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上课时间 :学习内容12页13页的例1和例2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学习重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3、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难点:掌握
2、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创设情境确立问题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二年(1)和两位老师一共多少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引领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二、自主探究:1、验证二(1)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5+27 ,30+737没(3)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
3、准确?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师:怎么列式? 指名列式,自主探索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点评归纳总结小组汇报展示。教师引导: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并从个位算起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
4、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基础练习:第1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师:仔细观察每组题,通过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竖式计算时个位要与个位对齐2、巩固练习 (1) 练习:12页做一做2师:问号在大括号下面用什么法?师:相同数位要对齐,并把得数写在这个数位的下面,即个位相加写在个位下,十位相加写在十位下。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评价感悟提升自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说说同学的表现或想对谁说点什么?板书设计竖式计算
5、十 个 十 个3 5 3 5+ 2 + 3 2教师思得优点: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不足之处: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但是忽略了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6、。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改进方法: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 :学习内容14页例3及练习题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
7、惯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创设情境确立问题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自主探究交流算法学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二、自主探究:1、出示37+
8、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师小结: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两位
9、数加两位数”。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新课:个位相加满十。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展示点评归纳总结小组汇报展示。教师引导: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10、;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实践操作应用拓展二年(1)班和二年(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列式计算并列竖式计算35+37=个位上的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拓展运用:1、“做一做”.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第15页第6题3、数学医院第15页第5题: 4 9 2 1 + 4 4 +3 9 说明理由。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圆圈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评价感悟提升自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哟什么收获吗?说说同学的表现或想对谁说点什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加法(进位) 教师思得优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
11、,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切实感悟小棒满十捆成一捆,木块满十排成一排。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进位加法,我再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班内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是不会把个位进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话,就很容易把个位进的1漏加。当然,也有一两个学生觉得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我认为,只要学生能迅速、正确的计算结果,他们的方法我都予以尊重。因为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也认同从个位加起,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时机,
12、他们也会主动接受的。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不足之处: 1、个位满十进一,有的学生虽然进一了,但十位相加时却忘了加一。2、学生20以内的加法没学好,个位相加结果出错改进方法:应多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上课时间:学习内容18页例1 练习三1-3题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
13、,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二、能力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创设情境确立问题1、出示
14、主题图。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1、出示金牌榜统计表,观察图,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美国一共得多少块?北京和英国一共得多少块?美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块?美国比北京少得多少块?.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3 623该怎样解决
15、呢?A、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4、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拓展运用: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4、3923 7434 99-14= 57-51=强调笔算575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5、小英捡了32个贝壳
16、,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展示点评归纳总结教师小结:与不进位加法一样,相同数为要对齐,算出的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下面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评价感悟提升自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同学和老师或者自己说点什么?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法 36
17、-23=23 教师思得优点: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不足之处:让学生说的练习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方法:算理和算法,这点是针对计算课来讲的。
18、在教学直观图的时候可以结合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学习内容19页例2、3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
19、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 创设情境确立问题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
20、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二、自主探究:教学例2。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2)先拿出3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6根。(3)先拿出4捆,再从4捆中拿出4根。(4)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
21、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6、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三、拓展运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三第5题。3、数学门诊(第21页
22、第6题): 4 0 8 3 7 9 5 3 2 8 -3 5 6 7 4 2 2 4 8 2 5 7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展示点评归纳总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评价感悟
23、提升自我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退位减5 1 5 03 6 2 4教师思得优点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新知,并且通过学具的操作与演示,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层层突破。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我们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72-56”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
24、思路,我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的过程。不足之处:1) 个别学生相同数位对不齐。这几个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让他们认清数位,知道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2) 个位不够减,知道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但是计算十位和十位相减时,学生不把借的“一个十”给还上再减,致使整个计算结果多了十。(3)个别学生在列竖式时,落写减号,等号后的得数忘改进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求比
25、一个数少几的数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学习内容课本P23 例4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
26、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情境确立问题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
27、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评价感悟提升自我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游乐园里面有,学校里、教室里、家里也都有,你可以利用课后休息的时间找一找和今天学习的知识相似问题!师: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谁得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板书设计教师思得优点: 1这节课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一
28、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多得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其它班得的红旗面数。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之处:但还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量关系,并不是只能用纸条来操作,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纸条来摆一摆。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还应反复让学生说出算理,加深对条件与问题的理解。改进方法:注重教给学生分析“比字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标一标的方法分析清楚
29、比字句中是谁与谁比,比多时找出多的量,比少时即要求找出少的量,问题中是求多的量就用加法算,求少的量就用减法算。因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还小,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如果只单单要求学生听老师分析的话,根本无法理解比字句的含义,所以必须通过动手画、写来帮助自己理解,这样可为以后学习比标准量打好基础。另外,还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说话要有条理性、完整性。连加连减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学习内容27页例1和例2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0、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创设情境确立问题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一
31、、创设情境: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28个 34个 22个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
32、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2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2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2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2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3、我们一共摘了84个西瓜,李大爷运走了
33、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学情预测:844026 40+2666 846618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三、拓展运用:1、46+25+17 752819 54+20+16 90-58-24注意书写格式,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2、把同一条线上的的三个数加起来(第29页第一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2,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展示点评归纳总结84-40=44能口算,可以不写
34、竖式,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完成27页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评价感悟提升自我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师: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谁得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板书设计连加、连减28+34+22=84-40-26=教师思得优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
35、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改进方法: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应该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
36、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加、减混合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学习内容课本P28例3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
37、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创设情境确立问题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如何计算。先算什么?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2)简便写法。2
38、、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应用拓展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三、拓展运用:1、笔算下面各题。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2、完成练习五第4题,分小组比赛完成
39、。指名说说计算方法。3、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五第6题。说出错误原因 ,并改正.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评价感悟提升自我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游乐园里面有,学校里、教室里、家里也都有,你可以利用课后休息的时间找一找和今天学习的知识相似问题!师: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谁得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板书设计教师思得优点:通过复习及5+3-2 10-5+3式题的引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
40、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2、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由教师给信息到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3、关注了学习品格的形成。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安排了小组合作、全体交流等不足之处:在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的开课中,我急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翻开课本,而不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来进行教学。2、教师的教的过程痕迹还是很明显。没有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3、练习题设计梯度性不明显。改进方法: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如比一比活动:比一比看谁发现的信息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好、小组之间进
41、行比赛活动。2、练习在设计上,还可以更有层次,让练习更多的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加减混合(带小括号)主备人:王海燕 执教者:赵苗苗 备课时间:9、14 上课时间:学习内容28页例4 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 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3. 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理解先算小括号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创设情境确立问题1.谈话导入师:你们去过养鸭场吗?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出示信息图)图上是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呢!生:还剩多少个鸭蛋?一共有多少只鸭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一:解决问题一你能根据信息图上的信息求出还剩多少个鸭蛋吗?(小组内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并汇报说算理)生汇报:生1:72-47-16=先求卖出47个后还剩多少个鸭蛋,再求卖了18个后还剩多少个鸭蛋。生2:47+16=63(个)72-63=9(个)先求出两次一共卖出了多少个鸭蛋,在用一共的减去卖出的就是还剩多少个鸭蛋。师:根据第二位同学说的你能不能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肠息肉护理与预防》课件
- 《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课件
- 《房地产经纪实务与应用课件》
- 谭小芳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培训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上海市松江区统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观赏植物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狮子山区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汤臣倍健营养品市场推广方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 告诉我地址 -从IPv4到IPv6的传奇 课件 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4旋翼无人机巡检作业规范
- 医学教程 《急性阑尾炎幻灯》
- 重型货车整车运输协议样本
- 读后续写-期中真题汇编(原卷版)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允许孩子犯错课件
- 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模板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邮递马车苏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