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1页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2页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3页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音乐审美能力即音乐鉴赏力,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美的感知能力和理解 能力。通常我们认为音乐的创作能力、演奏能力需要系统的培养和训 练。事实上,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样需要长期逐渐的培养才能形成。感知能力的培养1、审美情趣的培养古今中外很多作曲家都用他们的作品赞美自然,如约翰施特劳斯的 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维 瓦尔第的四季、肖邦的雨滴前奏曲、中国作品茉莉花等, 他们都用心描绘着大自然的美以及人类对这种美的赞赏和感激。美来 自于大自然,我们应当多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提高我们对大自然的 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大自然拓宽我们的心灵,陶冶美 的情操。感受

2、自然的绚丽颜色、自然的天籁之声,自然的多姿造型。 让我们的心灵去体会大自然赋予人类美的气息,懂得美的真正意义, 从心底尊重自然、崇尚自然。2、耳音培养“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听觉的 形成与人的生理进化有很大的关系,有人天生耳朵好,对音乐很敏感, 而有的人对音乐的魅力表现出迟钝,无动于衷。就像人的语言功能有 差异一样,但这并不阻碍大多数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听觉也需要培养, 首先应当给予足够的音乐环境去熟悉和体会,循环反复;2)视唱音 乐旋律,从陌生到熟悉;3)训练听音,单一旋律、不同节奏、不同 节拍、音程、和声、旋律和声等逐渐复杂;4)听辨乐器的音色,各 族乐器的组合音

3、色;5)听辨音色、音量、和声、配器的平衡;6)听 辨不同演奏者(演唱者)音色以及相同演奏者(演唱者)不同作品音 色的表现方式等等。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 获。3、听觉想象的培养在听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想象力,这在感知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很重要 的地位。早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拿波里歌剧乐派就将人的感情 概括为几种类型,并将音乐的表现手法与这些情感相联系:如:铜管 乐器表现激烈的情绪、用木管乐器表现抒情、田园风格。用锣、定音 鼓、长号等表现阴森恐怖的场景,用竖琴表现诗情画意、神秘温存的 自然美景等等。在很多作曲家的作品中也得以表现,如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局部就使

4、用竖琴奏出了神秘飘渺的仙境, 仿佛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在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第八 首组曲墓穴中,开始局部就使用了长号表现墓穴阴森恐怖的气氛 等等。当然乐器的组合不是一尘不变的,各种乐器所擅长表现的情感、 情景也非这么单一,如木管乐器组还特别擅长表现怪诞的场景,圆号 还很擅长表现自由、空旷、朦胧的早晨。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听一些 经典作品,去感受作曲家灵活的表现手法,去感知各种乐器、不同乐 器组合带来的音响效果,以及它们所构造的画面感。唐代文学家柳宗 元曾经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所以说听觉想象的培养很重要。理解能力的培养1、培养感知经验每个音乐家都有多彩的生活阅历,他们的作品也丰富独到

5、,要想有所 领悟并非易事。歌德曾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 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 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估价 不致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那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听大量的 经典音乐作品,更需要我们从各个领域去汲取知识,储藏知识。把这 些不平凡的生活阅历变为自己生命和知识的延伸,变为自己生活的感 受与领悟,让这些情感都刻骨铭心,当某一段旋律与它不经意间碰撞, 马上记忆犹新,产生强烈共鸣。2、注重理论学习音乐理论的学习,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在耳 音培养局部提到的音乐理论知识外,音乐曲式、和声

6、、音乐历史、音 乐配器、音乐美学等这些理论的学习也很重要。当我们遇到一个大型 的音乐作品时,他的曲式结构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驾驭这一作品,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使用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结构是一种较大的曲式结构,它能将较大的乐曲以固定的框 架支撑起来,使乐曲具有比拟规整的形态,有利于欣赏者理解和聆听。 这种曲式结构一般由三局部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梁祝这 一千古绝唱在这一曲式结构下得了完满的实现。呈示部包括引子、草 桥结拜、同窗共读、英台遐想、追逐嬉戏、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展 开部表现了英台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化蝶;再现部表现了 梁祝双双化为比翼齐飞的彩

7、蝶。整曲在这一曲式结构的布局下,展现 了作曲家高超的写作技巧、缜密的逻辑思维,使得乐曲优美动人,通 俗易懂。和声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复杂的织体结构,感受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如 德彪西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主,主要描写光与色彩的变化,音乐形 象都比拟抽象。在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中使用了全音音阶、不解 决的七和弦、九和弦的和声进行。风格非常独特,在和声配器的使用 中大大打破了常规,使得作品飘忽不定、效果新颖。音乐历史知识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曲 家的创作特征、创作风格等。德国的施莱尔玛赫说:“欣赏者必须依 靠历史重现,回到创作者精神世界去,防止欣赏者歪曲作品本来意思”

8、。音乐美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美学思想、审美标准, 审美需求等。明确音乐欣赏中主客体的关系、音乐美较其它艺术美的 特殊性、音乐艺术的复杂性等等。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遵循的 对立、统一原那么一直在延续,至今可以作为我们审美的一个标准,但 人们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于这一标准,我们对突破、变化、不 规那么的美也有需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中,作曲家 打破节拍节奏的规那么,使用了戏曲中自由的散板节奏,既表现出英台 的果断又表现出她内心的惶惶不安。在整部乐曲中,取得了非常好的 效果,将祝英台的情感及激烈抗争表现的淋漓精致。综上所述,感知 经验、理论学习将是我们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步骤,从满足愉悦 动听到产生共鸣最后领会作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步步深入,真正 领略作曲家、作品带给我们的深刻含义。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