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德彪西_第1页
【说课稿】德彪西_第2页
【说课稿】德彪西_第3页
【说课稿】德彪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印象主义音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及代表人物德彪西。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介绍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加深对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过度的桥梁。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古典主义的巴赫到浪漫主义的肖邦、李斯特。这一单元的出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

2、的一个环节。说学生德彪西的大海是一部很难驾驭的作品,这不仅仅因为其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而不要说学生,就是连老师们也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很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是很大的遗憾。因此,面对这些很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还是决定引领学生一起去探究了解它。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在这节课上,我用多种比较的手法切入,把美术中的线条图

3、形色彩和不同音乐作品联系比较,把印象派的风景画作品与具有相同意韵的音乐作品联系比较,又把不同乐派的音乐作品联系起来对比欣赏,采用通感联觉的手法,通过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比较作品音乐的风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进而能顺利地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征。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首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最后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运用

4、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难点是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五、说教法教学活动永久不变的主体就是学生,而且根据高中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会的听众,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

5、采用的教学手段就是启发学生聆听,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讨论法。说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本节课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性音乐学习法、参与音乐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导入上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 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引出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并提问学生:刚才大家从屏幕上看到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绘画、美术)。再由我向学生概括,音乐和美术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 导入新课,设计多种音乐风格体验,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

6、通过和美术中各元素的结合比较,初步感受水中倒影不规则的节奏、旋律特点,为后面印象派音乐的出现做铺垫。(二)讲授新课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好的音乐就象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音中有画,画中有音。音乐家们在乐队这块巨大的调色板上,用每一种乐器提供的各不相同的色彩,用指挥棒描绘出了一曲曲绚丽缤纷的乐章。而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接下来,我将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这幅画给了你哪些直观的感觉? (模糊、朦胧的、看不清楚、画面有点乱,总之没规则。) 第二,如果让你选择一段和画面相配的音乐,刚才听的第几段音乐比较合

7、适? (第4段水中倒影比较合适,也是不规则的,模糊的。)然后我会简介印象日出莫奈和印象主义画派,并在屏幕上出示几个名词:云、月光、大海、沉没的教堂。问:看到这些标题,你们会马上想到什么? 看到这些标题,你会想到是一些画面或者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这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作品的名字。问问班上同学有没有谁了解德彪西的?同学们说完后,再由我介绍德彪西(观看一段介绍作者的录像):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初听乐曲在听音乐之前先介绍交响音

8、画大海,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欣赏乐曲。这首乐曲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在这部交响素描中,德彪西用音符做颜色,旋律做线条,描绘的是一幅只能用听觉来欣赏和感受的经典之作。作品以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全曲分为三大部分: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波浪的游戏、风和海的对话。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是第一部分海上的黎明到中午初听大海,培养学生静心聆听和观察的能力和习惯,初步感受大海的意象。 请同学们仔

9、细聆听并关注以下两个问题:曲主要运用哪些乐器音色来表现德彪西对大海的印象? 用几个关键词汇的连接(或画线条)记录下乐曲中大海从黎明到中午的变化过程。 整个过程以闭眼聆听想像为主。 听后学生回答,由我进行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在大海的潮水声中,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在此之前,音乐的经典中,没有谁能把大海色彩的变化,波浪的涌动,清澈可见的深度和令人崇敬的浩瀚与神秘,表现得如此令人敬服。复听乐曲边思考边讨论边复听大海,进一步熟悉乐曲,加深印象,通过写、画等方式表达每人印象中的大海,发挥个性

10、,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边听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并介绍。请学生谈大海,说大海,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拓展与延伸通过引导学生对印象派绘画中人物肖像线条勾勒特点的了解,进一步说明印象派音乐与当时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联系,在聆听音乐作品过程中感受体验其间的奥秘。同时出示两副绘画作品:吉内佛拉.德.班奇像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副画在人物肖像线条的勾勒上有何不同? (前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为他朋友的妹妹画的肖像,后一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 学生回答后,由我进行总结。:前者线条清晰明

11、了,有质感。后者模糊、朦胧,细碎。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用模糊、细碎的笔触表现画家的视觉印象。这一时期象征主义诗人则喜好用奇异的辞藻和声韵去抒发不可琢磨的内心隐秘。德彪西综合了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边欣赏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课堂小结最后以德彪西的一段话结束本课,请全体同学在音乐声中齐声朗读“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愉快地结束本节课。设计理念由于作品抽象朦胧的特点,较为特殊,致使本课的内容较难把握,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