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_第1页
新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_第2页
新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_第3页
新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_第4页
新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摘 要红晶石评报字2018第035号 总第2682号评估机构:北京红晶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估对象: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目的: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拟延续出让“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35号)文的有关规定,需对该矿新增资源储量应缴纳的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为确定该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本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为2018年2月28日。评估日

2、期:本评估报告起止日期为2016年12月30日至2018年5月17日;本评估报告提交日期:2018年5月17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参数:依据河南省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生产勘探报告(2016年7月),该矿截止评估基准日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344592.00吨,铅金属量12217.18吨,锌金属量6195.17吨,伴生有用元素银 (333)金属量12715.44千克、铜(333)金属量585.81吨,平均品位Pb 3.55%、Zn 1.80%、Ag 36.90(g/t)、Cu 0.17%;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矿石量27.23万吨,铅金属量9867.5

3、1吨,锌金属量4911.79吨,伴生有用元素银金属量7629.26千克、铜金属量351.49吨,平均品位Pb 3.62%、Zn 1.80%、Ag 28.02g/t、Cu 0.13%。依据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6年9月),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矿石量23.15万吨,铅金属量8387.39吨,锌金属量4175.02吨,伴生有用元素银金属量6484.87千克、铜金属量298.76吨,平均品位Pb 3.62%、Zn 1.80%、Ag 28.02g/t、Cu 0.13%。探转采时设计可采储量矿石量51722.00吨,铅金属量3001.02吨;期间动用可采储量0万吨;本次需处

4、置出让收益的可采储量矿石量 17.97万吨,铅金属量5386.37吨,锌金属量4175.02吨,伴生有用元素银金属量6484.87千克、铜金属量298.76吨,平均品位Pb 3.00%、Zn 2.32%、Ag 36.08g/t、Cu 0.17%;生产能力3.00万吨/年,采矿回采率85%,矿石贫化率10%,评估计算年限7.49年(含基建期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671.12万元,评估产品方案为铅锌矿原矿石,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273.50元/吨,总成本费用209.25元/吨,经营成本182.19元/吨,折现率8%。以往价款处置情况有关内容:2005年,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

5、公司对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探矿权进行评估,出具了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豫地评探报字2005第12号),评估基准日:2004年12月31日,评估方法:粗估法,评估价值12.26万元。该报告已于2005年2月4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矿权评备200511号),新县亚银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20日缴清探矿权价款。2005-2006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接受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在矿区开展铅矿普查工作,并提交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报告,在区内发现并初步控制铅矿体3个,共获(332)+(333)+(334)?铅矿石83098吨,铅金属量4883.89吨。其中查

6、明(332)铅矿石量约44293吨,铅金属量2551.68吨;(333)铅矿石量27594吨,铅金属量1631.55吨;(334)?铅矿石量11211吨,铅金属量700.66吨。并于2006年11月16日通过评审,出具“关于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6426号)(附件第207、218页)。新县亚银矿业有限公司据此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了上河铅矿采矿许可证。根据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07553号(附件第225页),依据上述普查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计算出可采储量矿石量51722吨,铅金属量3001.02吨。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豫国土资发

7、200474号),探矿权人在其勘查作业区内申请采矿权,探矿权已有偿出让的不再缴纳采矿权价款;同时根据原采矿许可证(附件第189页)(334)资源量禁采,有效期内探明升级,重新出让,故上述可采储量视为已处置价款可采储量。根据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667号)及其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201661号)(附件第98页),与2006年提交的普查报告对比,本次新增保有(122b)+(333)矿石量272705吨,铅金属量8033.95吨,锌金属量6195.17吨。其中(122b)矿石量119589吨,铅金属量3791.33吨,锌金属量2986.71吨;(333)矿石量153116吨,铅金属量4242

8、.62吨,锌金属量3208.46吨。新增量中包括原报告中(334)?矿石量11211吨,铅金属量700.66吨,升级为(333)。矿区铅锌矿伴生有用元素银 (333)金属量12715.44千克、铜(333)金属量585.81吨,均为新增量。本次评估需处置出让收益有关内容;矿山期间动用可采储量0万吨;需处置出让收益的可采储量矿石量 17.97万吨,铅金属量5386.37吨,锌金属量4175.02吨,伴生有用元素银金属量6484.87千克、铜金属量298.76吨,平均品位Pb 3.00%、Zn 2.32%、Ag 36.08g/t、Cu 0.17%;按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核算结果:302.30万元,大

9、写人民币叁佰零贰万叁仟元整。评估结论:本公司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估算,确定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应缴纳的出让收益为321.47万元,大写人民币叁佰贰拾壹万肆仟柒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说明: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评估结果公开的,自公开之日起有效期一年;评估结果不公开的,自评估基准日起有效期一年。超过有效期,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本评估结论系为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提供采矿权价值而作。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

10、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委托方或者评估报告使用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评估报告载明的使用范围使用评估报告。委托方或者评估报告使用人违反前款规定使用评估报告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不承担责任。重要提示:以上内容摘自本采矿权评估报告正文,欲详细了解该评估项目情况,请认真阅读评估报告全文。特殊事项陈述与披露:本次评估在评估基准日后出具评估报告日期之前,国家对增值税税率进行了调整(自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本次评估已按调整后的税费政策进行计算。(本页无正文)法定代表人

11、:胡鹏兴项目负责人:侯英杰矿业权评估师:侯英杰秦元萍 北京红晶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八年五月十七日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目 录一、正文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3 1. 矿业权评估机构 PAGEREF _Toc514760403 h 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4 2. 评估委托人与采矿权人 PAGEREF _Toc514760404 h 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5 3. 评估对象和范围 PAGEREF _Toc514760405

12、 h 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6 3.1 评估对象和范围 PAGEREF _Toc514760406 h 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7 3.2 矿业权历史及以往评估史 PAGEREF _Toc514760407 h 1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8 4. 评估目的 PAGEREF _Toc514760408 h 11 HYPERLINK l _Toc514760409 5. 评估基准日 PAGEREF _Toc514760409 h 11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0 6. 评估依据 PAGER

13、EF _Toc514760410 h 11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1 7. 评估原则 PAGEREF _Toc514760411 h 13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2 8. 矿区概况 PAGEREF _Toc514760412 h 13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3 8.1 矿区交通位置 PAGEREF _Toc514760413 h 13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4 8.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PAGEREF _Toc514760414 h 13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5

14、 8.3 以往地质工作简况 PAGEREF _Toc514760415 h 14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6 9. 矿区地质特征 PAGEREF _Toc514760416 h 15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7 9.1 地层 PAGEREF _Toc514760417 h 16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8 9.2 构造 PAGEREF _Toc514760418 h 16 HYPERLINK l _Toc514760419 9.3 岩浆岩 PAGEREF _Toc514760419 h 16 HYPERLINK l _To

15、c514760420 9.4 变质作用 PAGEREF _Toc514760420 h 16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1 9.5 矿体特征 PAGEREF _Toc514760421 h 1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2 9.6 矿石质量 PAGEREF _Toc514760422 h 18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3 9.7 共(伴)生矿产 PAGEREF _Toc514760423 h 1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4 9.8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PAGEREF _Toc514760424 h 1

16、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5 9.9 开采技术条件 PAGEREF _Toc514760425 h 2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6 10. 矿山开发现状 PAGEREF _Toc514760426 h 2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7 11. 评估过程 PAGEREF _Toc514760427 h 2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8 12. 评估方法 PAGEREF _Toc514760428 h 21 HYPERLINK l _Toc514760429 13. 评估指标及参数 PAGEREF

17、_Toc514760429 h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0 13.1 评估所依据资料评述 PAGEREF _Toc514760430 h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1 13.2 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的确定 PAGEREF _Toc514760431 h 23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2 13.3 采矿方案及产品方案 PAGEREF _Toc514760432 h 24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3 13.4 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的确定 PAGEREF _Toc514760433 h 25 HYPE

18、RLINK l _Toc514760434 13.5 本次需处置出让收益的新增可采储量 PAGEREF _Toc514760434 h 26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5 13.6 生产规模 PAGEREF _Toc514760435 h 2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6 13.7 矿山服务年限 PAGEREF _Toc514760436 h 2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7 14经济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PAGEREF _Toc514760437 h 2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8 14.1固定资产、

19、无形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 PAGEREF _Toc514760438 h 2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39 14.2 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更新改造资金及可抵扣进项增值税 PAGEREF _Toc514760439 h 2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0 14.3销售收入 PAGEREF _Toc514760440 h 3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1 14.4成本估算 PAGEREF _Toc514760441 h 32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2 14.5销售税金及附加 PAGEREF _Toc5

20、14760442 h 34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3 14.6企业所得税 PAGEREF _Toc514760443 h 36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4 14.7折现率 PAGEREF _Toc514760444 h 3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5 15. 评估假设 PAGEREF _Toc514760445 h 3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6 16. 评估结论 PAGEREF _Toc514760446 h 37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7 17. 有关问题的说明

21、PAGEREF _Toc514760447 h 3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8 17.1 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 PAGEREF _Toc514760448 h 3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49 17.2 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 PAGEREF _Toc514760449 h 3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50 17.3 评估结论有效的其它条件 PAGEREF _Toc514760450 h 39 HYPERLINK l _Toc514760451 17.4 其他责任划分 PAGEREF _Toc514760451 h 40

22、HYPERLINK l _Toc514760452 17.5 评估结论的有效使用范围 PAGEREF _Toc514760452 h 4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53 18. 评估报告日 PAGEREF _Toc514760453 h 40 HYPERLINK l _Toc514760454 19. 评估责任人员 PAGEREF _Toc514760454 h 41 HYPERLINK l _Toc514760455 20. 其他评估工作人员 PAGEREF _Toc514760455 h 41二、附表目录附表一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

23、估价值估算表;附表二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三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四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单位成本确定依据表;附件五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单位成本估算表;附表六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七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附表八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税费估算表;附

24、表九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评估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估算表。三、附件附后四、附图目录附图一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附图二 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一、二采区Pb1-1、Pb1-2、Pb-2矿体开拓工程平面图。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红晶石评报字2018第035号 总第2682号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北京红晶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组成采矿权评估小组,对“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出让收益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1. 矿业权评估机构名称

25、:北京红晶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号2号楼5层5BC房间;法定代表人:胡鹏兴;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20号。2. 评估委托人与采矿权人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委托人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人: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住所:河南省新县吴陈河镇夏湾选矿厂;法定代表人:朱建国;注册资金:壹仟万圆整;成立日期:1999年01月06日;营业期限:长期;经营范围:铅矿地下开采、加工、销售(凭有效许可证经营);锌矿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3. 评估对象和范围3.1 评估对象

26、和范围本项目评估对象为“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出让收益”。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以下简称评估合同书)(附件第5页),本次委托的评估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1980西安坐标系):点号 X坐标 Y坐标1 3513930.05 38572592.052 3513930.04 38575442.073 3512110.02 38575742.074 3512110.03 38572592.04面积:5.4601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223米至8米标高。经评估人员核实,评估合同书委托评估的范围与原采矿许可证圈定的矿区范围(附件第188页)完全一致。综上,本次评估范围以评

27、估合同书中委托的评估范围为准。据现场考察询证,本次评估范围内无其它矿业活动,也不存在矿业权权属争议。3.2 矿业权历史及以往评估史2005年,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公司对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探矿权进行评估,出具了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豫地评探报字2005第12号),评估基准日:2004年12月31日,评估方法:粗估法,评估价值12.26万元。该报告已于2005年2月4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矿权评备200511号),新县亚银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20日缴清探矿权价款,详见附件第193-206页。矿山于2007年7月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豫国土资采划

28、字20070022号,有效期自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2011年7月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至2012年7月。其资源储量主要依据2006年11月矿区范围内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6426号(附件第207-224页)。2012年8月,矿山延续采矿许可证(证号:C4,附件第189页),采矿权人: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铅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万吨/年;矿区面积:5.4601平方公里;有效期限壹年壹拾壹月,自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开采深度:

29、由223米至8米标高,拐点坐标详见附件,备注(334)资源量禁采,有效期内探明升级,重新出让,经核实,矿区范围与本次评估范围一致。矿山于2014年7月办理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附件第188页),有效期贰年,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2016年07月27日,矿山提交了采矿许可证变更申请时,因材料不齐,窗口开具了3个月的补正通知书(采矿延续补字20160115号)。2016年10月31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催办通知,该项目仍属于“挂起件”停留在窗口。2017年2月1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受理了该采矿许可证的延续(采矿延续许受理字2016第0015号)(附件第7页)。4. 评估目的河南省国

30、土资源厅拟延续出让“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35号)文的有关规定,需对该矿新增资源储量应缴纳的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为确定该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5. 评估基准日根据该项目委托时间及项目实际情况,结合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相关规定,本项目选用2018年2月28日作为评估基准日,符合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的要求。评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基准日客观有效标准。6. 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6.1法规

31、依据6.1.1 1996年8月29日修正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1.2 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1.3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9号文印发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6.1.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4);6.1.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6.1.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8月发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6.1.7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

32、2);6.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1002);6.1.9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7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 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0 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文关于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1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编著(2008年9月1日执行);2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编著;3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9号);4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取消后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

33、5号);5财政部 国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综201735号);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17年第3号发布的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7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85号);8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豫财环20185号)。6.2 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6.2.1评估合同书;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采矿延续许受理字2016第0015号);6.2.3河南省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生产勘探报告(2016年7月);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667号)及其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

34、201661号);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6年9月);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豫矿开评字2016065号);6.2.7 评估人员核实收集的其它相关资料。7. 评估原则7.1 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性、可行性原则;7.2 遵循产权主体变动原则;7.3 遵循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7.4 遵循贡献性、替代性、预期性原则;7.5 遵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有效利用的原则;7.6 遵守地质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遵守地质勘查规范的原则;7.7 遵循矿业权价值与矿产资源相依原则;7.8 遵循供求、变动、竞争、协调和均衡原则。

35、8. 矿区概况8.1 矿区交通位置矿区位于信阳市新县吴陈河镇上河村,地理坐标东经1144558-1144757,北纬314344-314443,面积5.4601平方公里。矿区东距新县县城23公里,北距吴陈河镇3.7公里。从矿区至吴陈河镇有柏油公路相通,吴陈河镇至信阳市、新县县城有干线公路相通,京九铁路通过新县县城,有106、312国道相连,有京九铁路、京九高速通过,交通十分方便。8.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丘陵区,地形低缓,变化小,一般海拔标高100140米,最低70米,最高约230米,最大相对高差160米。区内植被发育,森林覆盖率高,溪流密布,通视条件较差,基岩出露差。矿

36、区属淮河流域上游,水系属淮河水系,区内有两条主要溪流,位于上河及谢桃园一带,属吴陈河支流。地表水由南向北经流入吴陈河,最后注入淮河。该区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年平均降水1287.3毫米,年平均气温15.1,年最高气温41.1,最低气温-17.3。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暖和,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较少,春季气温升降变化大,多阴雨连绵。年平均无霜期236天,年主导风向东南-西北向,其中冬季多西北向,夏季多东南向。风力一般23级,最大可达8级。矿区近年来没发生地震,相邻地区虽有地震发生,但震级小,不具破坏性。区内地势低缓、高差较小,环境地质较稳定,自然条

37、件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现象极少发生。矿区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配套,电话普及,移动通讯网已覆盖整个矿区,通讯条件好,当地生活用水多为河水、地下水,生产用水主要从临近河流或水库取水,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油菜、小麦、茶叶、板栗、马铃薯,森林覆盖率高,林木有杉树、马尾松、竹子等。区内农业劳动力密集,人多地少,年轻力壮者有部分外出务工,乡镇企业不发达,富余劳动力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有少量矿产开发,如钼矿、铜矿、萤石矿等,但规模不大。8.3 以往地质工作简况1959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豫南区测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交有区调报告及地质图说明书。19741979年,

38、河南省地质局区调队三分队在该区重新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有区调报告及地质图说明书。1977年,长春地质学院、原地质十队进行过新县苏家河吴陈河一带1/5万构造研究,并提交有相应研究报告。1978年,核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局308队在该区进行过1/5万及1/2.5万放射性伽码测量,提交有相应放射性测量地质报告。19801982年,河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进行了新县苏家河光山泼河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同时进行了同比例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重砂测量、地面磁法测量、物探测量等,并提交有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5-2006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接受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

39、司委托,在矿区开展铅矿普查工作,并提交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报告,在区内发现并初步控制铅矿体3个,共获(332)+(333)+(334)?铅矿石83098吨,铅金属量4883.89吨。其中查明(332)铅矿石量约44293吨,铅金属量2551.68吨;(333)铅矿石量27594吨,铅金属量1631.55吨;(334)?铅矿石量11211吨,铅金属量700.66吨。并于2006年11月16日通过评审,出具“关于河南省新县上河铅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6426号)。新县亚银矿业有限公司据此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了上河铅矿采矿许可证。2014年5月-20

40、15年12月,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矿区内的铅锌矿进行生产勘探。2016年7月编制提交了河南省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生产勘探报告,该报告经过评审并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豫国土资储备字201667号)。9.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区域上属秦岭-大别造山带,桐柏-商城区域性大断裂的南侧,受造山带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作用较为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地层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钼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区域地层分区属秦岭地层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宇大别群片麻杂岩,古元古界苏家河群,古生界奥陶系下统震旦系肖家庙组,古生界泥盆系南湾组,中生界白垩系下统陈棚组、上统周湾组,新生

41、界古近系及第四系。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其表现形式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褶皱由北向南逐渐加强,断裂也由北向南加剧。区域上岩浆岩主要是侵入岩,火山岩少量。火山岩主要分布于白垩系下统陈棚组中,岩性为英安斑岩、安山玢岩、流纹斑岩等。区域上岩浆侵入活动频繁,侵入岩种类比较齐全,超基性岩基性中性酸性岩均有分布,而以酸性岩为主。除南部边缘新县岩体呈岩基外,其它多呈岩株状成串出现,成带分布。侵入岩体多分布于桐商断裂以南,断裂以北少而分散。形成时代为武陵期、扬子期、燕山期。区域上矿产主要有钼、磷铁矿、钛磷铁矿、钛铁矿、金红石、磷灰石、铜、铅、锌、钨、钼、萤石、白云母、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目前已经探明有千鹅冲

42、大型钼矿、姚冲中型钼矿、大银尖中型钨钼矿、大吴湾小型铜矿等。9.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组上段。广泛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占矿区面积的46%。主要岩性为一套云母质的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透镜状大理岩。可进一步分为黑云(白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和大理岩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常呈团块状、透镜状产于上述片麻岩中。区内片岩因受岩体侵入和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片理产状变化大,走向一般为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050。9.2 构造矿区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为沿地层走向和倾向因断层影响在局部地段产生的一些小褶皱、小揉皱。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规模大小不等,按其

43、走向主要可分为三组,即: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东东向。9.3 岩浆岩上河花岗岩体是矿区内主要的岩浆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二次形成。呈契形岩株状,北东宽,南西窄。长轴方向北东东。分布于矿区西南部,总出露面积2.9平方千米,岩体在矿区的出露面积约占总出露面积的54%。岩体与浒湾组地层呈侵入接触,在与围岩接触处都倾向一侧,倾角3550。矿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边缘还可见花岗斑岩小岩株和超基性一基性小岩株。9.4 变质作用矿区内岩石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并叠加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接触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区内变质岩主要是区域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分布少量。区域变质岩主要是古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组

44、上段云母质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及眼球状黑云混合片麻岩,这些岩石在矿区内广泛分布。区内片岩中的斜长石一般都发生细粒化、绢云母化,少数发生绿帘黝帘石化,角闪石一般具绿帘石化,黑云母具绿泥石化。接触交代变质岩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岩石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强烈。动力变质岩分布于断裂构造带中,主要为碎裂岩、构造角砾岩。沿断裂一般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发育,局部可见萤石化和钼、铜、铅、锌等金属矿化。9.5 矿体特征矿区目前共有3条具规模较大的矿化蚀变带,分别为K1、K2、K3,其中K1矿化较好,K2、K3尚未发现工业矿体。已控制铅锌矿体四个,分别为Pb1-1

45、、Pb1-2、Pb-2、Pb-4。其中Pb1-1、Pb1-2、Pb-2赋存于K1矿化蚀变带中,Pb-4为单独小矿体,位于矿区东南部。其中,Pb1-1、Pb1-2规模较大,为矿区主矿体。9.5.1 Pb1-1铅锌矿体产出于K1蚀变带西段,西起TC07,东至探槽TC06。地表有TC0、TC3、TC4、TC6、TC7、TC8等探槽工程控制,深部有XJ1YM1、XJ1YM2等沿脉坑道及ZK401、ZK601、ZK1001、ZK1201、ZK1401等钻探工程控制。地表走向长度约为280米,埋深0-130米,赋存标高最高150米,最低26米。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走向为94-112,倾向北北东,倾角50

46、-62。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0.58-3.68米,厚度变化系数为35.07%,属稳定型。单样最低铅品位0.30%,最高18.02%,平均3.47%,品位变化系数98.82%,属较均匀型。单样最低锌品位0.11%,最高5.88%,平均1.89%,品位变化系数77.60%,属较均匀型。9.5.2 Pb1-2铅锌矿体产出于K1蚀变带西段,西起CK23,东至探槽TC19。地表工程有CK23、TC19、TC21、TC15等槽探、采坑工程控制,深部有XJ3YM1、XJ3YM2沿脉坑道控制。地表走向长度约为150米,埋深0-110米,赋存标高最高135米,最低20米。矿体形态呈不规则带

47、状,走向为90-112,倾向北北东,倾角55-62。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0.98-8.60米,厚度变化系数为69.76%,属较稳定型。单样最低铅品位0.23%,最高10.21%,平均3.16%,品位变化系数102.20%,属较均匀型。单样最低锌品位0.13%,最高7.18%,平均1.58%,品位变化系数106.99%,属较均匀型。9.5.3 Pb-2铅锌矿体Pb-2铅锌矿体产出于K1蚀变带中段,西起探槽TC24-TC28之间,东至探槽TC32-TC36之间,地表由TC20、TC24、TC28、TC32、TC36等槽探工程控制,深部由XJ2YM1坑探工程控制。地表走向长度约

48、为115米.矿体埋深0-70米,赋存标高67-137米。矿体形态呈长透镜状,走向为92-106,倾向北北东,倾角52-61。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0.70米-1.81米,厚度变化系数为21.78%,属稳定型。单样最低铅品位0.12%,最高12.10%,平均4.10%,品位变化系数88.01%,属较均匀型。单样最低锌品位0.11%,最高6.33%,平均1.84%,品位变化系数84.32%,属较均匀型。9.5.4 Pb-4铅锌矿体Pb-4铅锌矿体赋存于矿区东南部的K4矿化带,西起于探槽TC407-TC403之间,东至探槽TC400-TC404之间,地表由TC400、TC403、

49、TC404、TC407、TC411等槽探工程控制,深部由PD4坑探工程控制。地表走向长度约为115米,埋深0-93米,赋存标高126-222米。矿体形态呈长透镜状,走向为89-107,倾向北北东,倾角51-56。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1.11-1.60米,平均1.37米,厚度变化系数为17.99%,属稳定型。单样最低铅品位0.41%,最高11.20%,平均5.0%,品位变化系数61.34%,属均匀型。单样最低锌品位0.51%,最高6.7%,平均2.51%,品位变化系数81.56%,属较均匀型。9.6 矿石质量9.6.1 矿石矿物成分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50、、黄铜矿、辉钼矿等,次生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白铅矿、菱锌矿、褐铁矿、沥青状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为:斜长石、方解石、石英、黑云母、绿帘石、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角闪石、绢云母、高岭石、重晶石。9.6.2 矿石化学成分及共伴生有益组份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Fe2O3含量7-14%;Al2O3含量3-12%;CaO含量0.2-9%;MgO含量1-5%;K2O含量0.7-5%;SiO2含量29-41%。矿石铅含量0.1218.02%,平均3.53%;锌含量0.13-7.18%,平均1.80%。为矿石主要有用元素。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结构等。主要金属矿物

51、方铅矿、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结晶程度良好,闪锌矿、黄铜矿呈它形粒状、不规则状、乳滴状、叶片状等固溶体分离结构存在。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构造等。9.6.4 矿石类型按照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矿区矿石主要类型为黄铁铅锌矿石,主要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部分地段黄铁铜铅锌矿石,主要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地表浅部有少量氧化矿石,矿物组合为褐铁矿、孔雀石等。矿石按氧化程度可以分为氧化矿、原生矿和混合矿。浅部探槽中基本未见原生矿石,坑道、钻孔中所见矿石除局部氧化外,基本为原生矿石,Pb1-2矿体浅部工程CK23切割深度较大,约4

52、-5米,所见主要为原生矿石,可见矿区氧化带厚度不大。勘探工作在Pb1-1、Pb1-2矿体坑道中采取样品开展了物相分析,方铅矿中的铅占相应样品总铅的75.17-84.81%,而铅钒中的铅(氧化铅)占相应样品总铅的1.26-5.09%,氧化率小于10%。可见矿区铅锌矿石主要为原生矿石,仅地表有少量氧化矿。9.7 共(伴)生矿产生产勘探工作对该矿伴生有益组分开展了组合分析,主要分析项目有金、铜、银、钨、钼、硫等,矿区银品位10-6,平均36.910-6;铜品位0.02-0.39%,平均O.17%,钼品位0.001-0.024%,平均0.010%;硫品位0.76-6.06%,平均2.25%。金最高0.

53、2910-6,一般较低,低于检出限,W03含量也较低。其中银、铜达到伴生有益元素品位要求,其它元素未达要求。9.8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上河铅矿和尚洞铅锌矿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类型相似、矿石品位接近,均属简单硫化物铅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可以类比。上河铅矿建有500吨/日的选厂。2014年,在施工沿脉坑探工程时,回收有部分铅多金属硫化物矿石,开展了选矿试验,磨细度160目,采用单一浮选流程“一粗,四扫,三精”,最终得到铅铜银混合精矿和锌精矿,铅回收率90%以上,铅精粉铅含量62%以上,尾矿品位0.2%。说明矿石属于易选矿石,可选性良好。9.9 开采技术条件9.9.1水文地质条件上河矿区主要矿体位于侵蚀

54、基准面以下,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且薄,水文地质边界简单,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裂隙含水层间接充水矿床。9.9.2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岩体结构以整块或厚层状结构为主,、结构面发育,岩石强度高,稳定性好,地下水活动微弱,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矿区。9.9.3环境地质条件该区地震烈度度,新构造运动不强,属于比较稳定地区。区内又无大的污染源,矿区岩石放射性背景值低于国家法定标准。该区环境地质条件应属简单类型。10. 矿山开发现状矿山自取得采矿

55、许可证后,因多种原因一直未进行开采。目前矿山正在办理采矿权延续的相关事宜。11. 评估过程11.1 2016年12月3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公开方式选择我公司承担“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采矿权”评估项目,由于缺少评估所需基础资料,该项目暂时搁置。11.2 2017年4月8日至4月9日,我公司评估工作人员侯英杰(矿业权评估师)对该项目进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矿区位于信阳市新县吴陈河镇上河村,东距新县县城23公里,交通十分方便。该区属丘陵区,植被发育。矿山自取得采矿许可证后,因多种原因一直未进行开采。公司建有选矿厂,一直未有选矿,矿山未来开采出来的原矿石直接内销给公司选厂,矿山与选厂单独

56、核算盈亏。11.3 2017年4月11日至5月9日,评估人员分析资料,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编写出评估报告初稿,公司内部组织审查,5月9日,评估报告经审查、修改、整理、润色,形成正式评估报告。11.4 2017年5月10日至5月18日,正式评估报告提交专家审查,并根据专家意见补充收集资料,对评估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形成最终评估报告文本,并于5月18日提交给委托方。11.5 由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该项目暂时搁置。2018年1月23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85号)”,该项目重启,经与委托方沟通,该项目按新

57、政策评估,评估基准日修改为2018年2月28日。11.6 2018年3月5日至5月17日,评估人员分析资料,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编写出评估报告初稿。并针对出让收益新政策下矿业权评估所遇到的问题与委托方进行了沟通,5月17日,评估报告经修改、审查、整理、润色,形成正式评估报告,并提交给委托方。12. 评估方法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适用于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评估方法有基准价因素调整法、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收入权益法、折现现金流量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虽然发布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但未对该基准矿价内涵进行定义,故无法采用基准价因素调整法;目前未收集到该地区可类比的案例也无法采

58、用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根据本次评估目的和采矿权的具体特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具有一定规模、具有独立获利能力并能被测算,其未来的收益及承担的风险能用货币计量,其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技术经济参数可参考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以及评估人员调查收集的当地类似矿山的指标等确定。因此,评估认为该采矿权资料基本齐全、可靠,可依据的报告和有关数据基本达到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的要求,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综上,本次评估仅能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矿业权评估价值;C年现金流入量;CO年现金流出量;(CCO)t年净现金流量;i折现率;t年序号(t1,2,n);n评估计算年限。13. 评估指标及参数主

59、要技术经济参数指标选取依据河南省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生产勘探报告(以下简称生产勘探报告)、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667号)及其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201661号)、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河铅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 审意见书(豫矿开评字2016065号)以及评估人员掌握的其它相关资料确定。13.1 评估所依据资料评述生产勘探报告的评述本次评估用的资源储量资料来源于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编制的生产勘探报告。对K1矿体进行了系统的揭露和控制,补做了锌的基本分析,估算了锌的资源储量,并对伴生矿产

60、进行了综合评价。生产勘探报告估算了矿区查明保有资源储量(储量估算范围位于本次评估范围内),并通过与2006年提交备案的普查报告对比(储量估算范围位于本次评估范围内),估算了该矿新增保有资源储量,储量估算方法正确,块段划分和工业指标、参数确定基本合理,计算结果较合理,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该报告经过评审并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豫国土资储备字201667号)。因此可将该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作为本次评估的依据。开发利用方案的评述开发利用方案由新县亚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9月编制。该方案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该方案已通过河南省矿业协会委托的专家审查,审查认为该方案设计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