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word版 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word版 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word版 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word版 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word版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1枣庄)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ABCD2(2021枣庄)“冠世榴园”是枣庄打造全域旅游城市的一张名片。石榴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榴中钙、磷、钾是指单质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3(2021枣庄)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牛奶豆浆苹果汁鸡蛋清pH6.36.67.47

2、.92.93.37.68.0A牛奶B豆浆C苹果汁D鸡蛋清4(2021枣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B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C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5(2021枣庄)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6(2021枣庄)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CO2与NaO

3、H能否发生反应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7(2021枣庄)在通常情况下,某实验小组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pH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b点时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8(2021枣庄)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4、一定有气泡产生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9(2020枣庄)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C就地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形成酸雨10(2020枣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杀。常温下测得某84消毒液显碱性,其pH可能为()A12B5C7D211(2019枣庄)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12(2019枣庄)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

5、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矿物蓝铜矿朱砂赭石砗磲 颜色深蓝色大红色暗棕红色或灰黑色白色主要成分2Cu CO3Cu(OH)2HgS Fe2O3CaCO3A蓝铜矿B朱砂C赭石D砗磲13(2019枣庄)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14(2019枣庄)2019年3月21日,江苏

6、省盐城市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B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C一个苯分子中的质子总数为78D苯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15(2020枣庄)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D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6(2020枣庄)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

7、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17(2020枣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粒子大得多18(2020枣庄)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纯碱19(2020枣庄)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杯中的

8、水是淡水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0(2020枣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B溶解C过滤D蒸发21(2019枣庄)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SO42、Ag+、ClBH+、Na+、K+、NO3CH+、Ba2+、NO3、CO32DMg2+、Cl、OH、Na+22(2019枣庄)如图为枣庄市某中学的午餐食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米饭富含淀粉B番茄富含维生素C牛肉富含蛋白质D菜花富含油脂23(2019枣庄)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

9、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BZYXCXZYDYXZ24(2019枣庄)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BCD山东省枣庄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1枣庄)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ABCD【解答】解:A、腐蚀品能腐蚀人,与安全有关,故A错;B、图标表示禁止烟火,容易发生火灾,与安全有关,故B错;C、

10、爆炸品容易伤人,与安全有关,故C错;D、表示节约用水,与安全无关,故D正确。故选:D。2(2021枣庄)“冠世榴园”是枣庄打造全域旅游城市的一张名片。石榴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榴中钙、磷、钾是指单质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解答】解:A、物质元素组成,所以石榴中钙、磷、钾是指元素,不是单质,故A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B正确。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故C正确。D、糖类与脂肪的都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但分子结构

11、不同,故D正确。故选:A。3(2021枣庄)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牛奶豆浆苹果汁鸡蛋清pH6.36.67.47.92.93.37.68.0A牛奶B豆浆C苹果汁D鸡蛋清【解答】解: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四种物质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C。4(2021枣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B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C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解答】解:A、煮沸、蒸馏能使水中的钙、镁的化合物转化沉淀,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

12、度,实验室中可以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B、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都是海水的淡化方法,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C正确;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没变,故D正确,故选:A。5(2021枣庄)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解答】解: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甲的饱和溶液,乙的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1

13、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60g,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然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6(2021枣庄)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解答】解:A、图中实验根据对比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B、硝酸钾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

14、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C、图中实验干棉球先燃烧,蘸水的棉球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图中实验会观察到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故选:B。7(2021枣庄)在通常情况下,某实验小组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pH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b点时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

15、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b点时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2021枣庄)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C向

16、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解答】解:由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是锌铜银,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硝酸铜,锌没有剩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A、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Cu,故选项说法错误。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锌没有剩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D、滤液中不一定含有银离子,向滤液中

17、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2020枣庄)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C就地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形成酸雨【解答】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错误;B、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选项说法正确;C、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选项说法错误;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形成酸雨,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2020枣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8

1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杀。常温下测得某84消毒液显碱性,其pH可能为()A12B5C7D2【解答】解:常温下测得某84消毒液显碱性,其pH一定大于7,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11(2019枣庄)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解答】解:通过沉降、过滤、吸附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合物;通过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属于纯净物,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故选:C。12(2019枣庄)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矿物蓝铜

19、矿朱砂赭石砗磲 颜色深蓝色大红色暗棕红色或灰黑色白色主要成分2Cu CO3Cu(OH)2HgS Fe2O3CaCO3A蓝铜矿B朱砂C赭石D砗磲【解答】解:A、蓝铜矿由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B、朱砂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C、赭石的主要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砗磲的主要成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C。13(2019枣庄)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

20、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解答】解:A液化现象是由气态变成液态,故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燃烧秸秆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C错误;D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D正确。故选:C。14(2019枣庄)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B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C一个苯分子中的质子总数

21、为78D苯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为C6H6,故正确;B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错误;C每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碳原子中有6个质子、每个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所以一个苯分子中的质子总数为66+1642,故错误;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故选:A。15(2020枣庄)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

22、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D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解答】解: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化合物,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

23、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16(2020枣庄)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1%,反应后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氧气被消耗,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

24、确。C、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7(2020枣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粒子大得多【解答】解: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B、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B说法错

25、误;C、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C说法正确;D、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18(2020枣庄)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纯碱【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要减少,故对;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要增加,故错;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质量要增加,故错;D、纯碱质量基本不变,故错;故选:A。19(2020枣庄)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解答】解:A该装置得到淡水的原理是海水的水变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上凝结成水,滴落到烧杯,烧杯中水里不含其它杂质,属于淡水,选项说法正确;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海水淡化,选项说法错误;D温度越高,海水中的水蒸发得越快,获取淡水越快,所以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0(2020枣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B溶解C过滤D蒸发【解答】解:A、取用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21(2019枣庄)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SO42、Ag+、ClBH+、Na+、K+、NO3CH+、Ba2+、NO3、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