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在职硕士研究生——数学解题必知公式_第1页
GCT在职硕士研究生——数学解题必知公式_第2页
GCT在职硕士研究生——数学解题必知公式_第3页
GCT在职硕士研究生——数学解题必知公式_第4页
GCT在职硕士研究生——数学解题必知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解题必知公式第一章算术【备考要点】算术部分重点考查的是数的概念和性质,四则运算及运用,比和比例。这部分看似简单,但往往有考生在简单题目上出错,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要比其它题目更加细心。【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数的概念与性质自然数:0,1,2,整数:,2,1,0,1,2,分数: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数的整除:当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正好是整数而无余数时,则成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倍数,约数:当a能被b整除时,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合数:

2、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约数的数;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称为互质数。数的四则运算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二b+a加法结合律a+b+c=(a+)+c二a什bc乘法交换律axb二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axb+axc(b+c)xa=bxa+cxa运算性质:交换性质a+b-c=a-c+ba-b-c=a-c-baxb/c=a/cxba/b/c=a/c/b结合性质a+b一c=afb-)c=a(-c-)babca(b+c)axb/cax(b/c)(c丰0)a/bxca/(b/c)(b丰0,c丰0)a/b/ca/(bxc)

3、(b丰0,c丰0)比和比例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称为这两个数的比,即a:b二;b比的性质:比的前项与后项同乘(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其比值不变。ac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时,称为比例,用字母表示为a:bc:d或=万bdac比例77的性质:bdadbc(外项积=内项积)dcab-一或一=7(互换外项或内项)bacda+bc+d7=bd(合比定理)abcdbd(分比定理)a+bc+d一(合分比定理)abcd第二章初等代数这部分主要考查代数等式和不等式的变换和计算。包括:实数和复数;乘方和开方;代数式的运算和因式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数学归纳法,数列;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和概率及统计的基本知识

4、等。第一节数和代数式【备考要点】数与代数式部分主要考察实数和复数的概念和简单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四则运算与运用,来培养数学的运算能力。根据数的概念、公式、原理、法则,进行数、式、方程的正确运算和变形;通过已知条件分析,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实数的运算(1)乘方与开方(乘积与分式的方根、根式的乘方与化简)axaxayax+y,axyay(ab)xaxbx,(ax)yaxy.绝对值的性质a,a0|a+b|a|+|b|,|a|a|a|.|a0,a0一a,a02复数(1)基本概念:b虚数单位是i21;对复数za+bi的模长是|z22+b2,幅角tana,其中aae0

5、,2兀;它的实部是a,虚部是b。它的共轭复数是a-bi。2)基本形式代数形式:Z二a+bi,三角形式:z=|z|(cosa+isina),指数形式:z=|z|eia3)复数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加法:z=a+bi,z=a+bi,z+z=(a+a)+i(b+b)111222121212数乘:z=a+bi,九z=ha+九bi乘法:z=z|(cosa+isina),z=z|(cosa+isina),1f11222zz=|zllz(cos(a+a)+isin(a+a),12121212除法:(cos(a-a)+isin(a-a)12123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1)几个常用公式(和与差的平方,和与差的立

6、方,平方差,立方和,立方差等)(2)简单代数式的因式分解(3)多项式的除法第二节集合、映射和函数【备考要点】集合、映射和函数主要考察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子交并补的性质;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的判断和应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初等性质。以此来培养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集合1)概念空集;集合的表示法:A=x10 x+;几个常用的集合:N,Z,Q,R,Co(2)包含关系子集AuBoVxeAnxeB;真子集;两个集合相等的条件AuB且BuA;子集的个数的计算。(3

7、)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全集、运算律、摩根律:AAB,AUB,A(CI(A),AUBUC=AU(BUC),AA(BUC)=(AAB)U(AAC),2函数概念函数的两个要素是: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反函数的概念y=f-i(x),若(a,b)在原函数的图像上,贝I(b,a)在它的反函数图像上。简单性质函数的四个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的定义和判断的方法。有界性:f(x)|M;奇偶性:奇函数:f(-x)=_f(x),偶函数:f(-x)二f(x);周期性:f(x)二f(x+T)。一个关于周期函数的重要的变换:TTg(x)=f(ax+b)=f(ax+b+T)=f(a(x+)+b)=g(x+)aa

8、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常用公式。y二xa,y二ax,y二logx,y=lgx,y=Inx,Inxy=Inx+Iny,lnx=lnx-lny,ylogxblogabalnxy二ylnx,logx二a第三节代数方程和简单的超越方程备考要点】代数方程和简单的超越方程主要考察方程的求解,函数性质在方程中的应用。来培养数学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分析用数学语言所表述的问题,列出方程;综合应用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出方程。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b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是ax+決0,其中a丰0,它的根为x二-.aIax+by=c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是1/1

9、,如果ab-ab丰0,则方程组有唯一解Iax+by=c1221222(x,y).2一元二次方程元二次方程的形式是ax2+bx+c=0(1)判别式:A=b2-4acb(b24ac求根公式:x=2a3)根与系数的关系:Xi+X2xx4ac-b24a4)二次函数的图像y=ax2+bx+c=a(x+)2+2abb4ac-b2以x=-为对称轴,(-,)为顶点的抛物线。2a2a4a3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例如:2x2.1=53x+4,lg(2x2-2x+3)=1等,像这样的方程可用换元法化为代数方程来求解。第四节不等式【备考要点】不等式主要考察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的应用。来培养数学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解决问

10、题的能力。【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基本不等式: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绝对值不等式。几种常见的不等式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等。(二)真题例解特殊值法通过选取合适的特殊值,将正确选项找出是处理选择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求导数法这种方法在处理不等式问题时很可行,在第一章节我们也用到了这种方法。第五节数列、数学归纳法【备考要点】数列主要考察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及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关于自然数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形式:a,a,a,通项为a,前n项和

11、为S=a+a+a=a,123nn12nkk=1等差数列(1)概念1定义:a-a=d,通项:a=a+(n-1)d,前n项和:S=na+n(n-1)dn+1nn1n122)简单性质:中项公式、平均值a+a+a1a+a二2a,n-kn+kni2n=(a+a)n21n3.等比数列(1)概念定义:aa主0,=q,通项:a=aqni,前n项和:nan1nS=a1-qnn11-q(2)简单性质:中项公式:aa=a2n-kn+kn数学归纳法证明:k=1第六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古典概率【备考要点】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主要是为概率论来服务的,主要考察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古典概率是现代概率的基础,主要考察等可

12、能事件概率的计算。以此来培养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i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i=1,2,n),那么i完成这件事共有N=m+m+m种不同的方法。12n2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i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i=1,2,n),那么完成i这件事共有N=mDm种不同的方法。12n3排列与排列数(1)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这些排列的个数,称为排列数,记为Pm。n(2)排列数公式:Pm=n(n-1)(n-2)(n-m+1)n注:

13、阶乘(全排列)Pm=m!m4组合与组合数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并成一个组,称为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所有这些组合的个数,称为组合数,记为Cm。nPm组合数公式:Cm=-nPmm基本性质:Cm=Cn-m,Cm=Cm+Cm-1,Ck=2nnnn+1nnnk=05二项式定理(a+b)n=Ckakbn-knk=06古典概率的基本概念样本空间、样本点、随机事件、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事件、积事件、互不相容事件、对立事件。7概率的概念与性质(1)定义(非负性、规范性、可加性);(2)性质:0P(A)c4)几种特殊三角形(直角、等腰、等边)勾股定理:c2二a2+b

14、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i:i:J22四边形(1)矩形(正方形)矩形两边长为a,b,面积为S=ab,周长l二2(a+b),对角线长=3+b2。(2)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两边长是a,b,以b为底边的高为h,面积为S二bh,周长1=2(a+b)。(3)梯形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中位线=2(a+b),面积为s=2(a+b)h。厶厶3圆和扇形(1)圆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直径为d,则周长为1=2兀R面积是SRR2。(2)扇形扇形OAB中,圆心角为。,贝IAB弧长l=R9扇形面积s=Rl2第二节空间几何体【备考要点】空间几何体部分重点考查的是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等各种规范立体图形

15、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和运用,所以记牢一些基本立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很关键。【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长方体设长方体的3条相邻的棱边长是a,b,c.体积:V=abc全面积:F=2(ab+bc+ca)对角线长:d=Pa2+b2+c22圆柱体设圆柱体的高为h,底半径为R.体积:V=兀R2h侧面积:S=2兀Rh侧全面积.F=2S+S=R+征Rh底侧3正圆锥体设正圆锥体的高为h,底半径为R.体积:V=3兀R2h母线:l=;R2+h22兀R侧面积:S=兀Rl,其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该扇形的圆心角为=一侧l全面积.F=S+S=兀R2+兀Rl底侧4球设球半径为R体积:V二4兀R3面积:S二4兀R2第三节三角学

16、【备考要点】三角学部分重点考查的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常用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是很有必要的。【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定义(符号、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常用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厂sin2a+cos2a二11+tan2a二sec2a1+cot2二csc2asin(a+P)=sinacosP+cosasinPcos(a+P)=cosacosP-sinasinPsin2P=2sinPcosPcos2P=cos2P-sin2P=1-2sin2P=2cos2P-1sin(1+P)=cosP兀cos(+P)=-sinP2sin(兀+P)=

17、-sinP4反三角函数y=arcsinx,xe-,-22/兀兀、y=arctanx,xe(-,):22y=arccosx,xe0,兀:y=arccotx,xe(0,兀)5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sinAsinBsinCabc2)余弦定理b2+c2-a2厂a2+c2-b2a2+b2-c2cosA=:cosB=:cosC2bc2ac2ab第四节平面解析几何【备考要点】平面解析几何部分重点考查的是平面直线方程,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常见圆锥曲线,如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一、平面直线1直线方程yy点斜式:0=k;xx0斜截式:y二y+k(xx)

18、;00截距式:y二kx+b;一般式:ax+by+c=0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垂直、夹角l:y二kx+b;l:y二kx+b111222ll/lok二k,b丰b121212l丄lokk=112123点到直线的距离l:ax+by+c二0,点(x,y)到l的距离为d=00二、圆锥曲线1圆:到一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方程:(xx)2+(yy)2=R2002椭圆(1)定义:到两点距离之和为一常数的点的集合。x2y2方程:+;=1,其中a2b2二c2,(c,0),(c,0)为焦点;a2b2c离心率:e=1ab渐近线:y=xaa2准线:x=-c4抛物线定义:到一定点与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19、。方程:y2二2px,焦点为(彳,0),离心率:e=1准线:x-2厶第四章一元函数微积分这部分主要考查极限与连续,导数的概念,求导法则及基本求导公式,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即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等。第一节极限与连续【备考要点】函数是数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为了清楚地了解函数,求极限是考察函数性质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因此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基本定义,极限的求法。同时掌握函数连续性的定义、熟练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并能够求一些初等函数和数列的极限【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极限四则运算法则limf(x

20、)g(x)limf(x)limg(x)。limf(x)g(x)limf(x)-limg(x)2两个基本极限公式sinx第二节lim1xtOxlim(l+x)%e一元函数微分学xtO备考要点】这一节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导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求导法则及基本求导公式,高阶导数,微分。同时还需要掌握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初等应用。【解题技巧】(一)必知公式1初等函数求导公式y=cy=0y=xay=axa-1y=axy=axlnay二logxay=叱=1xxlnay=sinxy=cosxy=cosxy=sinxy=tgx1y=sec2x=cos2xy=ctgx1y=csc2x=sin2xy=secxy=(1)

21、=secx-tgxcosxy=cscxy=cscx-ctgxy=arcsinxyji-x2y=arccosxy=-v1x2y=arctgxy=1+x2y=arcctgxy=1+x22导数四则运算法则(“数乘”)对任意常数C,y=(Cx)=Cx=C。(“加减法”)对任意常数A,B,y二Au(x)+Bv(x)=Au(x)+Bv(x)“乘积”)y=u(x)v(x)=u(x)v(x)+u(x)v(x)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314 u(x)u(x)v(x)-u(x)v(x)八c“除法”y=/、,(V(x0)v(x)v2(x)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dfdfdu

22、HYPERLINK l bookmark318 已知ff(u),uu(x),贝U=r。dxdudx4微分的四贝运算法贝(“数乘”)对任意常数C,dyd(Cx)Cdx。(“加减法”)对任意常数A,B,dydAu(x)+Bv(x)Adu(x)+Bdv(x)“乘积”)dydu(x)v(x)du(x)v(x)+u(x)dv(x)(“除法”)dyd=,(v(x0)。v(x)v2(x)5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拉格郎日中值定理:f(b)-f(a)f(g)(b-a)第三节一元函数积分学【备考要点】这一节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简单应用。【解题

23、技巧】一)必知公式1.常用不定积分公式(1)Jkdx-kx+C(k是常数),JdxInIxI+C,x(5)Jcosxdxsinx+C(2)JxndxTn+1+C(n01),n+1J-=arctanx+C,1+x2(6)Jsinxdx-cosx+C,(7)Jexdxex+C,(8)Jaxdxax+C,lna2.不定积分的运算法贝(“数乘”)对任意常数C,“加减法”对任意常数A,JCf(x)dxCJf(x)dx.。B,JAf(x)+Bg(x)dxAJf(x)dx+BJg(x)dx.分部积分公式Ju(x)v(x)dxu(x)v(x)-Ju(x)v(x)dx换元积分法(i)若f(x)g(p(x)0(x

24、),xela,bl则Jf(x)dJp()g(u)du称之为第一换元积分法。(ii)“反过来”,又若p(x)00,Jg(u)du=Jg(*(x)0(x)dx=Jf(x)dx称之为第二换元积分法.【注】对于定积分有类似于上面的公式。牛顿-莱布尼茨公式F(x)abI如果函数F是连续函数f(x)在区间5b上的一个原函数,Jbf(x)dx二F(b)-F(a)则a.6.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求函数y=f(x)和y=g(x)与两条直线x=a,x=b所围图形的面积。S=JbdS=Jbf(x)-g(x)dxaa第五章线性代数【备考要点】线性代数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和特征值问题五个

25、部分。其中行列式部分主要考查行列式的概念和性质,行列式展开定理,行列式的计算;矩阵部分主要考查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向量部分主要考查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主要考查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法则,齐次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特征值问题主要考査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相似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n阶矩阵可化为对角矩阵的条件和方法。第一节行列式行列式是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工具。线性代数中很多重要的问题都可以用行列式来讨论,例如,n阶行列式可以用来判断n元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判别矩阵是否可逆,判别系数矩阵为方阵的线性方

26、程组的解是否唯一,当有唯一解时还可以用克莱姆法则求线性方程组的解,还可以用来求矩阵的特征值。因此,就备考GCT考试来说,掌握行列式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站。【解题技巧】【必知公式】行列式的定义:一阶行列式定义为an=a11a12=aaaaa1122122122a二阶行列式定义为11a21在n阶行列式中划去元素爲所在的第i行和第j列剩余元素构成n-1阶行列式成为元素a的余子式,记做M。ijij令A=(1)(旳)M,贝I称A.为a的代数余子式。ijijijija11an阶行列式的定义为21a12a22a1na2n=aA+aA+aA111112121n1nan1an2ann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中行列互换,

27、其值不变aaaaaa111213112131aaaaaa212223122232aaaaaa313233132333行列式中两行(列)对换,其值变号aaaaaa111213212223aaa-aaa212223111213aaaaaa313233313233行列式中如果某行(列)元素有公因子,可以将公因子提到行列式外aaaaaa111213111213kakakakaaa212223212223aaaaaa313233313233行列式中如果有一行(列)每个元素都由两个数之和组成,行列式可以拆成两个行列式的和aaaaaaaaa111213111213111213a+ba+ba+baaa+bbb

28、212122222323212223212223aaaaaaaaa313233313233313233由以上四条性质,还能推出下面几条性质: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对应相等,贝行列式的值为0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对应成比例,贝行列式为0行列式中如果有一行(列)元素全为0,贝行列式值为0行列式中某行(列)元素的k倍加到另一行(列),则其值不变aaaaaa111213111213aaaaaa212223212223aaaa+kaa+kaa+ka313233311132123313n阶行列式的展开性质:aaaii121naaaD=21222n.aaan1n2nn等于它的任意一行的各元素与其

29、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和,即D=aA+aA+FaAi=1,2,ni1i1i2i2inin按列展开定理D=aA+aAFFaAj=1,2,n1j1j2j2jnjnjn阶行列式D的某一行的各元素与另一行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和等与零,即aA+aAFFaA=0i1j1i2j2injni丰j按列展开的性质aA+aAFFaA=0i丰j1i1j2i2jninj特殊行列式aii=aaa1122nna22aa1na2(n1)nnn(n1)=(1)2aaa1n2(n1)n1an1上(下)三角行列式和上面的对角行列式的结果相同。第二节矩阵矩阵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熟练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转置、求

30、逆和初等变换等运算是学好线性代数的重要基础。【解题技巧】【必知公式】1矩阵的概念和运算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转置、方阵的幂乘的定义及性质矩阵乘法定义:(AB)=工ABijkikkj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满足结合律和左(右)乘分配律。若A可逆,则AB=AC=B=CA,B是n阶方阵,则|AB|=|A|B|AB=BtAt2逆矩阵定义:对方阵A,若存在方阵B使得AB=BA=IA可逆O|A|丰01公式:A-1=A*IA-11=|Aj,(AB)-1=B-1A-1lAl3伴随矩阵定义:A*=(A)Tij基本关系式:AA*=(A)11与逆矩阵的关系:A-1=A*lAl行列式:A*|=|An-14矩阵

31、方程设A是n阶方阵,B是nxm矩阵,若A可逆,则矩阵方程AX=B有解,其解为X=A-1B.设A是n阶方阵,B是nxm矩阵,若A可逆,则矩阵方程XA=B有解,其解为X=BA-1.5矩阵的秩在mxn矩阵a中,任取k行k列,位于这k行k列交叉处的k2个元素按其原来的次序组成一个k阶行列式,称为A的一个k阶子式。若矩阵A中有一个r阶子式不为零,而所有r+1阶子式全为零,则称矩阵A的秩为r,记作r(A).显然有r(A)=0OA=0,r(A)rOA中有一个r阶子式不为零;r(A)rOA中所有r+1阶子式全为零;对于n阶方阵A,r(A)=nO|A|丰0;对于n阶方阵A,若r(A)二n,则称A是满秩方阵。6矩

32、阵的秩有以下一些常用的性质:r(A)=r(At),r(A)=r(kA),(k丰0);r(A+B)r(A)+r(B);r(AB)r(A),r(AB)r(B);r(A)+r(B)n+r(AB),其中n为矩阵A的列数;若AB二0,贝打(A)+r(B)n。mxnnxs若A可逆,贝ir(AB)二r(B);若B可逆,贝打(AB)二r(A)。n,r(A)=nr(A*)=1,r(A)=n-10,r(A)n-1第三节向量【必知公式】1向量组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设a,aa是n维向量,k,kk是数,则ka+ka+.+ka称为向量TOC o 1-5 h z12s12s1122ssa,a,.,a的一个线性组合。12s若

33、p=ka+ka+.+ka,则称p可由a,a,,a线性表出。1122ss12s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定义:设a,a,,a是n维向量,若存在不全为零的数k,k,.,k,使得12s12ska+ka+.汁ka=0,则称a,a,,a线性相关,否则称为线性无关。1122ss12s定理:若a,a,,a线性无关,而a,a,,a,p线性相关,则P可由a,a,,a线12s12s12s性表出,且表示法唯一。判断设a,a,,a是n维向量,a,a,,a线性相关or(a,a,,a)so存在某12s12s12s个向量可被其余S1个向量线性表出。n个n维向量a,a,,a线性相关oIa,a,,aI二0。12n12nn+1个n维向

34、量a,a,.,a必线性相关。12n+1增加向量组向量的个数,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减少向量组向量的个数,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无关性。增加向量组向量的维数,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无关性减少向量组向量的维数,不改变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含有零向量的向量组必线性相关。含有两个相同向量的向量组必线性相关。3向量组的秩和极大线性无关组定义:设向量组a,a,.,a是向量组a,a,.,a的一个部分组,满足TOC o 1-5 h zi1i2ir12s1)a,a,.,a线性无关;iii(2)向量组a,a,.,a的每一个向量都可以由向量组a,a,.,a线性表示出,12si1i2ir则称a,a,.,a是向量组a,a,.,

35、a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i1i2ir12s组中所含向量的个数称为这个向量组的秩。求法任何矩阵都可以通过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化作阶梯形。求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步骤:1)将向量依次按列写成矩阵;2)对矩阵施行行初等变换,化作阶梯形;3)主元所在列标对应到原向量构成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例如10-102(a1,a2,a3,a4,a5)-A(行初等变换)-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22 012010001-2、00000丿主元所在列是第1列、第2列、第4列,因此ara2,a3,a4,a5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是a,a,a,且r(a,a,a,a,a)=3。124123454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设A是mxn矩阵,将矩阵的每个行看作行向量,矩阵m个行向量构成一个向量组,该向量组的秩称为矩阵的行秩。将矩阵的每个列看作列向量,矩阵的n个列向量构成一个向量组,该向量组的秩称为矩阵的列秩。矩阵的行秩二矩阵的列秩二矩阵的秩。(三秩相等)第四节线性方程组【必知公式】1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判定条件设AeM,齐次线性方程组AX=O有非零解Or(A)vn;mnAX=O只有零解Or(A)=O,即系数矩阵满秩。设A是n阶方阵,齐次方程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