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冲刺第轮考点串讲植物系统学_第1页
奥赛冲刺第轮考点串讲植物系统学_第2页
奥赛冲刺第轮考点串讲植物系统学_第3页
奥赛冲刺第轮考点串讲植物系统学_第4页
奥赛冲刺第轮考点串讲植物系统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奥赛冲刺第3轮:考点串讲植 物系 统 学1 裸藻门 绿藻门 硅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藻类植物 褐藻门 低等植物 红藻门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蓝藻门 (原植体植物) (隐花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菌类植物 真菌门植物界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门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门 (茎叶体植物)一、植物界分门别类羊齿植物(叶状体)2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一系列生长发育生殖过程 ,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称为生活周期或生活史。孢子植物生活史的起点是孢子;种子植物生活史的起点是种子。二、植物的生活史3世代交替植物

2、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对植物种族繁衍和发展各有其有利的一面。长期演化过程中,植物的生活史中出现了两种个体:1、孢子体:产生孢子、行无性生殖的双倍性个体。(合子发育形成)2、配子体:产生配子,行有性生殖的单倍性个体。(由孢子萌发形成)在具有这两种个体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和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着,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4植物的世代交替孢子体(2n)孢子母细胞 (2n)大孢子(n)小孢子(n)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精子(n) 卵(n)受精卵(2n)二倍性(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单倍性(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居间减数分裂5核相:指细胞核染色体的倍性。单倍核相:具

3、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双倍核相:具有合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核相交替: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生,使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单倍核相阶段和双倍核相阶段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核相交替的某一阶段可能不成独立个体,所以有核相交替不一定有世代交替。植物的核相交替6 植物体(2N) 双倍核相阶段 (2N) 卵囊 (2N) 精子囊 萌 单倍核相 减数分裂 发 阶段(N) 卵 (N) 精子 合子(2N)植物的核相交替配子减数分裂受精作用7 植物体(N) 配子囊(N)配子囊 孢子(N) 单倍核相阶段(N) 配子 (N) 配子 双倍核相阶段(2N) 减数分裂 合子(2N)植物的核相交替合子减数分裂8藻 类 植 物

4、的生 活 史9硅藻10硅藻行营养繁殖:原生质体进行有丝分裂,分裂面与壳面平行。分裂产生两个子原生质体,一个位于上壳,一个位于下壳,两个原生质体分别产生另一半壳,原上、下壳均作为新细胞的上壳,新半壳为下壳。故每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大小总是不同,即每一代只有一个与原来细胞大小相同,其他细胞则代数越多,个体越小。硅藻的生活史11营养繁殖12硅藻的个体增加主要依靠营养繁殖,而维持个体大小则需进行有性生殖。生活史特点:配子减数分裂;无世代交替。13鹿角菜褐藻门14生活史特点:配子减数分裂;无世代交替。鹿角菜的生活史15衣藻绿藻门16衣藻的生活史1N生活史特点:合子减数分裂;无世代交替。17团藻绿藻门18

5、厚壁孢子生活史特点:合子减数分裂;无世代交替。19水绵绿藻门20水绵的生活史以厚壁合子的方式越冬生活史特点:合子减数分裂;无世代交替。21石莼绿藻门22石莼属的生活史生活史特点:1、居间减数分裂;2、异宗同配;3、同型世代交替。 石莼的生活史23紫菜红藻门24紫菜的生活史25 紫菜植物体 精子囊 精子(N) 合子(2N) (配子体 N) 果胞 卵(N) 有丝分裂 配子体世代(N) 孢子体世代(2N)小紫菜(N) 果孢子囊(2N)壳孢子 减数分裂 壳孢子囊 壳斑藻 果孢子(2N)(N) (2N) (孢子体2N)紫菜的生活史生活史特点:1、居间减数分裂2、异型世代交替3、配子体占优势 26海带褐藻

6、门27孢子体配子体卵配生殖1n2n海带的生活史28海带孢子体孢子囊孢子母细胞游动孢子海带配子体精囊卵囊精子卵合子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海带生活史生活史特点:1、居间减数分裂2、异型世代交替3、孢子体占优势 29藻类植物的生活史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石莼紫菜海带孢子孢子体孢子体配子体居间减数分裂绿藻门绿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衣藻团藻轮藻水绵孢子合子配子体合子减数分裂硅藻门褐藻门绿藻门硅藻鹿角菜松藻配子孢子体孢子体配子减数分裂门类实例减数分裂产物减数分裂主体营养体类型30各门植物的主要特征三、311、植物体为无根、茎、叶分化。(原植体植物)2、合子脱离母体发育,不产生胚。(无胚植物)3、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有

7、些高等藻类是多细胞的,但生殖器官中的每个细胞都直接参加生殖作用,其外围也无不孕细胞层包围。 4、具光合色素,营自养。上述1、2、3为低等植物的特征。简单地说,藻类植物就是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的特征32光合色素33蓝藻门红藻门甲藻门金藻门褐藻门原绿藻裸藻门轮藻门绿藻门苔藓植物维管植物蓝红路线绿色路线杂色路线BACK341、小型的多细胞植物,具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茎叶体植物)苔藓植物的进步性特征:茎叶体2、合子不脱离母体,发育为胚(有胚植物)3、生殖器官是颈卵器和精子器,生殖细胞外面由不育细胞(器官壁细胞)包被。3512345636苔藓植物的生活史37合子孢子体胚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8、孢子原丝体配子体精子器颈卵器精子卵细胞受精作用孢子体阶段(2n)配子体阶段(n)苔藓植物的生活史38苞蒴:蒴柄基足苔藓的孢子体(重点为苞蒴)蒴盖注意与蒴帽区别。蒴壶:位于中部,是产生孢子的地方。环带:蒴盖和蒴壶相临处的外面。蒴齿:着生于环带之内侧。蒴轴:蒴壶中央部分为蒴轴,由蒴轴与蒴壁之间的孢原组织发育为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蒴台:略。39葫芦藓的孢子体(重点:孢蒴)葫芦藓孢蒴蒴柄基足孢子体蒴帽(颈卵器残体)配子体蒴帽 孢蒴 蒴盖 蒴柄蒴盖蒴壶蒴台40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与苔藓植物比较:相同点:具明显的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以孢子形式,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有性生殖过程离不开

9、水湿环境;进步点: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具有维管系统,有真正的根、茎、叶。与种子植物相比:相同点:具维管组织,孢子体发达。原始之处:不产生种子,生殖过程离不开水,配子体独立生活且不能适应真正的陆生环境蕨类植物是由孢子植物向种子植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典型类群。蕨类是最高级的孢子植物,最低级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41孢子囊孢子孢子萌发配子体(原叶体)精子器颈卵器合子孢子体孢子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蕨类的生活史具明显的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特有)42合子孢子体胚孢子囊中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孢子原叶体(配子体)精子器颈卵器精子卵细胞受精作用孢子体阶段(2

10、n)配子体阶段(n)432、 孢子体发达, 为高大木本。 裸子植物的特征1、形成球果(花)4、 具胚珠,形成种子3、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5、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6、具多胚现象简单多胚现象:即由于1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多细胞同时受精,各自发育成1个胚(相当于异卵双生)。裂生多胚现象: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细胞分裂为几个胚的现象(相当于同卵双生)。44大孢子母细胞45裸子植物的生活史46被子植物的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 (有花植物)2、具雌蕊,形成果实(雌蕊植物)5、具有双受精现象大孢子叶(心皮)卷曲成雌蕊,由子房包被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种子。(被子植物)3、孢子体高度发达胚乳由受精极核(受精胚乳核,3N),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4、配子体进一步退化没有颈卵器,1卵细胞2助细胞卵器是颈卵器的残余。生活史47被子植物花的结构花冠花萼花托花柄花药花丝雄蕊柱头花柱雌蕊子房胚珠48孢子体2n配子体2n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小孢子大孢子花粉粒胚囊精细胞卵细胞受精卵种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有世代交替-孢子体世代占绝对优势-配子体更退化:雄配子体只有2(或3)个核,雌配子体只有8个核-不出现颈卵器49花药小孢子母细胞(2n)小孢子囊小孢子(1n)营养细胞生殖细胞花粉粒(雄配子体)精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