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2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由抑郁症协作组李凌江、马辛教授牵头,王刚教授组织实施编委会名单(姓氏笔画) 马 辛 王 刚 方贻儒 司天梅 李凌江 许秀峰 刘哲宁 季建林 张克让 张宁詹思延 沈霞2新版指南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新版指南名称“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重点内容为有关治疗的建议针对治疗部分,加入证据分级与推荐分级防治指南4参考国外指南与检索10年文献参考美国的APA抑郁障碍治疗指南第三版,英国NICE指南,加拿大CANMAT指南的文献评价结果 检索PUBMED、EMBASE、CBMDISC及CMCC等数据库近10余年关于抑郁障碍的重要文献5 (三)循证证据分

2、级文献汇总结果2篇动物实验1篇德文文献循证证据分级文献汇总结果(490篇)1级证据比例=211/490=43%6修改后的证据分级标准(一)需要负责各章节的老师,自行修改等级7(三)证据分级结果的推荐 “有效的结果” 推荐8“无效,不一致的结果” 不推荐推荐分级标准9证据的确定: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使用标准的检索词进行检索 纳入指南中的文献均由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专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证据分级 纳入指南的治疗推荐等级由工作组专家投票,达成共识涵盖抑郁障碍的概述、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评估、治疗等各个方面 10指南的框架前言抑郁障碍总述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2.1 概述2.2 抑郁障碍的评估2.

3、3 抑郁障碍的诊断:以ICD-10为主,并介绍DSM-5相关的内容抑郁障碍的治疗:采用以治疗分期为主、与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编写3.1 概述3.2 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终止治疗3.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3.4 其他抑郁障碍的治疗:持续性抑郁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3.5 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老年、女性抑郁障碍的管理利益冲突的说明;参考文献;附录:标准术语对照表、常用量表、循证证据分级表11第一章:抑郁障碍总述1.1 概述1.2 主要临床表现1.2.1 情感症状1.2.2 躯体症状1.2.3 认知症状

4、1.3 其它临床特征1.4 流行病学1.5 疾病负担1.6 疾病危险因素DSM-5中抑郁症的特征标注1.3.1 焦虑性抑郁1.3.2 混合性抑郁1.3.3 内源性抑郁1.3.4 非典型抑郁1.3.5 精神病性抑郁1.3.6 紧张症性抑郁1.3.7 孕产期抑郁1.3.8 季节性抑郁12第二章: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2.1 概述2.2 抑郁障碍的评估2.2.1 病史相关的评估内容 2.2.2 精神检查内容2.2.3 评估2.2.4 辅助检查2.3 抑郁障碍的诊断2.3.1 诊断原则2.3.2 诊断标准2.3.3 鉴别诊断2.3.4 诊断注意事项 基于评估的治疗自评&他评症状严重程度、疗效、自杀、转

5、躁风险、不良反应、依从性等多维度评估国际疾病与分类第10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13常用评定量表汇总评估方向评估内容推荐工具性质诊断诊断正确性,避免误诊,漏诊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CID-I)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他评症状严重程度,药物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 他评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量表(PHQ-9);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抑郁问卷(BDI);快速抑郁症症状自评问卷(QIDS-SR)自评自杀风险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MINI量表C模块他评转躁风险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HCL-32)心境障碍问

6、卷(MDQ)自评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他评治疗 药物疗效见上述症状部分(评价改善、有效、完全缓解等指标标准,参见总论部分)不良反应副反应量表(TESS)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他评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他评服药依从性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简明依从性评定量表(BARS) 他评自评14遗传易感性早期负性事件易损性表型抑郁症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改变 C. B. Nemeroff, 2000Life Events生命早期成 年孕期营养不良、感染产伤母婴分离儿童期虐待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2022/7/2215第三章:抑

7、郁症(MDD)的治疗 3.1概述(评估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R”标准;APA)3.2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3.2.1 急性期治疗3.2.2 巩固期治疗3.2.3 维持期治疗3.2.4 终止治疗3.3治疗方法3.3.1 药物治疗 3.3.2 心理治疗 3.3.3 物理治疗 3.3.4 其他治疗 CFDA批准抑郁障碍的适应证的治疗方法取消教科书式介绍增加疗效评价增加证据分级/推荐分级简介中草药治疗简介光照疗法、运动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16抑郁症(MDD)的全病程治疗急性期:目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时间:8-12周方法:药物(全)、心理(轻中、联合)、物理治疗(敏感、重);其他如光照治疗、运

8、动治疗等巩固期:目标:防止复燃时间:4-9个月(20%-85%)原则:急性期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方法: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阶段性物理治疗维持期:目标:防止复发时间:一般2-3年原则:敏感患者:有三次及以上抑郁发作或者慢性抑郁障碍的患者;存在复发风险的附加因素(如存在残留症状、早年起病、有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有心境障碍家族史、共病)等;方法:急性期及巩固期有效的方法继续使用足量治疗终止治疗缓慢停药(1-2个月)定期随访,尤其是2个月内药物治疗原则1、充分评估与监测原则2、确定药物治疗时机原则3、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4、单一使用原则5、确定起始剂量及剂量调整原则6、换药原则7、联

9、合治疗原则8、停药原则9、加强宣教原则10、治疗共病原则18常用的抗抑郁剂推荐 A级推荐药物(五大类12种):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米那普仑、安非他酮 、阿戈美拉汀B级推荐药物: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塞、丙咪嗪、马普替林、米安色林、曲唑酮、瑞波西汀、噻奈普汀C级推荐药物:吗氯贝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获得疗效。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10、作用机制:具有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作用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作用机制:通过增强NE、5-HT能的传递及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突触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临床特点是镇静作用明显,能改善食欲,抗胆碱能作用轻。5-HT受体拮抗剂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代表药物:曲唑酮作用机制:具有拮抗5-HT2受体,兴奋其他受体特别是5-HT1A受体而发挥作用。与镇静药物联用会加强中枢抑制,包括酒精的抑制作用,易引起血压降低,与降压药联用应谨慎。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丁螺环酮、坦度螺酮作用机制:新型的非苯二氮卓

11、类抗焦虑药,其抗焦虑作用主要与5-HT1A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激活突触前5-HT1A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减少5-HT的合成与释放,但对突触后5-HT1A受体具有拮抗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抑制性神经体制氨基丁酸系统(GABA),因其抗焦虑作用强、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中医诊断临床症状:情志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或饮食不佳,失眠多梦,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多有郁怒、多虑、悲伤、忧愁等情志内伤史。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可排除器质性疾病。 中医治疗治疗原则:注意辨别阴阳虚实,注重虚实兼

12、顾之大法,实证予以理气开郁,兼顾活血、化痰、清热、祛湿;虚证予以养心、健脾、补肾、滋肝。 中医治疗-中医心理疗法1.道家松静疗法;2.移情疗法;3.易性疗法;4.情志相胜法;5.情境疗法;6.情绪释放法;7.音乐治疗与工娱治疗; 中医治疗-分证论治1、肝郁肾虚证治法:解郁安神,益肾调气;主方: 滋水清肝饮加减;2、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和半夏厚朴汤加减;3、肝胆湿热证治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治疗-分证论治4、心肾不交: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主方: 黄连阿胶汤和交泰丸加减;5、心脾两虚:治法: 养心健脾,补益气血;主方: 归脾汤加减;6

13、、心胆气虚: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主方: 安神定志丸加减; 中医治疗-针灸疗法针灸治疗:1.普通针刺:选取主穴: 印堂、百会、神门、三阴交、足三里。肝气郁结证,加太冲、合谷;痰湿阻滞证,加丰隆、阴陵泉;心脾两虚证,加心腧、脾腧;肾阳亏虚证,加肾俞、命门。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 2 耳针疗法: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将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用胶布固定,嘱患者定时按压,每日3次,每次35分钟。能疏通气血,安神定志。取穴:心、肝、脾、肾、内分泌、交感、神门等。 3推拿:经穴推拿疗法:开天门24次,分推坎宫24次,拿五经5次,双拇指自上而下按揉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次侧线穴位5次,手法宜轻柔和缓。

14、取内关、神门、人中、印堂、涌泉,每穴依次用指按揉法各按揉2分钟。在百会穴用拇指按揉法操作3分钟,以轻微酸胀感为度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中草药 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还包括中草药,主要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圣约翰草提取物片(Extract of St. Johns Wort Tablets):是从草药(圣约翰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其主要药理成分为贯叶金丝桃素和贯叶连翘267。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268-270。舒肝解郁胶囊:是由贯叶金丝桃、刺五加复方制成的中成药胶囊制剂。治疗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当

15、271, 272,优于安慰剂273。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274, 275。舒肝颗粒组方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组成:当归(蒸)、白芍(酒炙)、白术(麸炒)、醋香附、醋柴胡、茯苓、薄荷、炒栀子、牡丹皮、甘草。方义: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牡丹皮、炒栀子清热除烦,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可疏肝理气,散郁调经,有效治疗肝郁气滞引起 抑郁、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现代药理证实:舒肝颗粒的作用机制是上调5-HT、DA、NE的含量,双相调节雌激素。2022/7/2234抑郁症治疗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

16、r Depressive Disorder, Third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0选择选择对特定患者可选择选择,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不选择选择,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选择不选择选择重度,伴精神病性症状对存在心理社会或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冲突、或伴发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有效选择选择重度,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轻中度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ECT药物治疗SSRI、SNRI、米氮平,安非他酮I其他躯体治疗ECT I ,TMS,光照治疗III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I,人际关系治疗I ,精神动力治疗II

17、,问题焦点治疗III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I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hird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0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2015;CSP 北京,中华医学会出版社APA抑郁治疗指南第三版 心理治疗的选择中国抑郁治疗指南中心理治疗的选择抑郁障碍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还有一些目前在国内开展较少的物理治疗,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等;本指南只介绍了在中国已获得适用证的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适应征:

18、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紧张综合症、拒食、有自杀风险、或者需要快速控制症状的患者,可首选(1/A)。 对心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重度抑郁障碍,特别是伴有明显功能缺损、而对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采取电抽搐治疗(1/A)。 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并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既往对电抽搐治疗有效,或者更愿意接受MECT的患者,也是有效和安全的(1/B)。 此外,据国外文献报道,对于妊娠期抑郁障碍患者,只有当其伴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有严重自杀风险且其他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将MECT作为治疗的最后手段,而且必须经过严格临床适应证评估后才能实施,因为MECT会导致胎心率下降、子宫收

19、缩、新生儿早产等诸多副作用 (1/B), 合并使用抗抑郁药,没有增加副作用,但能够降低复发风险药物治疗原则1、充分评估与监测原则2、确定药物治疗时机原则3、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4、单一使用原则5、确定起始剂量及剂量调整原则6、换药原则7、联合治疗原则8、停药原则9、加强宣教原则10、治疗共病原则37DSM-5中抑郁症的特征标注1.3.1 焦虑性抑郁1.3.2 混合性抑郁1.3.3 内源性抑郁1.3.4 非典型抑郁1.3.5 精神病性抑郁1.3.6 紧张症性抑郁1.3.7 孕产期抑郁1.3.8 季节性抑郁3.抑郁障碍的治疗(续) 3.4 其他抑郁障碍的治疗3.4.1 持续性抑郁障碍(DSM-5诊断

20、标准)3.4.2 共病其它精神障碍 3.4.3 共病躯体疾病的抑郁3.5 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3.5.1 判定及评估3.5.2 难治性抑郁3.5.3 处理 3.4.2.1 共病焦虑障碍3.4.2.2 共病物质使用障碍3.4.2.3 共病痴呆3.4.2.4 共病人格障碍3.4.2.5 共病进食障碍38APA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实践指南抑郁障碍共病躯体疾病的治疗举例 脑卒中后抑郁:A级推荐使用西酞普兰、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1/A)。SNRIs类药物由于其较好的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B)。心理治疗方面,研究表明CBT、问题解决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有益(3/C)。帕金森伴抑郁NRI

21、、SNRIs类抗抑郁剂可作为B级推荐(2/B);不建议在卡比多巴或左旋多巴治疗期间,使用MAOIs类抗抑郁药。心理治疗方面,研究发现CBT治疗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1/A)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解读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Expert Opin)药物和心理治疗对PSD总体上是获益的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去甲替林均是安全性和疗效相对平衡的药物由于氟西汀P450酶的抑制性,需要注意与针对PSD的心血管药物之间相互作用Ramasubbu R.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

22、11 Oct;12(14):2177-87.抑郁障碍共病其他躯体疾病的治疗(续)指南中氟西汀相关的描述说明“帕罗西汀、氟西汀以及抗精神病药由于会增加心血管或卒中风险,应慎用(1/D)”文献原文描述如下:新版中国指南意在表述氟西汀通过CYP2D6酶代谢,可能会和通过此酶代谢的心血管药物(受体阻滞剂)有潜在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药物的血药浓度,联用时应关注使用剂量翻译“由于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与帕罗西汀为CYP2D6抑制剂,因此在联用受体阻滞剂时可能使其浓度升高,从而有增强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可能性。”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受体阻滞剂) “增加心血管或卒中风险”。DeVane CL, Marko

23、witz JS. Avoiding psychotropic drug interactions in the cardiovascular patient. Bull Menninger Clin. 2000 Winter;64(1):49-59.英国精神药理指南In patients following an MI or suffering from unstable angina, three SSRI studies with sertraline (Glassman et al., 2002), fluoxetine (Strik et al., 2000) or mixed SSR

24、Is (Taylor et al., 2005) found no advers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or safety, with some possible benefit in two (Strik et al., 2000; Taylor et al., 2005).三项SSRI包含舍曲林、氟西汀或混合SSRIs研究发现,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中都没有发现心血管方面的副反应或安全性的隐患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depressive disorders with antidepre

25、ssants: A revision of the 2008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 guidelines J Psychopharmacol.2015 May;29(5):459-525.难治性抑郁定义:在经过两种或多种抗抑郁剂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20%的抑郁症患者。诊断是否准确; 患者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有无考虑抑郁障碍的诊断亚型; 患者依从性如何;患者是否得到适当治疗(包括剂量及疗程) 药物使用方式是否合适;不良反应是否影响达到有效治疗剂量;是否存在影响疗效的躯体疾病及精神病性障碍;是否存在其他干扰治疗的因素;治疗结果是如何评价的。难治性抑郁优化现有治疗方案改变现有治疗方案如联合治疗,尤其是联合心理治疗或者物理治疗4.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 4.1 儿童青少年 4.2 老年 4.3 女性 4.3.1 经前期心境不良障碍 4.3.2 孕产期抑郁障碍 4.3.3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 47自杀风险的解读(1)Hammad 等荟萃分析显示,服用抗抑郁药者自杀行为或自杀意念危险性升高者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