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5课件_第1页
国际经济学5课件_第2页
国际经济学5课件_第3页
国际经济学5课件_第4页
国际经济学5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我们得到的一个最基本的结论是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产出最大化并且可以提高贸易国的福利。但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对自由贸易进行各种政策的干预,其中最普遍的是通过政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政府为什么要干预自由贸易呢?为什么要通过政策限制进口或鼓励出口呢?各种贸易贸易保护的目的是什么?保护的结果是什么?这是本章所要回答的问题。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政策类型贸易政策措施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国际贸易政策措施(2)政策工具限制进口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按目的按商品流向按关税税基进口附加税财政关税保护

2、关税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进口配额制进口最低限价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绝对配额关税配额国别配额全球配额第一节 关税及其影响关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保护政策一、关税的种类二、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三、关税的经济效应:一般均衡分析四、关税结构与有效保护率一、关税的种类关税(tariff)是一国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壁垒。按征收对象划分 进口税(Import duty) 出口税(Export duty) 过境税(Transit

3、duty)按征收目的划分 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Counter-veiling duty)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 差价税(variable) 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y) 普惠税(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二、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各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成员之间引发收入的再分配,降低贸易参加国的福利水

4、平。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关税的价格效应、关税的生产效应、关税的消费效应、关税的税收效应、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关税的净福利效应。预备知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小国的关税效应大国的关税效用1、预备知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EPPEQEQDSFG图5-1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oQ1P1P2Q2P1P22、小国的关税效应经济学意义上的“小国”指的是该国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甚小,以至于其产量和贸易量的任何变化都不

5、足以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它只能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贸易小国,即其对世界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那么征收关税后,虽然该国会因进口产品价格上涨而减少对进口商品的购买,但这一变动不会对世界市场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上涨的部分就等于所征收的关税,即关税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来承担,此时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前的世界市场价格(自由贸易下的价格)加上关税。aS1(1)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的图示图5-2 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PWPtP*PES2D2D1Q0M10M2M1M2bcdSXDXPQ小国进口需求曲线A FHG KcJI B C D R T Vb+dL

6、国外出口供给曲线(a)国内市场(b)进口市场征税后出口供给曲线t(2)关税对小国消费量、产量、贸易量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关税消费效应:由关税带来的国内消费的减少,即:D1 D2;关税生产效应:由关税导致的国内生产的增加,即:S2 S1;关税贸易效应:由关税导致的进口的减少,即:M1 M2;关税收入效应:由关税所导致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即:c。(3)关税对小国消费者剩余(Cs)和生产者剩余(Ps)的影响关税导致小国Cs减少:a+b+c+d;关税导致小国Ps增加:a;关税导致小国福利净损失:b+d,为“保护成本”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 = 生产者福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

7、c+d)+c =(b+d)0。所以,对于小国而言,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为(b+d)。其中,b为生产扭曲,它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为消费扭曲,它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部分之后的净额。3、大国的关税效应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国”指的是该国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甚大,以至于其产量和贸易量的任何变化都足以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即其国内供求的变化足以影响世界市场价格,那么征收关税后,由于价格的上涨,该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下降,从

8、而引起世界市场价格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关税负担实际上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征收关税后的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后的世界市场价格(低于征收关税前或自由贸易下的世界市场价格)加上关税。(1)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的图示SXS1S2D1D2DXM1M2国外出口供给曲线大国进口需求曲线tabcdeABCb+d图5-3 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a)国内市场(b)进口市场M1M2EPH=PWPWPHfcePQPQ征税后出口供给曲线(2)关税对大国消费量、产量、贸易量和财政收入的影响 关税消费效应:D1D2; 关税生产效应:S2S1; 关税贸易效应:M1M2; 关税收入效应:c+e。(3)关税

9、对大国消费者剩余(Cs)和生产者剩余(Ps)的影响关税导致大国Cs减少:a+b+c+d;关税导致大国Ps增加:a;关税导致大国福利净损失:e-(b+d)关税导致世界整体的福利净损失:(b+d)+f当e (b+d)时,本国福利增加;当e (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4)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如果征税国是一个大国,那么除了上述各种影响外,关税还会产生贸易条件效应。因为在大国情形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本国进口商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要降低。如果出口价格不变,则进口价格的下跌意味着本

10、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征收关税后,在国际市场上征税国用一个单位的本国商品可以换取更多的外国商品。所以,贸易条件的改善对征税国有利。面积e表示征税后因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利益。三、关税的经济效应:一般均衡分析在前面分析中,我们只局限于关税对一国进口商品市场的影响,这是局部均衡分析。但是,关税不仅对一国进口市场有影响,而且对出口部门的生产和消费也有影响,因此,我们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关税对进口和出口部门的总的影响。1、小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E FGY(进口品)X(出口品)FEGPX/PY (1+t)征税后的国内价格PX/PY征收关税前的Pw 征税对小国的影响为: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

11、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X1X2);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FGFG);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III)。图5-4 小国关税的总体均衡效应IIIX2X1Y1Y2小国关税一般均衡分析:说明如图54所示,蓝色曲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在自由贸易下,面对国际相对价格PX/PY ,生产均衡点在E点,消费均衡点在G点。征收关税后,Y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上升,故国内生产者面对一个新的相对价格PX/PY (1+t),相对价格线比原来的相对价格线PX/PY更为平坦些。于是生产均衡点由E点上移至E点,与征税前相比,进口替代部门的生产增加,但出口部门的生产减少了。由此可见,任何的进口壁垒都不利于出口部门的生产,

12、即具有反出口倾向。 由于征税国是一个小国,所以征收关税后,其贸易条件并不改变,贸易仍按原来的价格进行,新的消费均衡点应在通过G点与相对价格线PX/PY平行的线上。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面对的相对价格为PX/PY (1+t) ,根据效用最大化条件,通过新的消费均衡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应等于Pt。如图54所示,通过新的消费均衡点G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线与相对价格线PX/PY (1+t)是平行的。也就是说,在G点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国际贸易仍按原来的价格进行,而国内消费者则按征税后的国内价格来决定其最佳选择。结论:征税后,消费水平由原来的G点降至G点,通过G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位于通过

13、G点的那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之下,这表明征税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了。2、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YXPX/PYPX/PY (1+t)(PX/PY)YXPX/PYPX/PY (1+t)(PX/PY)EEGGIIIIIIEEGG(a)大国征收关税福利增加的情况(b)大国征收关税福利降低的情况 征税对大国的影响为:进口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改善;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社会的福利水平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图5-5四、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一)名义保护率名义保护率是相对于有效保护率提出的。世界银行研究保护结构时,给名义保护率所下的定义是:“对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

14、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它的计算公式为:名义保护率 = 进口商品国内价格自国外进口价 自国外进口价100%(二)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有效保护率是对一种产品的国内外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增值的百分比。增值是最终产品价格减去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进口投入品成本。如果最终产品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附加值为V,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增加到V,那么,有效保护率(ERP)为: ERP = VVV 有效保护率的测算:一个例子 对汽车行业的g=(VV)/V=(5000-2000)/2000=150%投入品征收关税25投入品成本 (零配件)$10000增加值(装配活动)V$2000每辆汽车

15、的投入成本(零配件):$8000进口整车征收关税50增加值V=$5000投入品成本(零配件)$10000图5-6 有效保护率的测算图征税后国内整车的价格一万五千美元有效保护率 结论关税的有效保护率与其名义税率并不一致。这一结果意味着要保护某一特定行业,不一定要依靠提高该行业的名义税率来实现,降低其使用的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也同样可使其获得更高的保护。根据这一点,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关税结构安排上,应当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少征收或免征进口关税。第二节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的含义 进口配额的效应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比较一、进口配额的含义进口配额(import quota

16、)是一国对一定时期内准许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一般而言,配额会将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在低于自由贸易的水平。进口配额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关税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而配额则限制商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配额在对进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另外,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出口商试图进入课征关税的市场,那么,只要在产品价格或质量上有竞争力就有可能进入该国的市场;而在采取配额的情况下,无论出口国生产的产品在价格上或在质量上有多强的竞争力,出口国都不可能打入进口国的市场,因为进口的数量是确定的。进口配额是比进口关税更加严厉的保护措施,对国内生产者来说,配额要比

17、关税更受欢迎。二、进口配额的效应进口配额规定的进口量通常要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所以配额实施后进口会减少,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要上涨。如果实施配额的国家是一个小国,那么配额只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对世界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如果实施配额的国家是一个大国,那么配额不仅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而且还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下跌。这一点与关税的价格效应一样。同样,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等方面的影响与关税也大致相同。进口配额的效应图解PQPCHNPWSWSCHNS(CHN+配额)S1S2D1D2E配额(Q)abcd图5-7 进口配额的效应分析 图中a为配额的再分配效应,c为配额带来的租金(其归属权取决于政府如何分

18、配进口配额),b+d为配额的导致的福利净损失。DCHN小国配额经济效应说明假设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图57所示,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外价格相同,均为PW,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为S1和D1。现在,对进口设置一限额,假定限额为S2D2,而且S2D2S1D1。于是,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上涨为PCHN,国内生产增加至S2,国内消费减少至D2。此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为增加部分,而消费者剩余减少了。损失为(a+b+c+d)。与关税不同的是,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综合起来,配额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损失 -= a(a+b+c+d)= (b+c+d

19、)。其中,b、d分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b+d)为配额的净损失。至于c,在关税情形下我们知道它表示政府的关税收入,因此可被抵消,这里称为配额收益或配额租金。它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要看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三、国内需求增加时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不同影响tPWPWS(CHN)S(CHN+配额)配额(Q)PWPPPCHNPCHND(CHN)D(CHN)S(CHN)SWSWD(CHN)D(CHN)S1S2D2D1S1S2S3D2D1D1ABC DEABDCFG(a)关税保护(b)配额保护QQ图5-8 关税和进口配额效应的比较 表1 国内需求增加时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政策效果比较影 响关 税进口配

20、额进口量增加(CD-CE=DE)不变(CD=FG)国内价格不变(为PW)上升(PCHN PCHN )国内产量不变(为S2)增加(S3S2)国内消费增加增加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一)关税只是改变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配额则完全替代了市场机制 (二)进口关税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从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而进口配额是由政府确定的,对进口数量的限制也是明确的,因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也是确定的。(三)进口关税在发挥作用时,由于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限制了生产者对本国市场的垄断权力,生产者不可能去限制地提高价格。(四)其他差异结 论如果从保护的角度看,进口配额比进口关税更好,因

21、此,进口配额受到进口竞争行业的欢迎。发达国家多用它来保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部门,特别是用来保护失去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等成熟产业以及农业。发展中国家也广泛利用进口配额以限制进口数量,保证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和用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如果从生产效率、消费者主权和社会经济影响来看进口配额则比等效关税更为有害:第一,进口配额只考虑保护生产者利益,一般由政府主管机构硬性规定,很难考虑消费者需要,使消费者遭受到更大的福利损失;第二,进口配额取代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失去了对进口竞争产业的刺激力量,使生产效率降低,并容易引起腐败。四、进口配额的分配(1).竞争性拍卖。拍卖可以使许可证价格大致等于进口商品国内

22、最高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额。公开拍卖收入归政府所有,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税收入。这是一种代价最低、最为公平的分配方式。但如果是私下拍卖,则将有明显的社会成本,可能使政府官员中饱私囊。(2)固定的受惠。即政府把固定配额在不经过申请、竞争、协商的情况下,直接分配给一些企业。(3) 要求企业以非价格竞争的方式竞争许可证。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根据先来先发的原则,发放许可证,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是把时间用于生产而是用于等候。方法之二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分配,这会助长企业盲目扩大设备投资和生产能力,导致生产过剩和资源浪费。第三节 出口补贴一、出口补贴的含义二、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一)贸易小国的出口补贴(二)贸

23、易大国的出口补贴三、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一、补贴的含义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某种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国内补贴可以增加本国进口竞争产品生产者的竞争力,从而抑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二、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X2PPWSWSdS1S2D1D2QPW+sub补贴abcdX1Dd 补贴导致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价格由PW上升到(PWsub),消费者剩余减少a+b,生产者剩余增加a+b+c,福利净增加:c政府出口补贴总量为b+c+d。图5-9 出口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如果国内价格不涨,企业就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一)贸易小国的出口

24、补贴:图形说明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量较小的贸易小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出口补贴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假设一国的国内供给与需求曲线如图59所示。在贸易前,该商品的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Pw,当该国参与贸易后,由于是贸易小国,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故国内价格上升到Pw,与国际价格一致。国内消费者因价格上涨蒙受损失,国内生产者则因价格上升而获得收益,产量相应增加,并由D1S1产量的商品出口。 为了促进本国的出口,政府给予每单位出口商品PS金额的补贴,则单位商品的实际收益为:Pw+Sub。在这样的收益条件下,国内生产者会将产量由原来的S1增加到S2。由于出口收益的提高,国内消费者也不再按补贴前的价格购买到

25、该商品,只有保证生产者获得与出口收益一致的收益,生产者才可能向国内消费者供应该产品,即,国内消费者必须按Pw+Sub的价格购买,需求量由原来的D1减少到D2 。这样,本国消费者在较高的价格上购买较少的商品,蒙受了面积为a+b的损失,而生产者则在较高的收益水平上增加了产量和出口量,获得了面积为a+b+c的收益。同时,政府对D2S2数量的出口商品补贴,额外支出面积为b+c+d的金额。因此,总的福利净效应为:(a+b+c)(a+b)(b+c+d)= (b+d)即政府的出口补贴实际造成面积为为(b+d)的净损失,其中b为国内消费者转移给国外消费者的利益,d为增加低效率生产S1S2的损失。(二)贸易大国

26、的出口补贴QPOPPSSDQ1Q4Q2Q3abcde图510 贸易大国的出口补贴贸易大国的出口补贴:说明出口国是贸易大国,出口补贴对其国内价格、生产、消费以及社会利益是同质的,但程度不同。如图510所示,贸易大国通过补贴,刺激了出口量的增加,将会造成国际价格的下降,从而造成的净损失比贸易小国更大。在自由贸易时,该贸易大国的均衡状态与前面的贸易小国完全一致,并且该国也采取出口补贴措施,给予单位出口商品PS的出口补贴,切设该国与小国的补贴完全相等,即PS= PS。如果出口大国实行出口补贴使出口价格从原来的P降低为P,而补贴额为PS,那么,补贴后出口收入的增加就不是相当于补贴额,而是小于补贴额。所以

27、,贸易大国实行出口补贴时,生产与出口的增长小于小国,价格上涨从而消费下降的程度也比小国低。不过,大国的福利损失大于小国。即:出口补贴使生产者剩余增加a+b+c,使消费者剩余减少a+b,政府补贴为b+c+d+e。社会福利净损失b+d+e(阴影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出口贸易大国采用出口补贴的措施使尤为不明智的。三、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根据WTO的规定,“除出口补贴以外的补贴”均是生产补贴,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区别在于,生产补贴不管产品是向国内销售还是出口国外都给予补贴。生产补贴的形式:对商业企业的资助 税收减免 低利贷款 优惠提供土地 电力和基础设施支持 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资助美国于2004年向世

28、贸组织提起诉讼,指控欧盟以各种形式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数十亿欧元非法补贴,包括为A380等重要机型提供所谓“启动基金”(4笔贷款)。 欧盟以牙还牙,在同一年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政府对波音公司提供巨额非法补贴。WTO认为欧洲政府对空中客车的贷款不仅是有失公平的补贴,而且部分情况下违反了一项更为严格的出口补贴禁令。 生产补贴的政策效应P 消费者价格: PWSWSdS1S2D1Q 生产者价格:PW+sub生产补贴bcX1DdSda 生产补贴导致国内供给曲线移至Sd,生产者实际每单位得到的价格上升为(PWsub),但不影响国内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剩余不变,生产者剩余增加a+b,政府补贴为a+b+c

29、.图5-11 生产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X2第四节 倾销与反倾销一、倾销的类型与条件二、反倾销的原因及其经济效应一、倾销的类型与条件倾销(dumping)是一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歧视行为,是指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或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产品的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根据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则可以被确定是倾销行为:(1)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或(2)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 a)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 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倾销的类型偶发性倾销(spo

30、radic dumping):偶尔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向国外推销库存产品;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暂时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待占领该国市场后在提价,其目的削弱或挤跨进口国的竞争企业;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出口商品倾销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明显区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从而出口商品不会再度返销国内,即国内消费者无法以较低的价格从国外市场获得该商品。通常阻隔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因素包括关税、运输成本和一些进口限制。在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进口限

31、制逐渐被取消的情况下,关税保护就成为一国厂商实施长期倾销的必要条件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关税可能成为倾销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使国内价格提高,此外,进口配额有和关税类似的效果。(2)出口国国内是垄断性市场结构。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个别生产者就无法决定产品价格,国内价格将因竞争而降低。(3)国外需求弹性大于国内需求弹性,这样才能对国外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长期索取较低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国内市场,长期索取高价。倾销的经济效应:图形 PQDdMRdPdQdPfPQDfMRfQfEMRMCMCPQ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两市场总和Q图512 倾销的经济效应图形说明假定某企业所面临的国内需求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如

32、左图的Dd与MRd曲线,需求曲线Dd向下倾斜,说明该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满足商品倾销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又知该企业所面临的国外需求曲线以及边际收益曲线如中图的Df与MRf曲线所示,Dd比Df斜度大,表明国内需求弹性比国外需求弹性小,满足商品倾销的第二个条件。根据已知的国内外的需求情况,可求出该企业所面临的总的市场需求,将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叠加就可求出总的边际收益曲线,如右图的MR曲线所示。 由微观经济学原理可知,使垄断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均衡点由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决定,所以右图MR与MC的交点E,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均衡点。在这一均衡点上,该企业的产量为Q,表示该企业在

33、两个市场的总销售量为Q时就能获得最大利润。而当企业产量为Q时,边际成本为MC,以这一边际成本线,分别与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相交,就可求出两个市场的生产均衡点。从图中所示的两个生产均衡点可知,使利润最大化的国内销售量为Qd,国外销售量为Qf,显然:Qd +Qf = Q。并且国内与国外的市场价格分别为Pd、Pf,很明显PdPf,这种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就是一种倾销行为,且PdPf就是倾销的额度。二、反倾销的原因及其经济效应(一)各国反倾销的原因(1)倾销导致进口国经济的不稳定,而且可能成为垄断的工具;(2)进口国政府一般更关心生产者利益而不是消费者利益。同时,进口价格的降低,也许还会导致政府不愿看到的 某种国内收入再分配的情况;(3)倾销导致不公平。(二)实施反倾销的条件根据WTO的规定,进口国实施反倾销的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倾销成立 (2)进口国内产业受到损害 (3)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三)反倾销的经济效应POQMCMC+t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