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_第1页
第3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_第2页
第3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_第3页
第3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_第4页
第3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三章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奥氏体与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中的转变2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p什么是钢中的奥氏体:结构、组织、性能什么是钢中的奥氏体:结构、组织、性能p奥氏体如何形成的奥氏体如何形成的p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速度、影响因素)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速度、影响因素)p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p非平衡组织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加热速度、非平衡组织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加热速度、原始组织)原始组织)pA晶粒长大及控制晶粒长大及控制3研究研究A A转变的目的转变的目的p热处理过程一般由热处理过程一般由加热加热、保温保温和和冷却冷却三个阶段组三个阶段组成,其目的在于改变金属内

2、部组织结构使其满足成,其目的在于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使其满足服役条件所提出的性能要求。服役条件所提出的性能要求。p欲使材料获得要求的性能,首先要把钢欲使材料获得要求的性能,首先要把钢加热加热,获,获得得A A组织组织(奥氏体化),然后再以不同的方式(奥氏体化),然后再以不同的方式冷却冷却,发生不同转变,以获得发生不同转变,以获得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p可以可以控制控制A转变转变的条件获得理想的的条件获得理想的A A组织,为后续组织,为后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处理做好组织准备。4第一节第一节奥氏体及其特点奥氏体及其特点5奥奥氏氏体体形形成成温温度度范范围围6p奥氏体奥氏体(Austenite)是碳

3、溶于)是碳溶于-Fe所形成的固溶所形成的固溶体,存在于共析温度以上,最大碳含量为体,存在于共析温度以上,最大碳含量为2.11% 1、奥氏体定义、奥氏体定义7、2、奥氏体的晶体结构奥氏体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碳占据八面体间隙碳占据八面体间隙奥氏体稳定存在的温度与合金元素有关8pC在在-Fe最大溶解度为最大溶解度为2.11wt%,远小于理论值,远小于理论值20wt%。(八面体间隙半径。(八面体间隙半径5.2x10-2nm,C原子半原子半径径7.7x10-2nm)pC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点阵畸变点阵畸变,使晶格常数增大。,使晶格常数增大。pC在奥氏体中在奥氏体中分布不均分

4、布不均,有浓度起伏。,有浓度起伏。碳原子的分布特点:碳原子的分布特点:93、奥氏体微观组织、奥氏体微观组织与原始组织、加热速度以及加热转变程度有关与原始组织、加热速度以及加热转变程度有关p颗粒状颗粒状经高温保温后,晶粒长大、边界变得平经高温保温后,晶粒长大、边界变得平 直化,直化,呈等轴多边形呈等轴多边形,有些,有些内部有孪晶内部有孪晶p针状针状非平衡态含非平衡态含C量低的钢在两相区以适当速量低的钢在两相区以适当速度加热度加热10p硬度、屈服强度均不高硬度、屈服强度均不高p塑性好塑性好(面心立方,滑移系多),易锻造加工。(面心立方,滑移系多),易锻造加工。p比容小比容小(fcc是最密排的点阵结

5、构),利用此特性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利用此特性可用膨胀仪来测定奥氏体的转变情况。可用膨胀仪来测定奥氏体的转变情况。p扩散系数小扩散系数小,使热强性好,可用作高温用钢,使热强性好,可用作高温用钢p导热性差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较线膨胀系数较F和和Fe3C高一倍高一倍p顺磁性顺磁性,可作为无磁性钢,可作为无磁性钢4、奥氏体的性能、奥氏体的性能1112第二节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讨论由平衡组织(讨论由平衡组织转变为转变为A的的过程)过程)问题:钢的平衡组织是什么?问题:钢的平衡组织是什么?13基本概念基本概念p原始组织原始组织p碳钢的平衡态组织碳钢的平衡态组织p碳钢的非平衡态组织碳钢

6、的非平衡态组织原始组织:加热之前的组织原始组织:加热之前的组织14 通过通过缓慢冷却缓慢冷却所得到所得到的珠光体以及先共析的珠光体以及先共析铁素体与渗碳体等组铁素体与渗碳体等组织织pP (pearlite)pPF (Ferrite)pP Fe3C (Cementite)平衡组织平衡组织15p通过通过较快的速度较快的速度进行冷却时获得的组织进行冷却时获得的组织 如马氏体,贝氏体等。如马氏体,贝氏体等。不平衡组织不平衡组织马氏体贝氏体163.2.1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两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两相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相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 G两相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两相自由能随温度变化曲线 17

7、p两相自由能差两相自由能差:Gv=G-Gp 0 PA条件是:将条件是:将P加热到加热到A1以上以上p过热度过热度:转变温度与临界点转变温度与临界点A1之差(之差(T) 过热度越大,驱动力越大,转变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驱动力越大,转变速度越快 加热速度极慢加热速度极慢时:过热度时:过热度T 0即可发生转变,即即可发生转变,即A1 加热速度较快加热速度较快时:在较大的过热度下才能发生相变,时:在较大的过热度下才能发生相变,好象临界点提高了。好象临界点提高了。 Ac1在一定加热速度下(在一定加热速度下(0.125C/min)实际测得的实际测得的临界点临界点3.2.1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奥氏体形成

8、的热力学条件 18c: Calefactionr: Refrigeration加热与冷却速度为加热与冷却速度为0.125C/min对奥氏体转变临界点的影响对奥氏体转变临界点的影响193.2.2 转变机制转变机制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 当加热至当加热至Ac1稍上温度时,由铁素体渗碳体两稍上温度时,由铁素体渗碳体两相组成的珠光体转变为单相奥氏体,即:相组成的珠光体转变为单相奥氏体,即: ( Fe3C ) Ac1以上以上 加热加热0.02C 6.69C 0.77C 体心立方 复杂斜方 面心立方碳含量:碳含量:奥氏体的形成是一个奥氏体的形成是一个渗碳体的溶解渗碳体的溶解,铁素体到奥,铁素体到奥氏体的氏体的

9、点阵重构点阵重构以及碳在奥氏体中的以及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扩散的过程的过程空间点阵:空间点阵:20转变过程转变过程共析钢转变四个阶段:共析钢转变四个阶段: A形核形核 长大长大 Fe3C溶解溶解 A均匀化均匀化21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核(a)20s(b)25s(c)26s(d)30s 22(1)奥氏体的形核)奥氏体的形核1. 均匀形核SiiiVGVAGVGSVGrrGrG32334434均匀0rG均匀SVGGr2*23*)(316SVGGG均匀临界晶核半径新相核胚的半径必须大于临界半径系统才能克服势垒的阻碍,新相才能长大23 (、相界、相界 )2.非均匀形核24p形成位置:在形成位置:在F和和Fe3

10、C相界面相界面上通过扩散机制形成。上通过扩散机制形成。p原因:原因:1)成分上:在相界面上容易形成)成分上:在相界面上容易形成A所需的所需的浓度起伏浓度起伏(C%)F0.02%, (C% )Fe3C=6.69%, (C% )A=2.11% (居于(居于F和和Fe3C之间)之间)2)能量上:在相界上形核使界面能减小,应变能减小,使)能量上:在相界上形核使界面能减小,应变能减小,使热力学条件更容易满足热力学条件更容易满足GGv+ Gs+ GE 能量起伏能量起伏3)结构上:相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则)结构上:相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则结构起伏结构起伏奥氏体的形核奥氏体的形核25(2)A核的长大核的长大p通过渗碳

11、体的通过渗碳体的溶解溶解、碳原子的、碳原子的扩散扩散(在(在A或或F中)、中)、A两侧的两侧的界面推移界面推移(向向F和和Fe3C)来进行的。)来进行的。p注:碳原子的扩散根据原始组织的不同可能取两注:碳原子的扩散根据原始组织的不同可能取两种形式:种形式: 1)C在在A中扩散中扩散 2)C在在F中扩散中扩散26 A长大是通过长大是通过/界面界面和和/Fe3C界面分别向界面分别向和和Fe3C迁移迁移来实现的。由于来实现的。由于/界面向界面向的迁移远比的迁移远比/Fe3C界面向界面向Fe3C界面迁界面迁移来得快,因此当移来得快,因此当已完已完全转变为全转变为后,仍然有一后,仍然有一部分部分Fe3C

12、没有溶解,称为没有溶解,称为残留残留Fe3C。271.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1) F消失时,组织中的Fe3C还未完全转变 2) 测定后发现A中含碳量低于共析成分0.77%2.原因:原因: Fe-Fe3C相图上ES线斜度大于GS线,S点不在CA-F与CA-Fe3C中点,而稍偏右。所以A中平均碳浓度,即(CA-F + CA-Fe3C)/2低于S点成分。当F全部转变为A后,多余的碳即以Fe3C形式存在。继续保温,能使未溶碳渗体溶入继续保温,能使未溶碳渗体溶入A中中! (3 3)残留渗碳体的溶解)残留渗碳体的溶解28 (4)(4)A均匀化均匀化 渗碳体溶解完后,渗碳体溶解完后,A成分是不均匀的,原成分

13、是不均匀的,原来为渗碳体区域来为渗碳体区域C含量高;原来为铁素体的区含量高;原来为铁素体的区域含量低,保温通过域含量低,保温通过C的扩散使的扩散使A中中C分布均匀。分布均匀。293.2.3 转变动力学p形成动力学形成速度 即奥氏体的转变量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本节讨论共析钢和亚共析钢的等温形成动力学30一、共析钢A等温形成动力学1. 等温形成动力学图时间时间温度温度转变量转变量关系图关系图31动力学曲线共析钢等温形成动力学图322. 共析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特点1)转变需要孕育期)转变需要孕育期2)曲线呈)曲线呈S型型初期:速度随时间加快;初期:速度随时间加快;50%后:速度下降后:速度下降3)随温

14、度升高,孕育期缩短,速度加快)随温度升高,孕育期缩短,速度加快333.影响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的因素p温度温度:形核率与线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形核率与线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碳含量碳含量:奥氏体形成速度随:奥氏体形成速度随C%增加而增加增加而增加p原始组织原始组织: P中中Fe3C片厚度和颗粒大小影响片厚度和颗粒大小影响A形成形成过程及形成速度过程及形成速度. 片状大于颗粒状;片层越小,速度越大片状大于颗粒状;片层越小,速度越大p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改变临界点位置、影响改变临界点位置、影响C扩散速度;扩散速度;形成各种碳化物(形成各种碳化物(K)34二、亚共析钢A等温形成动力学共析钢临界

15、点以上为单相区加热前组织为P亚共析钢临界点以上为两相区加热前组织为FP351.两相区转变的三个阶段pA在在F与与P交界面交界面形核后,形核后,快速快速长进长进P,直到直到P全部转变为全部转变为A为为止。止。pA向向先共析先共析F慢速慢速长进。转变停止时为两相组织,等温温长进。转变停止时为两相组织,等温温度越高,未转变的度越高,未转变的F量越少。量越少。pA与与F间的最后平衡。间的最后平衡。结论:亚共析钢在两相区的转变与共析钢相比结论:亚共析钢在两相区的转变与共析钢相比 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温度下的转变要慢得多。的转变要慢得多。362.亚共析钢A转变的特点p珠光体先转变为奥氏体。受C原子在奥氏体中

16、扩散控制,速度较快。p奥氏体向铁素体界面推移,使F慢慢转变为A。受C在铁素体中扩散所控制。C原子作较长距离的扩散,形成速度极慢。p转变速度与碳含量有关,碳含量越高,转变速度越快(因为先共析铁素体含量越少)。370.1%C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 共析钢的等温形成图共析钢的等温形成图383.3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p钢件在实际加热时,钢件在实际加热时,A是在连续加热过程中形是在连续加热过程中形成。即在成。即在A形成过程中,温度还将不断升高。形成过程中,温度还将不断升高。 叫做叫做非等温转变非等温转变或或连续加热转变连续加热转变T1T2393.3.1 连续转变动力学图共析钢共析钢连续

17、加热连续加热A转变动力学图转变动力学图 共析钢共析钢A等温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转变动力学图v1v2v3v2v3v4v5组织遗传现象及控制l组织遗传:非平衡粗晶有序组织(马氏体,贝氏体等)在一定加热条件下所形成的奥氏体晶粒继承或恢复原始粗大晶粒的现象l形成条件:出现在非平衡组织的钢中。慢速或快速加热会导致组织遗传l控制途径:较快速或中速加热;退火或高温回火消除非平衡组织 淬火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71本章重点pA的结构、组织、性能pA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pA等温形成动力学的特点,共析钢与亚共析钢对比。p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72 作业作业p2,4,6,10p补充:1、平衡组织奥氏体与非平衡组织奥氏体的形成有何不同,其形成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