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课件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课件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课件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课件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2-阶段特征知识概览-3-阶段特征知识概览-4-阶段特征知识概览-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0世纪前期社会主义的探索1.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1)条件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进程打倒沙皇: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指明方向:列宁发

2、表“四月提纲”(1917年4月),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指明了革命道路。抛弃幻想: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再现曙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结果: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4)意义对俄国: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对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

3、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内容: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全面推行国有化,商业上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上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超越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9-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

4、端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内容: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大企业实行国有,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作用: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探索了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列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尝试。-10-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形成原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 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

5、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11-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评价 -1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文化:高度繁荣的苏联文学(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维埃政府的建立。(2)代表作: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特点和经验教训1.原因(1)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

6、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1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与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3.经验教训(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7、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例题1(2018课标全国,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命题分析: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知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1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解题思路:找题眼:“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

8、要求成倍增长”。联所学,辨选项:从题干“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知当时的苏联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苏联重视发展重工业,未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A-1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例题2(2017课标全国,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

9、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命题分析:能力: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苏联集体农庄的变化。-1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解题思路:找题眼:“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核选项,辨正误:从材料来看,农庄发放物质报酬的周期缩短,农民还可以像工人一样领取工资,这些做法会大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1953年,苏联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农业集体化早在1929年就已开始,

10、故D项错误。答案:A-19-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对点演练1(1)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在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C解析 根据材料“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可知斯大林认为利用国家的力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可以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利用国家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

11、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排除A、B两项。农业集体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0-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下表是苏联1929年和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D.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考查苏联工业化的内容。表格中“机器设备的进口”“招聘外国专家”等说明当时苏联引进先进的技术,促进了苏联工业化水平的提高,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

12、关,B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D项“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不符合史实。 答案解析关闭C-21-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2019课标全国,35)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70年时并未完成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产量与预测或计划任务相差甚远,这正是斯大林模式下长期执行计划指令,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故A项正确;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3、题干中农业计划完成情况说明当时并没有把改革重点转向农业,故C项错误;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民众缺少生活物资,且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民众的社会需求未发生大的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A-2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4)(2019河南洛阳期中)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反映了苏联()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注:“一五”计划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D.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图表反映了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发展的比例失调,故工农业生产没有协调发展,故

14、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农轻重比例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的变化,不能推断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故B项错误;从图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增长的比例看,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苏联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2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的发展1.政治:世界资本主义两种道路的选择(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 -2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爆发:1929年10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表现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

15、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国际上,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国内局势上,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道路的选择: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日本建立 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经济: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改革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措施: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结果: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16、2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措施 -2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影响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深远影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1)现代科学的诞生相

17、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9-(2)现代文学艺术的诞生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成就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30-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对罗斯福新政的全面认识1.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特点创新(1)新理论: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

18、主义新模式。(3)新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4)新制度: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1-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成功原因(1)顺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只有依靠国家力量进行有效干预才能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新政正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2)美国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其成功的政治保障。(3)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其成功的经济基础。美国可以利用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国家补贴、政府投资等方式缓解经

19、济危机。(4)罗斯福的个人才干是其成功的主观条件。(5)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提供了经验。-3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例题3(2017课标全国,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命题分析:能力:本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

20、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3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解题思路:找题眼:“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回到全体人民手中”。联所学,析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干预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尼克松做出了“呼吁”,故A项正确。尼克松并非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故B项错误。尼克松的想法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扩大福利覆盖范围,故C项说法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并非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答案:A-3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例题4(2015课标全国,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

21、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命题分析: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知识:美国罗斯福新政。解题思路:提取核心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联所学,辨正误:由材料可知,该规定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A、C、D三项都不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而B项则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故选B项。答案:B-3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对点演练2(1)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

22、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得到“城市工人、移民、农民”的支持,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的支持,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期间,并未对三权分立的政

23、治体制进行改革,故A项表述错误。B项未能直接体现“农民”的利益,故排除。罗斯福新政下的经济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表述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D-3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中“首次总统就职演说”“应对危机”,并结合罗斯福在193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这

24、一知识点,可知此时罗斯福是在敦促国会通过新政的提案,故D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材料中,罗斯福总统要求的是用“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来应对危机,并不是要求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废除“中立法案”和对日宣战都发生于1941年,所以A、C两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均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D-3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3)(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A.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B.

25、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C.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D.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创新自由制度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的是“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没有涉及摆脱贫穷的问题,故B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可知罗斯福主张政府应该承担民众的社会保障责任,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而不是民众的自信,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3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4)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年)A.192

26、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了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了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与题图不符,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连续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项符合题意。 答案解析关闭D-39-史论归纳史观拓

27、展材料学法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不同。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5.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0-史论归纳史观拓展材料学法一、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十月革命1.从革命史观看,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2.从全球史观看,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从现代化史观看,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41-史论归纳史观拓展材料学法二、运用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1.从现代化史观看,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探索出了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