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主要内容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及分析(含学校食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层面有关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讲解结合案例说明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建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特点无法完全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无法准确预测餐饮服务环节的隐患餐饮服务环节流程监管无法完全标准化;实现精细化管理难度较大;过程控制更为重要。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督执法尚不规范一些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到位,企业责任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关注度高 我国历年来食物中毒情况年度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2005256902123520065961806319620075061328025820084
2、3113095154200927111007181201022073831842011189832413720121746685146平均值33010857186学生食品安全问题3月5日,卫生部公布2012年共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5起,中毒2754人,死亡4人。其中34起发生在集体食堂,中毒2669人,死亡3人 与2011年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16.7%和44.9%(数据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食物中毒特点第一季度有毒动、植物中毒人数最多。其他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第三季度高发。食物中毒特点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
3、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变形杆菌、气单胞菌、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椰毒假单胞菌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死亡主要由有毒有害动植物、化学性物质引发。中毒因素包括毒蘑菇、河豚毒素、未煮熟四季豆和草药,其中以毒蘑菇为主。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因素包括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剧毒鼠药及甲醇等,其中以亚硝酸盐为主。年度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2008146(食堂108)4843(食堂3796)4(食堂2)200937(食堂26)2261(食堂1667)2(食堂2)201037(食堂26)2086(食堂1541)
4、1(食堂0)201130(食堂25)1901(食堂1682)1(食堂0)201235(食堂34)2754(食堂2669)4(食堂3) 历年学生食物中毒情况再看一看加餐:各类营养餐事故有超过80%的原因源于操作不当及细节管理的疏漏 截止到2012年底,在已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和地方试点县 中,分别有5.8万所和1.7万所学校,采用牛奶或“牛奶+X (鸡蛋、糕 点、火腿肠等)”的加餐模式,分别占63%和86% 截止到2012年底,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在全国28个省市283个城 市15000多所学校开展,日饮用学生人数达到了840万人牛奶已成为营养加餐食品(与牛奶有关)目前,有超过2000
5、万/天的学生在校饮用牛奶奶源定点生产企业分销及配送企业学校学生牧场及奶源管理要求奶源升级HACCPUHT7天保温检测监管招标及管理培训与考核校内规范操作校外过程校内过程奶制品进入学校学生饮用奶过程乳糖不耐受症群体性心因反应也叫群体性癔症。癔症发病先是有一个诱发因素,然后再加上外界不断的心理暗示,于是患者产生心理紧张,进而出现不适的身体症状。学生群体性癔症是一种对学校和社会稳定危害极大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在国内时有发生。其病因为某种外界因素,大多源于恐惧,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极大关系。学生群体性癔症流程控制细节管理,决定安全成败配送:做到“统一”、“及时”、“核查”、“追踪”储存:在校内专管员
6、的监督下,做到“一垫五不靠”、“通风、干燥、封闭”等原则领取与分发:做到“开箱检查”、”记录留样”、“签收领取”、“检查分发”四步骤饮用:严格落实“定时、定点、集中“的饮用原则。做到: 三必须:先洗手、查包装、小口尝;三不要:不空腹、不交叉、不分次回收:饮用完后,值日生监督学生折起四角,压扁后统一进行回收。做到“收发同数”采购:确认供应商生产资质,进行索证、查验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建立采购记录学校购买牛奶时规范操作关键内容学生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生在校内学校食堂的较多(且有死亡)非食堂就餐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中毒人数最多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主要由有毒有害动植物、化学性物质引发学校食堂的主要
7、食品安全问题硬件:基础设施不到位(冷藏贮存)内部管理不规范:机构、人员、制度(索证票、留样、应急)经营方式:原料采购及控制、承包加工制作过程控制(清洗、消毒不到位,交叉污染、食物贮存时间和温度不当等)违规加工制作食品(冷荤凉菜等)水污染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培训不到位与学校食品安全有关规定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 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机构及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过程控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管理规
8、定(14号令)(正在修订中)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与学校食品安全有关规定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食药监食2012160号 )-制定供餐企业、托餐家庭等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在确定供餐模式上,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作为首要条件,坚持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校外餐饮服务单位供餐模式为辅,严格限制家庭托餐准入。-建议加快学校食堂建设与改造,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学校食堂和为学校供餐的校外餐饮服务单位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方可供餐;-托餐家庭应当具备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符合托餐家庭准入要求并
9、经相关部门审核 -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小学校长、食堂负责人、从业人员以及供餐企业、托餐家庭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体现的预防为主、科学监管、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必须在餐饮服务环节有所体现。-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通知 (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 2011年08月22日 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主要内容:总
10、则部分:共4个方面,分别是机构与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过程控制;附则6个;1.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2.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3.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 4.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5.推荐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6.餐饮服务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一般要求一、机构与人员二、场所与设施三、加工制作(原料采购、贮存、清洗、烹饪、配送、供 餐、留样)四、消毒与保洁五、餐厨废弃物六、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八、信息报告要求 七、记录管理要求 九、备案和公示要求 十、投诉受理要求 特别要求 裱花操作 生食海产品加工 现榨饮料 水果拼盘制作 面点制作 烧烤加工
11、 食品再加热 集体用餐食品分装与检验 中央厨房食品包装与检验 凉菜配制 规范的定位规范是有关餐饮服务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是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责任的细化是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的通则 规范特点分类要求。规范充分考虑了我国餐饮业的实际情况,对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必须性要求(应)、禁止性要求(不得)和推荐性要求(宜)3类要求,做到了分类要求、适度从严。 具体指标设定以科学为基础,确保关键指标科学、合理。规范讲解重点机构与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重点介绍过程控制;机构与人员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第二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12、、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机构与人员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人员和场所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机构与人员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13、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机构设置要求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机构职责: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工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健康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等组织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及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管理档案 人员要求人员要求应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餐饮服务单位为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
14、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培训合格证明规范对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职责(食堂管理人员职责参考)(一)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管理;(二)餐饮服务单位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三)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制作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四)餐饮服务单位人员健康状况管理;(五)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食品管理;(六)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七)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八)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其他餐饮服务食品
15、安全管理。 规范对管理人员要求基本要求(一)身体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二)具备2年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历。(三)持有有效培训合格证明。(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规范对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执行场所要求选址要求(一)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二)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甜品站与餐饮主店的距离原则上不得超过800m。(三)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等有关要求。场所
16、分类加工经营场所:包括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1食品处理区:(1)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被环境污染,清洁要求较高的操作场所,包括专间、备餐场所。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间、分装间等。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放置的专用场所。场所分类(2)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操作场所,包括烹饪场所、餐用具保洁场所。(3)一般操作区:指其他处理食品和餐用具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场所、切配场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食品库房等。2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卫生间、更衣场所、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非食品库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
17、区域。3就餐场所:指供消费者就餐的场所,但不包括供就餐者专用的卫生间、门厅、大堂休息厅、歌舞台等辅助就餐的场所。场所分类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间、分装间等。专用操作场所:制作现榨饮料、水果拼盘及加工生食海产品的,应分别设置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清洁操作区要求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 清洁操作区内不得设置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出。门应能自动关闭专用消毒设施/空气消毒设施/独立空调/专用冷藏设施/水专间要求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
18、内温度应不高于25,应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中型以上餐馆(含中型餐馆)、快餐店、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人以上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的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专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洗手消毒设施应符合本条第八项规定。专间要求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设施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紫外线灯应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悬挂于距离地面2m以内高度。3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
19、的用水,宜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水净化设施或设备。中央厨房专间内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应加装水净化设施。专间要求4专间应设一个门,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窗口应可开闭,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5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专间面积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6.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7.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场所要求粗加工场所内应至少分
20、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应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应设专用于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洗手消毒水池、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的设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十七条第八项、第十一项的规定。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设施要求地面与排水要求 墙壁与门窗要求 屋顶与天花板要求 卫生间要求 更衣场所要求 库房要求 专间设施要求 :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供水设施要求 通风排烟设施要求 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药剂管理要求 采光照明设施要求 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 场所及设施设备管
21、理要求(一)应建立餐饮服务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制度,各岗位相关人员宜按照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的要求进行清洁,使场所及其内部各项设施设备随时保持清洁。(二)应建立餐饮服务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过程控制原料采购贮存清洗烹饪配送供餐留样过程控制其它管理要求:-消毒与保洁-餐厨废弃物-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记录管理要求 -信息报告要求 -备案和公示要求 -投诉受理要求 过程控制重点强调以下内容原料食品本身要求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28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2、法第33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采购行为要求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行为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运输行为要求需冷藏或冷冻的食品,需冷链运输原料贮存1.原料贮存常温贮存食品存放要求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先进先出,及时清理原料清洗加工制作2. 贮存-低温贮存库柜分开冷藏(010)、冷冻(-20 -1 )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温度适宜温度分别符合相应温度范围要求定期维护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校验温度(指示)计食品分开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加工制作分池清洗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
23、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分开存放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受到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加工制作时限要求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切配好的半成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加工制作温度要求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加工制作时限要求烹饪后至食用前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食品应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控制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指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加工环境、工具、容器、设备、设施之间生物或化学的污染物相互转移的过程。原料清洗生熟分开从业人员洗手加热彻底标准洗手方法掌心对掌心
24、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供餐加餐配送集体用餐配送车辆要求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每次运输食品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卫生,运输后进行清洗,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温度要求车辆应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加热保温设备或装置,使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或60以上配送集体用餐配送时限要求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保质期)应符合以下要求:烧熟后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烧熟后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但供餐前应按要求再加热
25、学校食堂供餐加餐留样留样范围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留样容器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留样条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留样时间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留样数量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留样记录做好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学校水质卫生供水应能保证加工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宜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水净化设施或设备。 用于制作现榨饮料、食用冰等食品的水,应为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净水设备处
26、理后或煮沸冷却后的饮用水。 注意:几个参数-保质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 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 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供餐前应按本规范第三十条第三项要求再加热。几个参数-保质期中央厨房配送食品的最小使用包装或食品容器包装上的标签应标明加工单位、生产日期及时间、保质期、半成品加工方法,必要时标注保存条件和成品食用方法。应根据配送食品的产品特性选择适宜的保存条件和保质期,宜冷藏或冷冻保存。几个参数-保质期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要加热的应按照本规范第三十条第三项规定进行再加热。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的
27、生食水产品,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消毒与保洁消毒方法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餐厨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处置要求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制度要求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行为要求应由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应与处置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并索取其经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台账要求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
28、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并有详细记录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告第10号)2012.5.28)学校食堂禁止采购、使用亚硝酸盐。食品添加剂2.贮存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食品添加剂 3.使用五专要求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称量要求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有详细记录备案公示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提
29、供者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预防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避免交叉污染。 2控制温度。 3控制时间。 4清洗和消毒。 5控制加工量。 预防食物中毒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饪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烧煮生豆浆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饪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案 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起源于一位厨师严格控制交叉污染(清洗、生熟分开、洗手、加热)/原料食物中毒案例案例一: 2011年8月12日某地龙虾节:8:00开始加工,制熟的龙虾放置有空调的小房间摊凉后装袋,当晚18:00开始使用冷藏车运至发放点(20分钟车程)。次日凌晨3:00开始出现病例,共110人腹泻。原因:加热后存放时间10小时。规范要求:常温存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模拟真题题目经典套题答案
- 南阳市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专题练习(附答案)
- 备战中考化学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关的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 运城市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 【语文】北京市半步桥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泉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焊工操作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建筑安全资质考试题库含答案
- 消毒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目标管理制度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 山西省职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 酒店设施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与实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新人教版版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表(带音标)
- 小兵张嘎夺枪记(课本剧)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