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_第1页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_第2页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_第3页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_第4页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广东二师附中 黄楚玲课前热身:知识竞赛,检测预习情况Let us go!(学生主持)老规矩1.举手抢答,(如果我没有看漏的话,一般应该也许可能大概会)最快举手者回答。2.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只有回答一次的机会,答错再次抢答。3.至于优胜者方面物质奖励什么的最庸俗了!但是也不是无奖的,奖品就是每当你回答正确是老师许给你赞许的眼光!同学们对你钦佩的表情!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那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福利国家”的建立 .实行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 .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B. C. D. 2.(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2、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A.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4. ,欧美主要资本国家出现了“滞涨”现象。A.19世纪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中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中5.“福利国家”的目标是?A.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扩大国内市场,刺激生产C.缓和经济危机 D.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6.(填)1973年 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石油危机7.“福利国家”的弊端有哪些

3、?.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 .稳定社会秩序.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 .引起中产阶级的不满 B. C. D. 8.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哪个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新经济”的出现9.第三产业兴起的作用?.推动一、二产业的技术改造 .增加了就业 .扩大了市场 .缓和了社会危机A. B. C. D. 10.(填)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 ”的胜利新经济答完啦!上课啦!大纲考点主干知识学习目标 当代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

4、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能熟记本课考查的主干知识;能理解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和本单元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能运用主干知识点解答相关的变式训练题。第19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H t t p : / / w w w . G d e s f z . O r g /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Tips2: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Tips3: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Tips

5、2: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Tips3: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趁热打铁:1、 “供应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A猜猜我是谁?Tips1:发端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发展,80年代后缩小规模; Tips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穷人受惠不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Tips3:需要政府的高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弊端。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

6、ips1:发端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发展,80年代后缩小规模; Tips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穷人受惠不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Tips3:需要政府的高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弊端。福利国家趁热打铁:2、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除了每月要交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买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材料说明( )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福利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福利制度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福利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保障功

7、能 B. C. D. B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Tips2:增加就业,一定程度避免生产的周期性波动。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Tips2:增加就业,一定程度避免生产的周期性波动。第三产业趁热打铁:3、右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C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

8、s1:二战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又称“知识经济”。Tips2: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Tips3: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二战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又称“知识经济”。Tips2: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Tips3: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趁热打铁:“新经济”4、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份项目198019811982 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319-2536683428344

9、630A1980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凯恩斯主义失灵B从1982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C这个时期执政的美国总统主要是里根D说明美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经济”时代D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 Tips2: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 Tips2: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趁热打铁:“滞胀”现象B5、为了克服经济的“滞涨”状态,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 )A.

10、强化干预B.减少干预C.放弃干预D.自由竞争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Tips2:又称“公私混合经济”或者“双重经济” 。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Tips2:又称“公私混合经济”或者“双重经济” 。 趁热打铁:“混合经济”B6、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B“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D垄

11、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企业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 Tips2: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了股票,资本家已经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企业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 Tips2: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了股票,资本家已经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趁热打铁:“人民资本主义”7、二战后西方国家努力修补资本主义社会缺陷,尤其是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与社会制度上的“福利化”。其中“人民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国际格局

12、的改变 B社会结构的变化C意识形态的剧变 D议会民主制颠覆B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是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Tips2:调整劳资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Tips3: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重要历史概念解析猜猜我是谁?Tips1:是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Tips2:调整劳资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Tips3: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 趁热打铁:“经营者革命”8.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

13、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动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重要历史概念解析1929193319391945材料:1936194719501973 黄金时期1990生产力:世界格局:二战石油危机(1)请写出上述材料中 处分别对应的内容?(5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4+4+3分)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29193319391945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1936194719501973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黄金时期1990生产力:世界格局:二战两极格局 石

14、油危机(1)请写出上述材料中 处分别对应的内容?(5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4+4+3分)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的原因惨痛教训:成功案例:现实需求:外部冲击: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重建科技革命苏联的强大“变”的内容经济政策: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变”的影响政治: 趋势经济: 趋势文化: 趋势多极化全球化多元化材料:领域表 现生产力1、科学技术:2、产业结构:3、增长模式:生产关系1、所有制: ;2、劳资关系: ;3、分配关系: ;4、政企关系: 。当代资本

15、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合作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并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领域表 现生产力1、科学技术:2、产业结构:3、增长模式:生产关系1、所有制: ;2、劳资关系: ;3、分配关系: ;4、政企关系: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减少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混合经济经营者革命建立福利国家 合作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并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材料一:恐怕同一时期中几个大国情况之不同,莫过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德国和苏联了!这期间,罗斯福执政的美国实现了新政,希特勒统治下的德

16、国则出现了法西斯专政,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却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这三种泾渭分明的制度,不但决定性地塑造了当时和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三个国家迥然不同的面貌,而且给当时和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方向各异的影响。然而,深入一步的考察却不难发现:此时期三个国家水火不容的相异之中依然包容着有重大的共通、近似和相同,而这些共通、近似和相同之处又鲜明地凸现出原则性的相斥、互抗和对立,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紧紧交织在一起,值得研究。杨秀林20世纪30年代美、德、苏三国经济、政治状况之比较材料二: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共同携手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并且迎来新中国成立的70

17、年。这几十年来,中国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2019年央视新闻网 合作探究三:完成学案高考链接材料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经济体制的创新之处。(4分)(2)结合所学知识,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概述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18分) (3)结合苏联经验,谈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启示。(4分)材料一:恐怕同一时期中几个大国情况之不同,莫过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德国和苏联了!这期间,罗斯福执政的美国实现了新政,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则出现了法西斯专政,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却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这三种泾渭分明的制

18、度,不但决定性地塑造了当时和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三个国家迥然不同的面貌,而且给当时和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方向各异的影响。然而,深入一步的考察却不难发现:此时期三个国家水火不容的相异之中依然包容着有重大的共通、近似和相同,而这些共通、近似和相同之处又鲜明地凸现出原则性的相斥、互抗和对立,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紧紧交织在一起,值得研究。 杨秀林20世纪30年代美、德、苏三国经济、政治状况之比较材料二: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共同携手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并且迎来新中国成立的70年。这几十年来,中国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2019年央视新闻网 合作探究三:完成学案高考链接材料题。(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经济体制的创新之处。(4分)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苏联:确立斯大林体制,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结合所学知识,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概述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18分) 苏联:原因: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2分)过程:赫勃戈三人改革,冲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影响:苏联解体。 (2分)美国:原因: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2分)过程: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