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读教学课件_第1页
《孟子》导读教学课件_第2页
《孟子》导读教学课件_第3页
《孟子》导读教学课件_第4页
《孟子》导读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好男儿 千古伟丈夫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易中天先生说: 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比孔子强硬,总的感觉是:孔子很长者,孟子很男人;孟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的,血也热,心也热,肠子也热。不像孔子,温的,更不像老子和韩非,冷的。导入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孟子其人 孟 子 名 轲 , 邹 ( 今 山 东 邹 县 )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 断机杼孟子的一生童年: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中年: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晚年:孟子

2、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 。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 “仁政”十分感兴趣。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 政”思想。 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孟子其书孟子一书,属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过渡的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

3、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和寓言。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孟子的思想“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性善论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仁者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

4、敬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仁政观 (民本思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理想人格(在

5、逆境中奋斗,强烈的进取精神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道德观(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专心有恒博学而详说之,将以

6、反说约也。 深造自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重思存疑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循序渐进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因材施教 教育观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解读孟子 拒 绝 空 白 (06福建高考优秀作文)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我对热烈生命的热爱的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对人说过:“天生万

7、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 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

8、倒了三百年不朽。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反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 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细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劲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

9、,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名师点评: “空白”,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理解为“生命中的盲点”。“拒绝空白”,是对话题“留一点空白”作反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追求奋发有为的人生。这种具有个性化的思考和敢于提出与众不同观点的勇气尤其值得肯定。作者大量地引用古代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还算比较恰当。 悲 喜 孟 子 近读孟子,发现他的一生和孔子一样,都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政治报复,长期处于颠沛流离中,奔走在诸侯国之间。据说,孟子一生曾先后到过齐、梁、鲁、邹、滕、薛、

10、宋等国,先后长达40余年。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未受到重用。他的政治报复远未实现,他是苦闷的,但他又是幸运的。 他生前未能把自己的仁政思想在诸侯国变成现实,但却他死后的几千年里发扬光大,且居统治地位 ,他的思想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统治,他本人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宠,被后人尊为“亚圣”。 那么,孟子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呢?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有着远大报复,百折不挠,懂得坚守的一个人。他的勤奋有目共睹,他的思想境界深远,他能在当时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鹤立鸡群,着实难得。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一个学术空前繁荣的时代,各种思想交汇,碰撞,融合,又各自坚守,开创了我们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正是基于此,孟子从

11、时代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从与各派的论争中,不断修订、吸收、完善自己的学说,凭着他深厚的儒学素养,他屏弃了儒家早期“尊周室复周礼”的保守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与此同时,也确定了他在儒派中的主导地位。 孟子又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他在极力维护儒派思想的同时,还在激烈的辩论中,让自己的生活及思想随机应变,最终导致他思想学术观点的灵活多变。用他的话讲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只要不放弃根本原则,一切皆可随机应变,哪怕破除陈规陋习。 他的许多学术思想散发出朴素的辨证色彩。他一生主张“性善说”,他说正如人生有四肢一样,人的善良本性生而有之,人生之所以皆善,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

12、非之心”。这四心又分别与他所主张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在生活中,他更强调后天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环境对完备人性和道德的重要影响。据此,他又提出了具体提高个人修养的措施:首先要“求其放心”,即在后天的实践中把业已丧失的仁爱之心不断寻回。其次要高度重视“居移气,气养体”,即不可忽视后天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备人性和道德两者间的必然联系。再次要“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即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使人们的善良本性日臻完美。这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不无教益,当人们痛感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的时候,我们才愈发发现孟子思想闪烁出夺目的光茫。 孟子又是孤独高傲的。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他高举起“民贵君轻”

13、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这朴素的民本色彩。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还把人民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关于人的价值,他强调要在砥砺中成长成熟,在贫困、忧患中崛起,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善养浩然之气”。在矛盾面前,要懂得选择,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生”与“死”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做出如何选择,是考验一个人的最佳时刻,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激烈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至

14、今仍为人所尊崇。 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魄力与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种用人观,不论在风时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为亲等皆可杜绝,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 诚然,孟子的

15、学术思想毕竟有其局限性,它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有其不足,也有糟粕,但其朴素客观的哲学思想在当下仍有许多借鉴意义,重温先贤著作,内心备感受用,希望其思想之精华在现代化建设中能更加大放异彩 我们向孟子学什么 一要学孟子美好的社会理想。 同时代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能像孟子一样把黎民百姓看得高于“社稷”、“国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并不多见。作为那个时代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一位不可多得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确代表那一时代的社会正义和民族良知。他周游列国途中所目睹的列国纷争、战火绵延、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

16、有饥色,野有饿殍”),一定时时折磨着他那颗善良而悲悯的心灵。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并常常为此而心急如焚、食不甘味,而且不惜代价、不放过任何一次游说每一位国君的机会,竭力推行自己基于“民本思想”的仁政主张(或曰王道学说)其言其行,虽难说感天动地,但的确可“与日月同辉”了。诗云“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其孟子之谓乎? 试看今日之众生,能怀“济苍生、安黎民”之鸿鹄大志者,天下还有几人?还有几人能时时处处心忧国家、情牵百姓、忧天下之忧、乐民之所乐?如果一个民族,他的最年轻的、最有活力的组成成分青年,竟都以“挣大钱、娶美女”为人生最高目标,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连青年都如此现实、媚俗、自私、堕落,金钱至

17、上、利益之上、享乐至上,或者甘于平庸、且以平庸为乐,那么“国将不国”绝非危言耸听! 虽说他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蓝图,距今日之真正的民主社会尚有质的区别,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父老乡亲至今也未能完全过上那样一种“君民同乐、温饱无忧”的生活呀! 孟子的理想,就在当时也的确有不合时宜之处国君听来也许不爱,但百姓听来肯定称快呀。不过,如果他的后代子孙不肖者,竟仅仅以此来嘲笑这位仁者兼智者迂腐、愚蠢、傻冒,那就不仅是古人心寒,更令今人绝望了! 二要学习孟子高尚的人格操守。 在我心中,孟子不仅是战国时代的美男子,更是那个时代的伟丈夫!他的爱憎分明,他的疾恶如仇,他的当仁不让,他的犀利深刻,他的反对战争,他的蔑视

18、强权,全都源于他的高尚的人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多么掷地有声!多么振聋发聩!多么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很多很多人灵魂深处的卑微、渺小甚至丑恶的镜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底线!假若人人如此,这人间得少却多少悲剧,增添多少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啊?可惜就是这条起码的道德地线,也屡屡被相当多人的禽兽之行冲得七零八落、百孔千疮。不说推己及人了,单是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子女的,还少么?难道都是由于经济的贫困么?更是由于道德的贫困啊。同学们,我们可要牢牢守住这最后的做人底线啊! 三要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辩艺术,真可谓炉火纯青。或居高临下,雄辩滔滔,理直气壮,势不可挡;或巧妙发问,灵活设喻,迂回包抄,请君入瓮。总能纵横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