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总则2规划任务2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对象15传统建筑保护对象15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对象15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场所与线路保护对象15村域传统资源保护对象15保护范围划定154.1 保护范围15. 21.2 指导规划依据2规划原则3规划措施3规划范围3规划期限3规划深度3上位规划3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估4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4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4传统建筑特征6历史环境要素特征10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11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评估12现状存在问题12保护对象15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保护对象15保护管理规定164.24.3 保护规划16保护与整治21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21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22传
2、统建筑保护22其他建筑整治23历史环境要素2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24保护项目及实施规划24规划分期24估算24估算256.2 近期项目计划和6.3 远期项目计划和1传统村落发展25发展定位分析及建议25旅游规划25传统建筑改善导则25新建导则257.4规划实施保障27制度保障27机制保障27保障278.3公众参与27宣传教育2723、中民保(2002.10)规划说明书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7)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11)1 总则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2013.9)7、石阡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3、年)1.1 规划任务8、石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箱子坪村寨位于省东北地区,隶属于石阡县西南部白沙镇管辖,位于镇的西南面。距9、石阡县志镇所在地 5 公里。1.4 规划原则本规划的编制任务是:分析该村文化遗产资源,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保护思路与保护内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订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本规划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按照“保护为主、兼顾发展,人文资源,以及村庄聚落人居环境及其合理利用的规划措施。尊重传统、活态,符合实际、农体”的基本理念,坚持保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完整性、传统生产生活和文化形态的延续性,以及合理利用的可持续性
4、原则,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1.2 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双赢。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统筹箱子坪村文化遗产1.5 规划措施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整治和整体格局、传统风貌、传统建筑修复的力度,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特色,西南山区山地建筑景观的历史风貌;促进采取严格控制、整体保护、分级分类整治的措施,实现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居住生活、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梳理整合旅游资源,适度发展旅游业,加快箱子坪村经济、社会、展旅游经济的目标,使箱子坪村村容村貌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民俗文化得以发展。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1.6 规划范围1.3
5、规划依据本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即箱子坪村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总面积 6.69 公顷。1、中民城乡规划法(2008.1)箱子坪村现有建设用地为本次主要规划内容。保护范围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2、中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2011.2)带。3其中保护范围面积 2.35 公顷,包括传统民居建筑群及周边历史环境要素所在的完整2 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估区域。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6.69 公顷(包括保护区),包含了现有建成区域,以及山体林地,2.1 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还有部分能体现当地农耕文化的田园环境。2.1.1 所在区位及历史沿革高原,素有“山国”之称,在 17.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97%为山丘。
6、其中山地占 87%,1.7 规划期限丘陵占 10%,盆地和河谷平原占 3%。黔北地区海拔在 500-1000 米左右,由此可见,民本规划确定规划期限为 20142030 年;近期规划为 20142017 年;分期实施方案可按国居受制于山地而独具风采。形成临河依山而建的地貌。家主管部门总体要求,分别轻重缓急作出安排。箱子坪地处乌江上游,是石阡龙川河水发源地之一,境内以低中山为主,村寨依山而建,1.8 规划深度高低错落的小青瓦屋面,与青山、绿水、农田一幅安静祥和的山水田园风光。箱子坪自然村位于石阡县白沙镇西南方向,距乡所在地 5 公里。该村所处地形为高原,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7、)的规定,本规划深度与村庄规划相地势较开阔。村落整体座西向东,东至映山红山,西临永安屯,南低箱子岩,北接顶,一致,规划确定的保护要求和控制范围的方案及措施可指导保护与建设。箱子坪为石阡县白沙镇的主要仡佬族村寨,因在箱子崖天然而成的石箱子而得名,曾1、主要包括对箱子坪的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的评估,从以上分析中梳理出箱子坪村的特在 1963 年改制为“箱山乡公所”,后因拆并取消。其主要古迹有:传统古民居 170 栋,色,为确定箱子坪的发展方向提供对箱子坪的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加以确定、并对相应的杨氏祠堂 1 座,永安屯遗址,古墓 5 座。保护措施进行确定,以便指导下一步的保护工作的开展。该村落始建于明
8、末清初,呈南北带状分布,从明末清初以来,杨姓聚族而居,繁衍生2、对箱子坪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确定,对如何合理的保护箱子坪村这一传统村落,以息。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发展,村落属性和社会功能趋于多样,逐步完善至今。及它与村庄的发展如何做到和谐双赢提出思路,给定发展的相关项目。2.1.2 选址要素评析村寨的选址一般取决于村民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性,以稻作农耕为主的民族村寨大多建于平1.9 上位规划地、水网或河谷地带,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是箱子坪村的选址特色,村寨所处地形为山地,地由于传统村落规划开始评选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始的时间势陡峭,村前随坡就势辟有梯田。同时村庄的选址也与龙脉
9、有关,在山区的村寨,特并不对应,所以在上位规划中,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规划要求等方面并没有具体要求。所以别是在决定住宅、墓地、村子安排和方位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龙脉对于村子的选址本次规划将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来完成。4非常关键。2.2 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2.1.3 地域自然气候该村处于黔东北地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气候区上,属于黔北副热带温润暖气候箱子坪村是一个典型的仡佬族村寨。该村寨依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村寨整体呈带状形分布,民居集中。公路通至寨子与邻村相连,分户道路多为土路。区,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和受东南风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2.2.1 空间形态、
10、肌理及其功能布局箱子坪村落依山而建,面向开阔。整个村落呈带状分布,全村 85 户,264 多人,以杨姓件好,空气清新,气温变化小,年均气温在 15 度,冬无严寒、酷暑、春秋温凉的特点。总体上说为开敞的建筑布局提供了气候条件。为主。现存 170 多栋民居建筑全部为穿斗式木结构青瓦房,形制为正房与厢房配对,具有独2.1.4 山村景观环境高原,素有“山国”之称,在 17.6特的工艺水平和建造技艺,保存状况较好。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97%为山丘。其中山地占整个村寨房屋布局密集,交错,87%,丘陵占 10%,盆地和河谷平原占 3%。疏密有致,掩映在大片古松柏之间,处处黔北地区海拔在 500-1000 米
11、左右,由此可见显现出村落悠久的历史印迹。其结构、风民居受制于山地而独具风采。形成临河依格以及其蕴涵的民俗文化韵味独特。村落山而建的地貌。肌理清晰,格局完整,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是箱子坪村的选址特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色,村前随坡就势辟有梯田,水资源丰富。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庄整体呈带状形分布,民居集中。公路通至寨空间格局:村域面积 1 平方公里,村庄占子与邻村相连,分户道路多为土路。村庄开敞地面积 200 亩。所处地形为山地,地势陡明亮、四周青山绿树,环境宜人。村落以自然峭,村前随坡就势辟有梯田,水资源丰富山势布局,空间结构灵活多样。村庄整体呈带状形分布,民居集中。公路2.
12、1.5 选址特征概要村落为石阡原生态民居建筑群,保存较好。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空间结构灵活。通至寨子与邻村相连,分户道路多数为土路。环境设施日趋完善,村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村庄开敞、明亮、四周青山绿树,环境宜人。52.2.3 历史景观要素特征箱子坪村历史景观要素主要考虑到由其赖以存在的峡谷山川、梯田、古道小巷、古树、石与其他村寨相距 15不等,有大小道路相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以较好融和。村落以自然山势布局,空间结构灵活多样。功能布局主要以居住用地和耕地为主,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村落内传统建筑群依山体而建,随坡就势,逐级而升,整个村落房屋布局密集,交错,疏密有致,完全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中
13、,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般静寂、清幽。2.2.2 空间轮廓与景观要素整个村寨房屋布局阶等的聚落空间形态和整体风貌特征。综合以上关联度分析,箱子坪村的历史景观要素特征概括为: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网状路,屋宇包山、梯田辽阔。密集,交错,掩映2.3 传统建筑特征在大片古松柏之间,处虽然箱子坪村属于仡佬族村落,但是建筑却延续了侗族的建筑特征。箱子坪传统建筑多以处显现出村落悠久的历五柱八瓜房为正房,正房前两侧或一侧建翘角的吊脚楼,亦称厢房或楼子,中间为院坝,形成史印迹。其结构、风格三合院式的建筑特点。同时箱子坪村的合院结构并没有院墙。只是通过台地、正房、厢房。以及其蕴涵的民俗文化房屋依山而建,呈梯形排列,翘角
14、楼的弯挑梁,像一把长大的弯刀,足显房屋威武壮观。翘角韵味独特。村落肌理清结构,使房屋外形美观,又保护厢楼不受雨水淋坏。反映侗家房屋建筑不仅追求实用原则,又晰,格局完整,与地形、追求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的原则,还要符合侗族房屋建造能驱瘟避邪的心理特点。侗族建筑的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最大特点是建材以杉木和松木为主,建筑不论规模大小,都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合理,紧密坚固,和谐,具有较高的建造工艺精湛。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2.3.1东北地区建筑风格东北地区的建筑风格,都有着传统侗族的特色,而这个原因主要与明清时期的人口大62.3.3 山地建筑材料和结构类型由于侗族聚居的区域范围气候温和,水热条件优越,
15、迁移,以及军事战乱有关,很多民众在人口大迁移中在落户与少数民族融合,把汉文化带入。同时战乱时也有很多中原将领在这里为国捐躯,子孙后代与当地土著融合。某些侗族民居以堂屋居中进行平面布置,充分反映这些地区受到文化的影响,有些家庭还像一空气相对湿度大,以及土地有机质积累较多,适宜林木生样在堂屋里安置祭祀祖先的神龛,作为家庭生活中心。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还反映在炉灶的长。因而木材额选择有着明显的优势,基本是以木柱支托引进上,出现了单独的厨房间,火塘仅作为传统象征性地保留在侗居,有些住宅采取三合院的凿木穿枋,衔接扣合、立架为屋四壁横板的干阑木楼举目形式,这些都反映出两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在箱子坪村这个特点也有
16、体现。皆是。选用木材的特征显然是地域具有丰富的森林环境赐在箱子坪村村寨中,多数保留了侗族建筑的特色,由于用地有限,为创造的使用空间,予的结果。建筑巧妙的与地势相结合,手法独具匠心。传统侗族的平面空间多样,但就其类型而言,归于民族迁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加工干阑建筑,用柱子把下部托起,使其下部。“人处其上,畜产局下”,随 工具也是技术背景的重要,侗族建筑的柱、梁等着对居住空间的需要,建筑已经从简单的一开间发展为两开间、三开间,乃至于长屋。构件的规整程度,远远超过邻近的其他少数民族,其原因2.3.2 建筑形制与院落组合建筑多以“五柱八瓜”(即 5 根柱子与 8 根横梁采用穿斗式结构)
17、的建筑为正房,正房前不在于他们拥有更先进的加工技术,而在于他们较早的采用了常用的木工工具,建筑的度量方法也属于技术背两侧或一侧建翘角的吊脚楼,亦称厢房或楼子,中间为院坝,形成三合院式的建筑特点。同时景的范畴。2.3.4 建筑功能与构造传统民居:箱子坪村的合院结构并没有院墙。只是通过台地、正房、厢房。房屋随河岸地形而建,呈梯形排列。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与其使用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使用空间彼此又是相互关1、建筑功能联、脉脉相通的。以侗居的生活面层为例,其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完全是依据空间使用的性质,侗族民居大多为穿斗式干阑木楼,村民基以及侗族自身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并按照渐进的层次进行布置的。侗
18、居序列类型的选择侧重本上维持干阑木楼的,底层饲养或堆放杂于强调纵深轴线方向上的空间组合,即由休息和手工劳作功能的宽廊生活起居的火塘间物为主,二层是主要生活面层。宽廊、火塘、寝卧空间的布局形式,其空间序列关系是前中后的纵深格局。并根据空间不同小卧室,侗族民居的主要特征。顶层通常的使用性质,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开敝与封闭。为堆放粮食或杂物的阁楼,也有局部设置隔间7做卧室。设置宽廊是侗居的重要空间特色之一,宽廊在侗居中除了作为家庭休息、手工劳作空间外,将居住层由底层移至楼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聚居区域内任何起伏变化的地形地貌;可还具有社交和联系室内其他空间的多种功能。宽廊是侗居内外的中介,为父系大家庭公
19、共起居以不用改变地形获得平整的居住层面,适应于炎热多雨气候的通风避潮,适应于不易的的使用的活动空间,又是妇女从事家庭纺织等劳作场所。半开敞式的宽廊,可以说是侗族自身寻场区环境对虫蛇、猛兽的防御;适应于河岸水边底凹地带潮水涨高的侵袭。从居住质量的观点求养身空间的体现可以取得自内向到外向、由封闭到开敞的空间转变,可以改善环境的封闭性,看,提高生活居住层面后,居住环境质量也相对提高。还有助于改善心理环境和视觉境界。因此宽廊的双重性在于,它的空间界限似清楚又不明确,(一)的支座空间似围合又通透、似独立又依存,但是它在侗居中确是一种极富有人情味的过渡空间。侗居的底层空间,根据不同的使(四)家庭的火塘间用
20、要求可以拉通、可以隔断,外壁可以火塘间在传统的侗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封闭、可以开敝,空间分隔十分灵活。当位,它是侗族家庭议事、聚会、团聚、交谊和兼居住面积不够用时,支座层可以围蔽,安作炊烤并备的场所。对于侗族来说,火塘间不仅排作为使用空间以备不时之需。但传统侗是家庭日常生活的中心,也是家庭内供暖的中居这里大多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和心。正是由于火塘在侗族家庭生活中具有如此重饲养牲畜,作为圈栏、贮放杂物等家庭生要的地位,所以火塘间就成为整个血亲家庭的中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心,乃至成为家庭的代名词。在黔东南一带,一些(二)楼梯空间侗族民居中,有“高火塘”和“平火塘”两种类型。楼梯纯属垂直交通联系
21、之用,侗居的楼梯平面“高火塘”,使室内的地板形成台下两阶,台位置大多布置在单元侧向端部偏厦开间内位上可供坐卧,台为通道,静区动区互不干扰。置设在山,梯段多采取单跑的形式,坡度一般“平火塘”的构造方式有平层式、悬挂式和支撑式比较平缓。在户内与阁楼联系的梯子,往往力口工等几种。随着侗族生活方式的渐变和文明程度的提成鱼脊形的独木梯,造型饶有风趣,移动也方便高炊事用火已逐渐被灶台所代替,然而传统的火塘作为侗族物质文化的一种象征性要素,依(三)内外空间的中介宽廊然保留在侗居中。8(五)寝卧空间北宋都料匠木经中的文字:“凡屋有三分”,即指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卧室对每个家庭都必不可少,它必须满足居
22、寝隐蔽的实用要求。在侗居中,卧室的平面阶为下分。这是对整个建筑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割,是为了与木结构为主要承重体系相呼应,同位置多置于较安静的区域,空间处理则多以间的方式为主,一般一间卧室仅放一张床铺,时也配合了土木结构材料,使建筑整体造型丰富多变。箱子坪中的传统建筑也具有这个特点。以一人或一对夫妇居住为原则。侗居的寝卧空间比较封闭,与宽廊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它符合在这里之所以提及三段式的做法,因为在箱子坪村里有部分居住模式融入了文化建筑风空间功能的私密性要求。格,所以在有些正房的修整上,带有了“三段式”的部分特点。(六)坡顶上部空间的利用侗族民居多是“整体房架”,指的是将屋架同斗枋、檩条等构件拼装
23、房架,这是最基侗居的竖向功能分区由三部分:1以本的形式。侗族以底层居多。杂物、饲养、副业为中心的底层; 2以人居为侗族木楼的构造一般分为“整中心的居住层;3以贮晾为中心的阁楼层。侗居竖”、“接竖”和“半接屋顶空间阁楼层的主要功能是:1作为散堆谷物竖”三种形式。为主的贮藏间;2设有横杆作为晾挂风干作物之1“整桂建竖”的每根柱用;3也有些侗居将其分隔布置为闺室使用子都是整根的,最常见的是五柱八阁楼层的平面空间利用率较高,且贮藏物品安全瓜或三柱八瓜屋架。侗居一般都前可靠。阁楼空间的外壁有开敞,有封闭,根据需后出挑,尺寸在 367500 毫米,吊柱的下端做雕花处理。要及住户的经济财力,可伸缩性较大。2
24、.“接竖”的侗居在构造上有全接柱和半接柱两种做法。全接柱的房架系先将底层柱从上述要素可以看出:侗居内部各功能空间子全部竖立,以穿枋和斗枋连接底层木框架,并铺二层楼板。然后在二层上制作屋架并用斗枋的布局形态是受着侗族文化和民族的影响连接上二部整体房架。而产生和发展,同时又随着生活方式的渐变,和3“半接竖”的侗居的中柱和全柱是整根的落地柱,檐柱只竖底层立柱,二层以上周边各其他民族文化的撞击,以及因时、因地、前后甚层出挑吊柱。这种构造方式多见于五柱以上的干阑木楼。接柱和半接柱构造,在二层以因人、因物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风貌。上的做法基本相同。2、建筑构造92.3.5 外檐装修与内檐装饰屋架的水面坡度
25、在 5.5 5 和 6 分水闻(即 1:20、1:1.8 和 1:1.67)。小青瓦和树皮屋面丰登2.4.2 地域山林树木大部分山地属于一般为 1:2.01:1.8。屋面外观分为两大类:一是直线屋面,即檐部不起翘。屋脊不落腰,屋特地形,箱子坪村村落依山而建,面向开阔。四周青山绿树,环面和屋脊都是直线的;二是曲线屋面,即檐部起翘屋脊落腰,形成双曲线屋面,平缓流畅,在境宜人。整个村落呈带状分布,整个村寨房屋布局密集,交错,疏密有致,掩映在大片古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松柏之间,处处显现出村落悠久的历史印迹。其结构、风格以及其蕴涵的民俗文化韵味独特。重点装修部位的花饰,侗族干阑式民居的前立面为重点装饰部位
26、。一般工夫用在廊柱的装村落肌理清晰,格局完整,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饰上,廊栏的装修为立柱式和图案式等数种花饰;敞廊的栏杆、柱端的花饰同屋檐、门帘饰样2.5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相配,显示出侗族民居特有的装饰风格。“石阡”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省石阡2.4 历史环境要素特征县大部分乡镇的仡佬族村寨,演出范围幅射到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中间。石阡2.4.1 历史环境要素梳理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据石阡县志记载:“(龙)灯从唐代起”,仡佬族民间亦流传有1、古道“唐梦斩金骨县长之子”的故事,可追随到盛唐时期。根据石阡县志记载:现保存完好的古道之一,也是
27、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行走的小巷之一。2、古井在各个独立的院落之间还穿插一些曲径小路用于连结各个院落。3、祠堂杨氏祠堂位于箱子坪寨子南面,始建于清朝后期,初期进行重修。整幢房子为木质结构,屋内有巨大石凳,是传统仡佬族建筑。据了解,祠堂是箱子坪杨姓祭奠祖先的地方,每到逢年过节吃饭之前,杨姓人家家户户都会拿着刀头(正方形)、酒、香、纸等到祠堂祭奠祖先,希望祖先全家人平平安安,六畜兴旺,五谷10清末至前夕,“仡佬”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之中。的主要是自发与自门进入主家堂屋,相关仪式完毕后,方可出门,出门时,主家也要放欢送。队伍不论在然。即无任何拜师、出师等仪式,年青人主动学艺的一种全民自然。如今,舞已哪家落
28、到早饭、晚饭、宵夜时,主人家均会热情招待,其中宵夜是最有乐趣的场景,大家会念成为石阡民间一种大型文化活动,其的编扎技术更加精致,舞的形式多姿多彩。时逢念不忘。由于“仡佬”独特的信仰体系中,反映了生殖的原本性。所以,“玩龙”期春节或活动,石阡的毛间,有“交宝”的,这主要是婚后长期无子而形成的“祈求生子”的信仰活动。“交宝”龙是一道最独特的风景。这个场面是非常讲究的,对玩的艺人要求也很高。并且,不是每年都可以看到,必须是有基本内容:石阡“仡佬人家许下愿诺后才能办的。是以仡佬族民间“”信仰为一般到正月十五、便是“烧龙”的日子。烧龙时,排列好队伍,敲锣打鼓(有的燃主的一种信仰民俗活动,活动时放鞭),行
29、至事前选择好的地点,把事前写好的疏文(用黄纸摺成的小长方形盒,内装段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上苍文表,一一写上所烧的灯,供品,然后具灯首,再是全村出钱玩灯的人名)。表五、。首先是准备阶段,时示本寨诚心诚意玩了,敬奉了神和上帝,乞求全村人民平安大吉的意思。间为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初二、与烧灯同时举行的仪式,是“放路烛”,即在烧龙的每隔五尺插上自己浇的路烛。其意三,由当年“堂主”带领 23 名既有点文化又有点修养的人到各家各户,俗称“化公德”。表示放了路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平平安安”等。然后,指定办事能力较强的青年人采购就地无法的“扎龙”所需材料,一般主要是各种各烧,将衣箱、锣鼓、剩余钱
30、物送到下届堂主家中,进门后新的“堂主”招呼烟茶,招样的竹、纸和浇烛所用的石蜡。其次是请篾匠师傅烧纸“破竹”,选定一个适当的场所,请艺待夜宵。最后,大家向主人告别各自回家,这一年就算玩龙结束。人“扎龙”,同时召集寨林老少共同参与,亦为自发“扎龙”技艺。最后是“玩龙”。“仡佬”是仡佬族民族信仰的显现标志;是古代仡佬族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对扎好了“”,先请先生选定一个好日子(一般在正月初六、初七),举行开光、请水仪式仡佬族语言、工艺、歌舞等方面具有启发性意义;对“仡佬”民间的,有助后,才能走村串寨或集中表演。“开光”时,在堂主(头人)家屋内焚香烧纸,先生要念语,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其蕴
31、含的丰富的图腾以及是仡佬在“龙头”、“龙尾”上用香各烧三孔,谓之“通气”(即成“”),接着出门到本寨附族民间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近的祠堂、洞、有水的河沟或水井处“敬祖请水”。然后才到村寨或城内家家户户“玩龙”。“”到达各家,先由主人家烧纸放迎接,这时“”在激励的锣鼓声中翻滚舞动。待锣鼓声一停,执龙宝的人即便在主家大门前说起“龙句子”。若遇主人家讲究燃烛,则需开财112.6 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评估2.7 现状存在问题2.6.1 历史价值及其特质文化农耕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村前随坡就势的梯田更能体现出当时箱子坪村2.7.1 现状分析1、人口现状以农业为主的景象。箱子坪村,现状总人口有
32、 263 人。传统民居文化:村落中现存的各类木结构住房除少量为明末清初建造外,大多数为时2、用地性质现状期修建,均保留了当地的建造风格。现存 170 多栋民居建筑全部为穿斗式木结构青瓦房,形现状用地平衡表制为正房与厢房配对,具有独特的工艺水平和建造技艺,保存状况较好。2.6.2 艺术、科学价值初探箱子坪传统历史建筑群、杨姓文化等都是箱子坪值得科学价值探索的体现。2.6.3 社会价值杨姓作为箱子坪村的第一姓氏家族,对其族谱和历史活动的,对挖掘宗族文化和姓氏文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村民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也反应了农耕时期人们的特征,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主要为村民住宅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
33、地、农林用地、水域。对村落形制、民俗信仰、农耕文化等村民住宅用地内房屋大部分以风貌建筑为主,而且比较集中,占总用地的 92.3%。意义深远。村庄基础设施用要包括村庄道路用地和村庄公用设施,占总用地的 7.7%。人均建设用地为 122.81m2/人。12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 )现状规划V村庄建设用地3.23其中村民住宅用地2.98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0.2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N非村庄建设用地其中对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3.46其中水域0.56农林用地2.90其他非建设用地主要问题(3)现状道路的主要问题:规划范围内用地现存主要问题:箱子坪村连接村与村、村
34、与镇的主干道年久失修,道路表(1)历史建筑缺少,传统风貌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有部分建筑与整体风貌不太协调,面坑坑洼洼、泥泞,尤其在下雨过后路况更为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落的历史风貌。规划地区域内,村寨支路是村落内部的主要通道,密集但(2)箱子坪村当前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如何进行大规模、高效率、集约化的管理是不通畅,交通复杂,并且是连通各村之间的道路,服务于旅和生产,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农业,是在箱子坪村保护发展规划游人群,应考虑道路简洁直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修整意见:(3)商贸金融设施太少,缺乏较为便捷高效的服务,不能有力地支撑旅游业的发展,应规划区域内
35、,对于道路久失修部分,做恢复工程,与建筑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建设配套的商业金融设施。风格相符,体现本身固有的文化价值。(4)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箱子坪村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应集中处理,圈养牲畜的场规划区域内,小巷复建,以使道路连通,供游客与居民出行方便,让游客流转于我村落各所以及旱厕的环境应加以改善。个部分,更能充分体验和了解我村落的历史文化。规划区域内,老街巷继续沿用传统道路,保3、现状交通护原有的古街特色,保持街巷面宽度不一。沿街巷根据尺寸,局部调整,调整不合理不协调建(1) 外部交通筑,开发建筑为传统商业,手工作坊,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建筑。保护区与建筑控制地贯穿村寨东北西南方向道路是全村唯一的对外
36、带之间的巷路,改善道路路面铺切方式,可以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特有的岩石等传统路面材交通通道,通向白沙镇,与邻村相连。道路宽度约 4料。要保证道路通畅,简洁,道路明显。6 米。是游客及村民进出箱子坪的必经,连接4、 建筑现状了村寨与外部城镇。(1) 建筑高度(2) 内部交通规划范围内主要以一二层建筑为主,建筑面积分别占总建筑面积的 45.3%、47.4%,三四村寨中除通往白沙镇的一条主路之外,其余还有多条分户道路以及传统小巷。层建筑相对较少,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 7.3%。村寨内部道路基本是按照历史建筑的肌理形成,路面较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街巷尺度,是连接不同院落及主路和寨墙之间的道路。小巷宽
37、度 0.6-0.9 米。13建筑高度一览表建筑风貌评价一览表2.7.2 现状问题箱子坪作为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村落之一,至今尚未组织完成村庄规划和保护规划编制。(2) 建筑质量用地范围内历史建筑大部分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少数建筑因无人居住导致墙体损坏,屋顶瓦片脱落,主体结构有所坍塌。现代风貌建筑中新建建筑大多主体结构完好,多数尚有村民居作为当地只针对该村保护发展仅确定旅游开发,缺少对历史遗存的建筑群落的保护内容和公共住。政策,对该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等也缺乏综合统筹考虑,因此没有发挥科学指导建筑价一览表箱子坪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作用。箱子坪村的建设发展基本上处于盲目状态,甚至面对新出现的
38、一些突出问题束手无策。具体反映在一下三个方面。(1)思路不清深陷保护发展两难困境由于对箱子坪村的自然人文资源没有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梳理,更没有从宏观指导上解决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途径及方法问题,致使在认识上存在严重缺失,未能确定清晰的科学合理思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了两难困境。(2)传统建筑群落空置坍塌损毁严重(3)建筑风貌由于当地发展,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致使多处房屋空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民居院规划范围内现存的各类木结构住房除少量为明末清初建造外,大多数为时期修建,均落出现房屋墙体坍塌。或是改用新型材料建房,致使传统风貌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如若再不保留了当地的建造风格。建筑
39、多为一二层建筑;少数新建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主要集中在妥善解决该问题,箱子坪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群有极可能遭到破坏。村寨延主路边,整体而言,新建建筑风格大多与该村庄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少数新建不协调建筑应予以整治。14序号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比例(%)1建筑主体结构完好7904.4698.02建筑主体结构一般153.501.93建筑主体结构很差12.780.1序号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比例(%)1历史建筑73.710.92传统风貌建筑5600.2769.43其他建筑2396.7629.7序号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比例(%)1一层建筑5120.9945.32二层建筑5349.0647.43三-四层
40、建筑825.547.3(3)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管理无秩序保护箱子坪村特有的原生态特色,保护其传统民居建筑群、建筑肌理格局等传统建构筑物,同箱子坪村依山就势而建,村民住户聚族而居,代代相传,长期以各自家庭为独立单元解决时,保护其流传下的田园风光和依山就势、与自然融合的村落风貌。日常生计。该村经济以农耕种植为主,产业单一,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对村庄建设和发展3.3 传统建筑保护对象缺乏统筹规划指导,也没有收入,无力配置村落的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传统建筑保护对象主要针对箱子坪少量明末清初、大多数传统建筑的院落。分别需要迄今生活饮用水仍旧靠蓄水或者温泉,水排放通过房前屋后排水沟渠自流排
41、放,污水对其建筑结构、建筑构件及传统格局进行完整保护。处理。生活和建筑无组织丢弃堆放。消防、抗震减灾等设施大都空白。整个村庄环境管理欠缺。3.4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历史环境要素需要保护的对象有:古树、古井、古墓、古道、祠堂等。3 保护对象3.5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场所与线路保护对象需要进行场所保护的有,仡佬的文艺表演场所,而农耕文化需要有展示当地农耕工具3.1 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保的场所。为箱子坪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现其形式的场所,要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护对象3.6 村域传统资源保护对象保护村落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的选址特色。村落周边山体上不得建设保护箱子坪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的空间格局,不
42、得进行任何破坏山体环境、梯田环境的人影响传统风貌的建构筑物,保护现有工活动。可对山体、梯田进行开发,但开发应适度,不得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切实保护山体林地,防止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好箱子坪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境。3.2 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对象传统格局是历史村落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体现了选址布局的基本,和反映了一个古村落格局的历史变迁,是当地居民与周围自然环境多年来融合的结果。保护其传统格局,即15护现有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对保护区内的建筑应采取以下措施:4 保护范围划定保护应按照保的要求实施保护;历史建筑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要求实施保护并改善设施;4.1 保护范围传统风貌建筑在
43、不改变风貌的前提下,、修缮、整治,改善设施;4.1.1保护范围东至保护范围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予以整治或拆除。保护范围内可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新建设施应当与保护范围内的历处 ,南至 28 号院外墙史风貌相协调。4.2.2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建设控制地带内除保持历史建筑原有传统风貌外,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4.1.2 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为东至 7 号院落外墙性质、高度、体量、色彩,具体要求如下:皮 0.3m 处,西至 56 号院落外墙皮 7m 处,北 高度。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原则上高度不超过两层,屋顶檐口高至 1 号院落外墙皮 0.3
44、米处,南至 28 号院落外度不超过 4.6 米,配房不超过 4.9 米。墙皮 21 米处,占地面积为 6.69 公顷(包含核 体量。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在体量上(长度、宽度、高度等)应与原心保护范围)。有历史民居体量相协调,不应建设过大体量建筑,避免破坏原有空间尺度。4.1.3 村域传统资源保护范围及风貌协调区村域范围将作为风貌协调区进行规划与建 色彩。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在色彩上要延用历史建筑的传统色彩。4.3 保护规划设控制。村域面积为 100 公顷。1、人口规划2014 年的箱子坪村人口数为 263 人,基于 16 年的规划期限,考虑箱子坪村人口自然4.2
45、 保护管理规定增长率有 2,那么到了规划的 2030 年,预计箱子坪村的人口数为 S:4.2.1保护范围管理规定S=人口基数*(1+2)n,其中 n 为年数,在此处 n 取 16保护范围的保护应遵循“空间结构完整、传统风貌完好、视觉景观连续”的原则,保所以 S=272,即箱子坪村规划人口数为 272 人。162、用地性质规划规划用地该类用地占村庄建设用地的 24.9%。(4)农林用地整合农林种植地,提高其集约利用的程度,高效地实现当地的农业和社会效益。3、道路规划保证箱子坪村的完整性和步行交通的连续性,使居民出行方便,规划区域内,小巷年久失修部分,做恢复工程,与建筑风格相符,体现本身固有的文化
46、价值。规划区域内,小巷复建,铺设青石或马蹄石路面,使居民出行方便。规划区域内,后道路在不改变原始道路尺度的前提下分为两级,主干路 4-6 米、小巷路 0.6-0.9 米。4、建筑高度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基本都是一二层建筑,建筑风貌以历史建筑为主。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为 145.96 /人.建筑以一二层建筑为主,建筑在色彩、尺度、比例上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与整体环(1)村民住宅用地境和谐。规划后村民住宅用地占村庄建设用地的 73.8%,建筑高度控制表住宅分布更为集中,整合了部分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住宅,土地利用更为集约化。(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该类用地占村庄建设用地的 1.3%,
47、相应配套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以便于更好的服务和发展。5、建筑保护整治规划根据建筑风貌、建筑质量、建筑层数等综合(3)村庄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确定保护与整17序号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比例(%)1一层建筑5120.9945.32二层建筑5349.0647.43三层建筑825.547.3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 )现状规划V村庄建设用地3.233.97其中村民住宅用地2.982.93村庄公共服务用地0.05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0.250.99村庄其他建设用地N非村庄建设用地其中对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3.462.72其中水域0.560.56农林用地2.90
48、2.16其他非建设用地治模式。本着保护箱子坪村落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的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对村落水敏感区、城市防灾区域上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园林绿地。任何和个人不得改变其土地内的建筑提出保护、修缮、改善、保留和整治五种保护与整治模式。使用性质,不得在其内建设与绿地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无关的项目,不能转让或变相出让。(1)对保护和历史建筑采取保护修缮措施,保持其原状;限建区:指森林、公园等限制建设区域,只能适当预留国家、省重点项目的发展空间;(2)对传统建筑采取改善更新措施,在不改变其梁架结构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完善服适建区:指优先建设区域,可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其他建设。这三大等级将依据资源、环
49、境务设施,使用功能;保护的价值、污染源防护的影响和自然易发的风险等差异来划定。6、工程管线规划(1)给水系统规划(3)对风貌协调建筑采取保留措施,可以适当改变建筑结构,并为其寻找适应现活的新用途;(4)对风貌建筑采取整治措施,通过民居建筑的屋顶、墙体、门窗、色彩和外檐装原则及目标修,使其与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充分利用现有给水设施,做好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使给水规划既有现实性又有超前性。(5)对与传统民居风貌严重不协调的建筑,采取拆除改造措施;根据生活区域的模式,遵照村镇特点,输配水新旧结合,经济合理,力求供水畅通。(6)对拆除后的建筑用地,采取异地保护措施,移植进同类建制和
50、风貌的传统建筑。改造、补充和完善给水系统,使其达到安全、可靠和卫生标准的目标。(7)对已弃置坍塌的成片建筑列为民居遗迹,提出保护整治措施。规划用水量箱子坪村以居民用水为主。保护整治规划表规划用水参考指标为:在规划范围用地中分为:已建、禁建、限建、适建三个区域。已建区:规划范围内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具有合法手续的建设的用地。禁建区:又称绝对禁建区指城市规划确认的,城市中具有重要生态、景观保护价值,重要18用地类别用水量指标居住用地150 升/人日公共服务设学校50 立方米/日公顷行政办公用地50 立方米/日公顷商贸金融用地80 立方米/日公顷文化用地50 立方米/日公顷体育用地85 立方米/日公顷序
51、号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比例(%)1修缮类建筑73.710.912改善类建筑5590.6469.273整治改造类建筑2396.7629.74拆除类建筑9.630.12对暴雨山洪起着很好的排放作用。污水量规划设计日污水量按综合日生活用水量的 85%计算排污布置排水尽量沿路顺坡布置,以减少管渠埋深。在满足排污要求的前提下,排污管渠尽量布置道路下,沿规划道路布置。排污主管管径为 150mm,支管管径为 100mm。(3)供电系统规划目标结合农村发展方向、用地规模、人口发展,对目前电网不合理的系统和设备进行改造与更箱子坪村规划用水量为 123.1 立方米/日。新,努力扩大供电能力,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
52、减少线损。布置原则根据村内各用水点的位置和集散状况,规划采用枝状的形式进行布局,引水管 150mm变电站的规划布局以尽量接近负荷中心,减少电能损耗为原则。(6 寸管),主干管管径为 150mm(6 寸管),支管管径为 100mm(4 寸管)。负荷消防供水规划规划用电参考指标为:村内的消防用水采用与生活用水合用的同一供水系统。消防栓为地上式,在主干道上布置,间隔不大于 120 米设置一个。(2)排水系统规划原则及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农村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箱子坪村排水体制采用分离制。箱子坪村地势成阶梯式,雨天雨水顺着村寨延建筑
53、周围的明沟顺势而下一直排到排洪沟,19用地类别综合用电量指标居住用地一类建筑用地20 W/m2公共服务设施行政办公用地15 W/m2商贸金融用地30 W/m2文化用地22 W/m2体育用地15 W/m2医疗卫生用地20 W/m2施教育科研用地60 立方米/日公顷医疗卫生用地200 立方米/日公顷仓储用地30 立方米/日公顷道路广场用地20 立方米/日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0 立方米/日公顷公共绿地20 立方米/日公顷对通用地40 立方米/日公顷其他用地50 立方米/日公顷防火是箱子坪村防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规划范围内,大多建筑主体为穿斗式木结构。木构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所以必须对防火
54、设施和用火制度加以管控,对当地居民做好防火宣传工作,加强教育。再者对消防措施必须加以完善与重视,根据规范在村寨街道及建筑旁每间隔 120 米应设置一处消防栓;将消防栓服务范围包含整个村寨。将可以引导人们短时间内此区域到广场或宽广地带的街道设为疏散通道,将场地宽阔的广场之类的区域设为疏散区域,可起到临时避险的功能。此外应在村内设立消防减灾服务中心和医疗中心。用作时受灾疏散的场地和建筑。可划分为以下类型:箱子坪村规划用电量为 437.6KW/m2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临时或就近避震疏散的场所,也是避震疏散供电线路规划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过渡性场所。通常可选择村域内的小广场、绿地等
55、。从箱子坪村村变电站接出,接入到各个用电中心。电力从集镇接入。2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4)通信系统规划择面积较大、容置较多的广场,停车场、空地、绿化带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原则防灾据点等;电信系统包括电信电缆、有线广播电视电缆、光缆和宽带。通信设施应满足信息服务的快3 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起避难中心作用的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场所速、高效、广域。内一般设抢险救灾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电信线路规划(6)环卫规划电信线由箱子坪村村电信交接箱接出。根据箱子坪村的环境卫生现状来看,村寨内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村民产生的
56、生活,种(5)防灾规划类较为单一。处理方式为集中处理。对于箱子坪村来讲,防洪是防灾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箱子坪村依山而建,应在村寨背后的在主要道要加设箱(废物箱),每隔 80 米设置一个箱,箱形式应山体上建设截洪沟结合原先的泄洪沟来预防洪水对村寨造成损失,对箱子坪村及周边的植被应贴近自然,不应影响周围环境风貌,以村内天然材料制成,要求卫生耐用,防雨且不易燃。根加以保护,严禁私自采石伐树。在防洪工程范围内进行、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据需求在规划范围内共设置了 6 个箱。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20教育科研用地20 W/m2其他公共设施用地8 W/m2仓储用地5 W/m2对通用地25 W/m2道路广场
57、用地17 KW/ha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3 KW/ha工业用地30 W/m2特殊用地10 W/m2生活的分类收集要求.生4 公共厕所宜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活使5 在满足环境及景观要求条件下,城市绿地内可以设置公共厕所。用、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生活收集点的服务半径5 保护与整治不宜超过 70m,生活容器或建造容器间;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产生生活独设置生活收集点。本次规划范围内共设置了 1 个5.1 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5.1.1 地貌保护保护箱子坪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的空间格局,不得进行任何破坏山体环境、梯田环境的人生活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应满足城市环市景观要求,并应减少其
58、运行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城市的影响;生活工活动。可对山体、梯田进行开发,但开发应适度,不得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切实保护转运站宜位于城市规划建成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及城市、并符合城市建设好箱子坪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5.1.2 植被保护植被保护包括对山体植被和村落周边植被的保护。对山体植被的保护首先应预防森林火项目生活灾,严谨对林地进行耕地开垦,同时防止放牧等行为对山体植被的过度破坏。村落周边植被多以青为主,不得乱砍乱伐,应保护现有的田园风光。5.1.3 自然景观环境整治对自然环境要延续箱子坪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景观方面有以下几点组成:蜿蜒青石路:村寨内部的道路基本都是曲曲
59、折折的小径,路面铺有当地天然石材,整体道路格局呈网状,保持道路的传统性对村寨的风貌很重要。关于公厕的设置应遵循以下规定:古树:村寨掩映在大片古松柏之间,处处显现出村落悠久的历史印迹。1 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2 独立式公共厕所与相邻建筑物问宜设置不小于 3m 宽绿化带3 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不影响主体建筑的功能,并设置直接通至室外的单独出。21转运量 t/d用地面积(m2 )与相邻建筑距(m)绿化带宽(m)45080003015150450250010000158501508003000105502001000835.2 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5.3 传统建筑保护5
60、.2.1 边界控制在此保护规划划定的5.3.1保护保护,指已查明登记在册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范围内,保护现有村寨风貌,村寨内外不得建设破坏村寨风保护建筑。在保护时,主要貌及空间肌理的建筑物;依据历史资料恢复院落的完整;保护村域山体环境,不得人为破坏山以维持历史原状,实事求是反应历史遗存为主要目标。箱子坪村内的没有保护,但有体景观的完整性。几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它们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在5.2.2 天际线控制与整治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保持天际线的完整性,使建筑天际线与山体轮廓线此基础上,针对所有建筑质量被评定为“差”的历史建筑,采取在保护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提升计划
- 国学社团节日庆典活动计划
- 青少年乒乓球技能提升计划
-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与方法
- 化学实验室检验质量保障计划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 八年级物理课程改进计划与实施建议
- 航模社团学期学习与活动计划
- 校园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 小学五年级寒假亲子活动计划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10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个必考点】(必考点分类集训)(人教版2024)
- 档案管理员工作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2025年)课件
- 肿瘤专科进修汇报护理
- 第2课 《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护理
- 村干部笔试题库及答案
- 高低压柜常见故障及检修培训
- 供应商分级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