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房屋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本工程看台、运动员综合楼属于加固改造工程,其施工内容包括碳纤维(结构板)、粘钢(结构梁)、柱包角钢加固(结构柱)及结构植筋。一、碳纤维施工1、施工准备施工进场、楼面装修面凿除、影响施工的墙体拆除,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实际状况。应对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碳纤维布、结构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碳纤维布性能指标抗拉强度Mpa弹性模量Gpa名义厚度mm公称宽度mm单位面积重量g/m235502200.172003002、施工流程混凝土表面处理一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一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一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一粘贴

2、碳纤维片材一表面防护。3、施工方法(1)表面处理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较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2)涂刷底层树脂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将粘纤维面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粘贴部位和碳纤维布上,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将涂好胶的碳纤维布,拉紧对齐后粘贴,用塑料刮板或滚筒(用去掉外边绒毛的涂料滚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直至胶料渗出。然后在碳纤维布外表面也均匀涂抹面胶,并反复滚压,使结构胶双向充分浸润碳纤维布。在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3)粘贴碳纤维片材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碳纤维布若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

3、于20mmo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需粘贴两条碳纤维片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连续粘贴,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从新做好清洁工作。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现均匀涂抹浸渍树脂。若固化温度25C左右,3天即可负载使用。若固化温度5C左右,5天可负载使用。(4)表面防护粘贴48小时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浆或喷砂保护。注意最外层胶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净粗砂或豆石,以利于批荡界面的结合。(5)质量检验在开始施工前,应

4、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主,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本规程有关条款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检验与验收。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很多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o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或手压粘贴面判断粘贴效果,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如出现轻微空鼓(面积小于100cm2)可釆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空鼓面积大于100cm2,宜将空鼓处的碳纤维切除,补粘四周搭接长度大于0.2米的碳纤维布块。对重要构件也可釆用载荷检测,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

5、用较高,需要准备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6)施工注意事项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的弯折。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施工宜在5C以上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树脂的施工使用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配套树脂或釆用升温处理措施。树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称量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到色泽均匀。搅拌用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及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决定树脂的每次拌合量

6、,并按使用要求严格控制使用时间。现场施工人员应釆取相对应的劳动保护措施。二、结构植筋施工工艺:定位一钻孔一清孔一钢材除锈一锚固胶配制一植筋一固化、保护一检验1定位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2、钻孔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釆用水钻(取芯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钻孔孔径d+46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7、植筋的钻孔深度应比植入钢筋长度大35mm。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o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3、清孔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4、钢材除锈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

8、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用工业丙碉擦拭,除去油污及粉屑。5、锚固胶配制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中1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6、植筋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水平孔植筋可用中6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同时将

9、钢筋或螺杆的锚固部分用胶裹满,缓缓施入孔中,将孔中空气挤出。倒垂孔植筋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钢筋、螺栓可釆用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7、固化、保护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日平均气温25C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日平均气温25C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8、检验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9、注意事项锚固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

10、有关规定。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三、柱包角钢加固柱间加固支撑采用焊接箱形钢支撑,箱形支撑尺寸为250*250*12*12。支撑脚板采用植筋后焊接钢板并进行树脂压力灌浆处理。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有关规定。梁柱等构件的拼接焊缝,坡口焊缝,构件与拼接板的坡口焊缝为二级焊缝,钢支撑拟安排专业厂家根据现场实际尺寸进行加工生产,制作好后运至现场,采用吊链吊装。吊装前先对支撑脚板全面进行

11、复核,确定其定位、尺寸、表面平整度等无误,钢板表面无油污等杂质后进行安装固定。构件焊接:1)平焊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孤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引孤:角焊缝起落孤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孤,打火引孤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孤。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

12、接组合焊缝,在焊缝两端设引孤板和引出板,必须在引孤板上引孤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则应在焊缝接头前方1520mm处打火引孤,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始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焊接电孤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孤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硕,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焊接角度:根据两焊件的厚度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万面,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45。;当焊件厚

13、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夹角。收孤: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孤坑填满后,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带孤,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以防孤坑咬肉。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孤板,并修磨平整,不许用锤击落。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2)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采用短弧焊接,孤长一般为23mm。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焊条应

14、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孤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收孤: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孤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孤移至熔池中央停孤。严禁使孤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孤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孤稍向下吹。3)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对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I、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孤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孤坑、裂纹、电孤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

15、缺陷。基本项目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W0.4t;且W3nmi气孔2个;气孔间距W6倍孔径。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II级焊缝:咬边深度W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W10%焊缝长度。III级焊缝:咬边深度W0.lt,且Wlnini。(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四、粘钢加固1、结构梁加固对于框架梁在梁底部通长粘贴一层齐梁宽厚度为5mm的钢板,梁侧面通长粘贴宽200mm、间距500mm的钢板U型箍,详见梁粘钢加固示意图。7M12螺栓7工200mm宽钢板U型箍 ,间距500mm注入环氧树脂浆材焊接/梁底通长粘齐梁宽5mm厚钢板梁粘钢加固示意图对于KL梁在底部通长粘贴齐梁宽厚度为O.lllmm的碳纤维布两层,梁端部各粘贴宽200mm间距400mm,厚度的碳纤维布U型箍5道,在梁跨中部位再粘贴宽200mm间距400mm,厚度t=0.111mm的碳纤维布U型箍3道,详见梁碳纤维加固示意图。7q碳纤维纵向压条綵梁底通长粘贴两层齐 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