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培训资料_第1页
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培训资料_第2页
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培训资料_第3页
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培训资料_第4页
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腾讯的服务及盈利模式分析课件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 依赖于超级客户端的客户粘性,腾讯的业务范围广、覆盖面大,我们将其服务内容简单归为互动娱乐、移动互联、网络媒体、社交网络、微信、企业发展、技术工程几个大类的服务。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1.互动娱乐服务内容: 围绕“泛娱乐”战略,搭建了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动漫等多个互动娱乐业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包括网络游戏、文学、动漫、戏剧、影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互动娱乐内容。特点:

2、 由于涵盖内容多,覆盖面广,实现同一内容的多领域共生,扩大了娱乐产业链,受众群体也因此成几何倍数扩增。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2.移动互联服务内容: 围绕浏览器、安全(电脑/手机管家)、搜索、应用商店(应用宝)等平台型业务。为用户提供上网安全及用户互联网入口的服务。特点: 紧紧围绕互联网应用入口,用户常用刚需内容,配合其他内容,培养用户智能设备使用习惯,加强客户粘性。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3.网络媒体服务内容: 以腾讯网、

3、腾讯微博、腾讯视频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媒体服务。特点: 互联网媒体类型全覆盖,服务立体多维度提供。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4.社交网络服务内容: 以“QQ”和“QQ空间”为主力,为客户提供网络通讯与社交网络等综合性大社交平台型服务。特点: 紧紧抓住互联网中交互与社交的功能,以PC端超级应用QQ为核心,由于其用户拥有极强依赖性与附着性的原因,现阶段为腾讯所有业务发展与拓展的根基。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5.微信服务内容:

4、 为用户提供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微信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支付拓展(微支付)、O2O(二维码)等微信延伸服务。特点: 在移动互联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与重视的现在,以移动端的超级应用微信为依托,复制在PC端QQ的特点,培养用户粘性,为腾讯在面对未来移动端的多种新型的特点和业务提供用户和入口的保障。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6.企业发展服务内容: 主要服务有财付通,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企业创业投资平台)。特点: 在公司规模和业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为腾讯自身的发展和扩张的更多可能提供保障。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

5、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7.技术工程服务内容: 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类云服务内容并拥有自己的云数据处理内容,服务企业自身。特点: 在提供云服务本身的同时,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技术保障。2.腾讯的服务及特点1.互动娱乐2.移动互联3.网络媒体4.社交网络5.微信6.企业发展7.技术工程服务分类:小结: 用户流量和网络入口(入口就是用户准备做事情时,第一个选择的工具/平台。入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占用户总数最多的那一群人的使用习惯。 )是当代互联网的关键词。可以说用户流量“比钱更值钱” 是互联网公司的根基,而拥有网络入口代表拥有了用户使用

6、习惯,使得互联网公司在未来有更多可能性。而腾讯在现在主流的PC端和不断扩大被接受的移动端拥有两个超级应用QQ和微信,为其平台的不断扩展和覆盖奠定了根基,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和保障。3. 腾讯的盈利模式1.互联网增值服务2.网络广告3.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盈利模式分类: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和产业行业形势的变化下,我们认为腾讯的盈利模式相较以往,现在其链条中的角色和思路有所转变。我们将腾讯的盈利模式分为三大部分,即互联网增值服务,网络广告,电子商务交易业务。3. 腾讯的盈利模式1.互联网增值服务2.网络广告3.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盈利模式分类:1.互联网增值服务 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包含会员服务

7、、社区服务游戏娱乐三大类,利用其在用户流量和平台性的优势,通过免费策略占领和培育市场,并低于竞争者,通过增值业务服务“QQ会员”“游戏增值内容”等丰富增值内容的出售来获取利润,互联网增值服务是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根据腾讯2014年1季度财报显示,腾讯在2014年一季度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为人民币144.13亿元,占一季度总收入的78%,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游戏的收入是人民币103.87亿元。可以这么说“腾讯是一家以游戏为主要营收的公式”。 小结:依托于PC端和移动端拥有超级客户端而形成的用户流量和网络入口的绝对性优势,且其用户粘性极强,让腾讯在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利润获取中拥有天然优势。且游

8、戏部分是互联网增值服务乃至整个腾讯的主要获利部分。由于其平台性优势明显,让腾讯在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各个横向环节的拓展中都具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以手游举例来说,国内的手游公司如果集发行+研发一体,利润率可以达到30%60%,剩下部分主要为渠道和支付成本,而腾讯是集四者为一体的游戏平台,有理由可以判定其利润率可能已经超过80%。3. 腾讯的盈利模式1.互联网增值服务2.网络广告3.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盈利模式分类:2.网络广告 腾讯的网络广告主要是通过在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门户和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入口及媒体,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维度的广告来获取盈利。 根据腾讯2014年1季度财报显示,网络广告的收入为

9、人民币11.77亿元,占201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的6%。 小结:腾讯网络广告业务的营收在整个腾讯体系内的表现来看并不突出,我们认为,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网络媒体和广告形式上,面对“百度”“新浪”等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腾讯并无优势。而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视频广告的投放越来越多的受到主流厂商乃至国际一线厂商的关注,广告投放量越来越大,有理由认为网络视频广告的发展和营收在未来会有新的局面。在新一轮视频平台的竞争中“腾讯视频”的表现值得关注,但网络视频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受内容影响而波动,所以我们认为腾讯网络视频广告的营收增长确定,但仍有很多未知空间。除此之外,有个思考:“移动端广告”,腾讯虽然在移

10、动端的新闻软件等的广告有所发展和营收,但我们似乎忘记了腾讯在移动端的超级应用“微信”,现在微信还未有大范围广告植入,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微信端,有企业公众号,微店,微视等,还有在移动端的大量O2O功能现在还未广告覆盖,但似乎腾讯已经早已规划好的内。3. 腾讯的盈利模式1.互联网增值服务2.网络广告3.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盈利模式分类:3.电子商务交易业务 由于2014年3月10日腾讯入股京东15%,且京东将保持独立。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所以抛开腾讯以往的自运营电商平台,是以收取服务费用,提供商品广告,首页展示等方式为收入来源不谈,在与京东合作之后的腾讯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收入来

11、源主要为股权收益。 根据腾讯2014年1季度财报显示,电子商务交易业务为人民币25.24亿元,占201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的14%。 小结:由于在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的竞争中,腾讯一直处于尴尬境地,面对电商平台的大山“阿里集团”与电商平台相对做的较好的京东合作,有利取得更大收益。除此之外腾讯要跟阿里竞争O2O的话,入股京东可以加快类似O2O生态链的进程。为其在移动端的O2O布局增加砝码。4.总结 用户流量和网络入口是每个互联网公司建立自己盈利模式的基础。现代互联网企业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如果说“百度是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公司”,那么可以理解为“腾讯是以游戏为主要营收的公司”,但这三家中

12、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成功都无一例外的掌握了这两个关键词。 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客户端渠道的垄断优势,导致腾讯每横向拓展一个新的盈利阵地无需太多创新,甚至无需太多的市场投入。仅凭客户端渠道的垄断性优势一点,就能获得另对手羡慕的回报。腾讯为达成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在整个产业链条中都坚持建立自己的平台和产品,虽然这让腾讯拥有了一体化平台的优势,这也使得腾讯整个平台和产品的链条处于“重模式”的境地,在面对某个单独领域的竞争对手处于较于疲软的状态。有一点值得注意,近期腾讯入股京东,与大众点名和乐居等垂直领域的企业合作,都表明腾讯在O2O生态链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O2O的盈利模式与利润点仍然有很多可能性。 随着移动互联的深入发展,更多的盈利可能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拥有核心应用能掌握用户流量和移动网络入口的企业,将在移动互联的深入发展中取得先机。5.几点思考1.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端除了网络入口和用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