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_第1页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_第2页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_第3页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_第4页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我省开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充分发 挥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等多重优势,进一步发 挥湖北在全国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保障区的战略保障作用,刻不 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开辟农业产业高质量开展的新局面。一、完善产业布局推进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在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布局加工 产能,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聚集。稻米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东南、 鄂中北聚集。小麦加工向北纬31。附近、汉(武汉)十(十堰)高速 公路沿线聚集。油料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中、鄂东南聚集。水产加工 向江汉平原湖区、两江沿线聚集。肉制品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水果 加工向长江流域

2、、清江流域和丹江口库区聚集。食用菌加工向大洪山 周边、荆山山脉地区及江汉平原等聚集。莲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茶 叶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区聚集。中 药材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神农架、幕阜山、江汉平原等 地聚集。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主销区对接。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 主食、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鲜切食品、预制调理食品、快餐食品等 加工与配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在休闲农业 和产业基础好的黄石、宜昌、恩施、黄冈等地区,开展初加工和精深 加工,开发旅游伴手礼和地方土特产。在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 市培育加工新业态,开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

3、” “中央厨 房+快餐门店” “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加工园区集中。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 带动作用强的地区,推进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聚集。在农渔业 大县,每县建设一个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 的农产品加工园。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发 展转变。推进园区产业深度融合,以加工业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 链。二、聚焦加工业开展重点粮食加工。推进稻米、小麦适度加工,提高出米率、出粉率,开 发糙米、全麦粉等产品。稻米重点开展专用大米、鲜湿米粉、大米淀 粉、大米蛋白、发芽糙米、酒、淀粉糖、方便米饭、预制条理米制品、 生物

4、降解材料等加工。稻米副产物开展米糠油、米糠纤维、饲料、生 物质燃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加工。小麦重点开展专用面粉、小麦淀粉、 小麦蛋白、变性淀粉、谷杭粉、淀粉糖、发酵制品、全麦食品、速冻 主食等加工。小麦次粉和萩皮开展焙烤食品、膨化食品、膳食纤维等 加工,小麦胚开展胚芽油、胚芽粉、蛋白质、谷胱甘肽等开发。推进 马铃薯、玉米、杂粮等主食化,开发早餐食品、代餐食品等。加强稻 米、小麦与果蔬、肉制品等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开发功能性米面产 品等。支持热干面、米酒等地方特色传统粮食加工产品的工业化和标 准化生产。水产加工。在主要养殖区开展初加工、保鲜、精深加工和副产物 高效利用。水产加工技术及设备向自动化、

5、智能化方向升级,促进传 统水产品加工业升级开展。水产重点开展冷藏冷冻制品、鱼糜制品、 干制品、腌制品、预制调理品、调味品、休闲品、功能保健品等精深 加工。推进鱼的皮骨鳞、虾蟹龟鳖的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取胶原 蛋白、磷脂、甲壳素、壳聚糖、鱼油及维生素等功效成分,开发功能 食品、保健药品、调味品以及日用化工辅料等。畜禽加工。推动畜禽就地屠宰,提升畜禽屠宰加工技术及装备水 平。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逐步提高冷鲜畜禽肉品加工比 重。提升畜禽肉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酱卤制品、中式肉制品、西式 肉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调理食品等。提高传统禽蛋品加工质量和水 平。进一步开展全蛋粉、蛋黄粉、蛋白粉、蛋白

6、液、溶菌酶等精深加 工。积极开展畜禽骨、血、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凝血酶、血 红素、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浆、骨粉、骨胶、骨泥等医药制品、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蛋品副产物开发蛋壳粉、壳膜蛋白、 蛋源有机酸钙、蛋膜美容产品等新产品。油料加工。提高油菜、油茶、芝麻、花生等油料的产地干燥、分 级、榨油等初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水平。推进菜油两用、高油酸菜籽油 产业化。积极推广油菜“七用”开发。开发适度加工、节能环保的油 脂加工新技术,开展冷榨油、特色油脂、功能型油脂、食品工业专用 油脂等新产品。推进油菜基、功能型油菜要采后保鲜贮运,开发油菜 基粉、叶绿素、油菜花蜜等精深加工产品。促进油料作物转化

7、增值与 深度开发。饼粕等开发油料蛋白、蛋白粉、氨基酸、磷脂、脂肪酸、 生物活性物质等高附加值产品。茎秆、荚壳等开展饲料、肥料、食用 菌基质等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在主产区开展果蔬清洗、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 理技术,完善果蔬采后预冷、贮藏及物流等装备及设施,提升果蔬贮 运能力。在武汉等大中城市近郊,开展洁净果蔬、鲜切果蔬等加工与 配送。在主产区开展节能脱水果蔬、速冻果蔬、果蔬粉、果蔬汁、果 蔬罐头、腌制果蔬、休闲食品、发酵产品、色素、调味品、功能食品 等精深加工。推进根茎、花叶籽、皮渣、菜叶菜帮等副产物的增值利 用,开发色素、精油、果胶、膳食纤维、饲料、基料等产品。茶叶加工。在主产区推进茶叶干

8、制、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技术, 提升加工装备的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传统加 工工艺创新,开展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展精品茶、冷泡茶、 茶饮料、茶粉、抹茶等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茶多酚、儿茶素、茶色 素、茶氨酸、茶皂素、咖啡碱等功能性成分。茶籽、茶末等开发茶油、 茶多酚、茶色素等产品。积极推进含茶的功能食品、天然药物、日化 用品、环保用品、饲料等新产品开发。中药材加工。在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的干制、切分、包装等产地 初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推进中药材炮制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广自动 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加工。重点开展普通中药材加工饮片和 颗粒,道地药材加工优质品牌饮片、颗粒和胶囊

9、。围绕药食同源的黄 精、野葛等道地特色药材,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药妆、 食品添加剂等产品。中药材的非药局部,开发牙膏、护肤品、杀虫剂、 防虫药膏、保健茶,以及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新 型制品。三、构建全产业链以特色资源开展特色产业。根据种质资源、地理地貌、物候特点 等独特资源禀赋,在最适宜的地区培育最适宜的特色产业。特色种植 业,开展柑橘、猱猴桃、食用菌、莲、魔芋、土豆等特色果蔬种植。特色养殖业,开展小龙虾、螃蟹、黄鳗、乌龟、甲鱼、水禽、蜂等特 色养殖。特色乡土食品,开展武汉热干面、孝感米酒、鄂州武昌鱼、 黄冈油面、天沔三蒸、钟祥葛粉、房县黄酒、恩施腊肉等特色食品。 特

10、色手工业,改造提升汉绣、程河柳编、西兰卡普、阳新布贴、洪湖 (淡水)贝雕、剪纸等传统工艺。以加工流通延伸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引导农户、家庭 农场建设家庭工场、乡村车间,用标准化技术改造鱼糕鱼丸、豆制品、 腌腊制品、酱腌菜、干制果蔬等特色产品加工。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 准化、智能化加工厂,用自动化技术提升酱卤制品、饮品、焙烤食品 等特色产品加工。推进商贸和物流,鼓励各地在特色产业优势区布局 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餐饮 和体验中心。在商贸活跃区、交通枢纽、网红打卡地等开展特产商店、 连锁门店等。以信息技术赋能特色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田间到餐桌, 积极应

11、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紧密联结农户生产、企业加工、仓 储物流、快递配送、市场营销和终端消费,完善农产品信息化产销对 接体系,多渠道搭建产销桥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以消费者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预测市场变化和消费活动,建设数字 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创新营销模式, 实现精准化、个性化销售。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 定制等线上线下新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以新业态提升特色产业。加快开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智能仓 储、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转变农业开展、经营和消费方式。加 快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的内外品质,以优异品质实现

12、增值。积极开发农商旅融合等新功能,将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转化成 生态价值。积极开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荆楚文化价值, 融入科技、人文元素,赋予特色产品文化标识。四、问题和挑战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 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贸易壁垒由传统型向新型转变,贸易标准不断提 高,我省大局部农产品出口受限,特别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出 口大幅下降,技术含量低的出口企业逐渐被淘汰。国内市场消费要求 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消费需求呈 现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化特点,迫切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转型 升级。长期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缺大企业,龙头企业多

13、而不强。我省 龙头企业“小、散、弱”,单个企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缺大 产业,全产业链前后脱节。农业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有些 行业全产业链产值居全国前列,但主要是种养业产值大,产品加工转 化、增值增效缺乏。缺大品牌,产品优而市场小。我省农产品品牌总 数在全国靠前,但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不多,不少优质农产品给外 地知名品牌做原料或者贴牌生产。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开展要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局部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重引进轻创新,重模仿轻开发,缺乏自主 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缺乏 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加工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协 同创新水平不高。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仍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 低层次合作为主。创新人才供不应求。多数企业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 和管理人才,特别是优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十 分紧缺。五、开展目标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 到达1.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到达2. 8:1,主要农 产品加工转化率到达80%以上。创响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 品品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1000家、国家级到达100 家。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建设一批“一村一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