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程俊英对《诗经》注释不同点的研究_第1页
袁梅、程俊英对《诗经》注释不同点的研究_第2页
袁梅、程俊英对《诗经》注释不同点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袁梅、程俊英对?诗经?注释不同点的研究【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很高的价值,作为一部优秀的古代诗歌巨著,后世注释本很多。本文就现代的两位学者袁梅和程俊英对?诗经?注释的不同点进展了一些粗浅地讨论。主要考察两位学者注本在主题、句意、语词三方面的不同之处。【关键词】诗经袁梅程俊英注释不同点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全书主要搜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从音乐上分风、雅、颂三局部。?诗经?中的诗歌产生的地域相当于今陕、山西、河南、河北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阶层人士,但绝大局部已不可考证。既然?诗经?所跨越的时代是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也是

2、如此之复杂,并且在秦始皇时代还遭到过燃烧的经历,因此,后世对它所进展的注释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仅在汉代传诗者就有齐、鲁、韩、毛四家,而且四家解诗多有不同之处,所以间隔 汉代遥远的现代学者对?诗经?进展的注释必然存在着更多不同点。本人通过阅读发现现代学者袁梅、程俊英对?诗经?的注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以下从主题、句意、语词三个方面研究了袁梅、程俊英对?诗经?注释的不同点。袁梅和程俊英两位学者都首先对?诗经?的每篇文章的主题进展理解释。两者在主题方面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不同之处有的是相差万里。两者对同一篇诗歌主题意思阐释截然不同的篇目很多。“召南局部有一篇诗歌?驺虞?,袁梅解释的主题反映了

3、古代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锋利。他说:古代奴隶的儿子,给奴隶主放牧家畜,时常会受到驺虞牧猎官的欺凌打骂。所以,他一看到小猪,便联想到牧猎官的狞恶可怕。从诗中可以看出奴隶制社会的残酷现实:奴隶群众受尽剥削,奴隶主阶级不劳而食,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和清代学者高亨关于这首诗歌主题的观点类似,高亨注:“贵族强迫奴隶中的儿童给他牧猪,并派小官监视牧童的劳动,对牧童常常打骂。牧童唱出了这首歌。他也认为这首诗歌是写奴隶群众受贵族奴隶主的欺压打骂。而程俊英的阐释不仅没有道出阶级对立,相反,他的观点和袁梅的看法截然相反。程俊英说: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毛诗小序?写到:“?驺虞?,?鹊巢?之应也。?

4、鹊巢?之化行,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披文王之化,那么遮类蕃殖,嵬田以时,仁如驺虞,那么王道成也。可见?毛诗小序?也认为这是一首歌功颂德的诗。两者对“风中?干旄?主题的阐释也是截然相反的。袁梅的解释反映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锋利,痛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他说:“本诗反映的是古代上层社会行聘礼的铺张豪华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剥削阶级骄奢淫逸的寄生虫生活。他们刮尽人民的脂膏,养肥了自己。这些富儿们豪华生活的背后,有多少饥寒交迫的奴隶挣扎于苦难的深渊。而程俊英的观点恰恰认为文章的主题是赞美统治阶级治国有道,重用贤才,他说:“这是赞美卫文公招致贤士,复兴卫国的诗。诗人表达卫国官吏带着良马

5、礼物,树起招贤的旗子,到凌邑去访问贤士,征聘人才。?毛诗小序?写到:“?干旄?,美妙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由此也可见程俊英的观点和?毛诗小序?中的观点一样,都是赞美统治者治国有方,任用贤才的主题。同样,他们在同一篇诗歌中,对其中的某句话的整体理解,有的是相差很大的。两位学者对?羔羊?一文中的“退食自公一句解释是截然相反的,袁梅说:“从公府回到家中进餐。退食自公是自公退食之倒装。朱熹说:“退朝而食于家也。而马瑞辰也说:“较集传以退食为退朝而食于家为善。可见,朱熹和马瑞辰对这句的解释和袁梅的观点一样,都认为是从公府回到家中进餐。程俊英却那样认为,他认为在公府中吃饭,正如他所说:

6、“从公家吃饱饭回家。而杜预注“卿大夫之膳食为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退食自公谓自公食而退。说明杜预也认为在公家吃饭,这与程俊英的观点一样。两位学者对?诗经?中,某些字词的解释的差异。下面仅举两例来单独看看字词方面二者所存在的不同点。看看?隰有苌楚?中,两位学者对“乐子之无知一句中的“无知的解释有何不同。袁梅认为:“无知,是无妻的意思。而程俊英认为:“无知,是无知觉的意思。两者解释得大相径庭。再看看郑玄笺:“知,匹也。高亨注:“无知就是没有配偶。袁梅的观点和郑玄、高亨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无知“即为无妻之意,而程俊英认为是“无知无觉之意。两位学者对于?旄丘?中“流离之子一句的“流离一词解释也是很有差

7、异的。袁梅认为:“流离即琉璃。美玉名,本诗中比喻为美人。所以他认为是名词。而程俊英那么说:“流离,漂散流亡的意思。所以他认为是动词。朱熹注:“流离,漂散也。而毛亨传:“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郑玄笺:“卫之诸臣初有小善,终无成功,似流离也。可以看出朱熹、毛亨、郑玄三者也认为有漂散流亡之意。纵观上文,对于?诗经?中的某些解释,学者们的观点是有所差异的,有些地方相差很大,有的地方相差很校本文主要浅谈了袁梅和程俊英两位学者的一些释意之别,可以看出袁梅的解释有些和高亨相似,而程俊英的观点那么大多和?毛诗小序?及毛亨、郑玄等人是相似的。当然学者们不同之处只是少数,大多观点都是一致的。参考文献: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