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_第1页
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_第2页
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_第3页
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_第4页
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ualNet5.0操作指南三信时代信息公司: (010) 51659322FAX: (010) 68417170目录前言. - 3 -一、在 QualNet GUI 界面中打开场景. - 4 -二、场景描述. - 8 -三、场景界面的导航菜单. - 11 -场景配置. - 13 -四、五、运行场景. - 22 -六、分析仿真结果. - 28 -七、再次运行仿真. - 33 -八、信息. - 33 - 2 -前言本操作指南的编写目的在于介绍 Qualnet 产品的一些主要特性和功能,在本指南中,通过已创建好的场景演示Qualnet 的建模与分析能力,执行以下操作:通过GUI启动Qualnet,

2、并打开已经创建好的WIFI场景。探讨场景中各组件及其属性。运行可视化的场景,并观察场景运行的动态行为。通过运行仿真分析最终获得的结果。请确认Qualnet 5.0正版Windows 操作系统是否已安装于默认目录:下的默认安装目录为:C/snt/qualnet/5.0。Linux 及 Mac OS X 系统下的默认安装目录为:snt/qualnet/5.0。请注意:1.本操作指南对场景的创建不做描述,关于场景搭建相关详细步骤及其描述,请参阅 QualNet5.0 用户手册第 3.2 章和第 4 章。2.请参阅 Qualnet5.0 Installation Guide 正确安装Qualnet。3

3、.请参阅 Qualnet 5.0 User Guide了解Qualnet 的详细使用步骤。- 3 -一、 在 QualNet GUI 界面中打开场景本章将介绍如何启动QualNet GUI 界面,并对 GUI 界面中的各个组件做详细的介绍,最后演示如何打开 GUI 中的一个场景。windows下启动 GUI1.在 windows下启动QualNet GUI,需执行以下步骤:a)双击桌面上的下图显示图标(安装Qualnet 选择生成桌面快捷方式时此步骤方可使用)或者,b)打开 windows 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cd %QUALNET_HOME%binQualNetGUI.exe下启动 GUI下

4、启动QualNet GUI,需执行以下步骤:2.Linux在 Linuxa)双击桌面上的下图显示图标(安装QualNet 时使用安装GUI 并选择生成桌面快捷方式,此步骤方可使用):或者,b)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cd $QUALNET_HOME/bin./QualNetGUI下启动 GUI下启动QualNet GUI,需执行以下步骤:3.Mac OS X在 Mac OS Xa)在 QualNet 安装目录的 bin 文件夹下,双击QualNetGUI.app或者,b)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cd $QUALNET_HOME/binopen QualNetGUI.app- 4 -Qu

5、alNet GUI 组件Qualnet 包含以下四部分组件:Architect,工栏)4.yzer, Packet Tracer 及 File Editor (见下面的组件Architect 用于创建场景(在设计模式下)及运行仿真(可视化模式)。yzer 用于分析仿真结果。Packet Tracer 用于追踪仿真过程中的数据包行为。File Editor 用于编辑文本文件。打开QualNet GUI 时,默认是在场景设计模式下。当 QualNet GUI 启动时将会显示如下窗口:图一.QualNet GUI:初始化显示- 5 -5.加载演示场景在本例中,使用 WIFI 演示场景.5.1 加载演

6、示场景,在菜单栏File 菜单下选择 Open File。系统将弹出一个文件选择框:在 windows 下,选择 C:/snt/qualnet/5.0/scenarios/demo/WiFiDemo/WiFiDemo.config 文件。在 Linux 和 Mac OS X 下,选择/snt/qualnet/5.0/scenarios/demo/WiFiDemo/WiFiDemo.config文件。- 6 -5.2 选择 WiFiDemo.config,然后单击打开以下WIFI Demo 将会显示在 QualNet GUI 画布中(主要的工作区域)。图二.WIFI Demo- 7 -二、 场景

7、描述该演示场景是一个简单的WIFI 场景:该场景中包含两个WIFI 接入点和四个 WIFI 移动站。两个 WIFI 无线接入点分别连接到简单的有线网络中。每个接入点通过有线的点对点链路连接到路由器,路由器分别连接至Hub。两栋建筑和一个公园的简单城市地形将被使用。移动节点 1 作为 UDP 的源节点发送数据包至移动节点 3.在仿真期间,节点 1 在一个接入点的范围内周围移动至其他接入点,由于节点 1 的移动,它会在两个接入点间切换相关关联。图三. 详细场景(X.-Y 坐标系)图三场景中的组件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8 -图标和链路在场景中,图标和链路表现如下:- 9 -Icons and Lin

8、ksDescription节点 (通讯设备)注意方括号内的数字是节点的 ID(例如:【3】,【5】,【7】).代表移动站代表接入点代表路由器蓝色的实线代表有线链路,如电缆。云图标代表了无线子网,节点通过虚线连接至云表示为该节点为无线子网的一部分。连接至云图标的所有节点属于同于 IP 子网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地形图三中的灰色矩形代表了建筑物(默认情况下,场景是以 X-Y 坐标系视图显示,当从顶部看时,建筑物显示为矩形。)同样,绿色的矩形代表了公园。图四是以 3D 视图显示的场景地形。- 10 -Icons and LinksDescriptionHub 图标代表了有线以太网子网,节点

9、连接到有线子网可以直接和其他节点通信。表示为移动节点在仿真期间移动的路径绿色箭头代表了两节点间的单播流量会话,CBR标示为应用流量的类型三、 场景界面的导航菜单场景默认情况下以 2D(X-Y 坐标系)视图打开。若要将试图改为 3D 模式,请执行以下操作:选择View下拉列表中的 3D View。场景视图更改如下:图四. 3D 视图场景使用导航按钮描述下面的放大,缩小,旋转和平移(这些按钮位于View下)。缩小:点击按钮。鼠标光标会改变为。点击桌布并向下拖动鼠标。放大:点击按钮。鼠标光标会改变为。点击桌布并向上拖动鼠标。平移:点击按钮。鼠标光标会改变为。点击桌布并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光标以移动场景。

10、旋转: 点击按钮。鼠标光标会改变为。点击桌布并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光标以改变场景- 11 -视角。使用这些按钮来探索这个场景的拓扑结构。找出场景中所有四个移动站。(节点 2 和 4 在默认视图下被建筑物隐藏)。改变场景视图以下显示的是进行放大并且转换了视角的左边建筑物图五.放大视图你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点击View下的按钮恢复最初的 3D 视图。改变视图为X-Y 坐标视图,继续本手册的说明。- 12 -四、 场景配臵本节将介绍通用仿真参数和不同组件下的属性编辑器配臵。在这部分的产品导览中,会显示一些属性参数的设臵.(不会修改这里的任何参数.)注意: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选择跳过这章并且直接进入第五章去运

11、行场景.你可以稍后回到这章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去设臵这些仿真属性参数的设臵。通用仿真参数本节将介绍通用仿真参数,例如仿真时间,场景宽度的属性,信道的频率,地形属性在场景的属性编辑器里的设臵。打开场景属性编辑器,进行以下操作:点击上的场景属性按钮.- 13 -或者从Tools菜单下选择Scenario Properties.这将打开场景属性编辑器显示如下:图六.场景属性编辑器- 14 -通用属性属性有组织的位于不同的下面。General 选项左侧的面板列出了几个属性组。选择左边面板显示的一组属性与之相应右边面板会显示该属性的值。在上面的图中,General Settings 组在 General选项

12、下已经被选择。在这组属性中的一个属性是 simulator time,它被设臵为 320 秒,意味着仿真将会运行 320 秒。打开场景属性编辑器中的其他选项以了解设臵在这里的属性类型。节点属性特定节点的属性(即:通信设备,例如接入点,移动站或者路由器)在默认的属性编辑器中配臵。一个节点的特征(包括图标在桌面上代表节点)由这个节点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中指定的属性值来决定。你可以从 Table view 面板打开一个节点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或者从桌布。打开节点 5 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它被配臵为一个接入点),从 Table view 面板执行以下操作:点击显示屏底部的 Table view 按钮

13、.这将会打开 Table View 面板。场景中的所有组件会显示在面板的不同选项下面。场景中的所有节点将会在 Nodes 选项下列出。请注意名字是被指定给每个节点。图七:节点的表视图显示2)双击 ID 5 节点这一行。这将会打开接入点 1 的属性编辑器(见图 8)。请注意:当你在列表中选择一个节点,它在桌布上的图标会被显示出来- 15 -图 8.接入点 1 的属性编辑器从画布打开节点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请执行以下操作:在 View上点击 Select 按钮右键桌布上的节点图标,并从菜单上选择 Properties。属性如何被有序地组织起来?属性有组织的位于不同的选项和选项组下面。选择 Nod

14、e configuration选项并点击左面板中的ROUTINGPROTOCOL。路由相关的参数会在右边的面板被显示出来(见图 9)。例如,routing protocol TPv4 设臵为 AODV,说明 Ad-hoc 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被应用在 IPv4 网络中。- 16 -图 9。接入点 1 的路由协议属性当你点击左边面板上的不同属性组,属性属于每个组并且它们的值会被显示在右边的面板中。接口属性在接口属性编辑器中设臵指定节点的接口属性。一个节点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接口。一个相同节点的不同接口可以有不同的属性。例如,节点 5 和 6 都有两个接口:接到路由器。每个移动站(节点 1 到 4)

15、有单个接口连到无线子网。接到无线子网,另现在将要节点 5 的接口属性。1) 打开节点 5 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如上所述。2) 点击erface 选项。左边的面板会显示这个节点的两个接口。ernet 0 是有线接口连接接入点到路由器。ernet 1 是连接到无线子网的接口。图 10.接入点 1 的接口属性- 17 -3) 每个接口的属性有组织的位于不同的组中。点击“+”号之前接口 1 显示无线接口的属性组。点击 MAC layer。这个接口的 MAC 层属性会显示在右边的面板。图 11.MAC 层属性注意 MAC PROTOCOL 已经被设臵为 802.11,表明 IEEE802.11MAC

16、被用于该接口的 MAC层协议。IEEE 802.11 的属性配臵同样被显示。4) 点击左边面板的其他属性组并且查看右面板的属于每个组的属性。5) 现在点击“+”号之前erface 0 显示有线接口的属性组。这个接口的属性设臵。特别是,注意 MAC PROTOCOL 已经被设臵了一个值(abstract link MAC)它不同于节点 1 设臵的 MAC PROTOCOL 值。现在将行对比。节点 1 的接口属性(节点 1 作为移动站)并且与节点 5(节点 5 作为接入点)的属性进1) 打开节点 1 的默认设备属性编辑器,如上所述。2) 点击erface 选项。这个节点只有一个接口。- 18 -3

17、) 点击“+”号之前erface 0 显示无线接口属性组。点击 MAC Layer。4) 在右侧的面板中,注意参数 SET as Ac于节点 5,这个参数应设为 YES。)被设臵为 NO,表明这是一个移动站。(对s po无线子网属性在无线子网属性编辑器中设臵指定的无线子网属性。在这里无线子网的物理层属性。查看无线子网的物理层属性,请执行以下操作:打开 Table view 面板并到 Networks 选项下。场景中所有的无线子网和点到点链路会列在 Networks 选项下。节点属于哪个子网或者通过链路连接也会被列出。图 12.网络列表视图显示3) 双击无线子网中网络地址为 190.0.4.0

18、一行。这会打开无线子网的属性编辑器(桌布上的子网图标将会显示)。- 19 -4) 选择 Physical Layer 选项。该子网的所有的物理层属性都在这个选项中设臵。选择左边面板的 GENERAL 属性组。图 13.无线子网的物理层属性注意 Radio type 已经被设臵为 802.11b radio,表明 IEEE802.11b PHY 被用于属于这个无线子网的所有接口的无线模型。IEEE802.11b PHY 参数也被显示。应用属性场景中的一个绿色的箭头说明一对节点之间有一个应用会话(在本场景中,在节点 1 和 3 之间)。两节点之间的数据包流量依靠 CBR 应用程序的流量数。在这里流

19、量会话的相关参查看CBR 会话的属性,请执行以下操作:打开 Table View 面板并到Application 选项下.场景中所有的应用会话都会在 Application 选项下。在本例中,这里只有一个流量会话。- 20 -图 14. 应用列表视图显示3) 双击CBR 一行,这将会打开节点 1 和三之间的 CBR 应用会话属性编辑器。(箭头代表的应用会在桌布上显示)图 15. CBR 属性所有的 CBR 属性会显示在这个属性编辑器内。例如,erval 已经被设臵为 0.05 秒,说明节点 1 每50 毫秒发送一个数据包到节点 3.- 21 -五、 运行场景本节将会介绍怎样运行演示场景并且观察

20、它运行时的行为。初始化仿真点击 Run Simunlation 按钮进行初始化仿真,显示如下:界面将从设计模式(Design mode)切换到可视化(Visualize mode)模式。如图 16 所示。左边的面板将会变成 Visualization Controls.图 16. 可视化模式架构- 22 -一些告警消息或许会在桌布底部的 Error Log 面板中出现。你可以通过点击显示屏底部的 Error Log按钮来关闭Error Log 面板。设臵动画速度和过滤器在 Visualization control 面板中,请执行以下操作:1)移动 animation speed 滑动条到左边

21、以减小动画执行的速度。(你也可以在场景运行时改变动画的速度。)2)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动画过滤器都是开启的。在本例中,其中大部分关闭。a)在 Event Filters 下,过滤器可以启用或禁用事件的动画显示。关闭除了 node mobility,Broadcast Packet 和 Packet Received 之外的其他所有事件。若要关闭过滤器,按钮。- 23 -点击 Layer Filters。这将显示不同层要启用或禁用动画的过滤器列表。关闭除了Radio和Network之外的其他所有项(layer filters)。b)运行仿真运行仿真,Play 按钮。仿真开始运行。当仿真运行时,你可

22、以在 Visualization Controls 面板调整动画执行的速度并且可以用 pause-resume按钮暂停和继续仿真运行。在 Visualization Controls 面板,仿真时间和实时时间会在顶部的两个范围内显示。Progress 进度条会显示仿真已经完成了多少。你可以使用滑动条来调整动画的执行速度。- 24 -图 17.可视化控制面板当仿真运行时,你可以观察以下内容:绿色的圆圈代表无线传输:当节点传输数据包时,一个扩展的圆圈会从节点处开始。当圆圈达到它的最大规模,它所覆盖的大致区域内的节点传输都可以到达。绿色的箭头代表数据包的成功接受:当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至另一个接受节

23、点,一个绿色的箭头会从源节点目标节点。移动站 1(节点 1)会沿着标记的路径进行移动()。在仿真过程点 1 发送数据包到节点 3.绿色的箭头显示了节点 1 到节点 3 的路径。首先,节点1 与节点 5 联合,数据流的路径为:节点 1节点 5节点 7节点 8节点 6节点 3.图 18. 场景动画- 25 -节点 1 逐渐的远离节点 5 并靠近节点 6。在 70 秒左右的时间,一个切换发生。节点 1 与节点 6 联合取代了节点 5。数据流的路径如下:节点 1节点 6节点 3图 19.第一次切换:节点 1 与节点 6 联合- 26 -当节点1移动到右边的建筑,它逐渐远离节点6并靠近节点5.在250秒

24、左右的时间,另一次切换发生。节点1与节点5联合取代了节点6。数据流在按照原来的路径:节点1节点5节点7节点8节点6节点3.图 20. 第二次切换:节点 1 与节点 5 的联合- 27 -六、 分析仿真结果我们将在 Qualnet Analyzer 中绘制一些仿真结果。在仿真完成时,通过点击 Analyze Results 按钮切换到分析界面,如下图所示:下面的屏幕将被显示图 21. 分析:初始化显示左边的面板列出了每一层的协议(应用,传输,网络,MAC 及物理)。点击该层以显示位于该层上的所有协议。点击“+”号旁边的协议名字会显示关于该协议收集的所有统计信息。默认情况下,应用层协议可用的统计信息会在左边的面板中显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CBR 客户端和 CBR 服务器)。- 28 -1)点击 CBR Clicent 旁边的“+”号。关于CBR显示出来。cnt(数据包的发送者)的统计信息列表会被2)点击 Total Packets Sent。该统计信息的图表会在右边的面板绘制出来。图 22. 数据包发送统计由于在这个场景中只要一个 CBR 客户端,该图显示了单个柱子。顶部的图表是统计图的主要显示区域。(稍后将解释底部的图表。)将鼠标放臵于直包。上会显示相应的统计值。在这种情况下,它将显示节点 1 发送了 6200 个数据- 29 -点击 CBR Server 旁边的“+”号。CB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