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5全市就业动态监测资料茂名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茂名市2020年第二季度就业监测数据分析为及时掌握我市企业用工状况,分析用工趋势。2020年第二季度对全市328家定点企业进行用工情况调查,其中包括4家重点出口企业。具体摘要如下:(一)用工规模减少本季度企业用工规模47577人,比上季度减少了1144人。其中重点出口企业在岗数量为1024人,与上季度相比减少97人。(二)用工上升本季度企业实际招聘员工2109人,占在岗员工比重4.43%;新流失员工1861人,占在岗员工比重3.91%。实际招聘与流失员工比值为1.13,用工显著上升。(三)用工缺口明显减少本季度企业用工缺口数量为
2、1850人(其中重点出口企业用工缺口数量为159人),员工缺口比重为3.89%,与上季度相比,环比减少了431人,用工缺口明显减小。(四)薪酬待遇有所上升本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依次为2919.29元、3338.07元、4133.06元、5240.78元。与上季度相比,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增加。现将2020年第二季度就业动态监测状况分析如下:一、监测企业用工规模(一)基本情况从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人员数量为47577人,与上季度相比明显减少,减少了1144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人员数量依
3、次为27176人、10268人、8671人、1462人,与上季度相比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都明显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从各工种在岗人员数量比重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依次为57.12%、21.58%、18.23%、3.07%。与上季度相比,普工、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分别增加0.13%、0.18%;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比重分别下降0.02%、0.29%。表1-1企业各工种用工情况在岗员工数量(人)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202001487212776856.99
4、1052321.60902118.5214092.89202002475772717657.121026821.58867118.2314623.07环比变化-1144-5920.13-255-0.02-350-0.29530.18(二)产业和工种情况从产业情况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用工规模依次为1183人、24154人、22240人。与上季度相比,三大产业的用工规模明显减少。从不同工种来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用工增加,普工用工规模显著减少,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用工规模减少;第二产业普工用工规模显著增加,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用工规模显著
5、减少,专业技术人员用工规模无明显变化;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用工规模明显增加,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用工规模显著减少。表1-2产业用工规模情况 调查期产业在岗员工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02001第一产业1278949772457第二产业245361469448464098898第三产业229071212056004678509合计48721277681052390211409202002第一产业1183867732349第二产业241541472146463897890第三产业222401158855494540563合计47577271761026886711462(三)行
6、业情况从行业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用工规模最高的是制造业16489人,比上季度增加了135人。用工规模最低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2人,比上季度增加2人。从行业工种比重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普工比重最高,占比92.83%,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普工比重最低,占比6.6%,与上季度相比减少了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技工比重最高,占比56.10%,与上季度相比增加1.1%。教育业技工比重最低,占比0.64%,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0.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管理及其他人员比重最高,占比53.33%,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0.33%。租赁
7、和商务服务业管理及其他人员比重最低,占比4.4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25%。教育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最高,占比29.81%,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09%。房地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最低,占比0.56%,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0.07。表1-3行业用工规模情况行业在岗员工数量(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农林牧渔业118386773.29736.1723419.7890.76采掘业1898746.034724.875529.1000制造业164891047263.51308918.73264516.04
8、2831.7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99160164.0725710.2828711.4835414.17建筑业4977256151.46125325.1891018.282535.08批发和零售业5855287149.04197533.7394016.0569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551183340.28186741.0278217.18691.52住宿和餐饮业2127159374.8931014.572129.97120.5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891186.6071740.0895453.3300.00金融业174571741.09603.4488450
9、.66844.81房地产业1639124375.841398.4824715.07100.6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975192.83222.72364.4500.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89734.8910337.055820.86207.1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22328.054656.101315.8500.0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772134175.6825214.221236.94563.16教育62438361.3840.64518.1718629.81卫生、社会工作1774022.6000.009050.854726.5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9257872.98
10、546.8215018.94101.26二、用工结构(一)基本情况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本省员工数量为43851人,与上季度相比减少了1184人;外省员工数量为3726人,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10人。从用工结构比重来看,本季度本省员工比重占在岗员工数量的92.17%,其中本县区比重占在岗员工数量的75.88%,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0.2%和上升了1.05%。外省员工比重占在岗员工数量的7.83%,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0.2%。 表1-4用工结构情况在岗员工数量(人)本省员工外省员工数量(人)其中:本县区数量(人)比重(%)其中:本县区比重(%)数量(人)比重(%)2020014872
11、1450053645992.3774.8337167.6320200247577438513610092.1775.8837267.83环比变化-1144-1184-359-0.201.05100.20(二)工种情况从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本省员工数量分别为25055人、9363人、8043人、1390人,所占比重依次为92.20%、91.19%、92.76%、95.08%。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本省员工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有所减少,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增加。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本省员工比重分别比上季度减少了0.31%、0.06%、0.
12、12%,专业技术人员本省员工比重比上季度增加了0.19%。表1-5各工种用工结构情况工种用工结构202001202002环比变化普工本省员工数量(人)2568725055-632外省员工数量(人)2081212140本省员工比重(%)92.5192.20-0.31技工本省员工数量(人)96029363-239外省员工数量(人)921905-16本省员工比重(%)91.2591.19-0.06管理人员本省员工数量(人)83798043-336外省员工数量(人)642628-14本省员工比重(%)92.8892.76-0.12专技人员本省员工数量(人)1337139053外省员工数量(人)7272
13、0本省员工比重(%)94.8995.080.19(三)产业情况从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企业本省员工数量为1115人、21384人、21352人,所占比重依次为94.25%、88.53%、96.01%;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本省员工比重上升了3.33%,第二、三产业本省员工比重下降了0.21%、0.34%。外省员工在三大产业中用工规模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表1-6三大产业用工结构情况产业用工结构202001202002环比变化第二产业本省员工数量(人)11621115-47外省员工数量(人)11668-48本省员工比重(%)90.9294.253.33第二产业本省员工数量
14、(人)2177321384-389外省员工数量(人)276327707本省员工比重(%)88.7488.53-0.21第三产业本省员工数量(人)2207021352-718外省员工数量(人)83788851本省员工比重(%)96.3596.01-0.34(四)规模企业情况从数据来看,大、中、小、微型企业本省员工所占比重依次为88.36%、93.13%、93.31%、94.25%。说明企业用工规模越大,本省员工比重越小。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大企业、微企业本省员工数量均有所增加,中企业、小企业本省员工数量均有所减少;大企业、小企业外省员工数量有所减少,中企业、微企业外省员工数量有所增加。表1-7规
15、模企业用工结构情况用工结构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微企业202001本省员工数量(人)1068114617105819126外省员工数量(人)1443893831549本省员工比重(%)88.1094.2492.7294.33外省员工比重(%)11.905.767.285.67202002本省员工数量(人)108641395297669269外省员工数量(人)14311030700565本省员工比重(%)88.3693.1393.3194.25外省员工比重(%)11.646.876.695.75三、用工稳定性(一)基本情况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企业用工计划招聘人数2809,应聘人数4071
16、人。实际招聘人数2109人,占在岗人数比重4.43%;流失人数1861人,占在岗人数比重3.91%;实招人数与流失人数的比值为1.13,用工显著增加。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计划招聘人数、应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同时增加,流失人数同时减少,用工稳定性上升。表1-8用工稳定性基本情况计划招聘人数应聘人数实招人数流失人数实招与流失比值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20200126195.3830036.1615713.2228425.830.5520200228095.9040718.5621094.4318613.911.13(二)所属地情况监测数据显示
17、,2020年第二季度各所属地实际招聘人数大于流失人数的区有市直、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信宜市、高新区、滨海新区,实际招聘人数小于流失人数的区有化州市。本季度市直、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高新区、滨海新区实际招聘人数与流失人数比值分别为1.03、1.23、2.32、1.21、0.78、1.17、2.33、4,各所属地实际招聘人数与流失人数比值较偏离1,企业用工越不稳定。表1-9各所属地用工稳定性情况所属地域计划招聘人数应聘人数实招人数流失人数实招与流失比值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市直7013.2213330.136132.
18、825952.741.03茂南区2055.473689.821814.831473.921.23电白区66010.4676512.135368.502313.662.32高州市413.86464.34171.60141.321.21化州市75012.46114118.965378.9269011.470.78信宜市4465.373874.662072.491772.131.17高新区00.00144.55144.5561.952.33滨海新区66.321717.8944.2111.054合计2809407121091861四、用工缺口(一)基本情况从监测数据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全市的员工缺
19、口数量为1850人,员工缺口占在岗员工数量的比重为3.89%,与上季度相比缺口数量减少了431人,比重下降了0.79%。从工种情况来看,本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用工缺口数量依次为1463人、165人、151人、71人,与上季度相比员工缺口数量有所减少。表1-10全市及不同工种用工缺口情况均值全市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02001缺口数量(人)2281193516911067缺口比重(%)4.683.970.350.230.14202002缺口数量(人)1850146316515171缺口比重(%)3.893.080.350.320.15环比变化(人)-431-
20、472-4414(二)产业与行业情况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三大产业用工缺口数量依次为12人、1201人、637人,用工缺口占在岗数量比重依次为0.03%、2.52%、1.34%。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第一产业用工缺口显著下降,第二产业无明显变化、三产业用工缺口稍微上升。制造业行业用工缺口量有显著减少,减少了331人。表1-11产业与行业用工缺口情况员工缺口数量(人)员工缺口比重(%)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第一产业60420.010.000.010.00农林牧渔业62420.010.000.010.00第二产业10347438552.170.
21、160.080.12采掘业00000.000.000.000.00制造业9845728282.070.120.060.0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2100.020.000.000.00建筑业40159270.080.030.020.06第三产业42391109140.890.190.230.03批发和零售业129352520.270.070.050.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14140.040.030.000.01住宿和餐饮业189351740.040.070.040.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01100.000.000.020.00金融业1503500.030.000.0
22、70.00房地产业170610.040.000.010.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0000.010.000.000.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000.000.000.000.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0000.000.000.000.0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07430.080.010.010.01教育业00000.000.000.000.00卫生、社会工作50900.010.000.020.0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0100.000.000.000.00五、薪酬待遇(一)工种情况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待遇依次为2919.29元
23、、3338.07元、4133.06元、5240.78元。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增加了56.10元、49.46元、57.11元、64.25元。表1-12工种薪酬待遇情况均值 单位:元普工工资技工工资管理及其他人员工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2020012863.193288.614075.955176.532020022919.293338.074133.065240.78环比变化56.149.4657.1164.25(二)规模企业薪酬情况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与上季度相比较,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都有上升。其中在微、小、
24、中、大型企业中技工的平均工资增加,依次为3020.01元、3762.63元、3765.28元、2924.41元;在小企业中普工平均工资减少,平均工资为2846.83元;在微型企业中管理及其他人员平均工资减少,为3598.06元;在中型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减少,依次为4443.81元、4578.09元。表1-13规模企业薪酬变化情况均值 单位:元规模企业普工工资技工工资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微企业2622.623020.013598.064671.36小企业2846.833762.634446.018281.14中企业3467.713765.284372.174443.81大企业2512.072924.414003.974000.00 (三)行业情况从行业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总平均工资最高的前三个行业是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依次为7107.13元、4837.19元、4654.38元,与上季度相比,整体待遇有所上升。表1-14行业薪酬情况均值 单位:元行业总平均工资普工工资技工工资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永久性阻燃面料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 2025年土地转让协议合同10篇
- 育儿嫂服务协议模板合同9篇
- 商丘预售商品房合同协议
- 咖啡馆承接活动合同协议
- 员工服务期合同协议
- 公司室内设计师劳动合同3篇
- 家具定制委托居间合同3篇
- 卖方授权委托书格式3篇
- 合同补充协议中货款折扣的约定3篇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政治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
- 感染科业务培训计划
- 铁路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
- VDA6-3的要求与说明
- 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 GB 43067-2023煤矿用仪器仪表安全技术要求
- 大课间跑操评分表
- 教育调查报告3000字小学
- 沟通的艺术沟通与自我课件
-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咨询服务协议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