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新人教版(PPT 22页)_第1页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新人教版(PPT 22页)_第2页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新人教版(PPT 22页)_第3页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新人教版(PPT 22页)_第4页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新人教版(PPT 2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蜡染与扎染第1页,共22页。 第2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第4页,共22页。第5页,共22页。第6页,共22页。第7页,共22页。提问: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一些知识。(布料扎染后做成成品)2.你认为这些图片有一个什么共同点?1.刚才你们欣赏的图片漂亮吗?第8页,共22页。扎染的历史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几乎一度失传。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民国,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使古老的扎染

2、工艺重新焕发青春。第9页,共22页。扎染的特点 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10页,共22页。扎染的方法 1.捆扎法 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第11页,共22页。第12页,共22页。 2.折叠扎法: 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第13页,共22页。 3.打结扎法: 是将织物作对角

3、、折叠、不同方式折曲后自身打结抽紧,产生阻断染液渗入的作用。打结的方式有:四角打结,斜打结,任意部位打结等。 第14页,共22页。第15页,共22页。第16页,共22页。 4.任意皱折法: 又称大理石花纹的制作,是将织物做任意皱折后捆紧,染色;再捆扎一次再染色(或做由浅至深的多次捆扎染色),即可产生似大理石纹理般的效果。第17页,共22页。第18页,共22页。 5.卷扎法: 准备粗笔杆、筷子、不锈钢管等光滑圆棍,将织物卷在圆棍上,注意不要太厚。然后将织物用力向之间挤压,用线扎紧,可染出漂亮的微波纹。 第19页,共22页。第20页,共22页。分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21页,共22页。结论1:扎捆过程中扎紧的力度,间隔的疏密 程度直接影响到扎染的染色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