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 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1页
IE 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2页
IE 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3页
IE 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4页
IE 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E 基礎知識講解.何謂 IEIE工程師中心原則與特質工業管理的思維演進大綱.何謂 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業工程人員修習之基礎課程任务研讨作業研讨設施規劃人因工程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物流(料)管理統計(計量)工具相關財務(會計)課程.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及設備等,從事整個系統之設計、改進及運用的一門科學。應用數學、自然科學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特殊知識與技艺,並應用工程分析及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於上述系統所能够得到的績效,予以規劃、預測和評估。美國工業工程學會(AIIE)何謂 IE?.IE的根本理念與精神從全局出發,追求系統效益。眼睛向內(組織內部),發掘潛力提高生產率

2、。永不自滿,永無尽头的改革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協作精神,屏除個人主義,在組織內開展IE應與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物流管理、技術改造、標準化、合理化、增產節約等活動相結合,必能收到更好效果。問題意識,是IE工程師必須具備的一項根本功。凡事問為什麼?組織中有許多事(如廠房佈置、搬運路線、作業方法等等)經常存在浪費與不合理,但習以為常之後,反而會不覺得是問題了。.人人動腦筋,時時尋找更好的更容易的方法,任何任务總會找到一種最正确的方法。處處想著減少浪費,不容忍任何方式的浪費,不放過一點一滴的節約,此為IE胜利的基礎。获得現場作業者的了解和支持是胜利的保證。不赞同以過去不断就是如此為理由拒絕改革。IE

3、活動的成果一定要制成標準。無條件地按所規定的標準執行任务。IE的根本理念與精神.品質意識效率意識改革意識標準化意識本钱意識IE的內涵.操作系統(工具與方法論)連結管理系統與組織結構觀念與行為IE的三大主軸.工業工程師是使大家做得快一點,賺得少一點? 工業工程師專門到處找錯,喜歡跟別人過不去?工業工程師是效率專家,也是管理當局的眼線?IE 工程師所為何事?.問題的解決與決策確定問題:先瞭解問題性質及癥結所在。分析問題:從找資料、記錄現況、瞭解限制條件、探討問題,以深化問題。 尋求能够解決問題的方案。評估諸項方案,決定最正确決策。採取行動。考核行動結果,再提更佳解決途徑。 系統與方法工程從資料搜集

4、、組織、分析以及如何安排等數理計算及專門技術的方法來解決難題。 IE 工程師除了IE所為何事?.IE 工程師除了IE所為何事?.IE工程師中心原則與特質.活用成熟知識:活用並善用IE現有的手法,以提升價值與速度是IE人員與組織的競爭優勢。IE組織標準化:只需IE的知識是不夠的,沒有完好的IE組織與標準化原則,容易呵斥事權不統一及IE作業之不一致性,且易導致資訊傳達時流失。人力資源開發:發展IE人員的認知與才干需求,並建置IE種子成員,確保組織IE知識的傳承。創意思索效率:如何做最好的思索,從對的方向思索,並且具體的應用。IE 的人員中心原則.Structure架構Information訊息Me

5、asurement衡量Practice實踐Learning學習Ensure保證IE工程師 SIMPLE 定理.一型的人-淺碟型: 知識看似廣泛確都不專精,似乎什麼都知道一點,卻也就只需知道那麼一點,只能唬唬外行人而已,一碰到內行人就露陷了。I型人-深耕型:對於某個領域有深化的研讨,是典型的博士,但在其他領域則一無所知。T型人: 普通性的知識廣泛,但針對某個領域則加以深化鑽研,是一種在通才基礎上建立的專才。型人: 於通才的基礎上建立了兩種(或是更多) 專才,胜利機會比T型人更多。IE工程師自我實現.工業管理思維的演進.管理思維的演進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

6、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古典學派 (科學管理 & 行政理論)新古典學派行為學派計量學派程序觀點、系統理論權變理論分工工業革命.分工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提出(1776)經由分工可以達到以下提升生產力的效果個人任务專精而導致熟練減少了任务轉換時間的損失創造省力的方法與機器設備來提高生產力範例大頭針生產:200枚/人-天48000枚/人-天.科學管理學派內涵研讨任务方法、任务步驟及作業人員操作技術等之分析與改善。代表人物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學管理之父科學管理原則甘特(Henry L. Gantt) 甘特圖吉爾

7、勃斯(Frank B. Gilbreth)動作研讨之父動作研讨原則艾墨生(Harrington Emerson) 效率的十二法則.時間研讨:泰勒先生以科學管理之父著稱,他是第一個以馬錶來從事任务內容研讨的人,因此亦被稱為時間研讨之父。Midvale鋼鐵廠工人(1878) 總工程師(1884)從軍效應(soldiering):員工會以比他們的才干可允許的步調,更慢地從事他的任务。員工生產力低建立一天的公平任务量修正薪資制度科學管理原則。泰勒之科學管理原則.發展一套任务設計的科學方法,以取代陳舊的經驗法則(搜集、分類資料並製作成表格)。以科學的方法甄選 ,漸進地訓練及發展員工。結合科學的甄選及員工

8、發展方法來設計任务,管理階層必須將新觀念詳細地向員工說明,與員工真誠协作。任务的劃分,呵斥管理階層與員工間的相互依賴。泰勒之科學管理原則.享利甘特甘特圖(Gantt Chart)甘特圖發明人論件計酬的問題作業人員相互嫉妒機器缺点、资料不合規格呵斥工資下降,作業人員不滿任務及獎金制度(Task-and-Bonus Plan)較標準工時提早完工給予紅利獎金管理者紅利辦法.工作項目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程式撰寫系統測試系統建置檢核點cc cc享利甘特甘特圖(Gantt Chart).吉爾勃斯動作研讨之父吉爾勃斯夫婦號稱為動作研讨之父。終其终身,他們努力於尋求從事某項任务的最

9、正确方法,同時他們也發展出了許多新的研讨任务方法之技術。動作研讨原則:(設計動作效率任务程序的原則)人體運用的原則任务場所配置的原則工具和設備的設計原則.動素分析:把任务劃分成微小的單元,並以除去、結合或重組來分析這些根本單元。細微動作分析:运用照相機或慢動作重覆放映,可使分析者研讨因太快而無法看清楚的動作。吉爾勃斯動作研讨之父.艾墨生效率的十二法則明確界定理想常識良好的諮詢教育訓練公平的處理立刻可靠的且適宜的記錄分派任务建立標準及時程表標準化的參數條件標準化作業文件化標準指導書效率的獎勵或報償.科學管理的貢獻科學管理的目的:在於為每一項任务找到一個最正确的任务方法,以提升生產效率,加上合理的

10、激勵與獎酬制度,讓員工和企業主都能獲利。.行政管理學派內涵主要在探求管理的原則,從管理實務出發,建立一套管理的理論,作為管理者的行為準則。代表人物費堯(Henri Fayol) 十四項管理原則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科層組織 (Bureaucracy).費堯十四項管理原則分工權責對等紀律命令系統的統一(事權統一)方向統一個人利益置於全體利益之下報酬集權授權階級鏈次序公平人事穩定自動自發團隊精神.馬克斯韋伯科層組織 (官僚體制)組織由分科別類、層層負責的方式運作,以追求效率為目的:分工層級結構(權威結構)正式甄選正式的法律規範不循私事業觀點.新古典學派將整個視野擴大管理者與員工的關係

11、組織與員工的關係組織與外界社會的關係 .羅伯歐文勞工關懷改善工廠中惡劣的任务環境 固定任务時間限制童工的雇用推展公共教育公司供應伙食企業對社區的回饋 .雨果慕斯特伯格 工業心思學研讨增強個人生產力和適應才干之科學。以心思測驗來改進選拔員工的方法。運用學習理論在訓練當中。觀察人類行為以了解對員工激勵的最正确工具。.行為管理學派內涵組織的重心人。代表人物梅爾(Elton Mayo) 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 。馬斯洛(Abraham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麥格雷格(Donglas Mc Gregor) X-Y理論。瑪麗佛萊特(Mary Parker Follet

12、t) 首位將心思學引介到企業管理環境中。.艾爾頓梅爾霍桑研讨霍桑研讨的主題是探討有那些要素會影響生產力。霍桑研讨包含四個主要實驗項目:照明度與生產力的實驗電器裝配測試室實驗改善资料條件、任务方法、消除任务疲勞、減低單調及工資誘因對產量無顯著影響。線圈纏繞觀察室之研讨(群體實驗) (計件誘因支付計畫)採論件計酬資計畫員工的產量是一種社會行為,假设要被小組所接受,則員工的行為必須符合小組的標準。速度太快者速度破壞者;速度太慢者慢工出細活者為了被群體所接納,工人們必須根據設定的產出水準來任务。.訪談計劃訪談2萬名員工蒐集態度及情緒資料,發現任务團體會影響個別員工的產能。實驗結果發現,實驗者對員工的留

13、意,影響勞工生產力的提升,此即為霍桑效應。艾爾頓梅爾霍桑研讨.員工的行為會遭到個人情緒的影響團體對個人行為有顯著影響團體公認標準會影響員工的產出金錢對個人產出的影響力不如團體規範、團體情感及平安等要素重要艾爾頓梅爾霍桑研讨.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人類的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平安需求社會需求尊崇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低層需求的滿足會促使人們追求高層需求.麥格雷格 XY理論X 理論:性惡論,員工需求監督。Y 理論:性善論,員工會自動做好任务。對 X 型員工採 X 理論來管理,對 Y 型員工採 Y 理論來管理。X 理論的管理,培育了 X 型的員工。要改進組織績效應採 Y 型管理。.計量管理(管文科學)學派內涵運用

14、統計(計量) 方法或數學分析方法等科學工具來解決管理問題。主要基礎包含數學、機率、統計等。內容包含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網路分析、決策方式、賽局理論、等候理論、存貨模型、系統模擬、動態規劃等。用於處理資源分配與管理,普通稱為作業研讨或管文科學。.程序觀點(Process Approach)管理程序規劃、組織、領導、控制規劃與控制統計(計量) 技巧組織行政管理學派領導行為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所謂系統,乃指多項相互關聯的部份項目,共同構成一整體項目,以求達成一定目標或執行一定計劃。組織為一開放系統,其所屬各部門為次系統。系統之績效取決於整體之考量。綜效:兩個或兩個以上之子系統結合起來運作,所獲得的成果大於各自運作成果的總和。.權變管理學派內涵-依面臨的情勢改變战略。分析問題條列能够之發展情勢建立相關可行方案分析各項行動能够產生之結果.各管理學派思維之內涵管理思想分工-提升生產力科學管理-科學改善任务方法(科學管理、甘特圖)行政理論-改進組織整體管理(科層組織)新古典派-管理者與員工的互動(勞工關懷、工業心思學、平衡、群體倫理)行為學派-協調人性與組織目標達雙贏(霍桑、層級理論、XY理論)統計(計量)學派-以數學工具來解決管理問題管理理論的整合程序-管理程序在不用階段適用不同理論系統-明確個子系統的相互關係權變-依面臨的情勢改變战略.日本式、美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