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一、城市道路功能(gngnng):1、交通设施功能(最基本)2、公共(gnggng)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 4、形成城市(chngsh)结构功能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井田制等级排列:田间五涂排列-径、轸、涂、道、路(由小到大排列)考工记道路系统: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经涂和纬涂相当于城市主干道,环路相当于次干道级的城内环路,野涂相当于与城镇间公路联系的入城干路。近现代城市交通1882年西班牙马塔提出“带形城市”的理论1898年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规划方案1901年法国夏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规划案1929年美国佩里提出邻里单位,
2、是关于居住区的规划理论,并在于此年斯坦建筑师和莱特规划了雷特本新城,实现了机动车交通和步行、自行车交通分离。芬兰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城市道路分类 快速路含义:是城市中为联系城市各组团的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机动车专用道路,属全市性的交通主要干线道路。(车速80km/h,双向4或6车道,有中央分隔带,与其它道路相交采用立体交叉,且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非激动车道和公共道路出入口)设置条件: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都超过30公里的带形城市;对于人口50-200万的大城市,可根据城市的用地形状和交通需要(xyo)确定是否建设快速路。间距(jin j):5-8km 主干道含义:全
3、市性的路网,疏通城市交通的主要通道(tngdo)及快速路相接的主要常速道路间距:700-1200m作用:为城市组团间和城市内的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上的中、长距离疏通性交通进行服务。 次干道含义:是城市各组团内的干线道路,次干路联系主干路,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路网间距:350-600m作用:起集散交通的作用 支路含义:是城市一般街坊道路,直接为用地服务和以生活性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间距:150-250m作用(zuyng):汇集性作用城市道路间距(jin j)和交叉口间距值道路类型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一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设计车速km/h道路间距m交叉口间距m805000-80001000-250040-
4、602000-3000500-120040-60700-1200350-60040350-600150-250200万以上(yshng)的大城市,快速路-80km/h,主干路60km/h,次干路40km/h,小城市次干路40km/h。车速、交通(jiotng)量、交通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图,解释P83)速度(sd)与流量在Vmax以下,车流量随车速增加而增加Vmax为临界车速,当出现Vmax时,Q也出现最大值当V超过Vmax时,车流量会逐渐减少速度与密度在密度趋向于0时,车辆可以畅行无阻,速度取得最大当密度很大时,车辆的速度很慢,趋向于0Qm=Vm*Dm,直线上任意一点,围合的面积就是车流量
5、流量与密度斜率代表平均速度当道路拥挤得不能行驶时,流量为0,当道路没有车辆时,车流量为0C点为最大流量,Dm为临界密度,左边为不拥挤,右边为拥挤通行能力通行能力的折减-最靠近中心线的车行道通行量最大,往外依次折减0.8OD调查具备的基本属性必须有且仅有一个起点和弃点有一定(ydng)的目的不受方式(fngsh)影响第三章城市道路网类型(lixng)P123方格网(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优点:划分的街坊形状整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交通分散,灵性大,有较强的秩序性和方向感。缺点:会形成三角形街坊和复杂的多路交叉口环形放射(多用于大城市)优点:道路系统的放射形干线道路有利于市
6、中心同外围市区和郊区的联系,环形道路又有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及郊区的相互联系。缺点:放射形干路容易把外围的交通迅速引入城市中心地区,引起交通在城市中心地区过于集中。自由式(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形成不规则状)优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人车分流效果,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新城茅美尔)混合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形式路网的优点)城市道路衔接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有序而适当(shdng)分离道路(dol)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的因素(yn s):道路边界,自然景物,速度(最主要)公共交通(常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两个基本面:一是对公共交通的扶持
7、;二是对其他方式(主要是小汽车)的限制。公交优先的含义:(1)政府部门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规划建设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安排的顺序在资金投入、财政税收上确立公共交通优选的倾斜做法在道路系统通行权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权利公共交通系统组成:P186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公共交通线网布置原则:(1)尽量满足乘客的需求(2)尽力适应城市的发展;(3)尽可能利用城市道路;(4)尽可能选择最佳方案。公共交通线路类型:市级骨干线,组团级区域线路,驳运线大型住宅区)公共交通线网指标:线网密度-要求在市中心区一般应达到3-4km/km,在城市边缘地区一般达到2-2.5km/km;公交线路长度宜控
8、制在8-12km,线路的曲线系数一般不应超过1.4;平均换乘系数大城市不超过1.5,中小城市不超过1.3;公共站点覆盖率,一般公交站点服务半径为300-500m。车辆(chling)视距和视距界限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为保证交通安全必须(bx)保持的最短距离。一般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时距、超车视距。停车视距:指车辆在同一(tngy)车道上,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即使制动停车所需的安全距离。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车道上相互见到,而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双方采取制动刹车所需的最短安全距离。会车视距=2停车视距视距界限: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及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
9、间以保证行车安全。平面弯道视距界限:要求在界限内必须清除高于1.2m的障碍物,包括1.2m的灌木和乔木。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画图P219)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对向行车的横向安全距离同向行车的横向安全距离车辆与路缘石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道路横断面设计形式与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城市道路等级性质的要求满足工程管线布置要求考虑城市道路绿化(lhu)布置合理(hl)设计道路标准机动车道宽度(kund)大型汽车车道宽度:3.75m,小型汽车车道宽度:3.50m,公共汽车停靠站:3m,自行车车道宽度1.5m,两条为2.5m,以此n条为n.5米。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小于4
10、.5m,沿道路两旁设置的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5m.分隔带、绿化带、人行道设计要点分隔带:宽度为1.5-2.5m,一般城市道路分隔带宽度不宜大于4-6m,不宜小于2m。人行道与绿化带:人行道上的绿带和树穴的最小尺寸为1.25m。路缘石:一般高出路面10-20m二十、道路的横坡、路拱横波的坡度大小主要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纵坡越大,横波减少;铺筑宽度越大,横坡加大。路拱类型:直线形(常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制混凝土块路面,大块料石路面,停车场,广场及单向排水路面宽小于9m的较窄道路和设置超高的曲线路段。)抛物线形(常用于路面宽度小于等于20m,横坡小于等于3%。)直线接抛物线
11、形(适用于各种( zhn)宽度及横坡的路面,多用于超过20m宽的路面。)直线接圆曲线形(适用于各种( zhn)宽度及横坡的路面,多用于超过20m宽的路面,但排水效果不好。二十一、道路(dol)平面曲线设计超高:将道路外侧,使道路横坡呈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平曲线设置超高的条件: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平曲线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弯道加宽:对于圆曲线半径大于等于250m的城市道路的曲线路段的车行道需要考虑加宽。缓和曲线:当设计速度大于40km/h时,常采用辐射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二十二、道路纵断面设计纵坡:指道路中心
12、线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与排水、地下管线有关)最大纵坡限制值P238竖曲线: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凸形竖曲线的作用: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驶视距要求;凹形竖曲线的作用:缓和行车时的颠簸与震动设置(满足车辆行驶平稳要求)当平曲线(qxin)与竖曲线重合设置时,常要求将竖曲线在平曲线内设置。为保持平面与纵断面的 线形平顺,一般取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道路纵断面设计相关(xinggun)要求P240二十三、平面交叉口车流(ch li)的矛盾分流点(分叉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合流点(交织点):来自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
13、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度)互相交叉的交会点。消除交叉口冲突点的方法:进行交通管制;渠化交通;做立体交叉;交通线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交通指挥;立体交叉。(详见P241)二十四、平面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主要是转弯半径)P242主干路-15-25m 次干路-8-10m 支路-5-8m人性横道的宽度:应按过街人行量确定,最小宽度为4m,当车行道宽在6-8m以内时,可缩至2m。当人行道长度大于15或单向机动车道数超过3条时,需要考虑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25m,最小面积5平方米。停止(tngzh)线:停止线
14、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1-2m处。二十五、环形平面(pngmin)交叉口设计中心(zhngxn)岛形式:圆形、椭圆形(长轴顺着主干道方向)环道:满足车辆在路口间环道段交织一次的要求;交织长度不宜过长;交织角越小越好。P250-251二十六、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1)快速路(V大于等于80km/h)与其他道路相交主干路交叉口与铁路干线交叉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6000辆当量小汽车时其他安全等特殊要求的交叉口和桥头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立体交叉口的类型: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P254二十七、道路的照明道路灯具的竖向布置P273.灯具的悬挑长度B1不得超过1/4H,灯具仰角a不
15、宜超过15度,灯柱距路缘石距离b为0.5-1.0m。二十八、道路的排水雨水口间距:一般雨水进水口的间距为30-60m。P267.二十九、停车场停车场的面积指标:露天停车场为25-30m/停车位,路边停车带为16-20m/停车位,室内停车库30-35m/停车位。三十、车辆(chling)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车辆久违停车迅速,但发车较为费时(fish),不易做到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方式的停车设施后退停车(tng ch)、前进发车:车辆就为较慢,但发车迅速,是最常见的停车方式,平均占地面积较少前进停车、前进发车:车辆停、发均能方便迅速,但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很少采用,常用于倒车苦难而又对停
16、发迅速要求较高的停车设施,如公共汽车场,大型货车停车场。三十一、停车库直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明确,但用地不够经济,单位停车位占地面积较多螺旋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明确,上下行坡道干扰少,速度快,但螺旋式坡道造价高,用地稍比直行式节省,单位停车位面积较多,是常用的一种停车库类型错层式(半坡式)停车库:用地较节省,单位停车位占地面积较少,但交通路线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斜坡楼板式停车库:用地最为节省,单位停车位占地面积最少。但由于坡道和通道的合一,交通路线较长,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三十二、站前广场设计原则通过辅助道路把站前广场的各种交通空间与城市干路相联系。按照城市道路靠右行驶的原则进行站房建筑内部和站前广场交通流和用地空间(kngjin)布置各类交通(jiotng)空间的布置主要依据交通流线合理安排,形成以人流集散场地核心的用地布局尽可能减少旅客步行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创新:电池材料性能优化与测试报告
- Module 5 Cartoons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5年金融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及隐私保护技术案例分析报告
- 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五册 《第三单元 创作动画故事 10 笑脸送福表心愿》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分辨率音频扬声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纯磷化锌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钙-锌热稳定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锂电池叠片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应用流媒体服务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幼儿园保健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乌兹别克语自学课件
- 《“盛世华诞”国庆主题》课件
-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高科技行业ESG绩效与NGO监督
- 县级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