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聿薆螅羆膂葿蚁羅芄蚄薇本科生毕业设计第一分册毕业设计题目:扬宜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学生姓名:于文蛟所在学院:建工学院专业及班级:土交0405指导老师:沈新元完成日期:2008.6.6材料总目录第一部分毕业设计任务书第二部分开题报告第三部分毕业设计计算书第四部分英文翻译第五部分毕业设计小结第一部分任务书1.1毕业设计的目的1.1.1综合运用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扬宜公路D标段设计,重点解决路线、路基及防护、路面等道路主要工程的设计能力;1.1.2提高对工
2、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能力;1.1.3培养学生对工程材料进行检验及判别的能力;1.1.4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1.1.5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文资料的能力;1.1.6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资料、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1.1.7培养学生电脑软件运用及计算机绘图等综合能力;1.1.8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具备的全局观点和经济观点。1.2毕业设计的要求1.2.1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
3、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其质量要求,正确进行道路的路线平、纵、横设计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挡土墙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等;正确绘制工程设计图。1.2.2正确进行道路工程的结构分析、造价分析、施工技术参数计算,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并绘制施工图。绘制施工网络图,并进行优化与编写设计说明书;1.2.3正确进行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掌握各种道路施工机械的选型及使用;掌握人工、材料及机械、资金等调度及运用方法。1.2.4运用机算机对概预算结果进行复核运算,对路面结构及公路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并运用AutoCAD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1.2
4、.5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论文课题实验内容、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基础数据准备、材料准备,进行课题实验的具体操作,后期的数据整理,科技论文的写作等;1.2.6正确进行英语原文翻译,提高使用外文资料的能力;1.2.7在毕业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设计复习提纲,参加毕业答辩;1.2.8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都必须独立完成。1.3毕业设计课题名称扬宜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1.4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1.5设计原始资料1.5.1路段原始平面地形图1:20001.5.2路段初始年交通量1.5.3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1.5.4各种交通部颁设计、施工及试验规程
5、等技术规范1.5.5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相关配套资料1.5.6公路工程概预算电脑软件1.5.7公路线型设计CAD软件1.5.8公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CAD软件1.5.9英语原文及其它资料等1.5.10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1.6设计内容1.6.1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1.6.2公路平面线型设计;1.6.3公路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1.6.4公路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1.6.5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1.6.6公路路基挡土墙的设计;1.6.7公路柔性路面设计;1.6.8公路刚性路面设计;1.6.9路段工程量计算(按定额表中项目计列)1.6.10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按2007年交通部规范与定额,
6、进行电算)1.6.11工程量清单报价(计算路基土方、路面结构层、浆砌片石等工程单位造价)1.6.1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按给定的不同工期,分人工、机械、材料、资金、施工主案等分别编制)1.6.13施工网络图的绘制;1.6.14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1.6.15工程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1.6.16工、料、机的施工安排一览表;1.6.17工程预算价格的计算机复核计算(运用银羽造价软件分别编制)1.6.18路线与路面结构的计算机复核计算(运用道路CAD软件进行计算)1.6.19用AutoCAD技术绘制施工图纸(标准图幅绘制工程大样图)1.6.20英语原文翻译成果;1.7设计成果1.7.1设计说明
7、书(含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设计任务书等内容)1.7.2公路主要几何指标复核计算结果1.7.3公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1.7.4路基稳定性验算结果(图表及计算书)1.7.5路基挡墙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1.7.6刚、柔性路面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1.7.7工程量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表格)1.7.8施工图预算造价(手工计算结果,含全部表格及说明)1.7.9施工组织设计(说明及图表,含时间和空间设计成果)1.7.10工程施工横道图及网络图(网络图需进行参数计算)1.7.11施工技术方案说明文件(主要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说明)1.7.12工程材料的选用说明、质量要求及检验
8、方法说明(工程主要材料)1.7.13工、料、机使用一览表及需求量计划表1.7.14工程施工图预算价格计算机复核结果(电脑输出结果)1.7.15计算机对路线几何指标与路面结构复核计算结果(电脑输出结果)1.7.16用AutoCAD技术绘制的部分施工图纸1.7.17英语原文翻译成果1.8毕业设计时间安排2月18日6月6日(16周),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6月9日6月13日(1周),进行毕业设计的评阅、审阅工作;6月16日6月20日(1周),进行毕业答辩工作;1.9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说明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重点是做好各课题的阶段考核。课题的阶段划分,由指导教师按毕业设计的总时间和各课题的具体情况确
9、定,具体要求是:1.9.1指导教师在布置课题任务时,向学生讲清楚阶段考核的要求和措施;1.9.2毕业设计各阶段结束时,学生应按时提供阶段成果、原始手稿和草图,指导老师及时审阅并指出问题,学生应认真予以修改。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学生按修改后的各阶段原始手稿和草图上机打印和出图。全部手稿和草图应装订成册,连同正式打印稿、图纸送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作最后的批阅、写评语、评成绩。1.9.3阶段考核结果,由指导教师填写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考核的记载表上,阶段考核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载,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的20,列入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分:平时成绩20+审阅成绩30+评阅成绩20+答辩成绩30。
10、设计阶段划分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施工组织上机电算其它第13周第46周第78周第911周第1214周第1516周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中间检查1.9.4为加强毕业设计期间对学生出勤的考核,学院给每位学生印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学生应逐日认真填写,并随时接受指导教师和管理部门的考核,考核结果由考核人员如实填写,作为综合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1.10毕业设计内容1.10.1汽车交通量组合车型解放CA10B解放CA30A东风EQ140黄河JN150黄河JN162黄河JN360长征XD160交通SH141交通量160220180110200210150180交通量增长率5%,柔性路面设计寿命20年,
11、刚性路面设计寿命30年,路面材料参数取规范中的数值,自然区划为=4*ROMANIV1区(一级)。1.10.2路面结构名称及代号路面类型路面类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二灰砂砾水泥混凝土路面(f=5.0Mpa)二灰矿渣1.10.3挡土墙形式挡土墙形式挡土墙形式重力式路堤墙(仰斜)加筋挡土墙(十字板)第二部分开题报告第三部分计算书扬宜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方案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第一部分包括正确进行道路的路线平、纵、横设计计算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挡土墙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等,正确绘制工程设计图。第二部分包
12、括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技术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设计,工料机调配表及绘制施工横道图和网络图。第三部分是概预算设计,求出工程总造价。关键字: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组织概预算Abstract:Thegraduate-designisahighwayformuladesign.Firstpartisdesigned,whichincludeshorizontolalignmentdesign,profiledesign,crosssectiondesign,subgradeandpavementdesign(bothflexiblepavementandrigidpavement)aswell.S
13、econd,theworkingorganizitiondesignisworkedout,whichincludetechnicalformuladesign,workingflowdiagramdesign,andsoon.Last,Iworkoutthebudgetandestimatingofthedesign,andgetthelumpsum.Keywords:highway,subgrade,pavement,drainage,workingorganization,Estimating(Budget)目录1公路路线设计12公路路基设计183公路路面结构设计364施工组织设计515
14、工程造价计算70参考文献-76附录1公路路线设计1.1公路平面线型设计一级公路技术指标汇总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表表2计算行车速度(km/h)100纵坡不小于(%)0.3行车道宽度(m)27.5最大纵坡(%)4车道数4最小纵坡(%)0.30.5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宽度(m)一般值2.00坡长限值(m)纵坡坡度(%)31000极限值2.004800左侧路缘带宽度(m)一般值0.75缓和段坡长小于(%)3极限值0.50合成坡度(%)10.0中间带宽度(m)一般值3.50竖曲线凸形竖曲线半径(m)极限最小值6500极限值3.00一般最小值10000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3.00凹形竖曲线半径(m
15、)极限最小值3000极限值2.5一般最小值4500视距停车视距(m)160竖曲线最小长度(m)85行车视距(m)160视觉所需最小竖曲线半径值(m)凸形16000公路用地不小于(m)3m凹形1000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400V60km/h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6V一般最小半径(m)700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2V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4000路基宽度(m)一般值26最大半径不应大于(m)10000变化值24.5最小长度(m)170最小坡长(m)250平曲线超高横坡不大于(%)1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85路拱横坡(%)1.02.01.1.1主要技术指标复核汽车交通量组合(单位:
16、辆天)表3车辆交通量代表车型折算系数折算交通量解放CA10B160中型车1.5240解放CA30A220中型车1.5330东风EQ140180中型车1.5270黄河JN150110大型车2220黄河JN162200大型车2400黄河JN360210拖车3630长征XD160150大型车2300交通SH141180中型车1.5270小客车5525小型车15525=7915(1)交通量四车道一级公路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已知所给交通量过小,故可增设小客车为5525辆天交通增长率,远景年交通量:(辆/日)(辆/日)(2)指标核算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故极限最小半径取400
17、m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故一般最小半径取700m考虑最小行程时间: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停车视距:纵坡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长度;1.1.2选线(1)地形综述地形条件:本路段所处地区为平原微丘区,原地面地势较低,多农田并散布着小鱼塘,在修建公路是时应尽量避开河流、鱼塘等对公路不利地形,考虑到节省造价的原则,尽量减少居民房屋的拆除,又能使道路顺畅,线形美观大方,解决当地的通行。(2)选线原则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最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
18、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选线应注意同农用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用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等。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他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坍塌,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多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
19、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下线。(3)线型说明左下角起点所取十字丝坐标为(1000,1000),交点JD1的坐标为(2749,710),交点JD2坐标为(3872,842),终点坐标为(4578,630)选择JD1的理由:(1)、尽量避开农田,少占农田(2)、尽量避免穿越密集的居民(3)、路线与河道交角符合规范。选择JD2的理由:(1)、避开填挖较大的河塘(2)、避免多占农田(3)、尽量避免穿越密集的居民1.1.3公路平面线形设
20、计(1)从地形图上确定公路平曲线,读出控制点坐标起点:AJD:JD:()终点:B计算各直线段的长度:同法可求L=1131.72mL=737.14m方位角:转角:(2)根据本地区综合条件在A、B间设交点的坐标、转角,(3)平曲线要素计算:初拟,原因:尽量的避开房屋居住区,而且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区,符合规范关于一级公路的技术指标标准。:,初拟,原因:应尽量避开洼地和较密集的居民区,保持和河流方向一致。:,与之间的直线段长m符合规范要求。平曲线几何要素值表4R(m)(m)()(m)(m)()(m)(m)(m)(m)JD180015022.215751.175.37232.29460.1816.464.
21、4JD280015023.412751.175.37241.00476.8918.195.11(4)主点桩号计算:起点A:K0+000的桩号:的桩号:终点B的桩号:JD1:JD1K1+668.71232.29ZHK1+436.42ls150HYK1+586.42160.18YHK1+746.6ls150HZK1+896.6-230.09QZK1+666.872.2JD1K1+668.7JD2JD2K2+796.19241.00ZHK2+55.19ls150HYK2+705.19176.89YHK2+882.08ls150HZK3+32.08-238.45QZK2+793.642.55JD2K2
22、+796.19主点桩号计算结果列于表:主点桩号值表5主点JD1JD2ZHK1+436.42K2+555.19HYK1+586.42K2+705.19QZK1+666.87K2+793.64YHK1+746.6K2+882.08HZK1+896.6K3+32.08JDK1+668.71K1+796.191.4.5绘出线型,标注坐标,填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见第三分册。1.4.6计算每100米整桩号及特殊点坐标,并列于下表内(1)直线段:K0+000K1+436.42K0+000处坐标:(1156,11140)因为所以可计算得每100米的桩号坐标:,计算结果见表(2)第一个缓和曲线段:ZH点K1+
23、436.42HZ点K1+668.71由前面1计算可得K1+472.061处坐标:(772.07,2555.16),把该点作为一个新坐标下的原点(0,0)来计算缓和段上的点在这个新坐标下的坐标,再通过转换公式把新坐标下的坐标转换到原来坐标下的坐标。HY点:,故HY点的坐标为(736.509,2669.952)同理由几何知识可得HZ点和YH点坐标:HZ点坐标为(724.251,2829.186)HY点坐标为(737.078,2078.578)同理也可得第二缓和曲线段上特殊点的坐标:ZH点坐标为(813.393,3632.664)HY点坐标为(826.72,3782.055)YH点坐标为(811.3
24、1,3957.916)HZ点坐标为(772.695,4102.8)点坐标可计算得每点坐标。计算结果列于下表61.2纵断面设计1.2.1纵坡设计原则(1)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曲线坡段,不宜连续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坡。连续上下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
25、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小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缓一些避免产生冲突,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逐桩坐标表表6桩号坐标桩号坐标xyxyK0+00011561140K1+896.6737.0782978.578K0+1001129.2741238.52K1+900736.972977.72K0+2001102.541337.04K2+000748.63307
26、7.04K0+3001075.811435.56K2+100760.293275.68K0+4001049.091534.08K2+200795.263474.32K0+5001022.361632.60K2+300783.613375.00K0+600995.631731.12K2+400795.263474.32K0+700968.901829.64K2+500806.933573.64K0+800942.181928.16K2+555.19813.3933632.664K0+9001080.811888.909K2+705.19826.723782.055K1+000888.732125
27、.20K2+882.08811.313957.916K1+100862.002223.72K3+32.08772.6954102.8K1+200835.212322.24K3+100745.884192.08K1+300808.542420.76K3+200717.124287.86K1+400781.812519.28K3+300668.364383.64K1+436.42772.072555.16K3+400659.604479.42K1+586.42736.5092669.952K3+500630.844575.2pK1+746.6724.2512829.186K3+528.226304
28、5781.2.2纵断面图绘制(1)图框比例垂直1:100。水平方向1:2000(2)绘制纵地面线(3)拉坡1.2.3平原地区,自然区划为IV区,为保证路基干燥的最小填土高度,地下水位0.5。平原地区取土困难,坡度不宜过大,否则填方量太大,本图坡度在0.3%0.5%之间,为了满足纵坡度坡度要求,路线经过的低洼地带需进行填土,由于苇塘的地质差,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换填的方式。1.2.4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1)符合平纵结合设计(2)竖曲线半径的选择符合规范要求,凸曲线R10000m,凹曲线R450m,同时凸的竖曲线最小长度不小于85m。(3)竖曲线的设置应使驾驶员能保持视距的连续性,平纵线
29、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线型协调。1.2.5竖曲线要素计算ZD1边坡点桩号:K0+500,高程为6.1m,i1=-0.34%,i2=0.4%取R=20000m计算过程(1)计算竖曲线要素ZD1:桩号:K0+500.00曲线长:切线长:外距:其余转点处竖曲线要素计算入上,结果见下表。(2)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起点桩号:(K0+500)-120=K0+380起点高程:6.5-0.4%120=6.02mK0+4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其余竖曲线上20m桩号高程依例可求,结果如下表竖曲线要素表7点位变坡点桩号半径R(m)坡差曲线长L(m)切线长T(m)外距E(m)变坡点高程(m)K0+5003
30、00000.82401200.246.5K1+00020000-0.7140700.124.5K1+660350000.62101050.166.48K2+32020000-0.8160800.164.5K2+780300000.82401200.246.8各个变坡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满足设计要求竖曲线各点高程表8桩号横距X(m)竖距(m)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m)K0+380006.026.02K0+400200.016.106.09K0+420400.036.186.15K0+440600.066.266.20K0+460800.116.346.23K0+4801000.176.426.2
31、5K0+5001200.246.56.26K0+5201000.176.426.25K0+540800.116.346.33K0+560600.066.266.20K0+580400.036.186.15K0+600200.016.106.09K0+620006.026.02竖曲线各点高程表9桩号横距X(m)竖距(m)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m)K0+930004.774.77K0+940100.0024.744.74K0+960300.024.664.68K0+980500.064.584.64K1+000700.124.504.62K1+020500.064.564.62K1+040300
32、.024.624.64K1+060100.0024.684.68K1+070004.614.61竖曲线各点高程表10桩号横距X(m)竖距(m)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m)K1+555006.176.17K1+560506.186.18K1+580250.016.246.23K1+600450.036.306.27K1+620650.066.366.30K1+640850.106.426.32K1+6601050.166.486.32K1+680850.106.426.32K1+700650.066.366.30K1+720450.036.306.27K1+740250.016.246.23K1
33、+760506.186.18K1+765006.176.17竖曲线各点高程表11桩号横距X(m)竖距(m)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m)K2+240004.744.74K2+260200.014.684.69K2+280400.044.624.66K2+300600.094.564.64K2+320800.164.504.66K2+340600.094.604.69K2+360400.044.704.74K2+380200.014.804.81K2+400004.904.90竖曲线各点高程表12桩号横距X(m)竖距(m)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m)K2+660006.206.20K2+68020
34、0.016.306.29K2+700400.036.406.36K2+720600.066.50640K2+740800.116.606.49K2+7601000.176.706.53K2+7801200.246.806.56K2+8001000.176.746.57K2+820800.116.686.57K2+840600.066.626.56K2+860400.036.566.53K2+880200.016.506.49K2+900006.446.441.3横断面设计1.3.1横断面设计原则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舒适、工程
35、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1.3.2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路基宽度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置,为26m。中间带宽3.5m(包括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0.75*2m),两边行车道各宽7.5m,不设土路肩,两边硬路肩各为3.75m,路肩横坡为3%,路拱横坡为2%,路肩与行车道采用相同的结构,作紧急停车带使用,并利于以后加宽。(1)护坡道宽度一律取1.0m,外向倾角4%。(2)边沟采用梯形状的边沟,示意图如下:图1边沟示意图(单位:cm)(3)公路用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一级公路在整个路幅范围以外不少于3.0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1.3.2超高计算(1)由于平面曲线半径均大于2
36、50m(),均不需加宽计算(2)A第一平曲线超高值超高缓和段长度: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平曲线半径查表得超高值而缓和曲线长度,取,横坡从路拱坡度(-1.5%)过渡到超高坡度6%时超高渐变率满足要求,故可取B计算各桩号处的超高值图2超高示意图(单位:cm)超高位置计算公式行车道横坡值备注外侧CD0内侧D0CX为超高段内各桩号离超高起点或超高终点的距离例K1+436.42处:X=0外侧内侧K1+440处X=3.58外侧:内侧:如上依次可求得各缓和曲线上各20m桩号点处的超高值例YH点处:K1+586.42X=150外侧:内侧:圆曲线上超高为定值故超高值相同计算结果如表13:超高计算值表13桩号说明
37、x左侧右侧CDDCJD1处K1+436.42ZH0-0.2400-0.24+4403.58-0.2500-0.21+46023.58-0.3200-0.08+48043.58-0.39000.05+50063.58-0.46000.18+52083.58-0.52000.31+540103.58-0.58000.44+555118.58-0.63000.54+560123.58-0.65000.57+580143.58-0.71000.69K1+586.42HY150-0.72000.72K1+746.6YH150-0.72000.72+760136.6-0.68000.62+765131.6
38、-0.67000.59+780116.6-0.60000.49+80096.6-0.54000.36+82076.6-0.47000.23+84056.6-0.40000.11+86036.6-0.3400-0.01+88016.6-0.2800-0.14K1+896.6HZ0-0.2400-0.24JD2处K2+555.19ZH0-0.2400-0.24+5604.84-0.1300-0.30+58024.84000-0.36+60044.840.1300-0.42+62064.840.2600-0.49+64084.840.3900-0.51+660104.840.5100-0.61+68
39、0124.840.6400-0.68+700144.840.7200-0.72K2+705.19HY1500.7200-0.72K2+882.08YH1500.7200-0.72+900132.080.6500-0.69+920112.080.5200-0.62+94092.080.4000-0.55+96072.080.2700-0.50+98052.080.1400-0.43K3+00032.080.0100-0.37+02012.08-0.1200-0.32K3+32.08HZ0-0.2400-0.241.4路线设计电算优化以上数据应用软件“集成交互式道路设计系统EICAD2002”进行
40、优化后,结果见附表。2公路路基设计2.1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2.1.1设计资料选取本路段最高填土高度4M为,土质为亚粘土,内摩擦角,土的粘聚力c=35Kpa,压实密度,天然密度为2.1.2路基稳定性验算该公路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顶宽26m,荷载为车辆荷载。(1)用方格纸以1:200绘制路堤横断面图(2)将车辆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度:墙高q()墙高(m)q()H2.020.0H10.010.0已知h=4m,以直线内插得(3)按4.5H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在此取,由表4-1得,。(4)绘出三种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通过路基中心线,圆心在路基内,路基一定稳定。图3通过距路基左边缘1/4路基宽度处,将圆弧范围
41、内土体分成8块,最后一段略少。图4表14分段(m2)(KN)(KN)(KN)L(m)1-40.563-0.650.7601.72931.12923.649-20.24316.6472-26.116-0.440.8984.76585.77277.015-37.7563-13.304-0.2300.9737.089127.600124.176-29.3624-1.148-0.0201.0008.857159.417159.385-3.193510.9560.1900.98210.891196.029192.45637.256623.5870.4000.91610.176183.170167.867
42、73.294737.6060.6100.7928.802158.431125.51396.678858.7950.8550.5186.254112.56558.31996.279928.38212.953由公式计算得K=3.904通过距路基左边缘1/8宽度处,将圆弧范围内土替分成块,最后一段略多。图5表15分段(m2)(KN)(KN)(KN)L(m)1-17.924-0.3080.9511.11720.10119.125-6.18611.36852-4.938-0.0860.9963.08155.46055.254-4.77437.7930.1360.9914.52481.43280.6801
43、1.042420.9330.3570.9345.43597.83291.37534.952535.3760.5790.8156.399115.18293.91566.684654.9940.8190.5744.11173.99142.44560.606382.795162.323由公式计算得K=3.083通过路基左边缘,将圆弧范围内土体分成6块。最后一块略多。图6表16分段(m2)(KN)(KN)(KN)L(m)114.5290.2510.9680.2234.0103.8821.0067.4377222.6640.3850.9230.60310.85610.0184.183331.3170.5
44、200.8540.84415.18812.9767.894440.8610.6540.7560.91916.54712.51510.826552.0620.7890.6150.78214.0698.65011.096667.3870.9230.3850.3265.8642.2555.41450.29540.4181由公式计算得K=6.774将三个坡面所求得的K值作圆弧,并作圆弧的切线,得到Kmin=3.081从而稳定性系数满足1.251.50范围内的要求。故本设计所采用的边坡稳定性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2.2重力式挡土墙设计2.2.1挡土墙位置的选择路堑挡土墙大多数设在边沟旁。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
45、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当路肩墙与路堤墙的墙高或截面圬工数量相近,基础情况相似时,应优先选用路肩墙,若路堤墙的高度或圬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而且基础可靠时,宜选用路堤墙;沿河路堤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来布置,注意设墙后仍保持水流流畅,不致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2.2.2挡土墙的作用及要求作用:(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滨河及水库路堤,在傍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或少占
46、库容的有效措施(2)路堑式挡土墙设置在堑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有的也兼有拦石作用。要求:基础埋置深度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有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排水设施浆砌片石墙身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置一排泄水孔。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孔。泄水孔进水口的底部应铺设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同时泄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反滤层,以免孔道阻塞。当墙背填土透水性不良或可能发生冻胀时,应在最低一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范围内铺设厚度不小于0.3m的砂卵石排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沿
47、路线方向的每隔1015m设置一道,兼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挡土墙下布置30cm的碎石堑层地基,基底与基底的摩擦系数u假设本路段在K1+200K1+240处设置重力式挡土墙。2.2.3形式选择:按任务书布置要求,挡土墙形式为重力式路堤墙(仰斜)和加筋挡土墙(十字板)2.2.4重力式挡土墙计算(1)设计资料墙身构造:采用浆砌片重力式路堤墙,墙高6m,墙身分长度10m,墙图边坡1:1.5,仰斜墙背1:0.25()。设计荷载:公路I级土壤地质情况:土质为砂性土,取最不利情况,填土与墙背的摩擦角,容许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挡土墙示意图图7重力式挡土墙计算示意图强身材料:2.5号浆
48、砌片,25号片石,砌体容重,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容许拉应力。(2)车辆荷载换算换算土层(3)求破裂角则演算是否交于荷载内堤顶破裂面至墙踵:荷载内缘至墙踵:荷载外缘至墙踵:则故假定正确(4)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5)求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倾斜基底,土压力对墙踵的力臂改为(5)设计挡土墙截面:计算墙身重及力臂如表17体积V重量G力臂挡土墙结构2.2.6稳定性验算(1)抗滑稳定验算故抗滑稳定性符合要求G挡土墙自重;Ex,EY墙背主动土压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0基底倾斜角,;基底摩擦系数,查经验系数表取0.4;rQ1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当组合为、时,rQ1=1.4。(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符合抗倾覆要
49、求稳定(3)基底应力验算、基底边缘最大、最小压应力设计值。满足基底应力设计要求。2.2.7截面内力验算墙面和墙背互相平行,截面最大应力出现在基底处,由基底应力验算,偏心距基底应力均满足墙身设计要求,所以截面满足要求2.2.8重力式路肩挡土墙构造图见附图2.3加筋挡土墙设计2.3.1加筋挡土墙设计(1)设计地点及范围加筋挡土墙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时,由于拉筋在填筑过程中逐层埋设,所以,因填土引起地基变形对加筋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比较简便,因此,在软弱地基上修筑加筋土挡土墙效果比较好,有地形图可知,k1+436.42k1+460段处,河流地段,因此可设计加筋挡土墙。(2)作用
50、及要求作用:加筋挡土墙的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钢筋的复合土。他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组成加筋土的墙面板和拉筋可以预先制作,在现场用机械分层填筑。这种装配式的方法,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劳力和稳定工期。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抗振动性强加筋土挡土墙节约占地,造型美观,造价低廉。要求:拉筋长度不宜小雨3m,填料应易于填筑与压实,能与拉筋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满足化学和电化学标准,水稳定性要好,拉筋抗拉能力强,延伸率小,不易产生脆性破坏,耐腐蚀和耐久性能好,要具有一定的柔性,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墙面板不仅要具有
51、刚度,还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加筋挡土墙的墙面板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3)截面应力验算墙面墙背平行,截面最大应力出现在接近基地处,由基底力验算可知偏心距及基底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故墙身截面应力也能满足要求2.3.2设计资料拟修建一座路肩式加筋挡土墙,沉降缝间距采用20m,挡土墙高度6m,无顶部填土,其设计资料如下:(1)路基宽度26m(2)荷载标准:公路级(3)面板为十字型混凝土板,板厚15cm,混凝土强度为C20(4)筋带采用聚丙烯工带,带宽18mm,厚为1.0mm,容许拉应力,摩擦系数(5)筋带结点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6)填土为砂类土,内摩擦角为,粘聚力为,最大干密度,含水量(7)墙
52、顶填土材料与加筋填料相同(8)按荷载组合I进行结构计算2.3.3设计计算(1)由路基路面工程P124知车辆活载引起的附加土侧压力按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m其中:q为附加荷载强度,由表6-1内插计算得h=6m时的q(2)简化破裂面的确定采用简化破裂面如图8所示(3)计算各层拉筋的土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主动土压力系数:由规范(5.2.1)当时,时,以第六层拉筋为例计算,其他各层拉筋的土压力系数计算列表18:图8加筋式挡土墙计算示意图计算各层拉筋所受拉力路肩式挡土墙的筋带所受拉力为:筋带拉力计算结果如下表18:筋带垃圾计算表表18层号10.20.4944.15414.990.2502.36420
53、.70.48114.53814.990.2503.55131.20.46724.92214.990.2504.66041.70.45335.30614.990.2505.69652.20.43945.69014.990.2506.66062.70.42556.07414.990.2507.55073.20.41166.45814.990.2508.36983.70.39776.84214.990.2509.11494.20.38387.22614.990.2509.787104.70.36997.61014.990.25010.387115.20.356107.99414.990.25010.
54、946125.70.342118.37814.990.25011.403(4)计算筋带设计断面及每束筋带根数筋带设计面积可由公式计算:当荷载组合为I时,查规范知筋带的容许应力系数K=1.0(5)设计筋带长度筋带长度确定由规范(5.2.6)确定:其中:筋带要求抗拔稳定系数,查规范表5.1.3知荷载组合为时筋带抗拔安全系数为2.0;筋带与填料的似摩檫系数为0.4;第i单元筋带宽度总和。L2i活动区筋带长度(m),按下式计算当时,当时,其中:简化破裂面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面夹角,采用45+;简化破裂面的垂直部分与墙面板背面距离,采用0.3H;(6)确定墙体断面筋带长度及筋带数量每根筋带宽18mm,厚1m
55、m由下表看出,各层筋带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而且第一层筋带长度与最低层筋带长度相差很大,考虑到施工方便,各层筋带长度应取一致,即采用矩形断面,为此各筋带长度采用8m,为了保证锚固区有足够的锚固力,每层每束筋带的数量应予调整,调整后的数量见表19筋带数量计算表19计算值采用值加筋层号断面面积总宽度12.36447.28238.826.11.87.92.613823.55171.02194.844.91.86.73.911834.66093.2093.203.611.85.45.18845.696113.92113.922.931.84.76.38856.660133.20133.202.41.8
56、4.27.48867.550151.0151.02.01.83.848.311878.369157.38157.381.91.623.58.711889.114182.28182.281.61.332.910.111899.787195.74195.741.41.042.410.81181010.387207.74207.741.30.752.011.51381110.946218.92218.921.10.461.612.11381211.403228.06228.061.20.171.412.6138注:由于一二层筋带不满足抗拔系数要求,故进行调整,其中表中筋带一二层的总宽度为调整后的总宽
57、度。图9基底面上垂直力加筋土挡墙重面板重:加筋土挡墙背水平的土压力见上图路基顶面处水平应力:路基底面处水平应力:墙背上的土压力;各力对基底重心的力矩基底应力由规范公式(5.2.8),所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9)基底滑动稳定性查规范表5.1.3,当荷载组合时要求的基底滑动稳定系数查表5.15,取基底摩擦系数垂直合力(应减去荷载产生的垂直力):水平合力:由规范公式(5.2.9)得,所以满足基底滑动稳定性要求。(10)倾覆稳定性作用于墙体力系与基底滑动验算时相同各力对墙趾的力矩:由规范公式(5.2.10),查规范表5.1.3,荷载组合时倾覆稳定系数,满足要求。(11)整体滑动稳定由于墙前地形平坦,
58、地基承载力较高,故整体滑动稳定可不作验算。2.4公路排水设计2.4.1排水系统的描述本路段位于平原微丘处,地势变化较小,河流较多,因而根据河流位置进行排水设计:在桩号K0+000、K1+00,K2+320、K3+528.22处与河塘相交,边沟的水要求尽量排到河塘里,设计时边沟纵坡大于。(1)排水的目的与要求目的: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温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护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其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地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同时把路界处于可能流入的地表水拦截在路基范围外,以减少地表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对行车安全的不利。要求:1)各项设施应
59、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2)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太长,渗透路径不能太长3)排水设施要有较好的耐久性。(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于集中,作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路基边沟一般不应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需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应加大,并予以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
60、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相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作到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和分期修建。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路段,还应于路段防护加固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附近的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条件布设人工沟渠,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对于重点路段的主要排水设施,以及土质松软和纵坡较陡地段的排水沟渠应注意必要的防护和加固。路基排水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讲究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型吊安全事故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下科学试卷及答案
- TSG01体系培训课件
- 当代教育学基础课件 第五章 教学论基础
- SIS安全系统培训课件
- see-a-tor-课件教学课件
- SCORM课件收费标准
- 2025年代数竞赛题库及答案
- 四川高考真题及答案
- 昆明电工考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cnc初级技工考试题及答案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
- 汽车吊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word6)
- Matlab-Simulink模型检查验证与测试
- 单位减少存档人员表
- 潮流玩具行业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