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20144(1)_第1页
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20144(1)_第2页
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20144(1)_第3页
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20144(1)_第4页
助理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2014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nqun)生产管理2014助理注册(zhc)安全工程师1共二百四十九页考试(kosh)目的具有必备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 .具有综合应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危害辨识与评价、事故预防与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共二百四十九页基本(jbn)要求 1.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检查,建设项目“三同时”,劳动(lodng)防护用品及各类消防器材,指导和协调各生产环节安全生产工

2、作。2.事故预防: 辨识作业场所及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编制对策措施;辨识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完成申报工作,编制对策措施。3.职业危害预防:辨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作业场所典型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效果评价。5.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6.安全生产事故: 界定事故等级、类型,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参与和配合事故调查,制定轻伤事故调查程序,编写轻伤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责任类型,编制事故防范措施,分析、排查、整改事故隐患。 3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ln)、原则重大 危险源辨识(bin sh)与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管理事故应急救援

3、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安全生产标准化4共二百四十九页第一节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概述常用名词术语安全(nqun)生产的发展与现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5共二百四十九页第一(dy)节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一、常用名词术语 (一)安全 无伤害或完整无损。 安全是相对概念,将已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观点:安全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安全贯穿于系统寿命(shumng)。 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6共二百四十九页(二)本质(bnzh)安全 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

4、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时也不会造成(zo chn)事故。具体包括 两方面的内容: 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7共二百四十九页(三)安全(nqun)生产安全生产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方针,是企业管理(gunl)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劳动者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共二百四十九页(四)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目标:减少

5、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安全(nqun)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和条件管理等。内容:机构和人员;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培训教育;档案对象:员工、设备、设施、物料、工具器具、环境、信息9共二百四十九页(五)危险(wixin)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rn men)的承受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R = f(F,C)(六)危险有害因素10共二百四十九页 (七)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

6、业环境(hunjng)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11共二百四十九页qi单元中物质 i 的实际存量; Qi物质 i 的临界量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9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chcn)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12共二百四十九页(九)风险发生特定危险情况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十)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程度,判定为处理风险所付支出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十一)风险管理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

7、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bozhng)的管理活动。(十二)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13共二百四十九页(十三)事故:国务院493号令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zhji)经济损失的事件。 (十四)未遂(十五)事故等级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十六)事故类别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8、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十八)三同时14共二百四十九页(十九)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二十)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yunyn)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过 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15共二百四十九页(二十一)五同时 安全(nqun)工作与生产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二十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十三)物的不安全状态16共二百四十九页(2)人的不安全(nqun)状态 1)

9、操作错误忽视安全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以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运转时操作机器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当(b dn) 12) 着不安全装束 13) 处理燃、爆物品错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7共二百四十九页物的不安全(nqun)状态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 ( 施工 ) 场地环境不良企业职工(z

10、hgng)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规定。18共二百四十九页(二十四)管理(gunl)缺陷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不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qt)管理因素缺陷19共二百四十九页(二十五)违章指挥:具有生产指挥权的人强迫从业人员违反法规(fgu)、操作规程作业的行为。(二十六)违章操作:从业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作业的行为。(二十七)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十八)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

11、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诱发潜在疾病。影响子代健康。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20共二百四十九页(二十九)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致使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三十)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dint)、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三十一)特种作业与特种作业人员: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三十四)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失能伤害。(三十五)重伤: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失能伤害(

12、三十六)伤残等级:十级21共二百四十九页(三十七)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三十八)应急管理 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中通过(tnggu)建立必要的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22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nqun)生产法规定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预防为主

13、”,就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按照系统优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预防体现安全第一。我国安全生产(shngchn)方针23共二百四十九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生产方针是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注册、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企业管理、监管体制、社会监督、责任追究(zhuji)、查处违章。我国安全(nqun)生产方针24共二

14、百四十九页二、安全生产(shngchn)发展与现状1.宿命论:听天由命2.亡羊补牢:控制已经发生的事故3.预防为主:预测与预防4.法制化:明确权利义务5.安全(nqun)文化:现象意识、价值观,规范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预防预测,事故发生是有条件的,预防为主25共二百四十九页三、安全(nqun)生产管理体系p9系统化、程序化、高度(god)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生产经营活动科学、规范、有效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26共二百四十九页第二节 生产(shngchn)经营单位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全国和分省的控制指标体系,对安全生产实施定量控

15、制和考核。分类(fn li)目标:全国特大事故起数控制;全国工矿企业10万人死亡率控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重大事故结案率;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控制目标27共二百四十九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目标(mbio)管理制定原则:p10常用指标: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财产损失;防止火灾事故;交通安全;重大(zhngd)危险源控制;安全教育培训等。28共二百四十九页 第二节 生产(shngchn)经营单位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二、安全规章制度(u zhn zh d)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

16、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保障;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主要保障;29共二百四十九页 生产经营(jngyng)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作安全规章制度作用: 企业通过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来贯彻国家要求; 准确把握和驾驭生产经营过程(guchng)中的安全生产客观规律; 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生产安全。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法规、标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30共二百四十九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u zhn zh d)建设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主要(zhyo)负责人负责;

17、 安全第一; 系统性原则; 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企业每年编制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的工作计划。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流程: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考试修订反馈持续改进31共二百四十九页 生产(shngchn)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规章制度体系(tx)的建立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管理制度。32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u zhn zh d)体系(一)综合(zngh)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制 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

18、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3.应急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14.安全奖惩制度33共二百四十九页应制订的安全(nqun)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安全施工(sh gng)和检维修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处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例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

19、理制度;承包商供应商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外用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项目新、改、扩建“三同时”管理制度。34共二百四十九页修订(xidng)评审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u zhn zh d)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检查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评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及时修订。案例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件、获取其他安全事件案例后,根据事件的处理建议,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考核

20、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绩效评审考核结果,评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及时修订。35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nqun)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模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增强三类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他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动他们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 意义: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级、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21、。对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均具有(jyu)重要作用。36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nqun)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fl)、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2.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37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nqun)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shngchn)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纵向到底,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的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

22、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极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 横向到边,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设置,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38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nqun)生产责任制 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纵的方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人员: 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o ho)安全生产工作; 3. 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负责;其他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

23、工作; 4. 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5.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End)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9共二百四十九页组织保障(bozhng):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安全生产管理(gunl)组织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作用: 落实法律、法规;组织内部安全检查;负责日常安全检查、整改各种隐患;监督安全审查责任制落实。

24、40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zzh)保障安全(nqun)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是否设置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除上述三类高风险以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机构。具体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41共二百四十九页(End) 安全生产(shngchn)组织保障生产(shngchn)经营单位安全生产(shngchn)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

25、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 300人 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且从业人员在 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和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42共二百四十九页四、拟定安全生产(shngchn)工作计划每年第三季度主分管安全生产副职组织生产、安全、工会、劳动人事等部门(bmn)制定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内容:指导思想

26、、工作目标、主要措施(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43共二百四十九页 五、安全生产投入(tur)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投入,以保证(bozhng)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该单位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

27、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 44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2.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yq)、仪表等及日常维护; 3.重大安全课题的研究; 4.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保用品; 5.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45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高危(o wi)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 实施领域:煤矿、非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2004年、2005年两个文件,我国第一次建立并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shyng)制度2006年烟花爆

28、竹生产企业安全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高危行业企业安全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全面建立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46共二百四十九页我国境内所有煤炭生产(原煤生产活动)企业都必须按照(nzho)原煤实际产量,在成本中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提取标准考虑(kol)的影响因素: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灾害程度、开采方式煤炭安全生产费用:47共二百四十九页烟花爆竹安全(nqun)生产费用: 以年度销售收入为计提基数,分月提取其他高危行业企业(qy)安全生产费用: 以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实际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9、等为计提基数,分月提取。48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shngchn)费用使用原则: 专户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不足部分直接列支安全(nqun)生产费用的监督管理: 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内部管理制度 各级财务、安监、行业管理、煤矿安监等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违规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49共二百四十九页高危行业企业(qy)安全生产费用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 安全设施完善和改造 防爆机械电气设备配备和完善以及检验、监测支出 设施、设备及危险源监控(jin kn) 与企业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其他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配备

30、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职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 其他与企业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50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shngchn)风险抵押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gngzu)的决定: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安监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安监总局用途: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生产安全事故险救灾和善后处理51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nqun)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风险(fngxin)抵押金存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

31、、危化品、烟花炮竹: 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 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最多500万元。52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nqun)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煤矿:按照企业核定设计活采矿许可证签订的生产能力(shn chn nn l)核定: 3万吨以下(含3万吨)存储60100万元; 3万吨以上至9万吨(含9万吨)存储150200万元; 9万吨以上至15万吨(含15万吨)存储250300万元; 15万吨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专家10万吨增加50万元。 最多600万元。 53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要求: 由

32、企业事先按时足额存储,不得向员工摊派; 存储数额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tn j)财政部门核定下达; 专户管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使用(shyng)规定: 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记载费用支出; 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54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监督管理 分级管理、属地管理 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调剂 自然结转、补齐存储 企业产量等变化较大时,重新核准抵押金,按照差额补齐; 转活倒闭等情况,企业自主支配(zhpi)其余额。 风险抵押金计入成本,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55共二百四十九页六、安全生产(sh

33、ngchn)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经营单位(dnwi)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56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nqun)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jioy)培训的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总公司(集体公司、总厂)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煤

34、矿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及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组织指导监督特种作业培训;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除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省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负责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57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教育培训(pixn)的对象和内容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pixn)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

35、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 (四)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58共二百四十九页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jioy)培训 基本要求 高危行业: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48学时;再培训16 其它(qt)行业:按国家规定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取得证书。 32学时;再培训12 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59共二百四十九页特种(tzhng)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特种作业(zuy)的范围: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证件。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重新考核:离岗6个月以上。复审:每3年一次;连续10年以

36、上6年一审。不复审,操作证自行失效.复审参加安全培训8学时。60共二百四十九页其他(qt)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指除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外的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含临时聘用人员。三级教育:不少于24学时(xush);高危行业不少于72学时(xush),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学时(xush)调岗,离岗一年以上:车间级教育岗位安全教育:日常的、定期的、专题的四新教育经常性教育61共二百四十九页其他(qt)人员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企业(qy)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

37、前安全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职业健康危害及应急知识的培训和告知。62共二百四十九页制度(zhd)与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应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规定及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jhu)。各级单位和部门应确定本单位的安全培训教育的责任人。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级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并实施分级管理,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63共二百四十九页日常(rchng)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

38、有内容、有记录。对活动时间、形式、内容、要求(yoqi)应有明确规定。活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活动进行检查、签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64共二百四十九页七、建设项目“三同时(tngsh)”实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明确要求:“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tngchng)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39、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等都对“三同时”作了明确的规定。65共二百四十九页建设项目“三同时(tngsh)”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lodng)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包括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中外合资、中外

40、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中引进的国外技术和设备应符合我国规定或认可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全部设计应符合我国有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建设项目“三同时”的主要内容66共二百四十九页监管责任: 国家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实施审批(shnp)、核准、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各级安监部门对本行政区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实施审批(shnp)、核准、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 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们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上级可以委托。安全条件论证(lnzhng)与安全预评价:67共二百四十九

41、页 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yngdng)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安全条件论证(lnzhng)与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化工、冶金、有色、材料、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68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条件(tiojin)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对安全(nqun)生产的影响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

42、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69共二百四十九页 建设项目专篇应包括:设计依据;建设项目概述;建设项目设计的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建筑及现场布置;重大危险源分析及监控;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shzh)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措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建设项目

43、安全设施(shsh)设计审查70共二百四十九页建设项目安全设施(shsh)设计审查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mn)提出生产申请。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处理的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71共二百四十九页 建设项目安全(nqun)设施设计有下列

44、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并不得开工建设:1.无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的。2.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3.安全预评价报告由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编制的。4.未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fgu)、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的。5.未采纳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且未作充分论证说明的。6.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72共二百四十九页 已经(y jing)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1.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的。2.改变

45、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3.在施工期间(qjin)重新设计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73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sh gng)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sh gng)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sh gng)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施工(sh gng)。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进行

46、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74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竣工(jngng)验收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bmn)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将试运行方案包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75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sh gng)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nqun)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nqun)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2.安全设施

47、设计审查意见书(复印件)3.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4.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6.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76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竣工(jngng)验收 其他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yxi)文件资料:1.安全设施设计备案意见书(复印件)2.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5.从

48、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77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sh gng)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有下列情况(qngkung)之一的,竣工验收不合格,并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1.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的。2.未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施工或者施工质量未达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要求的。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 施工不符合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标准的。 4.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或者安全验收评价不合格的。5.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6.发现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存在事故隐患未整改的。7.未依法设置安

49、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8.从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或者不具备相应资格的。9.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78共二百四十九页施工竣工(jngng)验收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sh gng)或者同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于此有关的行政许可可一律不予审批,同时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sh gng)、限期改正违反行为,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End)79共二百四十九页八、安全(nqun)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p28 1.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生产检查 4.

50、 专业(zhuny)(项)安全生产检查 5.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 职工代表不定期的安全生产巡查。80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shngchn)检查 安全检查对象的确定(qudng)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运输、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设备、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点及其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51、,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81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nqun)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gngzu)程序 (一)检查方法 1. 常规检查 2. 安全检查表(SCL)法 3. 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82共二百四十九页 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p31 1. 安全检查准备 2. 实施安全检查 3. 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4. 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 5. 整改落实 6.信息反馈及持续(chx)改进。(End)安全(nqun)生产检查83共二百四十九页 九、隐患(ynhun)排查治理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

52、产法律、法规、规章(guzhng)、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分类: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84共二百四十九页重大(zhngd)事故隐患报告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

53、度和整改难易(nn y)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85共二百四十九页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dnwi)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对生产经营单位(dnwi)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End)86共二百四十九页生产(shngchn)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1、非法生产经营2、责任(zrn)主体3、制度,落实4、资金5、排查建档6、奖励制度7、合作协议8、监察配合9、定期签字上报10、隐患处理要求11、隐患事故12、自然灾害13、监督评估87共二百四十九页 十、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

54、理 劳动保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guchng)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88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劳动保护(lodng boh)用品分类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1.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在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第四条中规定:“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在国家按监总局2005年10月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6大类: (1)头部用具类 (2)呼吸用具类 (3)眼(面)用具类 (4)防护服类 (5)防护鞋类 (6)防坠落护具类。8

55、9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劳动保护(lodng boh)用品分类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1.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2.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90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1. 头部防护用品2.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3. 眼面部防护用品4. 听觉(tngju)器官防护用品5. 手部防护用品6. 足部防护用品7. 躯干防护用品8. 护肤用品。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91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一)选用原则 1989年我国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

56、规则(GBT11651-2008 )国家标准,为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提供了依据。选用的基本原则是: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选用; (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xngsh)、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92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的要求 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biozhn)(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93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

57、(lodng)防护用品发放根据危害情况(qngkung),依法,免费提供合格护品到定点单位购买。特种防护用品有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使用前检查教育职工使用:三会(检查护品可靠性、正确使用、正确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报废建立相应管理制度94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fngf) 1.用前应做检查 2.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 3.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95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特种(tzhng)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一)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 1. 企业生产特种劳动防护

58、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2.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有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场所和了解相关防护用品知识的人员。 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96共二百四十九页劳动(lodng)防护用品管理特种劳动(lodng)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一)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二)监督检查(谁,查什么)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使用标志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齐符合国家标准或则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97共二百四十九页第三节 安全(nqun)生产标准化定义:生产经

59、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fgu)、规章、规程、标准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控制生产安全风险。98共二百四十九页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tx)通用规范作为相关行业制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基本准则;在专业规范制定之前,作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依据。通用规范暂分范围、术语和定义、原则管理模式、管理要素等五章,采用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旨在(zh zi)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提出可以遵守

60、的基本要求,相关行业既可以以此开展标准化活动,又可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陆续制定具体化的、具有行业特点的行业规范。99共二百四十九页管理模式标准采用策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改进(A,Action)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shxin)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改进,政府部门指导、监督的管理体制,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安全绩效。100共二百四十九页核心(hxn)要求5.1目标:目标、指标、考核方法5.2组织机构和职责5.3安全生产投入:制度、投入、台账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获取、转化、落实5.5教育培训:识别需求、计划、资源、档案、评估、改进(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