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_第1页
第二讲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_第2页
第二讲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_第3页
第二讲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_第4页
第二讲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管理、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和系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表授课主题授课主题 学时学时 状态状态 备注备注1:MIS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6)2:MIS的技术基础的技术基础(4)3: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6)4:MIS的应用的应用(6)6:MIS的开发方法的开发方法(6)7:MIS的分析与设计的分析与设计(6)8:MIS的实施的实施(4)9:实验项目:实验项目(10) 10:课程评价:课程评价(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 管理知识基础 信息基础知识 系统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讲共计2学时 第一章 2学时 第二、三、四、五章 4学时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管理知识基

2、础 主要内容 管理的定义和性质 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管理的组织2.1 管理的定义和性质管理的定义和性质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 管理是艺术也是科学 管理是定性还是定量 管理需要定性和定量 管理是文科还是理科 管理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2.2 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泰勒 1911年科学管理原则 第一次把科学原则应用于管理领域,也将管理带入科学殿堂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的基本

3、原理 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 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 作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 追求产出最大,而不是让它受到约束 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把蛋糕作大”的思想把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上而非盈余的分配上。自学与提问2.2 续续 甘特 甘特图 吉布雷恩 动作研究2.2 续续 法约尔 1916一般工业管理 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14条一般管理原则劳动分工职权职责,权责相关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命令统一,一个上级计划统一,指导统一个别服从总体利益报酬公平集中程度等级清晰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公道公正使用期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2.2 续续

4、行为科学学派 迈约 霍桑试验因试验引人注意而感到自豪 数学管理学派 利用数学和计算机进行管理 4050年代 康托纳维奇(苏) 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 1940年,运筹学家由军队转到企业 5060年代 1954年计算机成功地运用于工资运算,计算机在会计、库存、计划等方面逐渐展开并掀起热潮 60年代初,第一次MIS热潮,60年代末期。50%的MIS不成功,陷入迷惘2.2 续续 系统科学 第四章中细述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业过程再工程 80年代 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地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

5、使能器(ebable),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出发点:使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发展 途径: 改变企业过程 手段: 以IT的应用和人员组织的调整为方法 特征: 企业性能的巨大提高2.2 续续 P37 管理回顾 管理的理论出自于生产 由生产逐渐转到经营,由产品转到服务,由低层转到高层,由运营转到战略决策。 生产的管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 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管理问题2.3 管理的组织管理的组织 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一个由人和其他各种资源所组成,为达到某一个目标的集合体(即系统) 组织又是权力、特权、义务和责任的集合 处于平衡状态 组织与MIS 组织是的M

6、IS 根基,建立MIS 首先应考虑组织因素。MIS 是一个人机系统,人的部分便是由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工作方式等构成。 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信息系统将导致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又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等产生重要的影响。2.3 续续 组织的特性 标准操作流程 标准操作流程是组织在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下,详细而全面地制定的一套规则和流程。 组织的政策 政策是指组织内为一段时期的任务和路线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好的政策会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机构所共享的主要理解和假设的集合,其中包括共同的信仰、价值观、

7、以及组织内的各种准则和决策。 组织文化有着强大的聚合力。 同样,组织文化也是抑制组织变化的一个强大阻力,特别是技术的变革。2.3 续续 组织的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各个单元及其与整个组织的联接方式。 组织形式 U型组织 纯直线制;直线职能制 M型组织 矩阵式组织;事业部制组织;扁平化组织 H型组织 虚拟组织(敏捷组织)2.3 续续 组织引入信息系统 就会遭遇到组织的标准操作流程、组织政策和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阻力。 变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融化 转化 再冻结2.3 续续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1) 组织决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 信息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 过程中包括了许多非经济的因

8、素在内,这些因素可构建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模型。系统开发(开发、运用、管理)环境因素(机会、不稳定因素)制度因素(价值、组织结构、利益)外部外部内部内部影响组织设计和使用MIS影响信息系统设计和使用MIS制约机会2.3 续续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2) 组织决定信息系统的任务 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维护需要有相关人员,需要有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组织机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统称这些工作为信息系统的一揽子工作。通常包括三部分。 信息系统部门, 信息系统专家 技术本身,包括硬件和软件 信息主管(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 简称CIO) 任务是帮助组织达到它的预定目标

9、 信息主管与组织中其他高级管理者合作,包括财务总监(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 简称CFO)、首席执行官(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 简称CEO)一起管理和控制组织的全部资源。2.3 续续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1) 微观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微观经济理论2.3 续续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2) 交易成本理论2.3 续续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3) 代理理论2.3 续续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4) 决策与控制理论 组织主要依赖于提供给决策者们的日常的信息流。使用信息技术之前,组织形态是决策集中在顶部的三角形。引入计算机后,组织结构图

10、将会变为倒过来的“T”形。其他研究指出,计算机化给中层经理们更多的信息,增强了他们的能量使其能做出比以往更重要的决策,因而减少了对更低层员工的大量需求。经过一段时期,产生菱形的组织结构。2.3 附附 来自组织对变革的阻力 技术变革将受到组织的任务安排组织结构和人事等因素的制约 组织不会轻易接受变革 抵制变革的主要势力来源于组织结构价值观念和某些利益群体。任务组织结构技术人事李维特(Leavitt,1965)用菱形来描绘技术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调整的特点 问题问题 讨论题 假如你是一位IS 设计人员,被指派为公司的某个部门开发一个新的会计应收款系统,你应该考虑哪些组织上的因素 有人说“设计

11、IS 就是进行组织重设计”就这一说法进行讨论。第三章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3.1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称为处理处理数据信息转换处理(运用知识采集、组织和处理数据)存储3.1 续续 信息的类型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而定。 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对它作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同。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汇总数据汇

12、总数据管理级管理级执行级执行级信息+决策规则管理决策信息+决策规则执行人员决策3.1 续续 信息基本属性(1) 事实性 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 维护真实性、准确性、精确性和客观性 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来源 寿命 精度 加工 保密 方法 要求 外 长 低 不固定 高内 短 高 固定 低3.1 续续 信息基本属性(2) 可压缩性 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以及综合,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 信息冗余 扩散性 信息的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力度越强。 信息的传播/保密3.1 续续 信息基本属性(3) 传输性 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 共享性 信息分享的非零和

13、 / 复杂性 信息分享性有利于信息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源 增殖性 用于某种目的的价值耗尽对另一目的可能又显示作用 量变的基础上可能产生质变 再生性 转换性 信息可以转换为物质,信息是有价值的。3.1 续续 信息基本属性 不同类型的系统对特性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并不要求信息必须具有上述所有特性。3.1 续续 信息的价值衡量信息的价值通常可有两种方法: 按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V = C + P 按使用效果来衡量 此方法认为信息的价值体现在决策过程中因用了该信息后所增加的收益, 但应该从收益中 减去获取信息所花的费用,得到的是净收益。3.2 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简介

14、信息的收集:主要是识别、采集、表达 信息的传输:信道、编码、转换 信息的加工:数据-预信息-信息-决策-结果 信息的存储:什么?在哪?时效? 信息的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信息的使用:技术上、深度上自学与提问?3.2 续续 问题: 信息识别有几种方法? 从采集信息的角度出发,我们主要关心信息的哪些维数? 信息表达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香农模型? 什么是单工、双工、半双工? 什么是定点数据?什么是累积数据?各有怎样的处理特点? 阐述数据处理与数据模型的关系及应用。3.2 续续 信息的使用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初装信息管理数据管理整体化控制扩展人、软硬件、通信、办公自动化、规划扩

15、展的管理内容诺兰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六个阶段模型 3.2 续续更新阶段成熟阶段增长阶段起步阶段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系统最终用户可用的集成化系统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连续发展的米歇(Mische)模型 问题问题 信息检索 作业目的 鼓励学生系统地收集记录和管理一套合适的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目录。 完成形式 书面作业 作业要求 要完成这一作业学生需要查找与信息系统题目有关的文献,并列出一个带注释的文献目录,包括对目标读者的说明对书目内容的小结,对其中论文质量的评价和对参考文献的可用性评价等。 你的文献目录应该包括至少4 个参考书目 你选择的参考书目应该针对不同的读者如终端用户、该题目的新读者、该题

16、目的有经验读者。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的概念与性质系统的概念与性质 主要内容 系统的定义 系统的分类 系统性能的评价 系统的计划与控制4.1 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定义 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的。这些部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它们在系统内彼此互为影响而构成系统的特性。由这些部件集合而成的系统有一定的目标,系统中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可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4.1 续续 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 系统由部件组成 1+12 相关性: 各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结构性: 相同部件,不同结构,不同性能 动态性: 系统具有与空间及时间阶段有关的活动方式 目的性: 输出响应

17、就是系统目的性的反映 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要生存和具有活力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系统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4.1 续续 系统的组成 系统是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系统由输入部分、处理部分、输出部分和反馈机制组成输入处理输出反馈4.1 续续 系统的构成要素 系统的诸部件及属性 系统的环境及边界 系统边界(System Boundary):以便将系统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综合复杂程度抽象程度 外界联系 内部结构 4.2 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分类 系统的层次 如右图 系统的分类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

18、)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4.3 系统性能的评价系统性能的评价 判断一个系统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四点观察 目标明确 系统运行后对目标的贡献 结构合理 子系统联接清晰,路径通畅,冗余少等 接口清楚 内外之间,内部子系统之间都有接口 能观能控 观察和控制4.4 系统的计划与控制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一般具体什么如何使命政策界线目的目标战略计划和预算4.4 续续 系统计划过程概念分析使 命 和要求分析功能分析要求分配比较研究有效性分析模拟最佳系统选择更新设备特性和数据系统综合目标和要求的相关测试数据系统测试实际特性开发物理系统测量的数据能力系统目标4.4 续续 控制 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 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比例环节 延迟环节 惯性环节 振荡环节系统控制装置测量装置输入输出反馈4.4 续续 控制系统的性能三种对系统结构的改变方法 分解 将一个大系统按各种原则,把它分解为子系统 归并 把联系密切的子系统合并到一起,减少子系统间的联系,使接口简化并且清楚。 解耦 是相互联系很密切的子系统加进一些缓冲环节,使它们之间的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