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共6页)_第1页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共6页)_第2页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共6页)_第3页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共6页)_第4页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jy)投入产出法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证分析摘要(zhiyo):交通运输业是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等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组成的网络系统,按照需求实现人流和物流的有序流动,将社会整体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但是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国民普遍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性认知程度不够(bgu)。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连接着生产和生产、生产和交换、生产和消费、交换和消费,是整个社会产品流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

2、间接消耗系数等来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各种数据,用投人产出法找出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关键所在,结合实际案例,得出交通运输行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规划交通建设提供依据。关键词:交通运输业、投入产出、国民经济正文: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型产业,应当予以重视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得到发展势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一起发展。其次,交通运输产业在促进工农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势必能够推动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也调整了生产力结构布局更为合理,这种推动作用十分有益于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

3、。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将从整体上改善经济的运行效率,在为其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当交通运输能适应经济的需要时,交通运输行业不但使得自身飞快地向前发展,也带动经济产业一起向前推进,如果交通运输行业之后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势必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拖滞往往迫使交通运输业的变革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全面融人经济发展之中,成为经济运输化的过程。投入产出分析方法2.1方法介绍投人产出分析方法最早由美籍俄裔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Wontief)提出。目前国内很多定量研究产业关联都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该方法的基础即为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其实就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生

4、产投人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投入产出表是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投入产出数量依存关系的表格(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其结构像是一种特殊的纵横交错的棋盘式表格,它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其功能就是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系统的统计数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首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投入产出分析的好坏。 2.2假设(jish)条件作为一种规范的分析(fnx)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是对国民经济全部产品部门的简化(jinhu),把国民经济整理成有限个部门,用线性代数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迸行抽象和简化。投入产出分析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同质性假定,即假定同一类的产品部门具有相同的性质

5、,不同类的产品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比例性假定,西方经济又称规模效益不变假定,即假定每种产品部门投入量增加相同倍数时,产出量也增加同样的倍数,产出和投入成严格的正比例变化。相加性假定,即各部门的产出等于其投入的总和,不存在互相投入的外部经济效应(external effect),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同时,总产出也等于各部门产出的总和。第四,技术不变假定,即假定要求一定时期内各产业的投入结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处于稳定状态,因而投入产出分析的消耗系数相对稳定,这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静态的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前提。 2.3投入产出分析表 投入产出分析表的一般格式 我国运输业与国民经济(gumnjngj)

6、之间的关系的数量分析3.1直接消耗(xioho)系数的分析。经过数据(shj)整理分析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经过调整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得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直接消耗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当中,单位产出需要消耗石化工业和制造业的价值量所占比例较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石化工业以及各种制造产业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起到了相对大的支持作用,次之的是运输业和金融业,排在第二位的是其他性行业。在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林、牧业以及建筑业对交通运输所起到的支撑作用相对要小很多,运输业整体上对这些产业没有什么依赖性。直接消耗指一个部门生产单位产品对其他部门产品的直接使用量,是反映一部门

7、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再生产过程中直接联系的最基础的参数。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关系主要是通过直接消耗系数来表现的,计算公式为:Xj为j部门的总产值,xij为j部门生产时需要消耗i部门产品的价值量。所有直接消耗系数构成矩阵A=(aij)n*n直接消耗系数aij反映出任意两个部门之间的直接依存关系。aij越大,说明两部门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同时,矩阵(I-A)。称为列昂惕夫逆阵,其元素表示j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产品,需要i部门的总产出,它是研究产业关联的核心矩阵。3.2完全(wnqun)消耗(xioho)系数的分析(fnx)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业部门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或时,对第2产业

8、部门直接和间接消耗之和。一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某一部门产品外,还要通过对其他部门产品的消耗间接消耗该部门的产品,这种依存关系就是完全消耗关系。完全消耗关系等于直接与全部间接消耗关系之和,考虑了所有间接消耗后对某部门产品的全部消耗即为完全消耗。完全消耗关系用完全消耗系数来表示,计算公式为:aij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笫j部门对第i部门的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用矩阵形式表示;B=(I-A)-1 -I 式中,A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k完全消耗系数矩阵;I一单位矩阵。完全消耗系数bij反映出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完全消耗关系。因为间接消耗仍以直接消耗为媒介,所以数值仍由ai

9、j决定。3.3计算结果分析根据消耗系数的计算结果,可见交通运输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最高,交通运输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工业2749元,占其直接消耗总量的5454,需要完全消耗工业9834元,占其完全消耗总量的6276;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对其自身的依赖,排在第三位的是对其他服务业的依赖。交通运输业对农林牧渔业和废品废料业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农林牧渔业、废品废料业价值分别为2元、0元,各占该产业直接消耗总量的004、0:需要完全消耗农林牧渔业、废品废料业的价值分别为681元、50元,各占该产业完全消耗总量的435、032。按照交通运输业内部各行业对其他产业消

10、耗系数的高低,可以将交通运输业内部各行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其他产业的高等消耗行业,包括水上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铁路货运业,它们是交通运输业中与其他产业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第二类是对其他产业的中等消耗行业,包括铁路旅客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航空货运业和航空旅客运输业,它们对其他产业的消耗相对较低、依赖程度相对较小;第三类是对其他产业几乎没有消耗关系(gun x)的行业,即管道运输业,它与其他产业没有直接的联系。4、我国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gumnjngj)发展的影响(yngxing)第一、根据对综合消耗系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交通运输业对第二产业的需求程度较大,主要是对设备技术能源的需

11、求,交通运输业需要密集的资本投入,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大量资金及技术投入,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从长期来看,交通运输业仍是耗能多的产业,但随着运输工具和运输方法的改进,能源的单位消耗量将降低,运送效率将得到提高。目前面临能源的短缺问题,应采取有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无损于环境,且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的有效的措施。第二、在生产结构方面,交通运输业的产出占总产出比重为4.5%。交通运输业总产出的51.6%用于了对自身和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在社会总消费额中,交通运输业仅提供了2.66%的比重。在社会总积累中,交通运输业仅提供了0.53%的比重。在成本效益方面,交通运输业的物耗产值率、物耗利税率、物耗净产值率和成本产值率都相对较高,说明交通运输业有较高的回报率,发展前景很好。第三、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联系生产和消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同时,对于实现合理的生产布局,改造、建设落后地区的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相互援助,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许宪春,列起云.中国(zhn u)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63王昌林.中国产业发展(fzhn)研究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