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_第1页
《压强》教学设计_第2页
《压强》教学设计_第3页
《压强》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压 强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 授课者: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秦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压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压强,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通过压强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二、教材分析 压强是北师大出版社编写的初中

2、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第七章运动和力之后进一步认识压力及压力的作用效果。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中的重点知识,它涉及压强和其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应用量大,相互联系紧密的特点。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将内容处理为压力、压强及其实例应用三大部分;在教学中安排了三个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动手,探究知识得到相应的结论。就学习要求而言,既有过程性要求,也有结果性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研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全章有重要的意义;压强的应用为本

3、节内容的难点,应用实例为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学会应用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主体和客体不断的相互作用,及学生个体主动地探索、主动构建新压强概念及其应用压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而八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快乐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教学中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和探究,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

4、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同时,如何能让学生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不受主观想象力的干扰,也是教学的重点。本节课力要求指导学生构建压强概念、学会应用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探究的兴趣,搜集整理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理解压强难点:学会应用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展开。 先让学生做物体受压力示意图并自己总结出压力的概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总结能力;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

5、物体发生形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科学思考的能力。 接着让学生按压铅笔尖平端和气球,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兴趣,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带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继续下面的探究。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压力作用效果显示仪做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得出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学习新的实验技巧,进一步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计算学生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这种贴近生活的计算,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物理知识;最后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由压力到压

6、强再到应用,使得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换换相扣。教师展开这种探究式的教学,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把探究的结果应用打实际生活中去,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七、教具学具安排钢尺、铜块、气球、铅笔、压力作用效果显示仪(自制)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入新课压强(提问:这些武僧在背刺万钉、胸口碎大石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初步思考其原因。设计目的:设计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压力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做出桌面、斜面、墙面所受压力示意图

7、。学生活动:用直尺做各面所受压力示意图。设计目的: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为主体的体验为总结出压力的定义做铺垫。在设计中用到了四幅不同图片,让学生在无形中明白压力不是重力的知识。 教师活动:(提示:从压力的方向入手找一找压力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共同点,思考成熟后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目的:知识点不难,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总结,找到成就感,有继续参与下去的勇气和兴趣。 师生互动:根据学生找出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压力的定义及压力的其它共同点。 教师活动:教师做铜块放在钢尺上的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观察:压力可以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压力可以产生怎样的作

8、用效果,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追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生活动:拿出铅笔,按压铅笔的尖端和平端,感受按压两端的疼痛感;拿出准备好的气球,用不同大小的力按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变。根据体验活动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目的:为接下来探究压强提供方向指导。在探究中首先进行猜想,找到成就感,激发学生验证或推翻猜想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压强学生活动:单独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活动:在学生设计前提示怎样具体应用控制变量法。介绍实验器材:铜块、上下截面不同的木块、压力作用

9、效果显示仪的工作原理(自制)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教师深入学生,进行交流,并观察学生的出错点,分析原因,及时纠错,若错误具有普遍性就转换成课程资源作为案例集体纠错。)学生活动: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方案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师生互动:教师在白板上出示两组实验现象,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猜想的因素有怎样关系。引导学生具体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怎样的关系。若有其它因素,依据课堂灵活处理。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究的过程,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各个猜想的因素有怎样的关系,实现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10、体,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活动:(提问:在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带领学生回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过程,让学生回忆起比值法的应用。学生活动:思考在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均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在学生思考后自己得出比较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师生活动:(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叫做压强)并板书出压强的公式,表达式,带领学生分析出单位N/m2 ,给出另一个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1Pa的物理意义及10Pa的物理意义。 通过计算一个中学生站立在地面是对地面的压强,感受帕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 设计目的:通过

11、对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过程的回忆,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应用,用比值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整体设计目的:让学生完整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得出探究结果,发展探究能力,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气球,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球更容易破裂?并准备给我们全部展示一下。)学生活动: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方法并现场试验。教师活动:(这些都是在增大压强,那么请总结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总结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既增大压力又减小受力面积。然后在总结出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既减小压力又增大受力面积。设计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知识点不难,但用身边的气球既可以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有可以容易得出结论,让学生找到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生活中应用压强知识的实例寻找做铺垫。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说明原因)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并全班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指导功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教师活动:出示视频资料,补充讲解工业、农业、滑雪及雪地飞机、建筑、生物学等方面应用增大减小压强知识的应用。设计目的: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