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_第1页
第2章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_第2页
第2章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_第3页
第2章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_第4页
第2章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煤矿作业特点第二节 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的职业特殊性第三节 采煤机操作作业人员的安全心理和职业道德第四节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及职业健康复习思考题 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工作环境特殊,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一、 煤矿工作条件、环境特殊 我国大多数煤矿是井下作业。近年来,许多现代化矿井的作业环境都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中小煤矿工作条件依然较差,井深巷远,井下工作场所狭小,活动空间受限,能见度低,环境潮湿,矿井内空气都需要地面通风设备供给,工作条件相对较差。 二、 煤矿事故因素较多 由于煤矿工作场所在地下,生产技术环境复杂,顶底板及围岩的地

2、质构造复杂多变,存在导致瓦斯爆炸或突出、透水、火灾、冲击地压、大面积冒顶等重大灾害性事故的客观因素,而完全排查、控制这些事故因素还有方方面面的困难,一旦发生事故通常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 煤矿生产系统复杂 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煤矿井下建立了复杂的生产系统。如采煤、掘进、通风、排水、机电、运输系统等。各系统之间既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又相互制约、协同合作。各系统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具有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特点,不论哪个系统中的环节出现问题,都极有可能酿成事故,甚至造成重、特大事故。 另外,我国大部分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安全设施、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一些地方

3、煤矿安全设施不够完善、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煤矿作业人员在岗位素质、安全意识、知识与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一、 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是指操作煤矿的提升设备运送人员、矿石、矸石和物料,并负责巡检和运行记录的作业人员。防治煤矿灾害,离不开救灾人员和物资,煤矿提升机操作工主要承担救灾人员、物资、伤员等的提升任务。主要应做到以下5点:(1) 灾害发生后,主提升机操作工应按照矿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进行提升。如有井下作业人员受到伤害时,主提升机操作工应将罐笼停放在下井口,等待伤员的到来,为伤员救护争取更多的时间。(2) 将救灾人员迅速下

4、放到井下,为救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3) 人员到位后,应及时将救灾物资输送到井下。(4) 发生重大灾害时,主提升机操作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坚守岗位,直到把所有井下人员全部提升到地面,最后停电撤离。(5) 加强对提升机的检修和巡检,减少提升机的故障率,确保提升机能够正常提升。二、 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1)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负责,持证上岗。(2) 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是整个提升系统的执行者,必须按要求完成煤炭、人员、物料的提升任务。(3) 能够熟练地进行提升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及提升机操作作业人

5、员应掌握的检查试验操作。做到“三知四会”(知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设施的原理,会操作、会维修、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积极参加安全技术培训,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4) 按规定及时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字迹清楚,完整准确。(5) 拒绝违章指挥,做到不安全不开机,保证提升安全。(6) 掌握提升机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若不能处理及时汇报相关部门。(7) 配合维修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检修和停产检修,做好检修后的试运转。(8) 负责机房的各种设施、装备的管理及机房卫生。(9) 强化机房的安全管理,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10) 机房内严禁吸烟。2.坚持巡回检查制度(1) 巡回检查制度要求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必须

6、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要求地对提升机进行检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运行的原始数据,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患,保证提升机安全运行。 (2) 按照提升机巡回检查要求每小时巡检一次,辨别各仪表指示是否正确,观察液压制动系统、冷却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渗漏等情况,注意设备的声音、气味、振动等有无异常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气味等有无异常。巡检后,及时填写运行日志。 (3) 巡回检查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 电流、电压、油压、风压等各指示仪表的读数应符合规定。 深度指示器指针位置和移动速度应正确。 各运转部位的声音应正常。 注意听信号并观察信号盘的信号变化。 各种保护装置的声光显示应正常。 单钩提升下

7、放时注意钢丝绳跳动有无异常,上提时电流表有无异常摆动。(4) 巡回检查主要采用目视、耳听、鼻闻的方法。(5) 在巡回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能处理的应立即处理。 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不能处理的,应及时上报,并通过维修工处理。 对不能立即产生危害的问题,汇报后要跟踪观察,监视其发展情况。 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结果,必须认真填入运行日志。3.坚持交接班制度(1) 交接班人员要提前10 min到岗,在工作现场进行交接班。(2) 交接班时,必须按照巡回检查制度规定的项目认真进行检查。(3) 交接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 交清当班运转情况,交代不清时不接。 交清设备故障和隐患,交代不清时

8、不接。 交清应处理而未处理问题的原因,交代不清时不接。 交清工具和材料配件的情况,数量不符时不接。 交清设备和室内卫生打扫情况,不清洁时不接。 交清各种记录填写情况,发现填写不完整或未填写时不接。 交班不交给无操作资格证或喝酒和精神不正常的人,非当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交代情况时不接。(4) 接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认为未按规定交接时,有权拒绝交接班,并及时向上级汇报。(5) 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缺勤时,未经领导同意,交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岗。(6) 当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正在操作提升机运行时,不得交于接班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操作。(7) 在交接班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向单

9、位值班领导汇报,请求解决,不得擅自离岗。(8) 交接工作经双方同意后,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字,方为有效。三、 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的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主要提升装置必须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升降人员的时间内,必须正司机操作,副司机监护。提升机必须由正、副两名司机轮换操作,安全才有保证。此外正司机操作,副司机还要巡回检查、注油、维护提升机,并对正司机的操作进行监护,必要时还要参与操作。 一、 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心理 1. “三违”及其危害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违章指挥是指安排或指挥职工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的行为。 违章作

10、业是指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违反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违反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的行为。 综上所述,“三违”是生产过程中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2. “三违”人员的心理分析 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及安全心理分析的研究,有的心理状态极易导致违章行为,是造成煤矿事故的重要隐患。 (1) 侥幸心理。(2) 惰性心理。 (3) 麻痹心理。(4) 逆反心理。 (5) 逞能心理。(6) 凑趣心理。 (7) 冒险心理。 (8) 从众心理。 (9) 无所谓心理。(10) 好奇心理。 (11) 厌倦心理。 3.导致煤矿作业人员心理

11、异常的主要因素 (1) 社会因素。 (2) 作业环境因素。 (3) 家庭因素。 煤矿作业人员的家庭生活特点: 夫妻两地分居多,农民工在矿上住单身宿舍而家属则留在老家务农。 家庭负担重。 年轻人多,处在婚恋期的人多。 夫妻感情纠葛、住房、经济等问题突出。 4.培养煤矿作业人员良好安全心理素质的方法 (1) 强化安全道德感、场合道德感和人际道德感,以指导煤矿作业人员的行为。 安全道德感 场合道德感 人际道德感 (2)强化安全责任感,以规范煤矿作业人员的行为。 安全责任是一种高级义务情感。 明确“要我搞好安全”和“我要搞好安全”的利害关系。 安全为自己也为他人,为小家也为国家。 开展“四互四不”、“

12、四种意识”、“六种权利”教育活动。 “四互四不”即:互相监督,不违章违纪;互相提醒,不铸错成患;互相照应,不临危慌乱;互相检查,不遗留后患。 “四种意识”,即:岗位意识、家庭意识、工友意识、企业意识。 “六种权利”,即:区队班前会不讲安全,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下井;现场中没有跟班领导和安监人员,作业人员有权停止生产;干部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生产;安全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有权不进入现场;安全设施有障碍,作业人员有权撤离现场;跟班盯岗干部早上井,作业人员有权早上井。 (3) 强化安全自保感,以调节作业人员的行为。 安全自保感。 培养煤矿作业人员敏锐的感知度。 培养煤矿作业人员高度的注意力。 培养

13、煤矿作业人员灵活的应急性。 二、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和职业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9个方面:(1) 热爱矿山、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2) 在本职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干事创业,为煤矿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自觉服

14、从组织安排,听从指挥,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讲究工作效率,以求实、扎实、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目标。(4)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矿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持证上岗,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惕性,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加强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习,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争当一名技术精湛、业务熟练的技术骨干和行家里手。 (6) 在工作中与同事密切配合、和谐相处,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交流经验,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本职工作。 (7) 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意识,保证安全

15、生产条件,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为煤矿企业节约资金,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 在工作中,爱护所使用设备,对设备正确、谨慎操作,并进行精心细致地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9) 在工作中,虚心向师傅、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和道德品质,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煤矿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和振动等。 一、 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一) 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煤矿粉尘。在煤矿井下回采、掘进、运输及提升等各个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操作过程中均能产生煤矿

16、粉尘。 (二) 粉尘的主要职业危害 煤矿粉尘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皮肤暴露等进入人体。煤矿作业人员长期接触粉尘可引起各种疾病。 1.尘肺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三) 粉尘的主要防治措施 1.粉尘危害的三级防治原则 (1) 一级防治,即杜绝或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的机会,这是预防的根本。 (2) 二级防治,又称次级预防,即疾病尚能治疗时早期发现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脱离接尘作业。 (3) 三级防治,是指病后期的预防。 2.综合防降尘的“八字方针”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

17、措施 (1) 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2) 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3) 湿式作业。目前煤矿湿式作业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湿式凿岩、喷雾洒水、煤层注水等。 (4)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等。 二、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其预防 煤矿主要存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H2S)、甲烷等有害气体。 (

18、一)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氮氧化物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之一,在生产中接触并引起职业中毒的常是混合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以二氧化氮为主。 1.氮氧化物的来源 井下岩巷爆破及煤巷爆破等作业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煤矿井下意外事故,如发生火灾时可能产生的氮氧化物。 采煤、掘进、运输等柴油机械设备工作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 2.氮氧化物的危害 煤矿生产中的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主要引起肺部损害;以一氧化氮为主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 3.氮氧化物危害的防治措施 (1) 加强矿井通风,将氮氧化物的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 (2)

19、煤矿井下实施爆破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 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空气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3) 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个体防护用品。 (二) 碳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碳氧化物通常是指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 1.碳氧化物的来源 在煤矿生产中碳氧化物主要产生于岩巷爆破、煤巷爆破、采煤打眼、机械采煤、装煤、工作面顶板支护等工序。 2.碳氧化物的危害 一氧化碳的毒性很强,吸入人体以后,会引起窒息、中毒甚至死亡。二氧化

20、碳也会引起作业人员中毒,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作业人员就会出现不同的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3.碳氧化物危害的防治措施 (1) 加强通风。 (2)加强检查。 (3)设立警示标识。 (4)喷雾洒水。 (5)个体防护。 (三) 硫化氢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1.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气体可从煤及岩层内逸出。 煤矿井下旧巷和老空区,或者矿井发生透水事故进行排水时,随着水位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硫化氢气体可能大量涌出。 煤矿井下残采时,常出现较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 2.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吸入硫化氢可导致硫化氢中毒,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中枢神

21、经系统、肺、心脏及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等多脏器损害。 3.硫化氢危害的防治措施 (1) 加强通风。 (2) 加强生产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的监测。发现硫化氢浓度超标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 设立警示标识。 (4) 个体防护。 三、 噪声、振动、高温的危害及其预防 煤矿井下主要存在生产性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职业危害因素。 (一) 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1.生产性噪声的来源 风动凿岩机风动凿岩机、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泵、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泵站、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作业站、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作业地点。地点。 2.生产性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煤矿作业

22、人员最主要的危害是对听觉系统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可以导致噪声聋。此外,噪声还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等方面产生影响。 3.生产性噪声危害的防治措施 (1) 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对主井绞车房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 (2) 在巷道掘进中应使用液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在采煤工作面应使用双边链刮板输送机等措施控制噪声。 (3) 个体防护。接触噪声人员需佩戴防护耳塞或防护耳罩等防护用品。 (二) 振动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1.振动的来源 活塞式锤打工具,如

23、凿岩机、气锤等。 手持转动工具,如风钻、煤电钻等。 采矿、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大型设备,如钻机、电铲、推土机、胶带输送机等在运转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 2.振动的危害 (1) 局部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如毛细血管形态和机能的改变、外周血管发生器质性病变等。 对骨、关节的影响,引起骨、关节的损害。 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的影响。 (2) 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生理功能的改变、神经肌肉的改变。 中枢神经和感觉神经的改变。 消化、呼吸、内分泌及代谢等系统改变等。 3.振动危害的防治措施 控制振动源。 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改善作业环境。 加强个体防护。 加强健康监护。 (三) 高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 1.高温的来源 地热地热、采掘用机电设备运转时放热、运输中的、采掘用机电设备运转时放热、运输中的矿物和矸石放热以及风流压缩放热等矿物和矸石放热以及风流压缩放热等。 此外此外,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岩石温度升高、地,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岩石温度升高、地下热水涌出、通风不良等也是造成煤矿采掘工作面下热水涌出、通风不良等也是造成煤矿采掘工作面温度较高的原因温度较高的原因。 2.高温的危害 体温调节障碍、电解质代谢紊乱、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