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修改)-陈亚琴(共31页)_第1页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修改)-陈亚琴(共31页)_第2页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修改)-陈亚琴(共31页)_第3页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修改)-陈亚琴(共31页)_第4页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修改)-陈亚琴(共3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lnwn)过程管理(gunl)手册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选题编号:届别:2014届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教育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宋永海 教授评阅教师姓名及职称: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制说 明1.任务书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并由指导教师填写,经学院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教研室)审核后,发至学生手中;2.学生应认真撰写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的开题报告,做好各阶段进展情况记录及个人工作总结;3.本手册中各部分内容应填写完整(wnzhng)

2、,签名齐全;4.本手册装订顺序为:任务书、开题报告、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含前期准备阶段、撰写阶段、中期自查、完善阶段)、个人工作总结、形式审查表、指导教师评价表、评阅教师评价表、答辩评分及成绩评定表;5.本手册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并由各学院保存至学生毕业后四年。过程管理(gunl)手册目录:任务书开题(ki t)报告进展(jnzhn)情况(一)进展情况(二)进展情况(三)进展情况(四)进展情况(五)个人工作总结形式审查指导老师评价表评阅老师评价表答辩评分及成绩评定表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

3、)任务书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研究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生物多孔碳的制备;(2)重氮盐的制备;(3)功能化KSC的制备;(4)基于KSC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制备;(5)基于KSC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构建。二、基本要求(1)认真查找、阅读参考文献,按要求完成开题报告;(2)学会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仪器,掌握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和实验技术;(3)整理实验数据,准备答辩PPT材料;(4)认真填写过程管理手册,按时提交毕业论文;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多与指导老师

4、联系。主要参考资料1Liwang,Qinyingzhang,shuiliang chen,Fugang xu,shouhui chen,jianbojia,Hongliang Tan,Haoqing Hou,and Yonghai song.Electrochemical sensing and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Biomass-Derived macroporous carbon 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 (80)2014,86,1414-14212Song Y H, Liu H Y, Wang Y and Wang

5、 L, et al . A Novel Bi-protein Bio-interphase of Cytochrome c and Glucose Oxidase: Electron Transfer and Electrocatalysi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3,93 ,17243 Wu P, Shao Q, Hu Y J, et al .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glucose oxidase assembled on graphene and application to glucose detection, Electroch

6、imica Acta2010, 55, 860686144Sivakumar Balakrishnan,Alison J.Downard and shane G.Telfer J.Mater .Chem,2011,21,19207-192095 Sekretaryova A N, Vokhmyanina D V, Chulanova T O, Reagentless Biosensor Based on Glucose Oxidase Wired by theMediator Freely Diffusing in Enzyme Containing Membrane, Anal. Chem.

7、 2012, 84, 12201223进程计划13-14学年第1学期第15-17周 (2013.12.10-2013.12.30):选题、查阅资料、开题;13-14学年第2学期第1-4周 (2014.2.25-2014.03.24):论文(设计)工作步入正轨: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原料等,实验;第5周 (2014.03.25-2014.03.31):中期检查;第6-7周 (2014.04.01-2014.04.14):实验、交流、补充、总结;第8周 (2014.04.152014.04.21):完善、初稿、修改;第9周 (2014.04.22-2014.04.28):修改、校对;第10周 (201

8、4.04.29-2014.05.05):定稿、打印、学生写总结;第11周 (2014.05.06-2014.05.08):论文评阅(自、他);第11周 (2014.05.08-2014.05.15):答辩、成绩评定;第12周 (2014.05.15-2014.05.19):论文审查、成绩复核、归档等(教务办公室承担主要工作,教师、学生配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 (或教研室)审核意见论文选题符合要求,有望取得预期的研究结果,同意按任务书所提出的内容进行研究,望及时分析与总结,按时、按质、按量提交规范的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组长(或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3年 12 月 20

9、 日签名学生签名: 2013 年 12 月 22日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2 月 24 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ki t)报告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教育选题编号届别2014届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宋永海 (教授)中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外文题目MOF-derived metal oxid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开题报告内容一 研究意义与目的 近十年来,碳材料的应用潜质不断被人们发掘。多孔碳是一种多孔性含碳物质,其显著的特点是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

10、吸附容量,使得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传质方面,具有较短的扩散路径,而且它在大分子吸附、电催化作用、能量储存、电化学传感、电容器设备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同时这类材料可以由天然或合成前驱体经过碳化然后再活化得到,它们的微孔特性可以在吸附分离和小分子催化反应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生物多孔碳由于价格低廉,易得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具有多孔结构的生物材料被用作制备多孔碳材料的前体,通过煅烧的方法得到纯生物多孔碳或者特殊元素掺杂的多孔碳材料。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池3,电容器

11、,传感器,吸附剂等的研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 5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能材料。它由过渡金属与有机配体构成多孔结构,具有形貌结构多样,孔洞大小和晶体大小易控,高表面积等特点。人们利用它制备了许多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与碳的复合材料。利用MOF模板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合成方法的缺陷还能有效控制金属氧化物晶体大小,颗粒形貌和拓扑结构。例如, S. J. Yang HYPERLINK l _ENREF_1 o Yang, 2013 #96 ADDIN EN.CITE Yang2013961969617Yang, S. J.Nam, S.Kim, T.Im, J. H.Jung, H.Kang, J

12、. H.Wi, S.Park, B.Park, C. R.Carbon Nanomaterials Design Laborato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151-744, Korea.Preparation and exceptional lithium anodic performance of porous carbon-coated ZnO quant

13、um dots derived from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7394-7135202013/05/082013May 221520-5126 (Electronic)0002-7863 (Linking)23647071/pubmed/2364707

14、110.1021/ja311550teng1利用MOF-5合成了碳包裹的氧化锌量子点。这些方块状的多层碳颗粒没有内在缺陷,掺杂的氧化锌也没有团聚现象; L. Zhang HYPERLINK l _ENREF_2 o Zhang, 2012 #89 ADDIN EN.CITE Zhang2012892898917Zhang, L.Wu, H. B.Madhavi, S.Hng, H. H.Lou, X. W.School of Chem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70 Nanyang Dri

15、ve, Singapore 637457, Singapore.Formation of Fe2O3 microboxes with hierarchical shell structures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SocJournal of the Ame

16、rican Chemical Society17388-91134422012/10/13*Electric Power SuppliesFerumoxytol/*chemical synthesis/chemistryLithium/*chemistryMolecular StructureOrganometallic Compounds/*chemistryParticle SizeSurface Properties2012Oct 241520-5126 (Electronic)0002-7863 (Linking)23057775/pubmed/2305777510.1021/ja30

17、7475ceng2用普鲁士蓝合成了氧化铁多级壳核结构。该工作通过控制煅烧温度获得了不同大小的氧化铁纳米颗粒6,且最终产物仍然保持了模板的方块形状。开题报告内容三.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内容(1)生物多孔碳的制备;(2)重氮盐的制备;(3)功能化KSC的制备;(4)基于KSC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制备;(5)基于KSC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构建。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多孔生物碳的用量、重氮盐的准确制备、前体溶液的浓度准确配制四论文进度安排1、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30日查阅相关文献,写好开题报告。2、2013年2月25日2013年3月3日准备实验材料与仪器,做好实验准备

18、,制备生物传感器,找最优选择。3、2013年3月4日2013年4月14日制备多孔碳、金属有机网络结构的传感器的制备,红外、XRD、ED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4、2013年4月15日2013年4月28日根据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拟写论文。5、2012年4月29日2012年5月5日根据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最终定稿,打印。五、参考文献1Liwang,Qinyingzhang,shuiliang chen,Fugang xu,shouhui chen,jianbojia,Hongliang Tan,Haoqing Hou,and Yonghai song.Electrochemical

19、sensing and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Biomass-Derived macroporous carbon 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 (80)2014,86,1414-14212Song Y H, Liu H Y, Wang Y and Wang L, et al . A Novel Bi-protein Bio-interphase of Cytochrome c and Glucose Oxidase: Electron Transfer and Electrocatalysis, Electrochimica

20、 Acta 2013,93 ,17243 Wu P, Shao Q, Hu Y J, et al .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glucose oxidase assembled on graphene and application to glucose detection, Electrochimica Acta2010, 55, 860686144Sivakumar Balakrishnan,Alison J.Downard and shane G.Telfer J.Mater .Chem,2011,21,19207-192095 Sekretaryova A

21、 N, Vokhmyanina D V, Chulanova T O, Reagentless Biosensor Based on Glucose Oxidase Wired by theMediator Freely Diffusing in Enzyme Containing Membrane, Anal. Chem. 2012, 84, 12201223 6 Sekretaryova A N, Vokhmyanina D V, Chulanova T O, Reagentless Biosensor Based on Glucose Oxidase Wired by theMediat

22、or Freely Diffusing in Enzyme ContainingMembrane, Anal. Chem. 2012, 84, 12201223学生签名: 2013 年 1 月 2日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5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进展情况记录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 2013年 12 月10日 至2013年 12 月30 日进展情况记录根据选题及指导老师的意见、查阅相关资料,看有关文献,进行开题报告。学生签名: 2013 年 12月

23、 30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该阶段认真的查阅了有关文献,与老师积极地进行了有关讨论,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方案,有了清晰的实验思路,并完成了开题报告。同意进入下一阶段。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2 月 31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qngkung)记录(二)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2014年 2 月 25日 至 2014年 3 月 10 日进展情况记录本阶段为实验阶段,首先对实验中要用到的相关仪器作初步的学习和了解。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原料,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步骤,制备所需要

24、的生物多孔碳、重氮盐、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并记录实验结果。利用原料开始尝试各种制备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最优条件,选择可行的方法。学会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然后记录实验数据,检测红外可见光谱。5.期间如果结果并不理想,就必须反复实验,以达到理想效果。 学生签名: 2014 年 3 月 10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实验阶段能够根据自己的课题准备所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但在这一阶段实验数据不理想,需要改变一下实验方案。对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光谱仪有了一定的了解。本阶段完成较好,同意进入下一步阶段。指导教师签名: 2014 年 3月 11 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5、(lnwn))进展情况记录(三)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2014 年 3 月 11 日 至 2014年 3 月 24 日进展情况记录1. 将前一阶段的实验结果整理出来,向导师汇报。2. 总结自己实验中的不足,根据导师的意见重新设计了的实验。3. 重新进行实验,探究利用不同浓度的前体溶液对MIL-88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重复实验了几次。4. 重复实验,比较了各种修饰电极方式,选出最优方案。然后,对所制备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通过XRD,红外,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一系列方法

26、进行表征。 学生签名: 2014 年 3 月 24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本阶段对实验数据不完善的部分进行重复实验,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得到相关的实验参数。并对XRD,红外,扫描电子显微镜有了一定的了解。本阶段完成较好,同意进入下一阶段。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 3 月 25 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jnzhn)情况记录(四)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2014年 3 月 25 日 至 2014 年 4 月 14 日进展情况记录本阶段论文撰写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基本上完成了

27、论文的初稿。依据论文的规范格式撰写,分为论文名称、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六个部分。其中核心部分就是正文,它包括引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引言包括了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依据来源资料等。对于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等。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认真阐述自己的工作在本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对所需数据进行了处理和补充,完善了一些实验。通过自己与老师、师兄师姐的交流,我对实验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初步修改自己的论文。 学生签名: 2014年 4 月 14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本阶段很好的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工作,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

28、的分析处理,绕后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完成了论文初稿。同意进入下一阶段。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 4月 15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lnwn))进展情况记录(五)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2014年 4 月 16日 至 2014年 4 月 28 日进展情况记录本阶段为论文的完善阶段,此时论文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已有的论文及指导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对其不完善的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改。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修改:一是从论文内容上,老师觉得一些不准确的或是不合适的内容加以修改;二是从

29、内容安排上,我又增加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三是从文章基本结构上,对一些在写论文过程中加上去的而最初提纲上没有的内容,加到提纲上去。最后定稿、打印。学生签名: 2014 年 4 月 29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本阶段对论文不完善的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改,主要是内容、文章结构及格式方面,对提纲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提纲的内容与论文的内容统一起来,论文定稿,打印。指导教师签名: 2014 年 4月 30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lnwn))个人工作总结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时间自 2014 年 5 月1

30、日 至2014 年 5月3日工作总结时光飞逝,从去年12月我开始投入到论文设计中,到现在基本上完工了,零零总总大概四个多月的时间。还记得当初刚进实验室的懵懂和迷茫,在经过宋永海老师和李霞师姐的细心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慢慢地对自己将要做的实验有了一定的想法与思路,同时也了解到了所选题的意义及目的,并确立了我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随后,在宋老师和汪老师及李霞师姐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我渐渐熟悉了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了一定量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完成了实验经过,得到了实验结论。最后根据学校所规定的论文要求与实验所得数据及结论,认真地完成论文的拟写与修改。虽然在整个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困难,

31、也走了些弯路,但是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在做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我学会很多东西,包括一些相关的实验技巧,数据的处理,以及一些仪器的使用。通过这断时间,我深刻体会到做实验必须要有细心、耐心、决心以及信心。最后要特别感谢宋老师、汪老师和李霞师姐给予的教导和帮助!学生签名: 2014 年 5月 3 日指导教师意见该生在本阶段通过多次认真地阅读论文,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及时的修改,并对全文做了一个总结性的修改。能够对“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有一个比较系统、明确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也能够对论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 5

32、月 3 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lnwn))形式审查表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形式审查内容(在是、否、无相应的空格里打“”,“否”指未达到规范要求,“无”指没有相应要求或项目)项目是否无封面填写完整正确(含外文题目)文稿为A4打印稿文字编排格式规范统一有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为35个有外文摘要(含外文关键词)有目录(标题文字、页码与内文相符)正文有小标题正文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正文无错别字或病句参考文献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含外文资料参考文献含最新期刊资料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有标注参考

33、文献格式规范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含中期自查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含个人工作总结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填写完整过程进展情况记录内容无逻辑错误图表设计与绘制规范附带了光盘等程序载体或电子稿已复制至学院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形式审查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核查意见形式核查合格()不合格()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 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lnwn))指导教师评价表学号1007032015学生姓名陈亚琴专业化学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指导教师评语该生根据导师的建议、自己的了解及兴趣,选择了课题“多孔碳/金属有机网络结构的制备及其传感”,能够围绕所选课题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列出论文提纲。 本文通过将洋麻秆灼烧,制备成生物多孔碳,再进行功能化,最后制备出基于KSC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结构。实验阶段能够根据自己的课题准备所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设计出了合理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能够正确分析,可以通过反复的实验探索研究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且做事认真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