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教学课件_第1页
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教学课件_第2页
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教学课件_第3页
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教学课件_第4页
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库安全事故分析李自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工程系2007年3月7日2022/8/31目 录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第二章 油库日常管理中的安全事故第三章 油库整修、设计和建设的安全事故第四章 腐蚀、外力破坏和其他安全事故2022/8/32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第一节 擅离职守引发的安全事故1-1、 输转作业中睡觉看电视,溢油引发着火事故1-1-1 事故概况 2001年9月1日凌晨,沈阳市某油库由于作业人员在离开操作现场,或睡觉、或看电视,造成油料外溢,大量挥发性气体扩散到车库内,汽车点火引发爆炸,造成死亡6人,重伤2人。2022/8/33油库布置示意图(局部)400m

2、3库房西储油区6620m3车库160m2022/8/34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1-1-2 事故原因 (1)油料倒罐作业中,4名作业人员擅离职守,造成油罐大量溢油; (2)外溢的油料蒸发形成的油气沿地表扩散到车库,汽车发动形成点火源,引发爆炸,并引起建在室内的油罐相继着火爆炸。2022/8/351-1-3 事故教训 (1)该油库管理涣散,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倒罐作业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作业过程中无领导值班或检查。4名作业人员没有把油料倒罐作业安全放在心上,既没有仔细检查液面上升情况,又不坚守岗位,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6 (2)事后调

3、查表明,该油库员工大部分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和消防常识,对油料易燃易爆特性和跑油等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知之甚少。 (3)该油库设计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工艺不合理,无配套消防设施。8个油罐建在库房内,形成封闭空间,极易造成油气大量积聚,形成安全隐患。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71-2、 顶班人员不坚守岗位,发生溢油,经典放电引发火灾事故1-2-1 事故概况 1998年3月27日,某加油站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组织汽车油罐车卸油。作业人员在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收油罐空容量心中无数。工作时,不坚守岗位,致使现场失控

4、达30分钟,造成溢油事故的发生。随后2名作业人员进入罐室(地下室)察看溢油情况时,发生火灾爆炸,造成2人中度烧伤,1台罐车、6个25m3管和2台加油机被烧毁。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81-2-2 事故原因 (1)作业人员对接收油罐不测量,卸油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造成油罐溢油。 (2)蒸发的油气充满罐室,油料员(穿着化纤衣服)进入罐室,人体静电放电,引燃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火灾爆炸。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91-2-3 事故教训 (1)卸油作业管理混乱,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

5、。油料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但该加油站领导对此规定没有重视和落实。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10 (2)业务人员责任心差,麻痹大意。 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收油罐空容量心中无数,盲目蛮干。工作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导致溢油事故。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按照规定穿着防静电服,致使人体静电放电。 (3)油罐违规安装在地下室内。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油罐应尽量集中安置,采用地下直埋,研究将有关设置在建筑物内和地下室内”。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2022/8/3111-3、卸油打牌,溢油引发码头江面火灾1-3-1 事故概况 某年7月22

6、日,某油库码头附近江面发生火灾事故。第一章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安全事故油库油船卸油2022/8/312 油船向油罐内卸汽油。经计算,油罐空容量可以容纳油船内的油品。但由于油舱与水舱之间的阀门未完全关闭(据说是阀门阀杆坏了,误认为已经关闭),水流入油舱。这样向油罐卸的是石油和水,油舱里的油长时间卸不完。操作工人不坚守岗位,不按时监测油罐内液位,而去打扑克。6小时后想起来去检查油罐,这时罐顶与罐壁结合处已经胀开一条1m多长的口子,油品溢出,顺排水沟流入珠江,跑油几十吨。2022/8/313 在油码头附近有一座货物码头,停靠9条民船。这些民船都是全家吃住在船上,当油气扩散到民船时,明火点燃油气,整个

7、江面一片火海。由于着火面积大,陆上灭火设备用不上,无法扑救,直到把几十吨油烧完为止。烧毁民船9条;烧死船民34人,烧伤80人。 幸好排水沟出口处(油库围墙里边)有一水封井,火焰没有窜到油库内。2022/8/3141-3-2 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不坚守岗位,不按时监测油罐液位,造成胀裂油罐溢油事故。 (2)油舱与水舱之间的阀门未完全关闭,造成水舱里的水流入油舱。这样向油罐里卸的是油和水,所以油舱里的油长时间卸不完。 (3)排水沟在防火堤处未设置水封装置或关闭装置,油料顺排水沟流到珠江并扩散,油气遇明火造成火灾事故。2022/8/3151-3-3 事故教训 (1)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操作

8、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果操作人员坚守岗位,按规定监测罐内液位,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可以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 (2)油罐区排水沟在防火堤处必须设置关闭装置,平时关闭,下雨时把关闭装置打开,将雨水排出后关闭。这样即便发生油罐破裂、跑油事故,油料也流不到防火堤外。2022/8/3161-4 油罐超装无人管,发生跑油事故1-4-1 事故概况 1985年1月3日,某石油公司油库储油区17#罐因超装油品发生跑油事故。 该油库为某石油公司直属中转油库,总容量100000m3,覆土式储油罐。发生事故的油罐为17#计量罐,容量为2000m3,是1984年建造,同年12月22日开始装油。2022/8/317 198

9、5年1月1日下午,进来一艘大庆412#油船,装载70#汽油5002.6t。17时35分开始向15#油罐(1000m3)卸油,卸入一部分后停止卸油。1月2日22时20分开始向17#油罐卸油,次日5时15分停止卸,连续卸油6小时55分钟。6时30分,值班员发现跑油,油品随排水管流出罐外约1000m。2022/8/318 经现场检查测量,罐顶与罐壁包边角钢变形、拉裂8处,最大拉裂长度0.8m,裂口宽0.1m(油品从其中3处漏出),罐顶板与上圈板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变形。罐顶板整个被抬高13cm,罐底板周围上翘210cm,接地扁铁被拉起1013cm,油罐进出油管法兰被拉坏漏油,呼吸阀顶盖压杆被顶断。

10、这起事故跑油199.09t,回收85t,损失114.09t。油品流出,污染农田51.74亩。2022/8/3191-4-2 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因油罐超装油料引发的责任事故。 (1)17#罐原存油380t,油船向罐内连续卸油近7小时,3名值班人员即没有计算油罐是否能容纳卸入的油品,也没有按规定进行计量和巡回检查,甚至有的值班人员还去睡觉,造成油罐大量超装,油罐破裂,油品大量流出。2022/8/320 (2)根据检查和储罐破坏情况分析,当油品装到罐顶部位时,油罐壁承受内压力作用,形状趋向球形,罐底板边缘翘起,罐顶板升高。 该油罐顶板升高,罐顶呼吸阀顶到操作井盖板上,将呼吸阀顶盖压杆压坏;由于罐底板

11、边缘上翘,将与罐底板相连的接地扁铁拉起,进出油管随之抬高,法兰连接受到破坏,造成漏油。2022/8/321示意图H可能拉裂的部位可能拉裂的部位强化焊接弱焊2022/8/3221-4-3 事故教训 (1)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的关键。 该油库不执行规章和操作规程,事前不计量,卸油作业中不检查,造成油罐超装跑油。环形道路地面排水管上的阀门,按规定平时应常关,以防止跑油时从排水管流出,但该库排水管上阀门长期不关,造成了油品从排水管流到库外的事故。2022/8/323 (2)油罐设计必须将罐顶与罐壁结合处的强度设计成低于罐壁和罐底任何部位的强度,以保证罐内压力增大时,首先从此处撕开口子,

12、确保油罐内油品不会大量流出。 该油库的设计是正确的,在罐内压力增大时,罐顶与罐壁结合处首先撕开,从而保存了罐内大部分油品,减少了油品的损失,也减少了因增大跑油数量而产生的次生灾害。2022/8/324第二节 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2-1 收油速度过快,静电放电油罐爆炸2-1-1 事故概况 1987年10月29日1时许,浙江省某油库煤油罐进油时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该油库的油罐区由露天罐区和山洞罐区两部分组成。露天罐区有8座立式钢油罐,分别设置在2个防火堤内。2022/8/325罐区示意图1# 500m3 内浮顶 汽油 2# 500m3 拱顶 10#汽机 3# 1000m3 拱顶 灯煤4# 500

13、m3 拱顶 15#汽机12345678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高架罐发桶间桶装仓库桶装仓库油泵房消防器材间岗楼沥青堆场仓库发桶间2022/8/326爆炸起火经过: 1987年10月27日接到预报,28日18时来一艘1000t油轮,全是煤油。油库主任安排先进3#罐,余下的进5#罐。28日下午对3#、5#罐进行了检查。29日0时30分,装载煤油的大庆765油轮到港。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对3#、5#罐进行了最后检查,打开3#罐进油罐阀门后,走向5#罐。油轮于1时开泵卸油。 油轮配备的油泵是CYZ-65油泵,其 特性:Q=153200m3/h,H=6663m液柱,n=1470r/min。 油轮作业时实测泵出口压力

14、为0.451MPa,油流速约为3.153.78m/s。2022/8/327 开泵卸油时,两名操作工一道进入油罐区检查煤油管线和附件的状况。1时04分,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在5#油罐处听到3#油罐内有“噼噼啪啪”的响声,主任叫司泵员去泵房打电话通知码头停泵,自己去3#油罐查看。当司泵工走出防火堤,主任走近3#油罐时, 3#油罐“轰”的一声发生爆炸。100多吨没有全部流出,整个防火堤内一片火海。 煤油顺排水沟流出防火堤(排水沟在防火堤处有一石板闸,当时未插好),火焰也窜出防火堤。燃烧的油流进入油库排水网,引燃了泵房、高架罐、灌桶间、桶装库、沥青场等。 3#油罐爆炸10min后, 2#油罐有发生爆炸,2

15、48t汽机油全部流出,火势增大。 火场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米。2022/8/328破坏情况与损失: 3#油罐倒向南偏东方向,油罐全部变形,壁板与底板焊缝几乎全部从焊缝里边撕开,有一部分壁板与底板连接着(约2m左右)。油罐倒向4#罐,被引燃,其余油罐也被引燃。2#油罐壁板与底板结合处被撕开,DN100的进出油管拉断,储罐腾空而起,跨过电话线向西飞出59.7m,落在一片空地上,烧了约10min熄灭。1#内浮顶罐上4个通气窗被引燃,后被扑灭,因集中用水冷却而未爆炸。储存汽油149.99t的4#油罐,在2#油罐爆炸后,加强了冷却未发生爆炸,但严重变形,不能使用。隔堤另一侧的4个 油罐未受影响。202

16、2/8/329 经3个多小时的奋战,火才完全熄灭。 烧死1人;重伤1人;轻伤7人。 烧毁 1000m3拱顶油罐 1座, 500m3内浮顶油罐2座,4座50m3卧式高架罐部分烧毁需要修理;罐区内外部分管道及其附件烧坏;烧掉油泵2台,部分电器设备和160只油桶,烧掉各种油品652.66t,直接经济损失68.36万元。2022/8/3302-1-2 事故原因 经综合分析,认定为静电引发的爆炸事故。 (1)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煤油是高绝缘液体介质,具有良好的起电性。研究表明,绝缘液体产生的流动静电大体上与其在管道内的流速平方成正比,因此油品的流速对起电影响很大。2022/8/331 对于煤油而言,当管径

17、为150mm时,其安全流速为2.3m/s之下。次油库发生事故前,管线内流速高达3.13.8m/s,大大超过了安全流速,因此产生大量静电电荷是肯定无疑的。(V2D0.8) 此外,管线中有30m长的充水管线,3#罐底也有8.4cm高的水垫层,这也大大加剧了静电荷的产生。 实践表明,当油品中混入1%5%的水份时,其产生静电量最大,景点危险性也最大。2022/8/332 (2)油罐内部有突出的接地导体 经现场勘查,该油罐内不带有下列突出的接地导体: 在靠近量油孔离罐壁10cm有一根直径为143的下垂钢管; 在泡沫发生器上带有两根下垂的钢丝绳(每根长约2m); 管壁1.92.2m高度处,遗留了很多101

18、00(几十100)mm的条块状金属焊瘤(金属突出物)。2022/8/333 (3)罐内存在爆炸性混合气体 事故后对煤油进行了化验,其闪点为6466,当时油温为20 ,油温低于闪点。 但是,管道对罐底的冲击会使页面翻腾起伏,犹如沸腾,大量油品以微粒状悬浮于气体空间,形成油气混和物,在正常温度下也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流速过大时,更加危险。2022/8/3342-1-3 事故教训 尽管这次事故原因比较复杂,有些还是很难预料的。然而,从这一事故中却也反映出该油库在设计、施工、使用、管理诸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 (1)设计方面 防火堤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设计建造; 罐区排水管穿越防火堤处,要设置

19、能在堤外操作的堤口密闭装置,排水孔一定要常关,只需在放水时打开。 管线穿越防火堤处,必须用阻燃材料严密填实。 另外,库区排水沟也应设置分割装置,紧急情况时能切断排水沟间的联系,防止火焰扩散。2022/8/335 油罐要采用弱顶结构并分组布置; 在此次事故中,500m3的2#罐和1000m3的3#罐爆炸时壁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被撕裂,说明该处强度较低。油罐设计、施工要注意按规范要求保证壁板与底板的连接处的焊接强度、壁板与底板的连接处采用弱焊缝。 油罐进油管以设计成水平分流式; 3#罐进油管口坡向底部,油流冲击底部后反射上来,致使油品上下翻腾,加剧了静电产生、油品雾化和蒸发。 水平分流式可以降低油品的

20、上下翻滚;也可减少把罐底的水和沉渣冲起来。2022/8/336 接地设计要符合要求; 防静电设计、施工要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结构要便于在使用中测试其接地电阻,以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 (2)施工方面 油罐施工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按正确的设计图纸进行。 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 罐壁必须光滑平整,不能有其他物件,否则会出现危险。2022/8/337 (3) 使用、管理方面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许多装卸车(船)不是先接静电接地线,而是先接输油管;装有鹤管不插到罐底,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 API规定,过滤器下游至少要有30s的静电消散时间,我们对此注意不够。(现在我们大都采用流量计发油,流量计之前有

21、过滤器,油品经过过滤器之后静电电位很高,可高达10000v。)2022/8/338 国内外都提出,在储罐、容器内液面浸没进油管口之前,初始输油流速要控制在1m/s以下。 尽量不设水垫层2022/8/3392-2 回流速度高、喷溅,积聚静电,铁管插入爆炸2-2-1 事故概况 2001年10月5日,山东某化工厂一油罐发生爆炸,罐顶被炸飞,烧毁周围建筑物门窗等。 该工厂的反应塔采用柴油燃烧方式预热。2022/8/340示意图雾化器增压泵反应塔柴油罐塑料管侧支管2022/8/341 2001年10月4日15时左右,从油罐车用泵向油罐卸了5.6t 0#柴油,16时开始点火升温。一操作工次日零时接班,负责

22、反应塔升温。为使柴油保持稳定燃烧需要随时观测油罐内的液位。 当用铁管从油罐支管插入测液位时,刚刚伸入约40cm时,发生爆炸。2022/8/3422-2-2 事故原因 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排除了雷击、纵火、飞火、吸烟、自燃、电气线路火花等因素,认定为静电火花所致。其理由是: (1)有静电产生和积累的条件2022/8/343 油罐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管外面刷有一层防锈漆,无静电导除装置; 据测算,其柴油回流速度为1.03m/s,表面上看产生静电的可能性较小,但柴油已在塑料管内来回流动12h,特别是随着页面的下降,回流管口逐渐高出了液面,产生了飞溅,静电产生和积累比较严重。 另据调查,该操作工上身

23、穿羊毛衫、下穿化纤织物裤子,脚穿聚氨酯底牛皮鞋,加之当时天气干燥,存在人体放电的条件。操作工开始用木棍测液位,后改用铁管,当还未伸到液面就放生了爆炸。铁管是从支管处深入,支管也是回流管,管口处静电积累较多的区域。2022/8/344 (2)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GB252-1994规定0#柴油的闪点不低于55,当时温度较低(15 ),储存是安全的。但柴油的轻组分含量也是较高的,在储罐通大气的环境中,低闪点的轻组分会大量蒸发出来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据测算,油罐卸入5.6t柴油时基本全满。随着油面下降空气从开口的支管进入罐内,当液面下降到0.6m时,油罐上部空间约为2.5m3。柴油中的清

24、组分与吸入的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体达到柴油的爆炸极限(1.5%6.5%)。2022/8/3452-2-3 事故教训 (1)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生产区域内乱拉乱接临时线;是用铁管计量油品液位;实用易产生静电的塑料管输送可燃油品。 (2) 柴油罐的的设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油罐未设置阻火器、呼吸阀,直接通大气;未设到静电设施;该油罐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建造,与旁边的乙类物品库房间距仅为1m。2022/8/346 (3)职工违章操作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职工缺乏必要的油品知识,对柴油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违章操作直接导致了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7月1

25、0日起实施的新修订国家标准轻柴油(GB252-1994)中,10#、0#、-10#轻柴油的闪点由65修订为55,轻柴油已定为乙类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增大,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022/8/3472-3 导静电设施失效,油轮起火爆炸2-3-1 事故概况 广东佛山某油库码头,一艘装载 450t 燃油的油轮,7月8日临晨2点卸油过程中发生大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人民币,幸无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出动27辆消防车,139名官兵参加灭火。由于灭火抢救及时,无人员伤亡,大火也未蔓延上岸。2022/8/3482-3-2 事故原因 油品质量差、码头和油船存在违章操作和静电起火是造成此次

26、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 (1)当时该油船上装载的燃油属于质量很差的混合油,经化验发现该油品闪点低于13,也就是说常温下已达到燃点,十分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022/8/349 (2)导静电设施不合格 事故调查发现,油船与码头的静电联线中8股电线已断了4股,并且静电夹有生锈现象,静电联线的连接可靠性没有保证,导致静电大量积聚在船内,引发放电。2022/8/350(3)码头和油船存在违章操作 事发时油船和码头的值班人员擅离职守,作业现场无人监管; 尤其是,该油库码头批准装卸的油品为闪点60以上的油品,但实际装卸时油品闪点低于13,严重违规。2022/8/3512-3-3 事故教训 (1)装卸油品作

27、业时,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2)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油库设施的维护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该事故中,正是由于静电联线的连接可靠性没有保证,导致卸油过程中静电大量积聚在油船内,引起静电放电,引爆舱内爆炸性混合气体。2022/8/3522-4 在汽油流中冲洗化纤棉纱引起火灾2-4-1 事故概况 1981年1月13日17点,某石油公司油库1辆汽车油罐车开进倒油房,有卸油工界鞋。在放油过程中,驾驶员把化纤棉纱放在油流中冲洗,引燃了油池中的汽油,顿时酿成大火。司机见状,关闭了放油阀门,将车开出油库;在场工人关闭所有输油管线阀门,经1.5h的奋力扑救,大火熄灭。烧毁倒油房250m2,损失汽油1

28、t。2022/8/3532-4-2 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因冲击摩擦产生静电积聚、放电引发的责任事故。2-4-3 事故教训 (1)汽油在流动中易产生静电,化纤制品也容易产生静电,汽油油流与化纤制品冲击摩擦更易产生、积累静电。 驾驶员把化纤棉纱放在油流中冲洗,对油品静电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明显违规。2022/8/354 (2)应严格按规定方式进行卸油,油罐车卸油应采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 很明显,该油库没有采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而且严重违章长期无人管理、无人过问,形成习惯性违章。2022/8/355第三节 私带火种引起火灾的事故3-1、 作业区住家属,吸烟引发尤其着火3-1-1 事故概况 某年4月20

29、日18时30分左右,某石油站油库的4名工人到1名电工家属的临时住房闲谈。此房在库内泵房的西侧,原为一间接车员值班室。几人离开时,将未熄灭的烟头扔在了地面易燃物上,引燃了床下面的棉手套、扫帚、牛皮纸、床板、床上衣物等。电工妻子发现起火,端起一盆水朝火上泼去,但未将火扑灭,火烧得更旺了。她急忙开门到外边取水。门一打开,火焰立即从屋内喷出,引爆物外的油蒸汽。2022/8/356示意图泵房接运员值班室停放着15辆罐车(3辆罐车刚卸完) 值班室(家属临时住房)门外8m处的栈桥旁边停放着15辆铁路油罐车,3辆车刚刚卸过油,空气中充满了可燃气体。屋门一开,火焰喷出顺泵房向东窜去,形成长40m、宽10m的火带

30、。2022/8/357 泵房内一名卸油工首先发现火光,立即停泵,并切断电源。其他人员很开赶到现场将火扑灭,未酿成大事故。 (恰好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油库组织了消防训练;发生事故的当天上午又进行了消防演习,因而灭火行动较为迅速、到位,火灾很开被控制住。)2022/8/3583-1-2 事故原因 未熄灭的烟头引燃杂物,形成火焰,在开门瞬间,点燃收油作业后弥散在门外的爆炸性混合气体。3-1-3 事故教训 (1)该油库允许职工家属住在油库,明显违反了禁止一切人员因私事入库、住库的规定。2022/8/359 (2)4名工人携带火种进入作业区,在作业场所弥漫大量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情况下,聚在一起吸烟,最终酿

31、成事故,反映出该油库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进出作业区的检查、收发作业管理等规章制度建设、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022/8/360 (3)事故调查发现,该库安全教育学习组织不力,对上级要求的学习教育只落实在纸面计划上,没有付诸于行动,即便搞了也是走过场,业务人员根本没有入心入耳,安全意识淡薄,对在爆炸危险场所吸烟玩火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清。 油库必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事故预想、预查、预防活动。2022/8/3613-2 打火机照明,造成火灾3-2-1 事故概况 1991年4月22日,某油库半地下油罐因民工使用打火机照明,引发事故。 该储罐为10

32、00m3半地下油罐,编号为2#。事发时,该2#油罐为其他单位代储原油800t,加热后准备装铁路油罐车外运。2022/8/362 20点20分左右,1名参加作业的民工到2#罐顶部用打火机照明观察液位读数(一次表读数),引起罐室内油蒸气燃烧、爆炸。覆土量油孔液位计窜入油蒸气22022/8/363 3-2-2 事故原因 打火机打火照明点燃罐室区空气中弥散的油气,造成着火事故。3-2-3 事故教训 这是一起因管理不严,严重违章引发的责任事故。 油库计量员、化验员、电工等技术工种要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入库; 该事故中,参与作业的民工没有做好安全教育;入

33、库没有做好安全监察,带打火机进入罐区;在储罐上用打火机照明。2022/8/364第四节 阀门操作错误引发的事故4-1 错开阀门溢油未知,未戴防火帽引起火灾4-1-1 事故概况 1993年10月21日,江南某炼油厂发生较大火灾爆炸事故。该炼油厂始建于50年代,最初设计年加工能力为100104t ,93年已达到750104t。主要产品是汽油、航空煤油、柴油和石脑油等。2022/8/365示意图309310311318319312327328308303304305306阀门组11#路13#路20#路操作室2022/8/366 发生火灾的310#罐属于该炼油厂油品分厂六油槽岗位,共有储油罐11座,分

34、为东西两个罐区,中间有一条13#号路相隔。东罐区位于山坡上,有4座6000m3的70#汽油罐。西罐区分为东西两排,东排由2座10000m3的90#汽油罐和1座3000m3的石脑油罐组成;西排由4座90#汽油浮顶罐组成,在310#罐与311#罐之间设有隔堤。11#路西侧山坡上有2座10000m3的原油罐。 11#路、 20#路、 13#路与罐组防火堤之间有一条宽约1.5m的排洪明沟,排洪沟与罐组防火堤间有很多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工艺管道,占地宽度约2m左右。防火堤内有一条排水明沟贯通隔堤和防火堤。 310#罐距离11#路55.15m,距离13#路55.10m。 11#路和 13#路不能满足错车的

35、要求,罐区没有环形车道和回车场地。2022/8/367工艺流程图310309311312ABC2022/8/368 (1)火灾形成过程 1993年10月21日13时03分310#罐收油结束,油尺高度为14.26m。白班操作工关闭了310#罐的进油阀门C。15时, 310#罐开始加剂自循环调和作业,这时需要打开310#罐的进出油阀门C、A,但操作工误将311#罐的出油阀B当作310#罐的出油阀A打开,使得311#罐的油泵入到310#罐内。15时41分, 310#罐液位达到14.302m,超过安全高度(14.30m),操作室内的超高液位报警器开始报警。中班操作工认为是仪表误报,未查找原因就关闭了报

36、警。1min后,警器又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操作工竟然置之不理,致使报警一直持续到爆炸发生。2022/8/369 18时10分,距罐区南侧100m的半成品由车间操作工人闻到刺鼻的汽油味,全班人员除外检查。一名工人在返回更衣间时,被油蒸气熏倒(能致人昏迷的油气浓度为2.2%)。 18时15分,一民工开着拖拉机路经11#路穿过罐区,排气管排出的火星引发了310#罐外溢汽油蒸气爆燃。同时11#路两侧山坡上的树木、防火堤和隔堤上的树木也被引燃,排水沟及排洪沟内的汽油汽油燃烧形成了一条火龙,310#罐浮顶外边缘处形成了汽油的稳定燃烧。 3名工人冒火进入罐区,关闭310#罐在阀组间的进出油阀门时,却发现310

37、#罐的出油阀A处于关闭状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是白班操作工误开了阀门B。2022/8/370(2)火灾扑救过程 爆燃发生后2min,炼厂消防队赶到现场。此时浮顶密封圈未完全烧坏,罐顶火势不大。消防队首先扑灭了20#路周围的流淌火,随即进入11#路,使用罐组西侧的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扑救罐顶火灾。但是其泡沫管路有损坏,泡沫达不到罐顶,错过了扑灭罐顶火的最佳时机。消防队又将一辆大功率奔驰泡沫车布置在310#罐西侧的11#路上,但由于距离远,泡沫只能达到罐顶边缘,不能进入罐顶发挥作用。2022/8/371 18时36分,市消防支队、其他企业专职消防队陆续赶到,此时罐顶的环形燃烧面积已经形成。 由于长时间

38、的高温作用, 310#罐罐前阀门得法兰垫片被烧坏,一股强大的汽油柱直往外冲,燃起大火,对310#罐体构成强大威胁。23时左右,由于45个小时的燃烧, 310#罐顶部结构受损,溢出的汽油顺关闭向下流淌,形成片火帘,火势更大了。此间组织的一次灭火行动没有成功:用泡沫枪、2台奔驰泡沫炮压制罐顶,但距离远不成功;13#路上的奔驰泡沫车也无法将泡沫全部打到罐顶上,加之使用的是普通泡沫,析水速度快,不能有效覆盖环形油面。相反,析出的水使罐中汽油满流出来,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流淌火灾。2022/8/372 灭火过程中,罐前阀门火曾一度被扑灭(使用了8只25kg的1211灭火器),但泄漏出的汽油蒸气又瞬间被引燃,

39、迅速在罐前阀门处形成稳定燃烧。 22日凌晨,各路增援力量赶到。7时15分,火场指挥确定了总攻方案,从江都紧急调运40t氟蛋白泡沫液,从上海空运25门泡沫炮。9时20分,灭火总攻开始。4门200L/s的移动式泡沫炮和2只50L/s的泡沫管枪直射310#罐顶部。30min后,尽管大量的泡沫喷上罐顶,但仍压不住熊熊火势,又过了10min,罐顶火势才开始减弱,10时20分, 310#罐顶火被彻底扑灭。 310#罐前阀门火在大量的泡沫堆积覆盖下也终于熄灭。2022/8/3734-1-2 事故原因 作业人员在进行310#罐加剂自循环作业时错开阀门,误将311#罐中的汽油输往了310#罐(容量为10000m

40、3,已储有6500t汽油),液面限位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值班员认为是误报(以前多次发生过),未采取任何措施。汽油不断从油罐溢出,在油罐区聚集了约5104m3的爆炸性混合气体。此时,一民工驾驶四轮拖拉机行驶至距离310#罐65.6m的路边,排气管喷出的火星点燃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引起着火爆炸。2022/8/3744-1-3 事故教训 该火灾事故,是建国以来第一起万吨级轻质浮顶油罐的重大火灾,扑救过程长达17小时,直接经济损失38.96万元,造成2人死亡,两个生产装置停产,损失巨大。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2022/8/375 (1)提高工人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310#罐火灾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操作工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有的责任心,不到现场进行交接班;不进行巡回检查;在液位超高发出声光报警的情况下,操作工不采取任何措施;等等, 而最关键的原因是操作工误开阀门致使串油事故发生。 为了减少或尽量避免人为误操作,加强管理,科学地制定和严格地执行操作规程,提高业务素质及操作技能是极为重要的。2022/8/376 从技术上要减少失误的机会,对于极易造成人为过失的机械设备和操作方法,要有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例如,人为的手动操作应与操作人员的视觉、触觉等接收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操纵反应能力相匹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