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经典习题-3_第1页
考研政治马原经典习题-3_第2页
考研政治马原经典习题-3_第3页
考研政治马原经典习题-3_第4页
考研政治马原经典习题-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热门话题。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这说明A.现实联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联系分别地、具体地加以研究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的C.人

2、们主观想象中的联系可以代替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2.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乌鸦报丧、喜鹊叫喜”。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A. 普遍性B.客观性C.多样性D.条件性3.自从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诞生以来,科学家们相继成功克隆猪、牛、马等动物。2013年日本科学家借助用克隆动物培育克隆动物的“再克隆”技术,成功用一只实验鼠培育出了26代实验鼠。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再克隆可以无限持续下去。人类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说明A. 人类可以创造新的自然规律B.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C.人类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人类已经完全认识了客观

3、世界4.中国有句古话叫“万物土中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沙漠、戈壁滩、海岛等无土地区种植作物,具有省工、省水、实现作物早熟、高产、避免土壤病虫害传播、无污染等特点。这表明A. 普遍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B.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改造规律C.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以人的意识为转移D.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5.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 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

4、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B.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日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 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7.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讲到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5、时,举例说“伊万是人”,这个命题表明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C.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D.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8.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这句话的含义是A.量变引起质变 B.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事物是对立统一的9.古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体现了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引起质变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10.某省教育部门曾从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人群中,分别抽调了8万-10万的样本,

6、经过调研得出如下结果:一周内课外补课在3课时之内的学生,成绩有所上升;一周内补课3-6课时的学生,成绩看不出来升降;而一周内补课超过6课时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而且超得越多越厉害。无独有偶,对每天学生的作业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多做半小时之内作业的,成绩有所上升;多做一两个小时作业的,成绩看不出好坏;而超过两个半小时作业的学生,成绩普遍下降。这一调查结果说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外因在特定条件下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C.实践活动中应遵循适度原则D.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

7、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2.19世纪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生物”激变论“,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灾变所引起的。从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角度讲,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认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否认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认为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13.恩格斯指出:”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上百年的实验工作才提供了一些材料。而拉瓦锡利用这种材料才在普利斯特列提取出来的氧气中发现了想象中的燃素的实在对立物,从而推翻了全部燃素

8、说。但是燃素说的实验成果决不因此就被抛弃。正好相反。这些成果依然存在,只不过其表述被颠倒过来,从燃素说的语言翻译成了现今通行的化学语言,因此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有效性。“这说明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B.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的C.只要敢于否定一切,历史就会向前发展D.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14.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会引起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会进一步破坏植被。这说明A.原因和结果是直接同一的B.原因和结果的对立是绝对的C.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D.原因和结果是无法区分的15.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偶然是化了妆的必然”的哲理在于

9、A.没有纯粹的偶然B.偶然性和必然性产生的原因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C.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D.偶然性是不存在的16.唯物辩证法认为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17."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8.“不想当元

10、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在现实生活中,好士兵为数众多,其中相当元帅的也不在少数,但士兵真的成为元帅的却是凤毛麟角。因此,想当元帅的士兵成为元帅具有A.现实性B.不可能性C.抽象可能性D.现实可能性19.“挟泰山以超北海 ,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20.现象有真像和假象之分,假象是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D.人们任意

11、制造的现象21.“概念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这段话表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

12、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

13、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4.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为了清理淡水中的有害藻类,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引进鲢鱼进入阿肯色州。随后不少养鱼场也纷纷效仿,把鲢鱼当作了绝佳的天然池塘清洁员。20世纪80年代后,亚洲鲤鱼(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远离限定的水域,进入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大量繁殖。这种鱼体型巨大,什么都吃,无任何天敌,给美国十多个州的河流、湖泊生态带来毁灭性灾难。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以上事例对我们的启示是A. 完全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

14、展过程中D.人们对自然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5.美国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氯化钠药片塞进羊肉里喂狼,狼吃后,呕吐不止,十分痛苦。慢慢对羊肉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类。动物学家然后对其进行驯化,用于看守羊群。效果十分理想。材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人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B.人可以利用和完善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D.人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6.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

15、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7.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B.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发展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8.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10.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但因为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对我们身体的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