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测试题_第1页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测试题_第2页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测试题_第3页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测试题_第4页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测试题阅读图五:某地气压、气流形势图,回答12题1.对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风,从赤道低压吹来 B. 东北风,从副热带高压吹来C西北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D西北风,从副热带高压吹来2.图中完整大陆所在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右下图,回答34题。3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A甲处受热,乙处冷却B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C丙处气压高于甲处D丙处是低压,丁处是高压4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C代表变质作用 D代表重熔再生作用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2、“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熅(yn):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5“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 C准静止过境D热带海洋气团影响6“天雨初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较弱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读气压带及其两侧风带的风向示意图,回答7该气压带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读下面四幅近地面气流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3、。8四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ABCD9受北半球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C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D夏季华北地区的暴雨10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于空气冷却下沉所致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带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读后完成1113题。1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B乙C丙D丁1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A丙、丁B甲、乙C甲、丙D乙、丁13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

4、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A甲线B乙线C丙线D丁线14.我国高空一架飞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1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地转偏向力 C、地表冷热不均 D、水平气压梯度力图21716关于图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17读下面“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图21818、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5、图21919大气环流中的低纬环流 ( ) A、属于典型的动力环流 B、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而形成的C、近地面终年刮东北风 D、赤道附近大气作上升运动20关于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潮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B、台风多形成于东北太平洋,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C、洪涝现象只发生于南方地区,且只出现在夏季D、干旱在各种气象灾害中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大读右图,回答2122题。图2202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丁 甲C乙 甲 丁 丙 D丙 乙 甲 丁2

6、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为副热带高压带 甲为赤道低压带 乙为副热带高压带 乙为赤道低压带 甲乙代表西风带 甲乙代表信风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A B C D23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24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 ( )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夏半年爆发的寒潮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2527题。2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

7、成26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东亚季风 B气压带、风带 C海陆间水循环 D冰岛效应读右图,完成2729题。27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28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A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多锋面雨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气流由于热力上升29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气流动力作用上升C气流较气流湿润 D气流动力作用下沉下图示意某一等压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

8、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3031题。30若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A或 B或C或 D或31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A或 B或C或 D或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234题。32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地吹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33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处 B处C处 D处34若图中、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 D下垫面状况不同(2009年成都质检)下面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气象站一周内测得一次冷锋天气过程气温的垂直变化状况图,读图回答3537题。35上图按时间先

9、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36该地可能出现A大风、降水、降温天气 B沙尘暴、降温天气C连续的阴雨和增温天气 D长时间的晴朗天气37图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时段是A之后 B前后 C前后 D之前二、综合题图22238根据风的示意图(如右图)回答:(1)图示为高空的风还是近地面的风?_原 因是_。图示符号代表风向的是_,其余各力分别是_。 (2)A的特点是_C的特点是_若没有D的影响,B的方向为_。(3)在图示各力中,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_。(4)EF两处同速较大的是_。原因是_39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如图224),完成下列各题: 图224(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

10、名称:_.(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风,D点盛行_风,我国的天气以 _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 图22540 读图225(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为_锋,乙为_锋。 (2)在图中正确地画出乙锋面的符号;在图中A处用箭头画出该点的风向 (3)A处将要经历_锋过境的全过程(4)如果两个锋区都有降水,那么雨区目前的降水会出现在B、C、D、E处的_处和_处。41读“某年4月5日8时地面天气”图,回答下列各题:(1)按气压状况,C为 中心,D为 中心,就气压状况, 地气流辐合上升, 地气流辐散下沉。

11、(2)A、B两锋面, 为冷锋, 为暖锋。(3)此时日本九州岛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风速较 ,理由是。(4)C、D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5)南昌此时吹 风,未来的天气变化是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测试题参考答案1-5 CCACB 6-10 BAABA 11-15 DBCBD 16-20 DABDD 21-25 ABDBC 26-30 ACADB 31-35 AAACD 36-37 AC38(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B A-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2)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同等压线平行 (3)AD (4)F 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39(1)亚洲高压 (2)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低温干燥 (4)昼短夜长 40.(1)暖 冷 (2)略 (3)冷 (4)B E41.(1)低压 高压 C D (2)A B (3)小 等压线较稀硫 (4)D D处为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