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_第1页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_第2页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_第3页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_第4页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网我整理了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考,供参考阅读。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亮,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学问,注意同学从表格数据猎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特别的缘由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致敏捷。5、6题考查工业区位。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同学能从结构图中分析推断出正确答案。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学问间的联系,并强调学问,技能方法的敏捷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

2、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力量得到了有效考查。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同学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进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意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枯,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缘由,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同学从文字和图像中猎取有效信息力量,又考查同学调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同时也考查同学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力量。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提倡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环境爱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意结合图文资料,思索现实问

3、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缘由,分析广西镉污染大事危害较大的缘由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大事中发挥的作用。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同学联系实际熟悉,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提倡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同学答卷状况分析 1、大部分同学把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把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同学能够分析推断出题目考查的力量。如36题第2小题,同学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缘由。 3、有个别同学也会

4、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把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力量,并分析探究缘由的力量。如第1、2小题,但不能依据等高线分布特点精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力量。如37题第3小题。 三、同学答卷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要求答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侯条件,相当一部分答成了浇灌地形条件。 2、描述地理事物力量不强,没有记住答题模式。如墨西哥高原的地形特点。 3、从图中猎取信息的力量不强。 4、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和运用学问力量不够。 5、探讨分析地理事物成因力量差。 【高三怎么复习最有效?看高考蝶变把握最高效的学习方

5、法。淘宝搜寻高考蝶变购买】 高三其次次月考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地理月考评卷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及试卷做一些分析和总结,仅供各位任课老师参考。 一、对试题的分析 经过全体评卷老师仔细讨论争论分析,对本份试题基本上达成以下共识: 1本份试题主要考察区域地理学问,在考察区域地理基本学问的基础上突出考察地理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考查同学利用经度纬度进行空间定位的力量,如13题利用经纬度和岛屿外形进行定位,89题、1822题、2325题都属于此类问题,空间定位是高考考察的基本力量之一,往往由于空间定位错误而导致连锁错误。 (2)考查同学利用图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推断的力量,如

6、57题表中给出四个国家的耕地、林地、草地的数据,要求同学推断所属国家。 (3)考查同学对区域图的判读、分析与解答力量,如1013题、26题、28题、30题,此类题要求同学首先要娴熟把握区域地图轮廓特征,把握区域地理特征,然后才能精确解题做答。 (4)通过填表考查同学对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比较分析力量(27题),考查同学对亚马孙河不同水文特征及成因的比较分析力量(29题)。 2总体看,本份试题考察基础学问,突出地理力量,瞄准高考目标,掩盖面较广,题型敏捷,形式新奇,既具有高考题的风格,又有所创新,的确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好题。这从综合题同学得分状况就可以看出来。做为阶段考试,瞄准高考大目标是没有错

7、的,但更要考虑到如何有利于教学,要照看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心情,同学还要学习半年多才要高考,究竟不是最终的选拔考试。 二、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缘由分析 从卷面看,问题许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学问识记不精确,消失学问漏洞,表现: 对外国地名记不精确,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当一部分同学记不住或记忆模糊 对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没有记住回答不出来。 都知道季风气候的优势是雨热同期,但对季风气候的缺点相当一部分同学达不出来。 缘由分析:老师在教学当中没有给同学留出肯定的时间去记忆,巩固基本学问,同学在最终的阶段复习中查缺补露工作也做得不够好。 2问题表述不清,不精确,模糊其词

8、,表现: 对地理概念理解错误,如将铁矿资源写成钢铁资源 对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不能区分,尤其冬季特征 北欧之所以消失酸雨是由于西南风,相当部分同学只表述为盛行西风 缘由分析:老师在平常教学当中,对那些重点难点强调不够,重点难点强化训练也不够。 3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及成因分析错误,表现: 对亚马孙河的流量、含沙量、水位变化、冰情、航运价值解释错误 对南极大陆降水少的缘由解释不够精确或错误 对法国南部为什么盛产葡萄酒解释不清 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不全面,抓不住重点 缘由分析:同上所述,问题亦出在平常教学当中,学问落实不到位,同学对地理特征、分布规律及地理成因等学问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表面理

9、解而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 我推举:高三地理逆袭方法 4读图力量差,不能从图中猎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对题意理解错误,问题解答错误。反映了同学对区域学问不熟识。 5审题不清的缘由,如形成风的直接缘由,根本缘由;形成降雨的基本条件,必要条件;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最主要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的限制条件,优势条件等,一旦消失审题错误,必将导致整个解答错误。 消失4、5问题的缘由主要是由于平常强化训练不够。 三、应对问题的教学策略及措施 在试卷中消失的上述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和平常教学是分不开的,或者说试卷中的问题,正是教学中问题的暗影、漏洞的表现。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需制订肯定的教学策略,实行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1加强基本学问教学,对识记性的基础学问,必需给同学留有肯定的记忆时间,让同学把基本学问记住,背会。如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等,必要时可实行强化手段强化记忆如默写、默画。 2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分布规律、地理成因课堂上肯定要讲清,且要反复讲,常常讲。可针对性多做一些强化训练题,通过强化训练来培育同学的对学问的理解力量,加深对重点难点学问的理解深度。如南极风力强、降水少的缘由;北欧酸雨严峻的缘由;辽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区位的条件;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等都应在平常予以落实。 3同学表述不清的内容,缘由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对学问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