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卷一、文学常识:高尔基苏联海燕 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二、字音字形1、字音:发绺( ) 诅( )咒 踱( )步 地窖( ) 赫( )然 窘( )迫 踌( )躇 摩挲( ) 颓( )唐 揩( )油2、字形:根据拼音填入汉字zhu【 】纹、 x【 】盖、 裤du【 】、 bin【 】子、 xi【 】着、 shu【 】削、 ji【 】梁、 j【 】躬、bn【 】面、 bn【 】出、 ci【 】老师、 黑 zh【 】、三、词语积累:颓唐:恣情:诅咒:不能自已:不能。已,停止。轩然大波:比喻。四、古诗文阅读 赵普1、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2、古今异义

2、词:龌龊( )( ):古义:。今义:明日:古义:;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颜色:古义:;今义:色彩。3、一词多义:乃:(1)太祖乃悟( ) (2)见渔人,乃大惊( )虽:(1)虽多忌克( ) (2)虽乘奔御风( )以:(1)跪而拾之以归( ) (2)乃以瓦布之(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解释词语:A、阖户启箧( ) B、卒( )用其人C、普少习( )吏事D、寡学术( ) 碎裂奏牍掷( )地 E、既薨( )F、读之竟日( )5、用原文语句填空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语句是: ;表现他精力旺盛的语句是:,。表明赵普性格特点的语句是:,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6、课文共两段,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主题:赵普能“”。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7、细读思索:(1)、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为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2)、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试举例说明。 答案 “”、“”、“,”(3)、本文刻画人物用了对比陪衬的手法,请举例分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1)品读意境:A.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答案】景物有古寺、初日、禅房、山水,可谓步步有景。这些景物都幽雅、宁静、安闲,即使有鸟儿的欢腾、钟磬的声响,也只是以,更增添了一份肃穆与淡然之气。B.试着将其颔联或者颔联改写成一段写景散文。C.

4、这首诗抒发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诗旨在赞美,作者。(2)品味语言: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的理由。登岳阳楼:登岳阳楼中“,”两句,气势恢弘,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诗人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两句是“,”。看到国家因战乱未平,多灾多难,诗人不禁老泪纵横的诗句是“,”。五、现代文阅读: (一)我的老师 1.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下句子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分析一下其表达作用。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

5、漫长!”。 2“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3、贯穿我的老师本文的感情线索是。 (二)一面(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的烟雾。(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 瘦得叫人担心;头

6、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突然记起了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丁)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1)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2)把一生的时光全交给了我们,(3)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11、 引文(甲)(乙)(丙)(丁) 四段都提到了“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2、上文“乙”段中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句中,作者运用了 修辞方法.乙文中“瘦得教人担心”一句能否写成“非常的瘦”?为什么? 13(甲)(乙)(丙)三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为何有所不同? 甲_乙_丙_14、(丁)段中“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一句中对于同一人物用了不同称谓,试具体分析每一称谓所包含的意思。(2分) 同志:。 朋友。 父亲。 师傅。15(丁)段中画线句是从那三个角度来赞扬“他”的? (1)句_ (2)句_ (3)句 _ A. 战斗意志 B. 阶级立场 C. 奉献精神六、口语交际 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