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颐和园生字词教学这是颐和园生字词教学,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颐和园生字词教学第1篇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立”“隐隐约约”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
2、宽学生视野。教学难点:小导游介绍颐和园,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学准备: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掩映、神清气爽、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含义。四、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五、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小导游介绍颐和园。教学过程:一、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
3、、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1.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2.电脑输入,感情朗读。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1、出示学习方法: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看:利用校园
4、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五、聘请小导游。1、分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制作步骤: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复制图片摘抄文本。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写导游词。(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六、网络浏览查寻,理解课文内容。七、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二、四自然段)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
5、风光。(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1.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组员补充。颐和园生字词教学第2篇【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个生字,学会其中的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
6、正确、读通顺。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三、学习第一
7、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四、总结五、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学生汇报: 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
8、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指导朗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指导朗读。六、朗读全文七、完成思考练习八、练习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板书设计】、颐和园廊内绿柱 红栏 五彩画长廊:长(多米)廊外花木盛开 微风轻爽山下看:佛香阁 排云殿万寿山山上望:瓦顶宫墙 昆明湖
9、 游船画舫 城楼白塔美丽的大花园 堤岸 杨柳 石桥昆明湖 湖心岛 葱郁 宫殿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颐和园生字词教学第3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景点吗?今天我们要一起
10、去北京的颐和园。2、 板书课题:16 颐和园3、 学习生字:颐(板书,学生书空)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横槛 神清气爽 琉璃瓦 金碧辉煌 掩映 画舫(1)、正音:kn槛、fng舫画舫:装饰华美供游人乘坐的船。(2)、读准字音,理解词义。3、分小节读通全文,思考: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并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4、交流:课文的2、3、4、5节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5、轻读2-5小节,思考: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并用横线划出。6、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说明:这一环节是对课文的
1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可以熟悉课文中的新词,可以掌握作者写作的思路,同时也可以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为后面环节的学习进行铺垫。(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二小节。(1)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去看一看有名的长廊。(出示长廊图片)。(2)指名读这一节。边读边思:在这小节中有没有需要提出来探讨的问题。(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提问。理解“横槛”、 “神清气爽”。讨论为什么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4) 找出这小节中表示数字的词组,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5)交流:(700多米、273间、几千幅、这一种、那一种)这些数字的运用更能突出长廊长及艺术价值高的特点。
12、2、学习第三小节:(1)同桌合作学习这一节。要求:读这一节并根据对这一小节的理解提出疑问。(2)提问并交流:万寿山脚下有哪两个漂亮的建筑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板书:佛香阁、排云殿)出示图文,补充介绍。理解词语:闪闪发光、金碧辉煌(3)齐读第三节。说明:在上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学习四、五小节:(1)默读课文第4、5小节,思考:这两小节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昆明湖)(2)交流出示昆明湖的图片、描写昆明湖的句子。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a、指名读。b、说说昆明湖的特点。(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昆明湖“静”的特点。)c、句子比较: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不留一点儿痕迹。d、交流,理解“几乎”的含义。(3)作者还介绍了昆明湖的哪些景物?交流出示: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a、指名读。b、想象说话练习: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出示例句: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有的母子相依,有的你追我赶,有的怒目圆睁,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合金焙烧操作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疫情食堂就餐管理办法
- 猪肉安全储存管理办法
- 环境检查管理办法类型
- 湖南盐业专营管理办法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年度计划
- 湖南省开锁业管理办法
- 粮油损耗处理管理办法
- 海上事故调查管理办法
- 生活垃圾分摊管理办法
- 2024年零售药店年度培训计划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多糖结合疫苗的开发与质量控制: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应用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
- 肺中下叶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小学法制课教学课件下载
- 年产8万吨DN900-DN1600mm球墨铸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家智能体产品手册和操作指南
- 幼儿园手工介绍课件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