21世纪是一个追求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世纪。而天然抗氧化剂,符合广大消费者所追求的商品高效、安全、无毒、纯天然这一要求。因此,研究,开发和利用具有实用、高效、成本部低廉特

32、点的天然抗氧化剂,以天然抗氧化剂取代化学合成氧化剂,是今后抗氧化剂使用工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大力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宁正祥等。食品生物化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552Andress Moure,Jose M Cruz,Daniel Franco,etal Natural antioxidants from residual source J1Food Chem,2001,72:145-171 3Marino B Amao,Antonic Cano,Manuel Acosta.The hydrophilic and contnbution to total

33、antioxidant activityJ1Food Chem,2001,73:239-24414 Manna C,Galletti P,Cucciolla V,et al.Olive oilhydroxytyrosol protects human erythrocytes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sJ1J Nutr Biochem,1999,10:15916515Manuel Brenes,Francisco J Hidalgo, AranzazuGarcia,et al.Pinoresinol and acetoxypinoresinol,two new phe

34、nolic compounds identified in oliveoilJ1J Am Oil Chem Soc,2000,77(7):7157206Halliwell B.Antioxidants and human disease:ageneral introductionJ1Nutr Rev,1997,55:44527 Puravankara D,Boghra V,Sharma R.Effect ofantioxidant principles isolated from mango(Mangifera indica L.) seed kernels on oxidativestability of buffalo ghee(butter fat)J1J Sci Food Agric,2000,80:52252618肖崇厚1中药化学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81282,299,30719 HawryMA,Soczewinski E.Separation of someflavonoids using RP-HPLC-NP-TLC offline cou-pled systemJ1Chromatographia,2000,52(3-4):175178110邹正午、徐理纳, 田金英迷送香酸抗血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